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檢測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2022-04-13 06:43庹先國張貴宇
中國釀造 2022年3期
關鍵詞:電子鼻白酒檢測

劉 鑫,王 耀,庹先國*,韓 強,3,張貴宇,3

(1.四川輕化工大學 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四川 宜賓 644000;2.四川輕化工大學 人工智能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 宜賓 644000;3.西南科技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四川 綿陽 621010)

中國白酒歷史悠久,因其獨特的釀造工藝而聞名于世界。白酒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與水(占總量的98%左右),余下的2%主要由酸、酯、醇、醛等多種微量風味物質組成,其含量的多少直接決定著白酒的品質(色、香、味、格)[1]。隨著全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白酒的市場需求增幅巨大,給酒企的釀造生產均質化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原酒釀造、新酒研發以及品質檢測等白酒生產中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對白酒內含物質的探索、研究。因此,高效、嚴謹的檢測方法,高精、便捷的檢測儀器在白酒生產應用的研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白酒的種類繁多,僅按主體香型分類就多達12余種,不同類別的白酒對應的檢測儀器與方法也各不相同,常見的檢測技術有色譜技術、光譜技術、核磁共振技術以及仿生傳感器技術等[2],需依據待測酒液的風格、香型等綜合性特征結合既定的檢測目標選擇對應的檢測技術。在白酒釀造、生產、銷售的過程中,微量物質的測定,有害物質檢測,白酒品牌、產地、酒齡的辨別,基礎酒液等級的劃分以及市場中成品白酒的品質管控等多個環節伴隨有檢測技術的身影。隨著檢測技術的高速發展,不斷有新的白酒微量物質被發現,因此,建立健全白酒檢測體系,改進和優化檢測方法,對促進白酒生產數字化發展,加強白酒深層次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本文概述了不同檢測技術的在白酒實際研究生產中的應用現狀,并對不同白酒生產環節中的應用技術進行詳細總結,對比分析各項技術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優勢與不足,強調儀器測試過程中樣品預處理等注意事項,探討了在智能制造與智能生產的大環境下,白酒檢測技術及應用環節的發展趨勢,為指導白酒生產、促進白酒數字化發展提供參考。

1 風味物質檢測

白酒獨特的固態釀造工藝極大的豐富了白酒的風味物質種類,造就了白酒濃郁的香氣與醇厚的口感。通常情況下,風味物質的種類及含量直接決定一款白酒的質量等級。在風味物質的檢測中,色譜法、光譜法以及核磁共振技術的應用最為廣泛。

1.1 氣相色譜檢測

氣相色譜法(gas chromatography,GC)[3],主要適用于易揮發性化合物的定性與定量分析,對非揮發性的液體或者固體化合物,可通過高溫裂解、氣化后進行整體分析[4]。GC在實際的檢測過程中可以使用的檢測器有許多,如火焰離子檢測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霍爾電導檢測器(electrolytic conductivity detector,ELCD)、火焰光度檢測器(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FPD)等。在白酒的檢測分析中FID[5]與質譜檢測器(mass spectrum detector,MSD)[6]的應用最為廣泛,其中FID對碳氫化合物的靈敏度較高,線性范圍寬,但識別精度不夠,僅能對微量物質中含量相對較多的化合物進行識別;MSD作為通用型檢測器,對能離子化的所有化合物都給出響應,檢測精度較高,能夠識別更多的微量物質。

GC檢測白酒樣品的過程中,檢測器溫度、進樣口溫度、升溫模式、載氣流速、進樣量以及分流比的設置對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存在直接影響。狄紅梅等[7]使用GC內標法測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設定初溫35 ℃,保持3 min,以1.0 ℃/min升到50 ℃,以20 ℃/min升到200 ℃,保持5 min。該方法精密度試驗結果相對標準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為2.72%,回收率為100.08%,回收率試驗結果RSD為2.42%,優于國標的結果。吳國輝[8]使用19095N-123毛細管柱(0.530 mm×30 m,1 μm)為色譜柱,檢測器溫度為250 ℃;進樣量為10 μL,外標法定量)同時對白酒中甲醇、正丙醇、正丁醇、異丁醇、異戊醇、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β-苯乙醇10種常見微量成分進行測定,結果顯示,18 min內化合物完成分離,相關系數R>0.996。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精度高,能夠識別白酒中含量極低的化合物,對白酒組成的探索性研究有積極作用。張丹丹等[9]用GC-MS對白酒中不同的風味物質進行了差別分析,測得待測白酒樣品中酯類15種,醇類9種,酸類11種,醛酮類6種,醚類1種,其他12種,且酯類、醇類和酸類,酯類種類和含量均占有較高比例。張倩[10]通過GC-MS對白酒中10種揮發性酚類物質進行定性、定量檢測,采用電子電離(elec tronic ionization,EI)源,電子能量為70 eV,離子源與四極桿溫度分別為230 ℃、150 ℃,實驗顯示10種揮發性酚的回收率在83.9%~101.2%之間,相對標準偏差(RSD)為1.1%~2.9%,準確度與精密度較高。

