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鍾書先生如何看理論體系的建構
——以速構藝術學理論體系現象為案例

2022-03-17 23:53張健旺
關鍵詞:理論體系學問建構

張健旺

一、引語

由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中國文聯理論研究室聯合主辦,哈爾濱音樂學院承辦的2021年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年會的主題是“多元融通視域下中國藝術理論體系的建構”,分議題為“世界文化格局下中國藝術理論體系的獨特價值”“中國藝術理論體系建構的目標、方法與途徑”“中國古代文化傳統與中國藝術理論體系建構的關系”“中國現代文化發展與中國藝術理論體系建構的關系”。這次年會最惹人注目的關鍵詞是“理論體系建構”。從2013年至2020年,國家社科藝術基金項目共立項1 684項。在這么多項目中,觸目驚心的高頻詞是“理論”和“體系”。據本人粗略統計:“理論”出現了65次,“體系”出現了76次。如此多以體系為關鍵詞的立項課題,令人感慨萬千。不要說有些研究對象究竟有沒有體系,例如“新疆區域性民族民間美術體系研究”;夠得上夠不上體系,例如“中國畫線描體系研究”;也不要說通過一個課題能不能建立起體系,建立的體系是什么模樣,這些都屬于較深層次的問題。單就從數量來說,既然已構建了這么多體系,還有沒有必要重構一批又一批的體系?為何學界這么醉心于速構各種體系?體系的價值究竟怎樣?體系究竟是什么模樣?有沒有判斷體系的一些基本標準?體系構建真那么容易?這些問題現在需要迫切地給予澄清,而我孤陋寡聞,很少看到有探討這些問題的著作或論文。所以,我想對這些問題,進行一些嘗試性探討。

個人認為,在我國20世紀出類拔萃的大學者中,有一個人有資格,也有能力建構一套獨創性的理論體系,他就是錢鍾書先生。所以,本文以錢鍾書先生為例,看看他是如何看待理論體系建構這一問題的。這或許對觀照當下速構各種理論體系的怪現象具有參照價值。

二、體系迷戀者對錢先生的不滿

王曉華《錢鍾書與中國學人的欠缺》一文直言:“實際上,在錢鍾書身上體現著中國現當代學人的根本欠缺:缺乏體系建構的能力。這也是中國傳統學人的一個根本性欠缺?!瓫]有體系性建構,就不會有真正突破性的發現。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跉v來缺乏體系性建構傳統的中國文化界,要迎接這樣的大家的出現,首先的前提是敢于否定自己?!盵1]138-140王曉華的觀點,可以作為體系價值迷戀者的經典宣言,也可以作為不滿錢先生沒有建構理論體系的代表性言論。

王水照為了說明錢先生有體系,把體系分為兩種形態:“顯體系”,即“作者本人給出的體系”;“潛體系”,即“作者雖沒有提供明確的理論框架,但在其具體學術成果之中,確實存在一個潛在的、隱含的體系”。[2]197他認為錢先生的學問有體系,只不過是“潛體系”而已。良苦用心,令人同情而悲傷。王水照在錢先生學問里發現了什么樣的“潛體系”?他坦言自己無力說明白。他說:“為了幫助自己閱讀錢著計,我想能否提出第三種‘體系’,即能否初步提煉出一個閱讀結構或競謂閱讀體系呢,以作為進一步建構其‘潛體系’的基礎?”[2]198真沒有想到,學人對“體系”的迷戀以至于此。

我有個奇怪的問題:如果錢先生沒有這種標志大師地位的體系建構的能力,為何現在忽然就有了這么多有能力構建體系的大師?以理論體系或體系作為書名、關鍵詞的著作比比皆是。最近又有一本《中國印學理論體系》誕生了。當代學人速構理論體系這么容易,還好意思說錢先生沒有建構體系的能力?我真誠而迫切地希望我們的學人能創造出比較有影響力的理論體系,與域外那些有理論體系者一決高下,以便紓解這種對理論體系的焦灼心態,不再被這種心態所折磨。

三、錢先生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并不陌生

錢先生讀過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且讀的是原著而不是譯本。例如《談藝錄》里就直接引用了恩格斯詮釋黑格爾所謂“自由即規律之認識”[3]288,括號里就是德文,所以錢先生對恩格斯有關體系的論理也不陌生。

