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德樹人 培育新時代民族團結的守護者
——云南民族大學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紀實

2022-03-22 13:23云南民族大學楊文順范強
今日民族 2022年2期
關鍵詞:民族團結共同體中華民族

文·圖 / 云南民族大學 楊文順 范強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

一是堅定不移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統一領導,把民族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及時研究部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制定了《云南民族大學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校創建規劃(2016-2020 年)》《云南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指導綱要》等,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二是堅定不移加強理論武裝。通過宣傳宣講、專題黨課、民族團結進步故事分享等活動,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教育引導各族師生樹牢“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五個認同”思想。

三是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大學語文》公共必修課為基礎,增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公共選修課,豐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實踐能力。

四是堅定不移地推行使用國家統編教材。大力推進國家統編教材使用,國家統編教材、教育部規劃教材、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工程教材選用率達到100%。

(二)構建“六個融合”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體系,發揮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育人作用

一是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相融合,促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上好“民族團結進步”開學第一課。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以民族團結進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為新生們上“開學第一課”,“扣好入學第一??圩印?。構建“123456”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上好“第一課”,邁實“兩大步”,建強“三支隊伍”,搞好“四個結合”,打造“五個陣地”,抓實“六大融入”,從頂層設計上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根基和實現路徑。開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教育課,編寫國家民委中小學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讀本《“四個共同”史話——故事里的中華民族》。編寫《民族理論教程》《中國特色民族理論政策與實踐》等校本教材,在全國率先招收“民族團結”方向碩士生;積極籌備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學科及專業建設工作。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內容有效融入思政課。制定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等“五意見一方案”,構建了有益于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思政課”教學內容和方法體系。完成“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情況調研報告,并提交國家民委。

二是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相融合,促進邊疆民族地區人才培養“回得去、用得上、起得來”。開展“學校+政府”訂單式培養模式。學校先后與麗江、迪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州市簽訂了合作培養人才的協議,為邊疆民族地區培養懂得民族語言、民族文化和專業技術的適用性人才。學校承擔了黨和國家重要會議、重大決定、文件、廣播、書籍、影視作品13 種民族語言的翻譯推廣工作;“大學生民族團結進步宣講團”每年都深入民族地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宣傳。2021 年4 月,瑞麗暴發疫情,學校派出了抗疫翻譯工作隊,為抗疫防疫貢獻民大力量。積極創建各類少數民族人才培養基地。學校建立了全國西部基層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國家民委“雙語”人才培訓基地等,培養造就了一批面向基層,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型基層人才。建設好少數民族預科基地。學校云南省高等學校少數民族預科教育基地,已為華北電力大學等41 所高校培養了15600 余名合格本科預備生。他們不僅成為民族團結的踐行者、促進者、守護者,還把中華民族一家親的信念和做法延伸播撒到相關高校。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學校依托民族文化學院與云南佛學院、昆明伊斯蘭教經學院、云南基督教神學院合作辦學,培養復合型宗教人才;同時積極拓展人才培養的對外合作,建設好瑜伽學院和國際太極學院;依托云南民族干部學院,開展各民族、民族地區和民族工作干部的培訓。

三是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相融合,促進各族師生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共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教學實踐基地。與云南省8 個自治州的博物館,全省被國家民委命名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以及保山、富民、富寧等市縣合作共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校內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踐基地。學校投入700 余萬元,建成2000 多平米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建設了民族博物館、校史館、民族團結教育牌坊、民族團結教育走廊等系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校標志”。推進民族文化基地建設。積極推進“民族文化專業能力實踐基地”“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重點學科”的建設;積極申報教育部“民族語言文化研究基地”,設立“瀕危語言的保護與搶救中心”。促進各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學校招齊了56 個民族的學生,注重發揮校內多民族文化共存的優勢,支持民族類社團在校內開展民族文化的研究、學習活動。每年定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東南亞南亞文化節、世界瑜伽日、社團文化周等活動。開展民族團結教育進宿舍、黨團活動室,把不同民族成份的學生混合編班、混合寢居,創造各族學生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良好環境。

