?

“華夏古樂”品牌的運行策略研究

2022-03-17 23:53倪璐
關鍵詞:古樂華夏樂團

倪璐

一、引語

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組建20多年來,始終以“考古+復原+創作+展演”為主導,堅持探索如何讓音樂文物“活起來”這一命題,創造性地打造出定位精準、內核豐富的音樂文化品牌。研究“華夏古樂”品牌形成過程及運行策略,能夠為我國音樂考古成果的創造性轉化及傳統音樂文化的創新性傳承提供寶貴經驗。

品牌的生命價值受品牌質量、品牌定位、品牌核心價值、品牌形象、品牌文化、品牌保護、品牌創新七個要素影響。[1]5其中,品牌定位精準與否、品牌核心價值清晰與否、品牌創新意識獨特與否直接影響一個品牌的生命價值。以下將通過對“華夏古樂”品牌的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三個階段的運營情況進行梳理,總結已有經驗,以為博物院的良性發展提供借鑒。

二、“華夏古樂”初創期:形成品牌(2000~2008年)

2000年3月,華夏古樂團正式組建。在“博物館與音樂”這一嶄新的文博課題主導下,華夏古樂團秉承科學嚴謹的學術精神、開拓進取的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藝術追求,明確了“華夏古樂”的品牌定位、品牌形象及品牌的核心價值。

(一)品牌定位:陳列展覽館的延伸

定位就是要在預期客戶的頭腦里給產品定位,確保產品在預期客戶頭腦里占據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地位。[2]3-7品牌定位則是指某品牌在消費者心中所處的地位。[3]95好的品牌定位不僅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更重要的是必須贏得好聲望。好的品牌定位是與顧客交流思想的獨特渠道,能為消費者提供他們期望的價值。[4]21

華夏古樂團組建之初,河南博物院為了打造品牌、精準定位,多地走訪調研,分別考察了甘肅省歌舞劇院的《絲路花雨》、西安的《仿唐樂舞》及部分人文景點的仿古表演。該院經考察發現,許多專業藝術團體及旅游景點不重視素材的真實可考性,這點與博物館尊重歷史的宗旨背道而馳。湖北省歌舞團以“曾侯乙墓出土樂器”為基礎開啟的“編鐘樂舞”研究,武漢音樂學院音樂考古學學科的建立,使河南博物院深受啟發。[5]綜合多方考察及多領域多學科專家的論證,河南博物院創造性地確立了“陳列館展覽的延伸”這一品牌定位。

(二)品牌形象:科學嚴謹、專而不澀、雅俗共賞

品牌形象指某個品牌在市場上及社會公眾心中所表現出的個性特征,它體現公眾特別是消費者對品牌的評價與認知。[6]24基于“陳列館展覽的延伸”的品牌定位,樂團始終秉承“教育、服務”的博物館宗旨,以音樂文物的個性特點為創作載體,以歷史文獻及科學研究為創作依據,將藝術展演與古樂器復原、古樂譜編譯、古代服飾復原等基礎性研究工作緊密結合,打造出“科學嚴謹、專而不澀、雅俗共賞”的品牌形象。

其一,復原古樂器是“古樂”創作的基礎。賈湖骨笛的初次復原,選取的原材料是病逝的丹頂鶴的尺骨,經過破料、成型、鉆孔三道工序完成加工。之后又與M282:20號骨笛、M253: 4號骨笛進行了靜態測音比較及分析、動態測音比較及分析、骨笛頻率比較及分析,并根據測音結果探索骨笛演奏方法。對王孫誥編鐘編磬、新鄭歌鐘、信陽長臺關楚瑟、鄭州大河村陶鼓、安陽殷墟陶塤等樂器也同樣進行了科學嚴謹的復原。

其二,復原古代服飾,是“華夏古樂”體現“陳列館展覽的延伸”的必要條件。樂團保留曲目《葛天氏之樂》中的服飾構思源于文獻中關于大禹治水的記載,“詩經系列音樂”中的服飾造型源于信陽長臺關戰國早期墓中彩繪木俑的服飾,《傾杯樂》等唐樂中的服飾裝束則以河南鞏義北窯灣唐代墓葬中的樂舞伎俑像為依據[7],《建鼓舞》的服飾來源于漢畫像磚的圖案。演奏者身著依據文物復原的古代服飾進行古樂表演,讓聽眾沉浸在古風古韻中,古曲由此不再生澀。