1890年8月5日,恩格斯在倫敦寫給康·施米特的信中說:“無論如何,對德國的許多青年作家來說,‘唯物主義的’這個詞只是一個套語,他們把這個套語當作標簽貼到各種事物上去,再不作進一步的研究,就是說,他們一把這個標簽貼上去,就以為問題已經解決了。但是我們的歷史觀是進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爾學派的方式構造體系的方法。必須重視研究全部歷史,必須詳細研究各種社會形態存在的條件,然后設法從這些條件中找出相應的政治、私法、美學、哲學、宗教等等的觀點。在這方面,到現在為止我們只做出了很少的一點成績,因為只有很少的人認真地這樣做過。在這方面,我們需要很大的幫助,這個領域無限廣闊,誰肯認真地工作,誰就能夠做出許多成績,就能超群出眾。但是,許多年輕的德國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只是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套語(一切可能變成套語)來把自己相當貧乏的歷史知識(經濟史還在襁褓之中呢!)盡速構成體系,于是就自以為非常了不起了?!盵4]475

恩格斯這段話真是精彩絕倫,振聾發聵。作為領袖級人物,恩格斯如此旗幟鮮明地反對當時德國年輕人如此急躁和輕率“速構體系”的惡劣學術風氣,對那些體系迷戀者可謂當頭棒喝,真是痛快淋漓,大快人心。

恩格斯也對那些動不動要創造理論體系者進行了辛辣的和毫不留情的嘲諷?!啊畡撛祗w系’的杜林先生,在當代德國并不是個別的現象。近來在德國,天體演化學、自然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等體系,雨后春筍般地生長起來。最蹩腳的哲學博士,甚至大學生,不動則已,一動至少就要創造一個完整的‘體系’?!盵5]46恩格斯的這些言論,就是我們這些沒有讀多少書的人也相當熟悉,就更別提錢先生了。問題是為何有些人對恩格斯的痛斥竟然如此置若罔聞,仍然固執地不依不饒地用理論體系衡量錢先生的學問,依然陶醉于速構各種虛假的理論體系的游戲?難道速構了各種虛假的理論體系,詳細研究的問題就解決了?

我國古代思想家王陽明對“勝心”之害體會極深。他曾言:“尋謫貴陽,獨居幽寂窮苦之鄉,困心衡慮,乃從事于性情之學。方自苦其勝心之難克,而客氣之易動;又見夫世之學者,率多娼嫉險隘,不能去其有我之私,以共明天下之學,成天下之務,皆起于勝心客氣之為患也”[6]778-779;“彼既先橫不信之念,莫不肯虛心講究,加以吾儕議論之間或為勝心浮氣所乘,未免過為矯激,則固宜其非笑而駭惑矣?!蚴欠峭?,每起于人持勝心、便舊習而是己見。故勝心舊習之為患,賢者不免矣”[7]207;“謙虛之功與勝心正相反。人有勝心,為子則不能孝,為臣則不能敬,為弟則不能恭,與朋友則不能相信相下。至于為君亦未仁,為父亦未慈,為兄亦不能友。人之惡行,雖有大小,皆由勝心出,勝心一堅,則不復有改過徒義之功矣”[8]974。

錢先生生活在“勝心”特別濃烈的特殊時期,竟然沒有沾染“不使外國之學勝中國”的“勝心”習氣,此非大學問家不能做到。

四、錢先生對黑格爾也有真賞

錢鍾書先生對黑格爾的著作非常熟悉,他的《管錐編》《談藝錄》《七綴集》多次引用黑格爾的著作。細讀錢先生的著作,就會發現錢先生對黑格爾有真賞。例如,《談藝錄》有這樣一段話:“僧達觀撰惠洪《石門文字禪序》曰:‘禪如春也,文字則花也。春在于花,全花是春?;ㄔ谟诖?,全春是花。而曰禪與文字有二乎哉?!嘁蛭蚝诟駹査^實理(Idee),即全春是花、千江一月、‘翠竹黃花皆佛性’?!诟駹栆詾槭峦欣沓?,理因事著,虛實相生,共殊交發,道理融貫跡象,色相流露義理?!盵3]556

