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云南省森林草原防滅火能力的探討

2022-03-23 20:13羅榮飛
農村科學實驗 2022年24期
關鍵詞:專業隊火險森林草原

羅榮飛

(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云南 曲靖 655418)

云南省是森林草原資源大省,林地面積達2829.44萬hm2,草地面積133.30萬hm2,森林面積2493.58萬hm2,森林覆蓋率為65.04%,活立木蓄積量20.67億m3,森林面積和蓄積均位居全國第二。全省普遍存在冬春干旱、火險等級高,山高坡陡、林農交錯、地形復雜,境外火難防難控等不利因素。

1.云南省森林防火現狀

“ 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發生森林火災338起、受害森林面積3368.75hm2,與“十二五”相比較,分別下降了71%、68% 。趨勢上火災次數和受災面積持續下降,但基數仍然較大,可見我省森林防火形勢依然嚴峻。森林火災高危區涉及昆明、楚雄、玉溪、保山、大理、麗江、怒江、迪慶共8個州(市)、35個縣(市、區)。該區森林資源豐富,生物多樣性富聚,山高坡陡,含國家Ⅰ級火險縣(市、區)34個,占全省102個Ⅰ級火險縣(市、區)的33.3%;Ⅱ級火險縣1個,占全省27個Ⅱ級火險縣(市、區)的3.7%;邊境縣5個、占全省25個邊境縣的20.0%。該分區森林火災發生頻度高且撲救難度大、危害嚴重,是云南省森林防滅火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森林火災高風險區涉及昆明、曲靖、西雙版納、大理、楚雄、昭通、德宏、普洱、臨滄、玉溪、文山、紅河共12州(市)、92個縣(市、區)。該區為每年全省農事用火、燒荒燒地和衛星熱點的高發區,境外火威脅危害嚴重,有國家Ⅰ級火險縣(市、區)72個,占全省102個Ⅰ級火險縣(市、區)的70.6%;Ⅱ級火險縣(市、區)20個,占全省27個Ⅱ級火險縣(市、區)的74.1%;邊境縣20個,占全省25個邊境縣的80.0%。一般森林火險區涉及玉溪1個市共2個區(市)。該區林區面積較小,或空氣濕度較大,森林火災隱患一般。兩個區(市)為國家Ⅱ級火險區(市),占全省25個Ⅱ級火險縣(市、區)的8.0%。

2.防火面臨的形勢

2.1 陸地邊境線長,境外火入侵頻繁

云南省 是我國毗鄰周邊國家最多、邊境線最長的省區之一。國境線長4061km,有防火任務的國境線長達3055km,而且處于下風向, 緬甸、老撾、越南三國的山火頻繁燒入我省境內,境外火防控形勢十分嚴峻、任務艱巨,已成為制約全省森林防滅火實現長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2.2 生態區位極其重要,森林草原防滅火壓力巨大

云南位于長江、 怒江、瀾滄江、珠江、紅河、伊洛瓦底江等六大水系的源頭或上游,其中怒江、瀾滄江、紅河是國際河流的上游位置。同時,又是連接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是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和前沿陣地。云南的生態環境狀況不僅決定著本地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影響著我國長江、珠江中下游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和社會經濟發展,其森林生態系統在維護我國生態安全和生態環境保障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態戰略地位十分突出。

2.3 地形復雜,地勢險要,森林火災撲救困難,安全風險極大

總體來說, 云南多山,94%的面積是山區,有個別縣市的山地比重超過了98%。多山地形也導致了部分區域的交通不便,森林火災撲救十分困難。全省大部分林區以云南松、思茅松等易燃針葉林為主,極易發生大面積、高強度的森林草原火災,對撲火組織指揮、隊伍開進、撲救處置、緊急避險等都是嚴峻考驗。森林火災“難防、難控、易傷亡、損失重”的特點十分突出。

2.4 森林草原資源總量大,并快速增長,防滅火任務更加艱巨

“十三五”期間,云南林地面積由2500萬hm2增加到2829.44萬hm2,森林蓄積量由17.68億m3增加到20.67億m3,森林覆蓋率突破65%,達到65.04%,全省林草資源總量大幅增加。云嶺大地持續增綠的同時,森林草原防滅火各項工作壓力也在加重,防火任務更加艱巨。

3.森林草原防滅火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依然不足

云南省森林草原防滅火建設中,林火阻隔系統建設項目不多、投入不足,特別是防滅火道路投資較少,省內專項資金有限,而林火阻隔系統建設工程量大,投資標準要求高,致使林火阻隔系統建設落后 。重點區域路網密度1.75m/hm2、國有林區路網密度1.85m/hm2,低于全國1.9m/hm2的平均水平;林區阻隔網密度僅為1.16m/hm2,遠低于全國3.7m/hm2的平均水平,林火阻隔系統建設嚴重不足、欠賬多。