1.2 高效液相色譜檢測

高效液相色譜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11]以液體為流動相,采用高壓輸液系統,將具有不同極性的單一溶劑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劑、緩沖液等流動相泵入裝有固定相的色譜柱,在柱內各成分被分離后,進入檢測器進行檢測,從而實現對試樣的分析,主要適用于難揮發性物質的檢測。

吳子陽等[12]使用固相萃取結合HPLC對白酒中阿魏酸、沒食子酸、對香豆酸、丁香酸和(+)-兒茶素水合物5種酚類物質進行檢測,檢出限為0.98~12.2 μg/L,加標回收率為84.1%~100.7%,5種酚類活性化合物標準曲線的線性相關系數(R2)在0.994 5~0.999 9之間,線性關系良好。王芳等[13]利用HPLC同時對白酒中的四大酸類物質(乳酸、乙酸、丁酸、己酸)進行檢測,結果顯示,4種酸的定量檢測限均為10 mg/L,線性相關系數R2值為0.999 6~0.999 9,滿足分析要求。

1.3 核磁共振檢測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14]是磁場中磁性原子核因響應合適頻率的電磁信號而產生的共振現象,其本身是基于固體微觀量子理論與無線電微波電子學技術所提出的。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把核磁共振技術引入白酒領域,實現白酒微量成分的檢測。張曉靜等[15]利用核磁共振結合多個(重)溶劑峰壓制方法對白酒的微量組分進行測定,結果清晰地呈現了各個微量組分的譜峰以及各組分化學結構的相關峰,有效地實現了白酒風味物質的測定。韓興林等[16]利用核磁共振對低溫和激光處理后樣品締和結構的改變進行了分析,發現激光和紫外可提高酒體的氧化速度,乙醛量增高,高溫加速了反應,酯類與高級醇均降低較多。吉鑫等[17]使用核磁共振氫譜(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H NMR)結合偏最小二乘法回歸(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建立了白酒6種有機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和異戊酸)和3種醛類(乙醛、乙縮醛和異戊醛)物質的分析模型,擬合效果好,預測精度高,有效解決了白酒風味物質檢測中因信號重疊而難以定量的問題。

核磁共振檢測技術在白酒的酒精度快速定量、有機酸和醛類等分析中應用較多,精度較高(能夠識別出白酒中含量較低的風味物質),在輔助白酒從業者對白酒進行深入的、探索性的研究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4 光譜技術檢測

近年來,近紅外光譜技術(near infrared spectrometry,NIR)[18-19]因樣品無需預處理、適合液體、固體等多形式樣品、具有遠距離檢測等優點被頻繁應用于白酒領域。段學等[20]采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對基酒總酯進行無損檢測研究,結合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PLS)建立基酒總酯模型,預測集的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prediction,RMSEP)為0.19,穩定性較好。董新羅等[21]應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對白酒基酒中的酮類物質實現快速檢測,結合化學計量學方法進行分析,實驗得到驗證集樣品的相關系數R2分別為0.957 6和0.957 8,RMSEP分別為0.40 mg/100 mL、0.24 mg/100 mL,準確率較高,滿足酮類物質快速檢測的需求。田育紅等[22]通過近紅外光譜技術白酒中的關鍵指標進行快速測定,其中酒精度、總酸和總酯的相關系數分別達到0.999 5、0.957 6、0.991 0,測定結果可信度高,實用性強。