錢先生對黑格爾論理核心范疇的理解堪稱絕美!把黑格爾所謂“Idee”范疇理解為“實理”,而不理解為“理念”,就徹底抓住了黑格爾這個范疇的深刻的本質與獨特性。我們亦可以通過我國固有的學術傳統真切地體驗黑格爾“Idee”的全部精髓,因為我國學術傳統中所謂論理,皆是“實理”。我國理學大師們不就在用這個范疇嗎?不知道那些體系的崇拜者,對黑格爾的如此獨創性的范疇有沒有錢先生這樣獨特的體究?黑格爾絕對夠得上獨創理論體系的典范,而獨創的理論體系的顯著標志正是創建獨特而有深邃內涵的范疇。我們那些體系的建構者有沒有魄力自鑄偉辭,能不能提出獨特的標志理論體系創新的偉大范疇?我們拭目以待。

五、錢先生不建構理論體系的申明

錢先生對理論體系有自己的認識,與那些體系的迷戀者,或神化體系價值者不同。錢先生對理論體系有自己的看法。

錢先生在一封信里如是說:“我不提出‘體系’,因為我以為‘體系’的構成未必由于認識真理的周全,而往往出于追求勢力或影響的欲望的強烈。標榜了‘體系’,就可以成立宗派,為懶于獨立思考的人提供了依門傍戶的方便。祖師解決具體問題的手段,徒子就執為公式,徒師(孫)就信奉作教條。馬克思說:‘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吐溫說:‘耶穌基督如活在今天,他肯定不是基督教徒’(參看尼采:‘基督教徒只有一個,他已釘死在十字架上了’);都包含這個道理。拙作《談藝錄》515頁—517頁,《管錐編》1540頁也微示此旨。當然,不提出‘體系’,也一樣可以成為宗派,那是防不勝防的,只好盡量不搭空架子,盡其在我罷了?!盵9]

在《 讀〈拉奧孔〉 》里,錢先生說:“在考究中國古代美學的過程里,我們的注意力常給名牌的理論著作壟斷去了。不用說,《樂記》《詩品》《文心雕龍》詩文話、畫說、曲論以及無數掛出牌子來討論文藝的書信、序跋等等是研究的對象。同時,一個老實人得坦白承認,大量這類文獻的探討并無相應的大量收獲。好多是陳言加空話,只能算作者禮節性地表了個態?!故窃?、詞、隨筆里,小說、戲曲里,乃至謠諺和訓詁里,往往無意中三言兩語,說出了精辟的見解,益人神智;把它們演繹出來,對文藝理論很有貢獻。也許有人說,這些雞零狗碎的東西不成氣候,值不得搜采和表彰,充其量是孤立的、自發的偶見,夠不上系統的、自覺的理論。不過,正因為零星瑣屑的東西易被忽視和遺忘,就愈需要收拾和愛惜;自發的孤單見解是自覺的周密理論的根苗。再說,我們孜孜閱讀的詩話、文論之類,未必都說得上有什么理論系統。不妨回顧一下思想史罷。許多嚴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學系統經不起時間的推排銷蝕,在整體上都垮塌了,但是它們的一些個別見解還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時效。好比龐大的建筑物已遭破壞,住不得人、也唬不得人了,而構成它的一些木石磚瓦仍然不失為可資利用的好材料。往往整個理論系統剩下來的有價值的東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脫離了系統而遺留的片段思想和萌發而未構成系統的片段思想,兩者同樣是零碎的。眼里只有長篇大論,瞧不起片言只語,甚至陶醉于數量,重視廢話一噸,輕視微言一克,那是淺薄庸俗的看法——假使不是懶惰粗浮的借口?!盵10]33-34

這兩則材料集中體現了錢先生對建構理論體系問題的看法。從中可以看出,錢先生不提出“體系”的理據主要有六個:其一,提出“體系”往往出于追求勢力或影響的欲望。其二,標榜了“體系”,就可以成立宗派,成為教條。其三,我國傳統詩話、文論之類,未必都說得上有什么理論系統。其四,孤立的、自發的偶見,往往說出了精辟的見解,益人神智,值得搜采和表彰,把它們演繹出來對文藝理論很有貢獻。其五,許多嚴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學系統經不起時間的推排銷蝕,在整體上都垮塌了,剩下來的有價值的東西只是一些片段思想。其六,重視空架子,輕視鮮活的片段的觀念是淺薄庸俗的看法。

由上述理據可知,錢先生是真正深識“體系”的學者。

從“自發的孤單見解是自覺的周密理論的根苗”可知,錢先生不反對真正的“體系”。試問,錢先生眼里真正的體系究竟是什么模樣?從這兩則材料也可以看出來。其一,必須是“周密理論”,或“理論系統”。其二,必須有利于“認識真理的周全”?!爸苊堋被颉跋到y”的完備性是判斷理論體系的核心指標。判斷“周密理論”好壞的核心標準則是是否有利于“認識真理的周全”。這是提出“體系”的意義所在。然在錢先生看來,大多數“體系”的提出者,恰好違背了“認識真理的周全”的崇高目的,成為滿足私欲的空架子,即“出于追求勢力或影響的欲望的強烈”和“成立宗派”。