另外,瞭望臺(塔) 建設數量不足,全省平均瞭望監測覆蓋率僅為80%,部分林區瞭望監測覆蓋率只有24%。同時,部分地區的瞭望臺因建設時間早,已出現嚴重破損現象,存在安全隱患,配套生活設施簡陋,工作不能正常開展,預警監測能力有限。

目前,專業隊營房及物資儲備建設不足,全省只有林草部門有防滅火專業隊營房,面積僅為78343m2,應急管理部門還是空白,已建成的專業隊營房大多達不到標準要求,遠遠不能滿足專業隊的實際需要,很多地方專業隊靠租房來解決營房不足的問題,無法實現專業隊伍集中訓練、統一規范管理,加之防滅火物資儲備總量少,缺乏大型裝備,同時應對多起森林草原火災保障能力不足。

3.2 防滅火裝備配備應用落后

目前, 全省撲火主要依靠風力滅火機、砍刀、軍工鏟、2號工具等,缺少森林草原消防水車、接力水泵、高壓水泵滅火設備、消防水袋等以水滅火新型裝備,缺少隔離帶自動開挖機等大型先進裝備,不能滿足應對持續性森林高火險期的需要。

3.3 防滅火科技應用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全省林火視頻監控系統僅有1281套,覆蓋率41.8%,大部分林火監測依然以人工瞭望監測和地面巡護等傳統方式為主,即使通報了衛星熱點,在熱點及時反饋上報離國家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另外,防滅火信息指揮系統建設是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重要舉措,但部分縣(市、區)尚需進一步升級完善才能高效發揮作用,而基礎地理信息覆蓋面小,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省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統一調度和火災的科學處置,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建設水平尚需進一步提高。

3.4 基層專業撲火隊伍能力建設有待加強

目前,全省各級政府都建立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及其辦公室,大部分鄉(鎮)和村(居)委會建立了森林草原防滅火組織機構;擁有地方防滅火撲火專業隊574支16704人,主要為林草部門的專業隊伍和其他部門半專業隊伍,應急管理部門僅有16支1440人,人均承擔0.15萬hm2森林草原的滅火任務,專業隊伍建設標準不高,半專業撲火隊人員分散,戰斗力不高,特別是鄉、村兩級幾乎沒有專業的森林草原消防隊伍;同時,專業隊伍沒有納入地方財政供給預算,缺乏供給經費,隊伍正常運轉難以保障,而且部分專業隊管理體制不明確,調動指揮不順,滅火效率難以保障。

3.5 資金投入嚴重不足

云南是經濟欠發達省份,由于地方財政困難,除國家項目資金外,全省僅有少部分地方能落實項目配套資金和防滅火專項資金,大部分州(市)、縣(市、區)無力落實配套資金,每年的防滅火專項資金捉襟見肘,投入嚴重不足,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舉步維艱。

云南地處邊疆少數民族聚集區,94%的面積是山區,物資材料運輸困難,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加之物價上漲、人工成本增加等, 批復的建設投資單價難以滿足項目建設實際需要。

4.做好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的主要對策

4.1 加強隊伍建設

目前,全省有森林草原防滅火專業隊574支1.67萬人,營房7.83萬m2,物資裝備落后,不具備防撲森林草原大火的能力。在充分依托森林消防隊伍的前提下,加強縣級地方專業隊建設的同時,重點解決各縣(市、區)、鄉(鎮)及重點森工單位專業、半專業隊伍建設。有條件的地方,依托森林草原火災撲火力量地方專業隊組建綜合滅火大隊和綜合滅火中隊,選擇森林草原防滅火重點地區建立森林消防隊伍分支機構。在現有基礎上,專業撲火隊伍向重點鄉(鎮)傾斜,新建森林草原防滅火撲火專業隊296支。每支森林草原消防隊伍按照《森林草原消防隊伍建設標準》要求完善相應設施及裝備,同時對現有森林草原防滅火專業隊營房及物資裝備適當加以補充完善。依托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面向全省生態護林員分期分批開展森林草原消防、管護等技能提升培訓。

4.2 加強林火預警監測與指揮系統建設

在全國預警平臺基礎上完善預警響應機制,結合省林草部門已建成的省級預警平臺,應急和森林消防部門新建預警平臺2個,新建視頻監控系統174套,以州(市)級為單位,各新建一套無線通信系統,覆蓋129個縣(市、區),以滿足不同層級、不同場景的應急指揮調度需求。實現重點林區通信信號覆蓋率達到90%以上、一般林區80%以上,滿足日常林區巡護通信保障和森林火災應急處置火場通信保障需求,全面提升森林資源管護和森林草原防滅火通信保障能力。森林草原防滅火信息指揮系統覆蓋到16個州(市)所有縣(市、區)。嘗試將地理信息指揮系統從常規的桌面端、移動端轉移到全息影像技術平臺上,在省級開展試點和應用;森林草原防滅火網絡辦公系統覆蓋到全省80%以上的鄉(鎮)林業站(所),并推廣和普及微型化和移動化。大屏顯示系統、綜合調度系統、由撲火指揮、火險預警、衛星熱點、氣象信息、視頻監控、跟蹤定位、移動圖傳、護林員定位、基礎數據功能模塊組成的地理信息系統覆蓋全省各州(市)、縣(市、區)及部分鄉鎮;投影系統、中央控制系統覆蓋全省重點鄉鎮。