紫外光譜作為光譜技術的重要分支,在有機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中有一定的優勢。趙宇[23]在實驗中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不同白酒中的糠醛含量,相關系數為R=0.994 9,精密度及準確度較高,且操作簡單、反應敏捷、成本較低,能夠進行大范圍推廣。

1.5 不同檢測技術對比分析

在白酒風味物質的檢測應用中,不同技術有著不同側重點,詳細對比見表1。

表1 多種技術檢測白酒風味物質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flavor substance in Baijiu detected by various technologies

2 酒曲、酒醅等原料檢測

釀酒原料、酒曲、酒醅的檢測,伴隨著整個白酒的釀造生產過程。不同類型的白酒所對應的糧食原料也各有不同,如茅臺的原料是一種特殊的糯性高粱,又稱紅纓子高粱;五糧液的原料是高粱、大米、糯米、小麥以及玉米5種糧食;以汾酒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大多以大麥和豌豆作為原料。原料的不同,原料品質的差異,對白酒質量同樣存在較大的影響。因此,釀酒原料糧的檢測,還包括酒醅以及釀造所使用酒曲的檢測對酒液的品質與釀造工藝的改進、參數的控制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2.1 近紅外光譜檢測白酒酒醅

白酒酒醅是指蒸煮后發酵好的糧食,將酒醅經過上甑操作得到原漿酒液。濕度、溫度、水分以及微生物種群數量等都是酒醅的重要影響因素,決定最終成品酒的品質;不同地區的糧食原料在淀粉等所含成分中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實現酒醅的快速檢測對于酒企的釀造生產具有積極的作用。近年來,NIR是白酒酒醅檢測的關鍵技術之一[24-26]。

余松柏等[27]利用近紅外光譜技術,結合趨近歸一化、一階導數等光譜預處理方法,協同區間偏最小二乘法(synergism interval partial least-squares,SIPLS)、向后間隔偏最小二乘法(backward interval partial least-squares,BIPLS)等算法建立酒醅分析模型,實現對酒醅中水分、酸度、淀粉的快速測定。周新奇等[28]結合酒醅的發酵過程,把出窖酒醅配糧前的水分、淀粉以及酸度的檢測結果實時轉化為4~20 mA的電控輸入信號,形成一套在線近紅外光譜監測系統,且平均誤差與預測標準誤差(standard error prediction,SEP)滿足精度要求,有效的解決了酒醅的配糧問題。林房等[29]應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建立酒醅中淀粉含量的快速定量分析模型,結果顯示其相關系數R值達0.98,校正均方根誤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calibration,RMSEC)為0.94,平均偏差僅為0.08,具有良好的預測性,能夠實現酒醅的大批量、快速檢測。

2.2 液相色譜檢測釀酒原料糧

釀酒原料糧中的農藥殘留物通常是以較低的水平存在,其含量情況關乎酒液的安全。美國、德國等部分國外國家已經對食品中的殘留檢測進行了研究與報道,而在我國此類型的研究較少。羅莉等[30]選用AtlantisT3液相色譜柱(3 μm,150 mm×2.1 mm),電噴霧電離(electrospray ion ization,ESI),多反應離子監測方式的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對白酒原料(大米)中的噻蟲嗪、吡蟲啉、啶蟲脒等14種農藥殘留進行檢測,結果顯示,>0.5 mg/L、<1.0 mg/L時兩次平行樣測定的相對偏差≤5%,<0.5 mg/L時兩次平行樣測定相對偏差≤10%,滿足白酒原料檢測要求,有效保障釀酒原料糧的安全。

2.3 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法、近紅外檢測白酒酒曲

酒曲作為白酒發酵過程的重要輔料,其主要是由霉菌與酵母組成。常規情況下,酒曲的檢測大多依靠人力完成,效率較低,精度不高。馬偉等[31]通過選取發酵完成的成品高溫酒曲共計720個樣品,結合近紅外光譜技術建立酒曲的水分、淀粉、酸度的快速識別模型,結果顯示水分和淀粉2個指標的定標集的標準偏差與預測集的標準偏差都非常接近,預測能力較強,但酸度模型穩定性和預測能力不高,需進一步優化,總體上能夠滿足檢測所需,為后續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姚淑敏等[32-33]利用細菌16S rRNAgene V3區通用引物,分別提取6種酒曲的總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結合聚合酶鏈式反應-變性梯度凝膠電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ed gradient gelelectrophoresis,PCR-DGGE)對不同酒曲中的細菌多樣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從6種酒曲種共分離出12屬細菌,說明不同的酒曲中細菌種類存在差異,發現了魏斯氏菌(Weissella)是發酵的常見菌群,為研究區域酒釀風味特征、營養以及改進傳統配料與釀造工藝奠定了理論基礎,指明了白酒酒曲未來的研究方向。