四是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解決學生實際需要相融合,促進各民族學生創優創業創新。建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幫扶機制。不斷完善政策和措施,形成以資助為主,社會共同參與,通過“獎、助、貸、勤、減”等有效途徑解決學生實際困難的幫困助學機制。近5 年來,每年設立學生獎助學金近30 項,獎助總金額達1.5 億多元。健全就業指導機構和信息服務系統。學校每年設立專項經費推動就業工作,積極開展就業培訓指導和服務,已連續8 年獲得云南省高校年就業工作目標責任考核一等獎。學校積極開設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課程,積極引導畢業生到邊疆民族地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搭建社會需求對接平臺。學校大力實施興邊富民工程,以及對口支援與互助合作發展計劃。學校開齊南亞東南亞國家15個通用語種專業,建設“一部三中心七學院”“非學歷教育、語言本???、瀾湄國家高校國際化應用型、高層次研究型”等多層次人才體系;中聯部外國黨政干部培養基地共培訓4 個國家10 批次258 人,將中華民族團結、和諧、友愛的文化播撒向“一帶一路”。

五是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服務社會的理念融合,促進各族師生為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援支持支撐。指導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學校先后到麗江市、龍陵縣、安寧市、曲靖麒麟區、姚安縣、南華縣、澄江市、香格里拉市等相關州市縣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指導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第三方評估工作。學校完成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評價指標體系》構建項目。先后為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保山市,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等地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行了第三方評估。編制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規劃。編制了全國省級層面第一個關于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專項行動計劃《北京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組織承擔了《普洱市“十四五”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研究》《昆明市“十四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設規劃》等10 余個研究項目。

六是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促進各族師生相知、相守、相融。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第二課堂。充分推動“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深度結合,融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于創新實踐,促進學生全面成長成才。在“第二課堂”中,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為主線,營造民族文化氛圍濃郁、各民族師生團結和諧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以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為主題開展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充分運用主題團日、主題班會等多種手段和形式,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等活動。將每年10 月確定為學?!懊褡鍒F結進步教育月”;每年舉辦“中華民族一家親”系列活動,效果十分顯著。完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新媒體宣傳機制。建立了“云民大思政”等10多個校級新媒體宣傳平臺,引導全校400 多個新媒體平臺,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與新媒體融合,不斷改進宣傳教育手段,擴大影響力和覆蓋面。

(三)堅持“六化并舉”的民族團結進步實踐,發揮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引領作用

一是健全工作機制,創建工作長效化。建立起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牽頭統籌,各部門協調配合,各二級學院具體實施的三級工作機制。抓好建章立制,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制度化、常態化。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投入確保機制正常運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整合創建工作力量。二是以校為本,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體系化。將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學校與高水平民族大學建設、“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并列作為學校發展的“三大目標”,構建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體系。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納入“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建設中,與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耦合共振。三是豐富創建載體,創建活動品牌化。把握關鍵時間節點,突出輻射效應,打造了開學第一課、國旗下演講、“愛我中華”朗誦比賽、大型主題元旦篝火晚會、風情文化周、文化藝術節、廣場文化、“歌頌偉大祖國、歌唱民族團結”等寓教于樂、潤物無聲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體項目等精品活動。深入社區、學校、鄉村振興聯系點等開展活動,形成了校內校外共建聯創的創建工作良好格局,系統推動創建工作不斷走深走實。四是拓展傳播渠道,宣傳教育多樣化。注重發揮校園文化的作用,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拓寬教育渠道,開展靈活多樣的民族團結進步主題教育。開設“民族團結進步”公眾號,充分利用微信、微博、APP、校園網等各種媒介,努力營造創建工作良好氛圍。積極與校外媒體合作,先后有《人民日報》等國內外主流媒體對學校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進行了系列報道,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五是定期評選表彰,典型引領示范化。堅持每年評選表彰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活動;遴選了創建示范單位,及時總結推廣創建工作經驗;邀請全國、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和優秀校友到校作先進事跡報告。通過選樹典型,以點帶面,示范引領,有力推動了創建工作的全面深入持久開展。六是增強責任意識,監督檢查常態化。落實創建考核制度。把創建規劃任務實施完成情況納入對學院、部門考核的重要依據,納入校領導班子成員和處級領導干部年度綜合考核的內容。落實督促檢查制度。學校每年對規劃任務落實和實施情況進行一次督查。落實年度總結評價制度。以學院部門為單位,每年進行一次示范校建設的自我評價,形成書面總結。

