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化發展視域下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培育與優化的四重維度

2022-04-16 17:57陳曉晶
關鍵詞:輔導員建設工作

陳曉晶

(福建師范大學經濟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7)

2017年以來,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已經進入深化建設階段[1]。輔導員專業化發展圍繞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將輔導員視為發展的目的,注重輔導員思想素質、社會關系、業務能力、專業技術的提升。高校輔導員工作室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提升為基礎,致力于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專業化發展,是輔導員“自在式”專業發展轉向“自為式”專業發展的內在超越,從“經驗型”轉向“專家型”的主動訴求。

一、自主與自為:高校輔導員工作室的內涵之維

高校輔導員工作室是輔導員基于自我發展、共同學習、服務學生等共同景愿和價值追求,把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作為根本宗旨,圍繞輔導員隊伍職業化、專業化這條主線,以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疇為主要方向,以具體的制度為基本規約,以一定的物理空間為活動場域[2],開展交流合作、學術研究、實踐創新的組織。

高校輔導員工作室是輔導員自主要求和自覺建構的集學習、實踐、創新、科研“四位一體”的協同群體,更加強調職業發展的價值觀和歸屬感, 能夠為輔導員提供明確的角色定位和發展方向[3]。其運營與發展是輔導員“立己德”“樹人德”的方式,喚醒了輔導員“自主化”意識,促成了輔導員“自為式”發展。一是“自下而上”的共同景愿。高校輔導員工作室與傳統輔導員隊伍建設“自上而下”的要求不同,它是輔導員基于共同景愿而群體化、集約化的團隊,是志同道合的輔導員從主體愿望出發而共同構建的,體現了“自下而上”的自主要求。二是“趨于自覺”的活動主體。輔導員工作室的運營與發展更依賴于輔導員群體自主的廣泛參與和共建,不同單位、不同地域的輔導員在組織規約和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領下,能夠自發進行常態化的集體交流和共同學習。三是“指向鮮明”的組織工作。輔導員工作室以其明確的主題、合理的規約、針對性的實踐、開展學習交流,培訓研討、學術研究等,其最終旨歸指向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專業化發展。四是“深耕細作”的專門領域。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須有明確的方向和領域,要求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特定領域開展廣泛而深入的研究與實踐。

二、機遇與挑戰:高校輔導員工作室的價值之維

1.順應時代特征,守好思想政治工作主責主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提出要建強工作隊伍,強化項目支持引領,培育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建設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師工作室。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教育管理服務工作中逐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其主責主業。第一,輔導員工作室重心一般指向輔導員職能中的某一方面,圍繞教育管理服務工作實際,通過沙龍、座談、例會、專題報告等方式,探討工作中的各類疑難雜癥或普遍共性問題。這種常態化的交流,使不同高校、不同院系的輔導員能夠更準確了解和借鑒彼此的工作思路和模式,從而快速轉變自身思維、心態和方法,提高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第二,相比輔導員個人的“單打獨斗”,輔導員工作室能夠更好“集智聚力”,在理論學習、科研立項、課題申報、新媒體平臺利用、實踐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有利于強化理論武裝、深化政治引領、固化實踐平臺,為培育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提供支持。

2.發揮自身特長,抓牢職業能力專業化前進方向

《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列出了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的標準,要求輔導員在理論與實踐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職業能力,在思想政治工作某一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具備有影響力的成果,成為該領域的專家。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自身職業能力專業化發展是發揮自身特長的需要,也是其前進方向。第一,輔導員工作室涉及領域不像面面俱到的日常工作,而是以輔導員工作職能的某一方面為切入點,在一定組織內,開展主題明確、實踐性強的活動,并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領域,進行深耕細作,以求突破和拔尖,這與《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要求一致。第二,輔導員工作室具有的“實踐—經驗—理論—實踐—成果”運營模式,“個體—群體”組織架構,“傳、幫、帶”工作方法,能夠更好地凸顯工作室團隊的力量,整合優勢資源,發揮個人所長,彰顯工作特色 ,精準解決問題[4]。同時,在“總—分—總”的常態化分工與協調,有利于挖掘和凝聚工作室成員各自的優勢,使工作室成員在各自擅長領域逐步成長,并成為專家。