其三,開發古曲是“古樂”創作的核心。樂團的保留曲目《神人暢》《扊扅歌》均打譜自《西麓堂琴統》,《小雅·鹿鳴》《衛風·淇奧》《商頌·玄鳥》《鄭風·子衿》《邶風·擊鼓》等曲目均出自《欽定詩經樂譜全書》(以下簡稱《詩經樂譜》)?!对娊洏纷V》中涉及工尺字譜(簫譜、笛譜)、律呂字譜、琴弦指法譜、瑟弦指法譜等記譜法,涉及樂器五類十種。每一曲均涉及多種記譜法,編譯難度極高。此外,為充分挖掘古樂器的性能,樂團量身打造了《遠古的回響》《葛天氏之樂·奮五谷》《商均幻想曲》等雅俗共賞的曲目。

(三)品牌的核心價值:使音樂遺產的價值得以延伸

著名文物學家、博物館學家蘇東海先生曾說:“博物館的核心就是博物館中的遺產,博物館的使命就是讓這些遺產的價值發揚光大。在這個前提下,才是博物館方法和技術手段等問題?!盵8]博物館的價值只有始終圍繞藏品才能得以實現。1931年的《河南博物館組織條例》明確提出了博物館的宗旨:“其一,發揚固有文化;其二,提倡學術研究;其三,增長民眾知識;其四,促進社會文明?!盵9]圍繞館藏的“音樂文物”,河南博物院復原古樂器、復原古代服飾、編譯樂譜、開發曲目、編創民俗音樂,著力打造“華夏古樂”品牌。博物館進行古樂展演的使命是“使音樂遺產的價值得以延伸”,同時體現教育與服務的職能。

三、“華夏古樂”成長期:品牌完善(2009~2013年)

消費者對一個品牌在正式投放市場后的反饋信息往往涉及品牌定位、推廣方式以及對品牌的價值期望等,反饋信息有助于品牌的自我調整?!叭A夏古樂”在2009年進入品牌的成長期。

(一)展演設施逐步完善,品牌定位升級

樂團組建之初,沒有專用的音樂廳,所有演出均在博物院主館的一樓大廳進行。2001年,樂團有了一間“排練+演出”的場地,位于主館二樓西北側,但沒有任何專業舞臺設施,僅有日光燈和“古樂廳”門牌。2009年,河南博物院進行全面改造,邀請中國傳媒大學傳播聲學研究所的孟子厚、戴妮娜、夏博雯參與設計標準化的古樂音樂廳。研究人員從混響度、平衡感、清晰度三個聲學指標,古樸感、自然感、諧和性、總體評價等四個聽眾主觀感受指標,來考察古樂的演奏效果,并依據此七項指標設計古樂廳參數,力求使古樂廳能通過其混響感和平衡感來體現出古樂的古樸感。新建的古樂廳,其室內揚聲器體現出古樂器聲音的自然感;聲場設計體現出傳統音樂“靜、空、疏、簡、淡、遠”的意境;其四周墻面結構和材料都有特殊的設計,以滿足古樂廳聲場分布均勻的要求。[10]

成長期的“華夏古樂”更關注聽眾的聽賞感受及展演的聲學效果。這座專為古樂演奏而設計的音樂廳,標志著“華夏古樂”的品牌定位已突破原有的“陳列館展覽的延伸”,升級為“優質古樂音響的重塑”。

(二)音樂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品牌形象穩定維護

隨著河南博物院對中原音樂文化遺產的拯救、保護和大力開發,華夏古樂團在音樂考古學的音樂音響實驗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成長期的華夏古樂團積極參與中外音樂文化交流活動,擔負起了傳播中華優秀音樂文化的使命。樂團建團十周年的系列展演活動在“華夏古樂”品牌化推廣過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2010年7月,《品味中原——河南民俗文化展演》在上海世博會驚艷亮相;9月,發行了《華夏古樂》DVD、《華夏弦歌集》CD;12月,華夏古樂團赴京進行音樂文物展,《華夏遺韻:中原古代音樂文物》一書由中州古籍出版社首次出版。2011年1月和2月,《弦歌八千載——華夏古樂音樂會》《千載韶華——音樂賞聽會》相繼在國家大劇院隆重演出。音樂會中的演奏曲目把握歷史脈絡,還原了一個有聲的中國古代音樂史。以史為證,以物為鑒,史前骨笛陶樂器、詩經唱和、鐘磬雅樂、鄭衛之音、漢唐樂舞,讓當代人體驗了周公“制禮作樂、以德配天”觀念下禮樂的精髓。融展演、講解于一體的“華夏古樂”顛覆了中國古代音樂史的“默片”時代,以彩色立體的有聲形式展示了華夏民族八千年來的心靈之聲,受到觀眾熱捧。