金岳霖先生在《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審查報告》中說:“尋常談到‘論理’就有空架子與實架子的分別?!瓏栏竦卣f,只有空架子是論理?!绻覀儼颜摾硐拗频娇占茏拥恼摾?,我們是有多數論理呢?還是只有一種論理呢?……我們的思想既然是思想,當然是一種實架子的論理。我們的問題是把實質除開外,表面于這種思想之中的是否能代表一種空架子的論理?!盵11]407

金先生此論特別有助于領會錢先生“盡量不搭空架子”的真意。嚴格的理論體系正是“搭空架子”。金先生在ChinesePhilosophy(《中國哲學》)中說:“Chinese philosophy is not adorned with intellectual frills and ruffles.”[12]466錢耕森先生翻譯為:“中國哲學沒有打扮出理智的款式?!盵13]378“打扮”和“款式”是什么意思?如此譯文不好理解。依據金先生的用詞習慣,可以這樣翻譯:中國哲學不搭論理的空架子。所謂建構理論體系正是“搭論理的空架子”。金先生的《知識論》正是如此的典范著作,只要認真地閱讀一遍,就會知道搭建如此的理論架子,真不是誰都能做并輕而易舉就勝任的工作。

今日的許多學者,通過一個課題就能速構起理論體系,就自以為非常了不起了。直言之說,這是兒戲,甚至兒戲也不如,因為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妨回顧一下思想史,不要說國內的學人,就是我們羨慕的域外學人,構建出嚴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學系統者,也不是很多。錢先生所謂“盡量不搭空架子”,也包含著錢先生拒絕把論理體系庸俗化和簡單化的深識,單就這一點,錢先生就不同凡響。

六、理論體系的基本特征

理論體系究竟是什么模樣?有沒有判斷理論體系的一些基本標準?劉夢溪先生認為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的建立需要五個條件:“第一,要有系統性;第二,要經過嚴密論證和發揮;第三,要提出新的概念和新的理論范疇;第四,要有相應的表述概念和范疇的邏輯結構;第五,要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盵14]180有鑒于此,劉先生提出了一個理論體系的定義:“理論體系應該是以完整和系統的面貌出現的、經過深入論證的、建立在長期知識積累基礎上的理論形態?!盵14]120劉先生、金先生、錢先生的論說互相印證,澄清了理論體系的范疇。用劉先生的說法解釋錢先生所謂“嚴密周全”的理論“體系”,也非常到位。這是建構理論體系最基礎性的要求,有觀點不等于有系統的理論,有分析不等于有系統的論證。沒有系統而完備的理論和論證,就談不上理論體系。劉夢溪先生說:“我不贊成隨便降低完整理論體系的科學標準,以為什么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建立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盵14]59-59從我所引用的材料也可以清楚地知道,馬克思、恩格斯、錢鍾書、金岳霖都秉持嚴肅的學問理念,都反對把理論體系的創造降為簡單化和庸俗化的兒戲。依據這些嚴肅的學問理念看今日速構理論體系的怪現象,就再不會覺得奇怪了。錢先生不是說了嗎?提出“體系”往往出于追求勢力或影響的欲望的強烈程度;標榜了“體系”,就可以成立宗派。錢先生對世道人心的理解,真是絕矣!