(四)開展“六個并重”的民族團結進步理論研究,發揮民族團結進步研究基地智庫作用

一是注重團隊建設。結合學校的學科專業建設實際,優化整合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民族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優秀師資、思政隊伍骨干力量,并與中國社科院等省內外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進一步壯大科研力量。二是注重平臺打造。先后成立民族團結進步研究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先后獲批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和云南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整合學?,F有的10 余個科研平臺,打造國內一流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與實踐研究平臺。三是注重理論研究。堅持以五個“搞清楚”為研究指引,按照增進共同性的方向,將研究聚集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重大意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事實、理論上存在的誤區、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思路和舉措等,努力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民大智慧”。四是注重成果轉化。圍繞云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開展調查研究,著力創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機制,著力開展思政課改革,為省內各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平臺建設和課程建設提供參考。五是注重學術交流。舉辦校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高層論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弘揚民族團結誓詞碑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測評考核指標體系”等理論研討會,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六是注重保障激勵。建立激勵機制,對省部級以上課題和重要研究成果按照相關規定予以經費配套和獎勵,劃撥專項資金為研究院和校內課題立項,為推動云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提供決策咨詢。

二、創建成效

(一)創建效果顯著,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盛放

一是學校為國家,特別是為云南培養了20 多萬名專業人才和黨政干部,為云南70 多年來實現邊疆穩定、邊防鞏固、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將團結、進步的民大精神植根西南邊彊。二是學校先后四次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2015 年獲“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2018年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學校),2021 年再次通過省級文明單位復檢。連續7 年被評為省委黨風廉政建設考核優秀單位。三是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地入選云南省第一批省級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先后有20 多個集體和40 多個個人被評為校級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二)教書育人成效顯著,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增強

一是學?!傲鶄€融合”的民族團結進步育人體系被寫入《云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條例》,并在全省思想政治工作會上作經驗交流,得到兄弟高校、云南各州市、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認可。二是完成了標志性的教學成果?!丁岸嘣诤稀钡拿褡鍒F結育人體系的構建與實踐——培育新時代民族團結的踐行者促進者守護者》《“多元融合”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育人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等獲國家民委和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三)科學研究成果豐碩,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不斷深化

一是制定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機制成為了全國標準?!懊褡鍒F結進步創建工作評價指標體系”“民族院校評價機制”,分別得到國家民委、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參考作為全國標準下發執行。二是研究成果多次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多項成果被中宣部、中聯部、教育部、國家民委采用,并報中央領導參閱和批示?!睹魑繕寺窂浇∪笜梭w系——推進云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標準化規范化研究》獲省領導批示,僅2020 年學校就有5 項科研成果被省部級領導批示。

(四)中華文化認同教育成效顯著,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不斷推進

一是開設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課程,依托民族文化基地,支持各民族師生利用民族節日等形式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以“雙語”志愿服務為特色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深入鄉村、社區,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二是歌劇《小河淌水》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演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接見。獲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圓夢獎—音樂創作獎”;4 名少數民族學生代表云南赴北京錄制北京衛視《唱支山歌給黨聽》節目,獻禮建黨百年。

(五)社會服務成效突出,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一是為云南省10 個州市編制“十四五”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專項規劃,為多個州市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指導。二是創辦的中印瑜伽學院、瀾湄國際職業學院成為了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樣板”。習近平總書記2014、2015、2016 年分別出訪印度、越南、柬埔寨,接見的都是學校的留學生代表。三是學校開齊開全15 個南亞東南亞語種專業,中聯部、外交部、公安部也委托組織培訓;學校為湄公河流域國家培養了4 萬余名專業技術技能人才,在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體現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的成效。

猜你喜歡
民族團結共同體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一家親”中國畫作品展
《覺醒》與《大地》中的共同體觀照
·楊寧出席全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現場推進會時強調·打造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升級版
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共同體的目標向度與實踐進路
愛的共同體
童心繪團結 各族一家親
哪項世界遺產被 譽為“中華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掛劍
民族團結的內蒙古樣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