3 品牌、酒齡、產地鑒別

通常情況下,不同品牌、不同產地以及不同酒齡的白酒,在品質、價格、感官等各方面各有不同,其內含的微量物質也存在明顯差別。白酒品牌、產地以及酒齡的鑒別研究一直以來都是白酒領域的重要方向,高效的鑒別方法對促進白酒生產、控制市場純凈度有重要作用。

3.1 氣相色譜鑒別

鄭劼[34]用GC-MS對三種名優白酒進行鑒別,通過分類預測模型分析可知,其交叉驗證正確率和整體預測正確率較高,識別效果較好。李愛蘭等[35]把吹掃捕集-氣質聯用結合化學計量學應用于不同產地和品牌濃香型白酒鑒別,結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別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iminate analysis,OPLS-DA)建立模型,實現了白酒產地、品牌的準確區分。黃婷等[36]通過氣相色譜-火焰離子化檢測法(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GC-FID)對不同存儲期鳳香型白酒中的總酸、總酯及部分主要風味物質進行定性、定量檢測,呈現其變化波動情況,實現了對不同酒齡白酒的辨別,準確率較高。

3.2 光譜鑒別

光譜技術一直以來都被貼上高效、快速的標簽,與企業鑒別白酒品牌、酒齡的需求十分契合。張正勇等[37]采集不同品牌的紫外光譜數據,結合相關系數法分析不同品牌間的差異情況,達到鑒別不同品牌白酒的目的,實驗顯示基于二次微分處理的紫外光譜計算而得的相關系數R值可達到0.993左右,準確度較高。張修興[38]利用LRS-2激光拉曼光譜儀,對無水乙醇和四種不同品牌白酒進行了測量和分析,獲得了它們的拉曼光譜圖,分析可知白酒的拉曼光譜特征峰的峰值大小會隨濃度的改變而變化,濃度越大峰值越大;此外,拉曼光譜峰值的位置也隨濃度的變化發生移動,可有效的鑒別不同品牌的白酒。

王國祥等[39]采用Raman光譜和支持向量機回歸(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建立數據分析模型,用于不同年份白酒的年份鑒定和同一年份不同貯存時間的白酒年份鑒定,實驗可知基于回歸框架的白酒年份與年份指數對應關系,實現白酒年份識別及預測,不僅可以有效鑒別不同年份的白酒樣品,同時可以有效預測同一年份不同貯存時間的白酒樣品,準確性較高。Raman光譜[40]由于其受水的影響很小且很少或不需要樣品前處理,在白酒分析中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結合模式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可提升鑒別的準確性與智能化程度,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3.3 電子鼻鑒別

人工感官品評作為主要的酒液鑒別方式,伴隨著整個白酒的發展歷程,但人工感官主觀性較強、波動性較大、學習成本高等缺點是酒企長期以來的困擾,近年來,仿生傳感器的誕生、應用給企業發展高效、便捷的鑒別方法指明了方向[41]。周容等[42]通過在酒精度14%vol、加熱溫度40 ℃、加熱時間30 min的最優實驗條件下,使用電子鼻檢測技術結合傳統分析方法以區分兼香型白酒年份,結果表明,電子鼻與逐步線性判別分析的聯合實現了對12年內的兼香型白酒以100%的正確率進行區分,超過12年的同樣具有較高的鑒別準確率,實用性較高。徐晚秀等[43]對5個年份清香型白酒—汾酒使用電子鼻傳感器進行檢測,采用主成分和典型判別分析方法對實驗數據建模分析可知,年份鑒別的準確率達到98.8%,滿足鑒別要求。

