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閱讀,不斷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2022-04-15 22:21李彥林
課外語文·下 2022年3期
關鍵詞:核心素養培養有效閱讀小學語文

【摘要】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語文教師應多選擇一些與生活相關的閱讀文章,借助于有效引導的方式,保證學生感悟、閱讀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學生也對其更有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上,也需要重視培養學生人文、科學素養,盡可能地將學生培養成為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有效閱讀;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9-101-03

【本文著錄格式】李彥林.有效閱讀,不斷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J].課外語文,2022,21(09):101-103.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要求也變得越來越嚴格,語文教師也需要在廣度、深度方面實現不斷深入,借助于多種方式進行教學,營造出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讓學生真正地掌握好閱讀方法,同時語文核心素養也能得到提高。

一、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內涵

核心素養實際上就是學生必須具有的素質和能力,不僅要滿足于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需要,還需要適合學生的發展。在當下的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就是在多個角度上展開,如知識、情感、技能、態度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得到多元化發展。核心素養下要求必須具有發展、開放性,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一直處于動態的狀態,在穩定、持續化的過程中得到優化。閱讀理解能力在核心素養培養中是最基本的,也是主要的教學目標。閱讀理解能力就是在廣義上的一個概念,它可以分為認知、欣賞、運用知識、閱讀技巧和其他方面。通過提高閱讀能力,可以為其他學習活動提供動力。想要提高小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的能力,學生就必須具有好表達能力,通過這種能力來衡量學生的語言水平。培養小學生語文素養涉及書面表達、口頭表達等多方面,也包括許多習慣和方法,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思維能力是語言思維的發展,實際上是學生在交際、表達和閱讀中的發展。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思維能力的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文化敏感性。借助豐富的文學知識和活生生的語言文化,對其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塑造健全的人格,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二、閱讀中培養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策略

(一)借助于信息技術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小學生注意力難以較長時間集中,尤其是在閱讀過程中,面對一整篇文章,小學生就會失去閱讀的興趣,影響到閱讀教學效果?;诖?,教師更加需要積極地探索,借助多媒體技術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只有對閱讀有興趣,才能自主地參與到閱讀中,最終使學生語文素養得以提高。例如在學習《五彩池》過程中,教師立足于教學目標,為了能夠保證實現每一節課的情感價值目標,可使用多媒體資源,向學生展示出關于五彩池方面的視頻資料,學生就一定會被五彩池吸引,教師在循序漸進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要對五彩池的美進行觀察,讓學生嘗試利用自己的話語對五彩池進行描繪。小學生在對本節課中的核心內容進行感知的基礎上,真正體會到所思所感,以加深對本篇課文的理解。所以,針對這樣一節閱讀課,學生在學習興趣方面不僅可以得到提高,也能建立美和生活的緊密性聯系。教師將多種內容進行融合,最終保證學科之間實現整合,學生也可以真正地感悟到語文、生活之間存在著緊密性的聯系,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二)深入挖掘文本情感培養核心素養

在閱讀過程中,可以真正地體會到文章中所表現出來的感情,所以只有仔細地進行閱讀,才能體會出其中蘊含的感情。當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發揮出人文性,還需要緊隨時代發展的潮流,讓學生核心素養更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培養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也要重視深入挖掘出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讓學生有真實的感受,以互相交流的方式進行感知,這樣的閱讀教學活動更有活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具有熱情,保證自身可以投入其中,讓學生和課本之間可以達成共鳴,這一過程不僅可以表現出語文學科中所具有的人文性,還符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理念。如,在教授《泊船瓜洲》時,首先就需要創設出符合文章的情境,讓學生可以真正地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情感,最終體會到作者的所思、所感。實際上,閱讀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必須要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式,緊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在課本的基礎上向外進行延伸,讓學生逐漸進入生活情境。

(三)將學生作為主體引發情感共鳴

新課改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教師只是課堂中主導者。語文學科蘊含著一定的人文內涵,學生更需要進行自我感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如,在教授《懷念母親》時,不僅要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還可以讓學生借助于自讀的方式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情、對祖國的熱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自我感悟,以這種方式體會到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方面的能力,對作者的寫作意圖進行深刻的理解,聯想到自己對母親的愛,對母親的愛也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結合人文性提高核心素養

語文中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不僅表現在外在上,還表現在內涵上。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中,需要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自主探究,只有這樣學生自身的語文核心素養才能真正提高。語文教學中都會有優美的語句,所以其中也會蘊含著一定的情感,并通過閱讀的方式傳遞。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更加需要教好學生閱讀經典著作,通過欣賞的方式提高自身人文素養,如,在講授《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教師需要了解這篇課文是寫景類型的,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優美,這就需要重點對所使用的描寫方法、方式進行分析,讓學生可以感受到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在對西沙群島資源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語文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緊密結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點內容,引導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科蘊含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核心素養。