七、“思想體系”與“理論體系”不同

何為思想?我欣賞馬一浮先生給出的定義。馬先生說:“從聞見得來的是知識,由自己體究,能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成立一個體系,名為思想?!盵15]41-42馬先生這里提出的正是思想體系的范疇。劉夢溪先生說:“思想體系和理論體系是有區別的?!盵14]58-59這的確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看法。從劉先生提供的理論體系的定義可以知道,理論體系必須具備理論體系的形態。用錢先生和金先生的話說,就是要有周密理論的“架子”,而思想體系則不一定有這樣的“架子”。所以一個思想家有了思想體系,不等于就有了理論體系。思想體系相對理論體系來說,就是一個相對松散和寬泛的范疇,即沒有搭建理論體系的形態。如果用馬先生給出的思想定義來衡量錢先生的學問,那錢先生正是名副其實的大思想家。錢先生在給鄭朝宗先生的信里談到自己的治學方法時,這樣說:“求打通,以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打通,以中國詩文詞曲與小說打通?!盵16]錢先生的《管錐編》正是將各種知識“打通”的大著述。錢先生自己不也說“盡量不搭空架子”嗎?也就是說不刻意搭建“周密理論”的形態,即不做專門化的論理論述、不做系統化的理論概括,也不提出標志體系的新概念、新范疇。錢先生傳達學問方式的名言是:“善運不亞于善創,初無須詞盡己出也?!盵17]371所謂“善用”,即用前人言詞構建自己學問的方式,而不是“善創”即不自鑄偉辭,自己不構建一套新的概念、范疇等呈現其學問??偠灾?,就是“盡量不搭空架子”。

李慎之先生在《致黃偉經》的信里說:“錢先生曾對我說自己不是一個systematic thinker(系統的思想家),我說其實他的理論都有關系,他說那就后人來做考古學家吧?!盵9]讀此可知,錢先生真是一位理性自足的大學問家,令人肅然起敬,不以理論體系自蔽,也不蔽理性體系家。讀此亦可知區分“思想體系”和“理論體系”的重要性,因為借此可以澄清許多對體系的誤用和濫用。例如,王水照的“顯體系”和“潛體系”的說話,區分就太勉強,也不能說明問題,不如“思想體系”和“理論體系”的區分更具有學理的明晰性,更符合學術的實際情況,也更能說明困惑的問題。有了這種學理層面的區分,就能很好地理解錢先生說“自己不是一個系統的思想家”的真意,就再也不會糾纏于錢先生的學問有沒有體系的問題了。作為思想家的錢先生,自然有自己的思想體系,這沒有什么問題。依據金岳霖先生的“空架子”和“實架子”的論理,即“我們的思想既然是思想,當然是一種實架子的論理”,移此作為錢先生“盡量不搭空架子”的說明,不也很好嗎?

八、錢先生思想體系的精彩絕倫

世間事物相反相成,理論體系也不例外。理論體系在“認識真理的周全”層面上,的確有一般思想體系沒有的優越性,同時,理論體系也帶有命中注定即源自自身形態周密性的流弊。只要是理論體系,就不得不具有領地的封閉性,這也是置它于死地的原因。封閉即死亡的開始。無論多么周密的理論,最終都不得不面臨流產的命運。錢先生對此有深識,他說:“許多嚴密周全的思想和哲學系統經不起時間的推排銷蝕,在整體上都垮塌了,但是它們的一些個別見解還為后世所采取而未失去時效?!盵10]34既然如此,有沒有這樣的可能性,即不搭建理論體系的空架子也能達到“認識真理的周全”?如果有,那應該如何做?這個問題極具挑戰性,也有哲學意味。錢先生是一個怪人!他就要做這樣的學問,創造奇跡??蚂`先生《在促膝閑話鍾書君》中說:“《談藝錄》《管錐編》的文字,則是道地的文,典雅奧麗,手揮目送,俯仰自得。我曾問他,這兩部學術著作為什么用文言寫作?他回答說:因為都是在難以保存的時代寫的,并且也借此檢測舊文體有多少彈性可以容納新思想。這兩句簡單的話里,自有許多慷慨蒼涼的弦外之音。但我卻別有一些個人的私見:筆記是中國獨有的文學形式,筆精墨妙,揮灑自如,以簡馭繁,有余不盡,可惜五四后幾成絕響。錢先生以最經濟曼妙的文字,凝聚長年累月的心得,將浩浩如長江大河的古籍經典,點化評析,萃于一編,正是量體裁衣、稱身愜意的形式,更便于流傳久遠,嘉惠后人?!盵1]23

上文柯靈先生說的《談藝錄》《管錐編》為什么用文言寫作的問題。錢先生的回答確能活現其怪異的學問性格,舉世風行白話文,而他遺世獨立,竟然用文言文寫作,且達到登峰造極的化境。今日再看錢先生的學問,其味道竟然那么的真醇,令人心醉,令人神迷,非老于學問者安能至此?!