李金金等[44]使用特別設計的手持式電子鼻傳感器對6個不同品牌的白酒進行檢測,以機器學習為基礎對電子鼻的采樣數據進行建模分析,實現不同品牌白酒的快速鑒別,結果表明,整套方法無論是在鑒別效率還是鑒別準確率上統統滿足鑒別要求,實現了白酒品牌的在線鑒別。陸藝瑩等[45]針對白酒快速識別開發了新型便攜式電子鼻傳感器,利用該電子鼻測量6種不同品牌的白酒,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結合反向傳播人工神經網絡(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下對不同品牌白酒進行識別,識別率達95.8%,同樣實現了白酒品牌在線快速識別。

3.4 電子舌鑒別

品酒師作為企業中的核心人物,關鍵在于其本身的感官敏銳性與后天經驗的加成,但人的感官系統敏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下滑,品酒師也不例外。通過先進的高精仿生傳感器設備建立感官評價體系,降低主觀因素影響程度,提升白酒香型、品牌的辨識準確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孫文佳等[46]針對同一產地不同品牌的豉香型進行分類識別,在電子舌技術檢測基礎上結合線性判別和主成分分析法對其進行對比分析,其結果表明,電子舌技術能夠獲取樣本的整體味覺信息,結合線性判別分析法使得分類識別的效果更好。鄧莉[47]對不同類型的7種酒液使用TS-5000Z型電子舌進行檢測并結合主成分分析法對傳感器信號分析,體現味覺中的酸味、澀味、苦味差別,表明電子舌能有效區分不同類型酒的味感差別。馬澤亮等[48]使用電子舌檢測茅臺鎮原漿酒、瀘州老窖、五糧液三種不同品牌白酒各8次并結合主成分分析(PCA),同品牌酒的數據點離散度較小,不同品牌酒間的數據點離散度較大,由此可知,使用電子舌檢測的原始特征數據能夠較好區分不同品牌酒。

3.5 仿生傳感器融合檢測方法鑒別

為提高白酒質量的快速鑒別能力,電子鼻和電子舌融合系統檢測白酒樣品可獲得氣-味兩種綜合信息,為數據分析提供了更加全面的信息。門洪等[49]采用基于TGS型氣敏傳感器和基于MQ、MP型氣敏傳感器的兩種不同電子鼻和電子舌融合系統對不同品牌白酒樣品采集氣-味信息,經主成分分析法、K均值法和支持向量機對融合信號分析,分析表明電子鼻和電子舌融合系統在基于第二類氣敏傳感器采集的氣-味信息對白酒的檢測識別效果最優。

白酒品牌和香型眾多,建立品牌和香型風味物質間的關系需多檢測技術的融合,劉芳等[50]使用電子鼻和GC-MS結合PCA分析7種(五糧液、水井坊、劍南春等)不同品牌的11種濃香型白酒的差異,電子鼻區分不同品牌濃香型白酒揮發性風味成分具有較好的效果,而GC-MS進一步分析得出不同品牌濃香型白酒風味物質含量存在明顯差異,由PCA得出聚類樣品在風味成分層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3.6 鑒別技術的對比分析

白酒品牌、產地以及酒齡的鑒別在白酒的生產、銷售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同鑒別技術結合不同建模方法能夠到達高效鑒別的目的,其詳細對比見表2。

表2 不同技術對白酒品牌、酒齡及產地鑒別Table 2 Identification of brand,age and origin of Baijiu by different techniques

4 質量安全監測

近年來,食品安全備受關注,白酒也不例外。白酒中的甲醇、塑化劑等含量通常以較低含量的形式存在,但過高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白酒生產過程中有害物質的監測極其關鍵。

4.1 氣相色譜

張菁菁等[51]利用氣相色譜串聯質譜(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MS)技術對白酒中的甲醇進行定性、定量檢測,實驗結果顯示甲醇在質量濃度0.2~200.0 mg/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相關系數R2均>0.995,適用于白酒的監督檢測以及質量控制。白酒中的塑化劑主要指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phthalic acid ester,PAEs),其對人體具有顯著內分泌干擾作用和致畸、致癌風險,彭夢露[52]使用GC-MS對白酒中塑化劑進行監控,可有效全面把控白酒生產過程中安全質量問題。GC作為白酒中有害物質監控的有效方法,對促進白酒行業朝著更安全、更嚴謹的方向發展有著積極作用。