2013年1月,華夏古樂團赴美國進行了為期18天的訪問演出,共演出十余場?!度A夏古韻》和《上元燈月》將音樂和歷史融為一體,使國外聽眾領略到河南乃至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古代音樂藝術魅力?!叭A夏古樂”科學嚴謹、專而不澀、雅俗共賞的品牌形象在其品牌成長期趨于成熟。

(三)古樂展演形式多元創新,文化內核不斷豐富

成長期的“華夏古樂”將具有中原特色的民俗活動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宋代文學藝術作品與古樂展演進行深度融合,使得古樂作品的文化內核更加豐富。2013年,《上巳風情》《上元燈月》等民俗音樂劇,詞心宋韻專題音樂會、山水情專題音樂會先后與觀眾見面。古代中原地區,人們在上巳節相約郊游、情侶相會、水邊嬉戲,在上元節求婚斗樂、詩樂相思、月夜幽會、放燈祈福,這些民俗文化自古就有音樂相伴。民俗音樂劇讓觀眾在古樂聲中體會民俗,在民俗活動中品味古樂。詞心宋韻專題音樂會實現了宋詞的“有聲有色”,改變了古代詩詞歌賦只能吟誦、不可吟唱的尷尬局面。山水情專題音樂會運用現代化的舞美設計將中國山水畫《清明上河圖》《四景山水圖》等與樂曲、詩詞進行完美的結合,讓觀眾行走在中國音樂藝術的山水畫卷中,欣賞來自歷史深處的空山鳥語、幽谷清泉、云水花影、明月清輝。在積極探索多元化展演形式的同時,“華夏古樂”牢記博物館的核心價值和使命,將文博遺產的價值發揚光大。

四、“華夏古樂”成熟期:品牌的維護與升級(2014~2021年)

當一個品牌已被大多數的潛在消費者接受,且該品牌的市場地位已經確立時,該品牌即進入成熟期?!叭A夏古樂”在經歷13年的孕育和成長后,演出場次與日俱增,對外交流活動日趨頻繁,成為眾所周知的、享有較高知名度的文化品牌。隨著品牌的影響力日趨增強,樂團的創新能力卻趨于弱化。如何使“華夏古樂”將已有研究成果進行創造性轉化,將原有展演模式進行創新性發展,成為品牌成熟期的主要任務。

(一)成熟期“華夏古樂”迎來“絲路音樂”新命題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的時代命題。這一命題的提出為“華夏古樂”帶來發展的新契機。

2010年,中國博物館協會對工作目標和任務做出新的調整:以“絲綢之路”展覽為龍頭,全面加強“絲綢之路”相關研究,使各成員單位在文物資源、展覽項目策劃、科研項目協作、人力資源整合等方面進行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交流合作,為舉辦館與館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的跨省聯展奠定堅實的基礎。[11]2014年,國家文物局主辦的“絲綢之路文物大展”匯集了國內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4家文博單位的490件文物珍品,首次將草原絲綢之路、綠洲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統一起來系統展示,全視角展示了絲綢之路的悠久歷史和偉大意義。展覽中與音樂相關的文物數量驚人,其中不僅有樂器,還有大量關于音樂的造型、圖像存在于青銅器、金銀器、玻璃器、陶瓷器、絲綢、文書、壁畫、石雕等器物上。[12]將絲路沿線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音樂文物做一比對,即可展開一幅音樂文化交流的千年畫卷。

2010年至2015年,河南博物院和韓國國立國樂院共同主辦了中韓人文交流合作項目“國際音樂考古學術會議——絲綢之路音樂文化的交流”及“古代音樂與宮廷音樂”。2016年11月13日,由河南博物院、洛陽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等文博兄弟單位聯合主辦的“誰調律管度新聲——絲綢之路音樂文物展”在洛陽博物館開展,展出時間長達三個多月。該展覽首次將絲綢之路沿線的音樂文物納入一個專題性的展覽進行集中展示。參展文物主要由主辦文博單位選取,共有相關文物126組近300件,包括樂器實物、音樂造型圖像(樂俑、壁畫、帛畫、雕刻等)、文獻、樂譜等。此次展覽根據音樂考古資料,編譯配置各個時代不同風格的音樂,“華夏古樂”以“可視、可聽”的形式展示了音樂考古領域學術研究的前沿成果,形象地再現古代絲綢之路音樂數千年的發展歷程,拉近了與觀眾的距離。