柯靈先生把錢先生的學問形式等同于我國傳統的筆記,是否也可以如此推理一下,錢先生也有意“借此檢測舊形式有多少彈性可以認識真理的周全”?舊筆記的形式確實靈活自由,既可以“揮灑自如”,又可以“以簡馭繁”,又沒有“空架子”的沉悶與僵化。然舊筆記的缺陷也非常明顯,即“零碎”“孤立”“夠不上系統”,那如何借此舊形式來達到“認識真理的周全”?又如何“演繹”和“表彰”如此繁多的“零碎”“孤立”“夠不上系統”而又“益人神智”的好東西?張隆溪在《自成一家風骨》中說:“有一位朋友曾對我說,《管錐編》包含那么多豐富深邃的思想,其中有些條目如果鋪展開來,可以寫成許多篇論文。言下之意,對錢先生沒有把許多思想發展成系統的理論,不免有一點惋惜。記得我在和錢先生交談時,曾有一次提起這位朋友的話。錢先生回答說:‘我不是學者,我只是通人?!终f自己有太多的想法,若要一一鋪開寫來,實在沒有足夠的時間?!盵1]277

何為“通人”?王充《論衡·超奇》曰:“博覽古今者為通人”,“見大道體要”,“花與實俱成者也”,“凡貴通者,貴其能用之也”,“非徒博覽者所能造”。[18]211-213借此也可領會錢先生所謂“善用”的真意。葛洪《抱樸子·尚博》曰:“正經為道義之淵海,子書為增深之川流。仰而比之,則景星之佐三辰也;俯而方之,則林薄之裨嵩岳也。雖津途殊辟,而進德同歸;雖離於舉趾,而合於興化。故通人總原本以括流末,操綱領而得一致焉。古人嘆息於才難,故謂百世為隨踵,不以璞非昆山而棄耀夜之寶,不以書不出圣而廢助教之言。是以閭陌之拙詩,軍旅之鞫誓,或詞鄙喻陋,簡不盈十,猶見撰錄,亞次典誥,百家之言,與善一揆。譬操水者,器雖異而救火同焉;猶針灸者,術雖殊而攻疾均焉?!邢抵?,桎梏淺隘之中?!蛟菩〉啦蛔阌^,或云廣博亂人思,而不識合錙銖可齊重於山陵,聚百十可以致數於億兆,群色會而袞藻麗,眾音雜而韶濩和也?!盵19]98-105

如果用錢先生“善運不亞于善創,初無須詞盡己出也”的理念來看葛洪這些精彩的論說,那移用葛洪的話來說明錢先生的思想及其思想體系真是太絕美?!豆苠F編》真是義理之“淵?!?,也是增深之“川流”。其思想體系正是“總原本以括流末,操綱領而得一致”,也可以說“百家之言,與善一揆”,真是“合錙銖可齊重於山陵,聚百十可以致數於億兆,群色會而袞藻麗,眾音雜而韶濩和”矣?!豆苠F編》可謂深美富博之書的經典。試問,錢先生學問的“本”,或“綱”,或“一”是什么?

錢先生《談藝錄·序》曰:“東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盵3]3《周易·系辭》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盵20]611理由何在?錢先生在《管錐編·系辭》中說:“心同理同,正緣物同理同?!急嬷斎?,出于事物之必然,物格知至,斯所以百慮一致、殊途同歸耳?!闹?,本乎理之當然,而理之當然,本乎物之必然,亦即合乎物之本然也?!盵17]85這就是錢先生學問的“本”,或者說是“綱”,或者說是“一”。如果用我國傳統思想家的范疇來說,就是“實理”?!皩嵗怼笔谴?,文字則花也,春在于花,全花是春,花在于春,全春是花;“實理”是月,繁引則“千江”也,然“千江一月”;“實理”是“佛性”,事例則“翠竹黃花”也,然“翠竹黃花皆佛性”也;“事托理成,理因事著,虛實相生,共殊交發,道理融貫跡象,色相流露義理”[3]556。錢的學問真正可謂“共理相貫”而“合於興化”的活色生香的學問。

劉夢溪先生在《將無同》中說:“強調人類的‘不同’,是因為‘有執’,包括‘我執’和‘法執’。還由于‘理解’。各種預設的‘理論體系’,有時會成為隔斷人類正常交往與交流的圍墻。過多地強調人類的‘不同’,是文化的陷阱?!盵21]1228那些體系的迷戀者,是否知道預設各種“理論體系”,也是一種有我之私的執障,就是不善與人同。程頤、程顥曰:“若有私心便不同,同即是天心?!盵22]145王陽明說:“世間知學的人,只有這些病痛打不破,就不是善與人同?!盵23]248僧肇說:“雖復千途異唱,會歸同致矣?!薄叭粍t群籍殊文,百家異說,茍得其會,豈殊文之能惑哉?”[24]24方孝孺說:“足下茍求其辭以為異,則孰非可異者?何為擾擾焉,發眾異于胸中,而不究其所同哉?”[25]423“夫茍知其所同,則尚何異之足較哉?”[23]570錢先生的學問是“尚同”的學問,暢論的理是天下大道即“共理”,沒有“我執”“法執”,因而不預設“理論體系”,正是心明知昭,不惑于俗的體現。