(五)引發認知沖突發展逆向思維

加涅研究的相關理論中提出,個體上認知發生沖突就非常容易激發出探知欲。小學生在年齡方面還比較小,不僅喜歡探究新鮮事物,還喜歡探究和自己認知產生沖突的事物。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更加需要結合小學生在身心發展方面的特點,對課本中內容進行自己的觀察,找出前后內容的差異,讓學生產生疑問,積極進入探究過程。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些素材,然后制作出教材,這樣學生就可以在不斷地探索中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例如,在解釋“只有一個地球”課文時,有人寫道:“地球,人類的母親……和藹可親?!蓖瑢W們都能感覺到地球是美麗的,然后教師讓學生思考:我們生活的家園是地球,每天都是生機勃勃的,但地球真的是堅不可摧的嗎?它還是和以前一樣嗎?聽到這些話后,同學們會快速閱讀下面的課文,最后發現人類生命的家園已經被嚴重破壞,亟待保護。這時教師啟發學生怎樣才能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呢?學生也積極主動地發表自身獨有的看法,其中有的學生認為日常生活中不能亂扔垃圾,有的表示需要多種樹,通過這種互動,發展了學生思維能力。

(六)掌握好閱讀的有效方法

通過閱讀,可以從中獲得相關的信息,對世界各地的發展有深入的認識,學生思維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保證自身的情感受到感染,并且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閱讀教學就是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掌握好閱讀的基本方法,并加強對學生在閱讀方面的指導。

第一,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將文本教材、課外閱讀讀物作為載體,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具體的做法可以是使用圓圈的方式將重點的詞圈出來,使用三角形畫出優美的詞語,使用方框將中心句框出來。然后采用小組眾屏蔽的方式,保證小學閱讀活動從被動的方式變成主動探索,學生也可以從中體會到讀書的快樂,以后在讀書過程中也會更加積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

第二,采用閱讀教學方式,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擴展閱讀,搜集和文本有關的資料,然后開展一些和課文相關的實踐活動,保證學生具有新的感受、體驗,提高學生語文實踐方面的能力。

第三,教師要對學生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通過朗讀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保證學生語文得到積累,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也能得到提高,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體驗,保證語文素養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升華。

第四,創新閱讀教學方法中最為重要的渠道就是借助于教材中創造性思維訓練。為了保證學生語文素養得到全面發展,語文教師就需要結合語言上的個性,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方面的能力,讓教師的指導可以在課外閱讀中起到示范性的指導作用。教師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保證學生積極主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七)加強課外閱讀的延伸

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細細地品味文本,為學生提供課外讀物,保證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得到拓展性閱讀,讓學生自身積累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針對學生在理解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小學生朗讀一些《兒歌》《宋詞》等,通過熟讀的方式,可以將其中的大概含義進行理解,最終也能真正地體會文本中蘊含的感情。

第二,可以讓小學生閱讀一些國學精華,如《弟子規》等,這些讀物都是短句,而且也很押韻,這樣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也能做到朗朗上口,享受閱讀過程,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出國學經典文化。

第三,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在興趣方面的愛好,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條件,指導學生可以走進名著閱讀中,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例如《西游記》等,從中學生也可以讓自身的語文文字得到積累。

第四,學??梢耘e辦關于“書香校園”方面的活動,讓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可以有效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發揮學生主體性?!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實際上是一個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也表現出了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基本要求,即將教材作為媒體,實現師生間的交流?!缎●R過河》這篇文章中,教師設計了一個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問題是,如果一只大象、一只小白兔想過河,它們來問你它們能不能過河,你會說什么?經過討論,最終給出了三種答案,分別是讓它們親身實踐;結合小兔、大象在身體上存在的差異性,最終判斷出大象可以過河,而小白兔卻不可以;讓大象背小兔過河,它們兩個都可以過去。通過學生給出的答案可知,這都是學生借助于自主閱讀以后的結果。

第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過程中只有借助于一系列思維活動,才能對材料的內涵進行準確的把握。閱讀實際上就是和作者情感產生共鳴的情感活動,如果缺少了情感體驗,閱讀也會變得索然無味,沒有任何意義。閱讀還需要培養學生勤于動筆的習慣,如閱讀過程中遇到好詞好句,可以做出記號,或者是摘抄,這樣不僅可以理解作品中的內容,對學生未來發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芭d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在對閱讀有興趣以后,才能釋放出更大的潛能,將閱讀看成是一大樂事,就會喜歡上閱讀。

第三,結合小學生年齡的特點,循序漸進。小學階段主要分為了三個學段,新課標中結合不同階段學生在年齡、認知方面存在的不同之處,都做出了明確性的安排,也表現出了循序漸進的原則。教師如果不能把握這一原則,就很難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達到理想狀態。

四、結語

要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提高課堂效率,拓寬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對外部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閱讀實際上就是和作者情感產生共鳴的情感活動,所以這就更加需要在閱讀中融入情感,體會作者傳達出的情感。閱讀中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在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基礎上,還能提高其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顧予迪.有效閱讀,不斷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J].當代家庭教育,2021(10).

[2]林云英.扎根統編教材 提升語文核心素養——淺析統編教材視角下小學生閱讀有效開展策略[J].天津教育,2021(8).

[3]何彩鳳.有效閱讀,不斷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J].黑河教育,2020(7).

[4]袁花移.引導比較閱讀,成就精彩語文課堂[J].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0(4).

[5]葉建花.芻議核心素養視域下基于初小銜接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0(2).

作者簡介:李彥林,女,1982年生,甘肅甘谷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有效閱讀對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幫助。

猜你喜歡
核心素養培養有效閱讀小學語文
育核心素養 促語法技能
融入鄉土元素的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培養
探討在數學課堂中核心素養的培養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實現途徑
高中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