4.3 加強林火阻隔系統建設

4.3.1 州(市)間森林草原防火阻隔帶。目前,全省森林草原防滅火阻隔系統薄弱,特別是州(市)間交界區域,森林草原植被茂密、地形復雜、地勢險峻、位置偏僻、交通條件較差,森林草原火災的組織撲救極為困難,森林草原火災難以控制。在各州(市)交界區域建設森林草原防火隔離帶1506km。

4.3.2 邊境森林草原防火隔離帶。在全省4061km的邊境線上,共需建設邊境防火隔離帶2856km。全省現已完成2322km,“十四五”期間需建設401km。全省邊境縣共25個,新建邊境防火隔離帶涉及7個州(市)21個縣(市、區),其中20個屬Ⅰ級火險縣。

4.3.3 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道路建設??紤]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道路建設投資大,先將國有林區158km建設任務先行實施,其他地區根據地方財政狀況自行實施。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道路建設可充分與地方交通路網、經濟開發項目的進場道路、施工道路結合起來,統籌實施。

4.4 加強專業隊設施設備建設

從全省裝備專業化程度看,目前仍以傳統的風力滅火裝備為主,以水滅火裝備及大型滅火裝備能力明顯不足,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森林草原火災撲救工作的需要。在各縣(市、區)重點林區、重點部位建設消防水窖12900個以滿足以水滅火工程建設等現代技術裝備的需要,提高綜合防控能力。在森林草原火災高危區、高風險區和一般火險區配備接力水泵2098套,高壓水泵2080臺,運水車522輛,移動儲水袋3884個,運兵車316輛,火場應急通信車148輛,裝備車148輛。

4.5 強化森林草原航空消防飛行保障

森林草原航空消防是撲救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的尖兵,是森林草原防滅火的優先發展方向。依托應急部南方航空護林總站分布我省的普洱、麗江、保山3個直屬站,江川和蒙自森林草原航空消防基地,新建的大理和怒江站。

結合近年來云南冬干春旱、雨量減少的實際情況,在應急部森林消防局昆明航空應急救援支隊機場建成投入使用的基礎上,每年規劃租用通用航空公司飛機,分別部署在普洱、保山、麗江、江川、蒙自和新建的大理、怒江7個航站(基地)執行森林草原航空消防任務。

根據國家森林草原航空消防能力建設規劃,做好麗江航站、保山航站、江川航站升級改造,新建大理和怒江航站,并根據實際需要實施聯合起降場、取水點建設。

4.6 建立健全經費保障機制

在積極爭取中央基本投資建設資金和森林草原防滅火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的同時,進一步落實云南省財政專項資金、基礎建設預算內投資。有條件的州(市)、縣(市、區)設立森林草原防滅火財政專項資金,用于州(市)、縣(市、區)森林草原防滅火基礎設施建設。對森林草原防滅火阻隔系統(森林草原防滅火通道、生物隔離帶、生土帶等)建設制定相應的建設標準,在積極爭取國家支持的基礎上,統籌現有專項資金進行支持;對瞭望臺、火源檢查站等項目建設資金配套實行分類指導,經濟相對落后的地方,適當增加項目投資。逐步建立完善撲火準備金制度,對跨行政區域的森林草原火災撲救工作給予適當補助。

4.7 進一步推進森林草原火災保險制度

全面總結森林草原火災保險試點經驗,分析存在的問題,不斷探索實踐,逐漸完善森林草原火災保險制度,嚴格按照 “公開、公平、公正、陽光操作、最大程度保障林農利益”的基本準則,通過公開招標、工作定期通報、強化督促檢查等技術和行政手段,逐步建立一套科學合理、適應省情、管理規范、運作高效、簡便易行的森林草原火災保險體制機制,切實充分發揮保險的“三器”功能(即促進我省社會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促進邊疆社會和諧的穩定器和防災減災的減震器),促進傳統林草向現代林草轉變,加快林草快速發展,切實將森林草原火災保險工作辦成一項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民生工程。

綜上所述, 做好森林防滅火工作,既要有防的部署,也要有應急救援的準備,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森林火災的發生或降低森林火災造成的損失,多措并舉,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森林防滅火水平,才能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墻”,從而推動現代生態環境及社會整體的進一步發展。

猜你喜歡
專業隊火險森林草原
駐馬店市高森林火險天氣氣候特征分析
提高森林草原火災治理能力四川“三州”森林草原防滅火條例獲批準通過
關于加強森林草原資源管理與保護工作的幾點看法
關于組建消防救援潛水專業隊的思考
吉林省啟用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科技創新系統
山西省啟動“綠衛2019”森林草原執法專項行動
從鹽山縣實際出發,大力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
鹽山縣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的問題和經驗總結
防火遲到
基于線性規劃的通信保障專業隊配置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