錢先生的治學理念與我們不同,他對學問有著異乎尋常的講究,可以說有極致的追求?!案F理析義,須資象喻”[17]21也是錢先生傳達學問慣用的策略。也不妨嘗試用此說明錢先生學問的精彩紛呈。錢先生的學問不僅要解決問題,要切理厭心,而且要花開滿枝,要活色生香,要理事兼申、體用相待、顯微無間,即為全體大用而發。錢先生有眼光把好東西挑選出來,也有大本領把那么多好東西掛在思想之樹的枝杈上。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錢先生吹了一口氣,那些花都活了,因而色彩繽紛,爭奇斗艷。而錢先生穿梭在花海里,有時默默觀賞,不發一言;有時竊竊暗笑,令人不可捉摸;有時放聲呵呵大笑,震得那些花朵也顫顫巍巍,煞是好看;有時錢先生也情不自禁,指著花朵自言自語;有時錢先生自己也不知不覺地化為其中的一朵花,與之比美,與之斗艷,真個是絕了。錢先生的學問真是一樹花,無與倫比,精彩絕倫。有人竟然說,錢先生的學問只是材料的堆垛。真是不怪自己無見識,且將丑語詆先生。連真正的學問的味道都品不出,豈不哀哉!豈不哀哉!看慣了死樹,看慣了光禿禿的樹,心性壞了,竟然專斷地讓所有的樹不要開花,都成為一目了然的死樹。天下豈有此理?錢先生的學問,活色生香五百春。

知此,可降低對錢先生學問傳達方式的意志抵觸,就有可能靜下心來,慢慢觀賞繁花似錦的引用,而心醉于觀花滿眼學問勝境。近看花團錦簇,令人眼花繚亂;遠看燦爛一片,皆成煙云;有些花兒看似相同,細看則又不同;有些花兒看似不同,反復看則又相同;有些花兒含苞待放,不太惹人矚目,錢先生澆一點水,就開了,美得令人窒息;有些花開得正艷,各種昆蟲,上下翻飛,你來我往,熱鬧非凡;有些花已凋謝,經錢先生處理,似乎又活了,重展昔日的神采。有的枝頭花少,但特別碩大,動人心魂。真是品色繁殊,目悅心娛至極。此即錢先生所謂“說理明道而一意數喻者,所以防讀者之囿于一喻而生執著也”[17]22。錢先生把學問做絕矣,用他極賞的詩句“筆補造化天無功”,來形容他的學問,也十分貼切。

錢先生學問的呈現形式似乎常??雌饋砼c我國傳統社會里學人的舊筆記相類似,然而只是看起來仿佛如此而已。我國傳統社會里學人的筆記,缺乏的正是“總原本以括流末,操綱領而得一致”的理念,自然沒有思想體系的系統性,因而與思想的著述不能等量齊觀,然錢先生的《管錐編》是深思熟慮的大著述,有本末一貫的“綱領”即“共理”,因而有思想的系統性。如果仔細看,用心看,就會發現錢先生其實偷偷地重新架構了舊筆記的形式,使之能達到“認識真理的周全”的實架子。錢先生就是這樣的怪人,做學問也愛開玩笑,移花接木,聲東擊西,頑皮不已,又風情萬種,可謂具有靈性之童的巨人。

錢先生究竟是如何偷偷地重新架構舊筆記的形式的? 錢先生《談藝錄》曰:“真學問、大藝術皆可以圓形象之,無起無訖,如蛇自嘬其尾?!盵3]276如果說嚴密周全的理論體系是一個大圓,那么錢先生《管錐編》則使每一個片段都成為一個小圓,使之具有理論體系“認識真理的周全”的功能。如此眾多的小圓掛在一起,在風中搖曳,如“《易林》以聲聲相續為聲聲相‘逐’,活潑連綿,音態不特如輪之轉,抑如后浪之趁前浪,兼輪之滾滾與浪之滾滾,鐘嶸所謂‘幾乎一字千金’,可以移品”[17]849-850??芍^委屈詰難,一層細如一層,直窮到底;反復分剖,一節痛快一節,直透到頭,發出天地間至當不易的道理,闡出古今來未經人道的議論。