“一帶一路”背景下,“華夏古樂”將研究古代音樂文化的視角從中原拓展到絲路沿線,樂團開始從文物古籍及民間遺存中探尋中原地區與古絲路沿線地區進行文化雙向交流后的音樂遺跡,解密本土音樂形態變遷的歷史成因,挖掘絲綢之路對中國音樂文化發展的重要影響,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歷史借鑒和文化支撐。

(二)成熟期“華夏古樂”的人才新攻略

一個品牌有自身的生命周期。為了使“華夏古樂”的品牌生命力延長,樂團在人才戰略上提出了新思路。

“華夏古樂”的演出是一種綜合音樂考古研究成果和藝術創作,是具有專利性質的舞臺化實踐?!叭A夏古樂”樂團的每一位樂手不僅要精通一種樂器,還需要配合音樂考古實驗的需求,拓展自己演奏樂器的種類,掌握音樂史、樂器史、考古學基本理論,并在音樂考古方面有個人的理論研究成果。這就對樂手的職業穩定性提出極高的要求。從2000年建團至今,樂手無一人離職。經過十五年沉潛,許多當年的青澀少年已成長為國樂領域極具競爭力的藝術人才。2015年7月至8月,“華夏古樂·青年音樂家·系列音樂會”舉辦,吟唱師霍錕,吹奏師賀小帥,箏瑟師張璇、袁佳音,琴師羅蘇理,鼓樂師林森6位優秀青年樂師被大眾所熟知和認可。樂師們的專業素養和古典風韻深入人心,樂團的“古樂明星”推廣策略初見成效。

除了大力打造古樂明星效應,樂團還非常重視樂師們科研能力的培養。2018年6月至9月,樂團選送業務主管王歌揚、樂隊隊長林森、彈撥組袁佳音、鐘磬組李蘊華四位樂師參加國家藝術基金“音樂考古人才培養”項目。內外兼修的專家型古樂明星,是“華夏古樂”成熟期的人才攻略。

(三)成熟期“華夏古樂”的宣傳推廣新策略

文化品牌不僅承載著文化的精神價值,還凝聚著文化的經濟價值。要使文化品牌具有持續的市場競爭力和感召力,就必須充分挖掘其品牌效益。推廣方式恰當與否直接關系到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的提升,適度的宣傳推廣將為品牌帶來長久收益。

2014年,“華夏古樂微信公眾號”及“華夏古樂知音群”開通,點對點的自媒體傳播優勢,在情感上與用戶拉近了距離,增強了用戶主動走入古樂廳聆聽現場古樂表演的驅動力。2016年11月的絲路音樂文物展,采用多位一體、多項活動配套的宣傳推廣方式又一次升級。電視、報紙、手機報、微博、微信、網絡直播、二維碼掃描等方式,全程跟蹤,圍繞熱點、亮點,多渠道發布展覽信息和活動動態,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宣傳推廣新格局。此次展覽參與媒體21家,共報道1 400余次。其中,電視報道10次、平面媒體報道38次,展覽直播3次,收看觀眾達23 000余人次?!叭A夏古樂”的品牌知名度得到有效提升。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華夏古樂團用五弦直項琵琶、琴、箏、笙、笛、簫等古樂器演繹了《清平樂》,網絡點去量迅速超1.2億次,成功吸粉“00后”青年人。[13]隨后,華夏古樂版《一起做好事》《夜空中最亮的星》《海德成變奏區曲》等又在互聯網引起熱議,網絡播放量超3億次。2020年,華夏古樂團又以長卷為背景,用九種古樂器全新解鎖古風版《孤勇者》,使聽眾感受到古代與現代的歷史相遇。[14]融媒體時代,“華夏古樂”品牌的美譽度得到網友的廣泛信賴。

五、結語

“華夏古樂”品牌創立至今,分階段實現了音樂考古成果的創造性轉化及傳統音樂文化的創新性傳承,其品牌定位緊扣科研,品牌核心價值突出文博使命,品牌形象博而不雜、專而不澀,展演內容不僅體現出較高的學術價值與獨特的藝術價值,而且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應?!叭A夏古樂”品牌形成過程及運行策略,為我國音樂考古成果的傳播及傳統音樂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猜你喜歡
古樂華夏樂團
綻放,華夏之美
華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一場約架,變了華夏
華夏擷韻
龜茲古樂
非遺口述史系列之七: 覺囊梵音古樂
滾燙的交響靈魂
踏浪
泉州北管:地域文化交融出的古樂
管樂團的高興事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