4.2 高效液相色譜

相較GC,HPLC在白酒品質檢測方面應用更加廣泛,范文來等[53]對近10年傳統飲料白酒與黃酒的品質安全研究方法進行了總結,發現HPLC能夠對白酒中大多數有害物質進行高效檢驗,達到品質監控的目的。甜蜜素作為國家管控的食品添加劑,過度食入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然而一些不法商販為提高白酒銷量,在白酒中過量添加甜蜜素,為此,郭愛萍[54]使用HPLC對白酒中的甜蜜素進行定量檢測,檢測精度、線性范圍寬度以及靈敏度等均能達到國家既定的標準,且不會因為白酒內存在其他類似化合物而出現假陽性狀況,是較為有效的添加劑檢測手段,值得廣泛使用。

4.3 核磁共振技術

不同工藝生產的白酒,其內部的微量物質存在明顯的差異。韓興林等[55]應用核磁共振(NMR)分析技術分析不同工藝香型白酒和食用酒精勾兌白酒,實驗表明,不同工藝香型白酒和食用酒精勾兌白酒的甲基峰和亞甲基峰、弱峰數、強峰數存在一定差異,正確反映了不同工藝條件下白酒的微觀結構存在差別。李堅等[56]通過分析國內外核磁共振技術在酒的質量鑒定中的研究情況,得出利用同位素示蹤和成分分析來進行產地溯源;利用代謝物和氫鍵締合狀態分析來進行年份鑒別;利用全成分分析來進行摻假鑒別,存在信號重峰、無對比數據庫、設備昂貴等問題。

4.4 電子鼻、電子舌

假酒是不良商販謀取暴利的途徑,其有害物質含量超標食品安全相關規定,但假酒檢測是一項具有挑戰的事情,依靠人的感官檢測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電子鼻仿生傳感器在白酒真假辨識中具有便捷、靈敏、高效等特點,為白酒檢測提供了技術支持。馬澤亮等[57-58]針對白酒摻假研制了便攜式電子鼻檢測系統,通過電子鼻檢測分析獲得白酒“指紋數據”,經數據處理,結果表明,PCA方法區分摻假白酒正確率高達100%。董畫等[59]經單因素實驗條件結合PCA等方法優化確定了實驗參數,使用電子鼻技術可鑒別哈達山糧食酒與食用酒精含量,達到區分酒樣真偽的目的。

工業酒精勾兌白酒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危害,工業酒精中含有甲醇,而甲醇與乙醇的氣味、滋味、比重等均相似,僅憑感官鑒別難以區分。巴特爾達賴等[60]對伊力老陳酒10年真假酒樣品使用電子舌檢測結合多元統計分析建模方法,其識別率達100%,電子舌技術可用于伊力老陳酒在真假酒檢測中的快速辨識。

4.5 質量安全監測技術對比分析

安全,一直以來都是食品領域最為敏感的話題,白酒質量安全監測是維護市場穩定,保障品質的先決條件。高效的檢測儀器結合分析方法是現階段主要的應用方式,其優劣的詳細對比見表3。

表3 不同技術對白酒質量安全監測對比Table 3 Comparison of quality and safety monitoring of Baijiu by different techniques

5 總結與展望

檢測技術的發展對于發掘白酒微量物質、促進白酒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白酒風味物質、微量元素以及添加劑等的檢測在等級劃分、真偽鑒別、品質監測等方面廣泛應用。但到目前為止,白酒檢測技術在精度、成本與效率上無法平衡,如何準確、高效的對白酒進行檢測,并廣泛應用于白酒生產的各個環節中是未來的研究重點。

在工業4.0(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產業變革)的大背景下,白酒的機械化、自動化釀造水平不斷提高,正由傳統釀造方式向智能釀造轉型升級。量化白酒感官品評并與白酒檢測高效結合;提升白酒檢測技術精度;加快白酒檢測速度,縮短檢測周期;增強檢測的便捷性等,均為白酒檢測技術未來發展重點解決方向。同時,拓展基于檢測技術的相關應用對節省人力,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白酒出酒率和品質,推動白酒行業走向智能釀造有著積極意義。

猜你喜歡
電子鼻白酒檢測
基于DFI-RSE電子鼻傳感器陣列優化的葡萄酒SO2檢測
我國現存白酒相關企業20.08萬家
基于電子鼻的肺癌無創檢測研究
白酒局變
白酒進美國酒吧
飛到火星去“聞味兒”——神奇的電子鼻
太白酒
可探測超級細菌的電子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