讀錢先生《管錐編》,好似展觀《長江萬里圖》,即逐步而展,重巒疊嶂,迤邐陸續,如浪花相逐。循序而進,溪流千回百轉,奇花異草,爭奇斗艷,珍禽異獸,往來不絕,令人目不暇接,歡呼雀躍,真可謂游名山,泛滄海,卒當以樂死。錢先生說:“杜《上牛頭寺》詩云:‘青山意不盡,滾滾上牛頭’,言峰巒銜接,彌望無已,如浪花相追逐,即岑參《登慈恩寺浮圖》所謂‘連山若波濤,奔湊似朝東’?!盵17]850以此來“移品”錢先生其書,也十分“愜當”,即深得錢先生的文心法則?!豆苠F編》幾乎全是繁花似錦的前言“堆垛”。不過,錢先生的高明之處就在于能把“堆垛”點化為“煙云”,成為杰作,這恐怕不是誰都能做得到的。他贊嘆《元秘史》卷七一節高超筆法時說:“有問則對,隨對而退,每退愈高,敘事亦如羊角旋風之轉而益上。言談伴以行動,使敘述之堆垛化為煙云,非老于文學者安能辦是?”[17]245又說:“《文心雕龍·詮賦》所謂‘相如《上林》繁類以成艷’也”,“然相如所為,‘繁’則有之,‘艷’實未也,雖品題出自劉勰,談藝者不必效應聲蟲。能化堆垛為煙云,枚乘《七發》其庶幾乎。他人板重沉塞,堪作睡媒?!盵17]578-579用此“移品”錢氏學問結構,也深得其情理。錢氏其學《管錐編》連類繁舉,妙契賦心。每一個片段,都是一幅形神兼備的小型山水畫,獨特而惹人注目,而又是《長江萬里圖》里的一景,義理情蘊,藕斷絲連,遙相呼應。錢先生說:“積小以明大,而又舉大以貫??;推末以至本,而又探本以窮末;交互往復,庶幾乎義解圓足而免于偏枯,所謂‘闡釋之循環’(der hermeneuticsche zirkel)者是矣?!盵17]816此亦可以作為錢先生思想體系的自我說明。

錢先生《宋詩選注》說,蘇軾“在風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豐富、新鮮和貼切,而且在他的詩里還看到宋代講究散文的人所謂‘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稱道的莎士比亞式的比喻,一連串把五花八門的形象來表達一件事物的一個方面或一種狀態。這種描寫和襯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舊小說里講的‘車輪戰法’,連一接二地搞得那件事物應接不暇,本相畢現,降伏在詩人筆下”[26]99-100。借此“移品”錢先生自己的思想體系,真是恰切至極,再好不過?!豆苠F編》正是“車輪戰法”運用的經典。每一個片段,即所謂“小”,而要解決的問題,都稱得上文化史、思想史的一場硬仗,錢先生如同將軍,使出渾身解數,組織古今中外的佳例即好兵,用車輪戰法,真是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令深入其中者如同即視戰場,耳聽此起彼伏,如浪花相逐的廝殺聲,目睹奇裝異服的士兵,連山若波濤地沖鋒陷陣,令觀者動魄悅魂至極矣。

九、結語

錢先生有博聞強記的天賦之大才,又有通識真賞的大性情,又有執理御繁的大智慧,因而錢先生創造的思想體系有理論體系的精髓,即“義解圓足而免于偏枯”,卻沒有理論體系的流弊,即空洞、沉悶和僵化,其才學、識理、清韻、文德,相尊相蘊,如“一家眷屬”,紛至沓來;或“一樹花”,爭妍競秀。實在是奇,真正做到了絕美。這恐怕才是馬克思所期望看到的研究成果吧,即“必須重視研究全部歷史,必須詳細研究各種社會形態存在的條件,然后設法從這些條件中找出相應的政治、私法、美學、哲學、宗教等等的觀點”[4]475。

猜你喜歡
理論體系學問建構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體系概論》
比多少的學問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一”的學問
雞叫的學問
“貼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進補有學問
建構游戲玩不夠
《文心雕龍》理論體系再認識①——兼論“依經立義”與《文心雕龍》理論體系之關系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