3.把握學生特點,契合學生成長成才工作范疇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輔導員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作為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力量,根據大學生成長特點和發展優勢,不斷更新自身教育理念、知識體系、工作方法,以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新人是把握學生發展規律的體現,也是其基本工作范疇。第一,輔導員工作室基于集約化交流,能夠使不同高校、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輔導員基于共同交流,從各自描述中歸納當代大學生的共同特點,把握教育環境、媒介、對象的變化,從而更好地扮演經師和人師的角色。第二,當代大學生的成長伴隨著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發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樣性、復雜性、創造性的特點日漸凸出,粗放型、經驗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難以滿足要求。輔導員工作室基于主題化建設方向,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方面能夠有所鉆研和建樹,能夠更好地根據大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的措施,開展針對性的服務,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三、審視與反思:高校輔導員工作室的運營之維

1.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培育概況

輔導員工作室作為一個全新的工作方式和載體,有著其與生俱來的鮮活性和創新性。就全國來說,當前已經涌現出一批業內公認的名師輔導員工作室。例如:曲建武工作室、李萌工作室、祝鑫工作室、敏行工作室等。這些工作室都在長期的建設中,打造出了特色和亮點,并成為輔導員工作室建設中的“領頭羊”。從成立時間上看,目前全國最早成立的輔導員工作室是2009 年9 月成立的趙強工作室(趙強學業促進工作室)。從地域范圍上看,湖南、陜西、云南、浙江、安徽等地均已成立首批、第二批輔導員工作室。從工作室方向來看,輔導員工作室一般有自身探索和研究的方向,且基本圍繞服務、管理、科研、實踐、網絡、文化、心理、組織等幾個方面育人。從團隊構成來看,各地輔導員工作室基本依托校本建設,團隊構成以校內教職工、輔導員隊伍或學生干部為主??v觀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室,部分工作室在方向、內容、形式、機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和鮮活性,但輔導員工作室作為新興的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仍面臨著較多問題和困難。

2.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概念認識不清晰導致定位不夠準確

輔導員工作室不同于輔導員精品項目、輔導員協會等。輔導員工作室以“人”為中心,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專業化發展,培養專家型輔導員隊伍,工作周期存在長期性,工作方式偏向實踐性。輔導員精品項目以“事”為中心,是輔導員針對具有研究意義的事項而申報的,時間周期相對較短,工作方式更偏理論性。輔導員協會是輔導員工作交流的重要組織,與輔導員工作室同樣致力于“人”的培養,但輔導員工作室的主題、方向、周期等指向更加明確,對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專業化、專家化具有更強的導向作用。輔導員工作室是輔導員職業能力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渠道,部分高校及輔導員對工作室的概念認識不清,把輔導員工作室等同于輔導員精品項目或輔導員協會,甚至與輔導員微信公眾號混淆,在設計工作室活動主題、構筑建設框架、思考未來走向等時,對輔導員工作室沒有準確定位,缺乏全面性、精通性、創新性、長效性的考慮,導致輔導員工作室的功能和作用的缺失。

(2)區域發展不平衡導致整體影響較弱

從全國范圍內看,北京、上海、廣東、湖南、陜西、湖北等地著力構建校、市、省三級共建的培養體系,已經建立起一批省級、市級輔導員名師工作室。這些地域的輔導員工作室建設都有一定的層次性、規模性和代表性,在省、市、校內均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如廣東省陳小花工作室、湖北省祝鑫工作室、陜西省李萌工作室等。但在一些地區,尤其是高校教育欠發達地區,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仍較為薄弱,如廣西、新疆、西藏等省份,鮮有輔導員工作室。近幾年,福建省高校自主探索建設的輔導員工作室逐漸增多,但存在起步較晚、規模偏小、影響有限等不足。如泉州師范學院朱應開工作室、福建師范大學“陽光心訪”工作室、華僑大學初心工作室等??偟膩碚f,輔導員工作室區域發展不平衡,全國各地鮮少有影響力大、能在省市乃至全國范圍內起帶頭作用的輔導員工作室,大部分工作室僅在校內具備一定知名度,整體影響仍偏弱。

(3)建設指導缺乏導致品牌效應不集聚

雖有部分高校較早起步輔導員工作室建設,但大部分高校近幾年才開始重視和支持輔導員工作室,對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和發展缺乏指導,導致工作室建設參差不齊,品牌效應無法集聚。第一,缺乏廣泛認可的統一標準。在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機制、培育路徑、考核方式、培養模式等方面,各地標準和執行方式不一,尚未形成廣泛認可的統一標準。在工作室建設過程中沒有標準可參照,極易造成隨意性強、差別性大等問題,進而造成工作室建設參差不齊。第二,缺乏自上而下的統一指導。大部分高校沒有統一規范的輔導員工作室建設辦法,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較多為自發,工作內容和工作方式偏向個性化,有些高校甚至存在多個同方向的輔導員工作室,品牌和資源無法集聚。第三,缺乏支撐性成果。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仍處在探索和起步階段,工作室的成果大多通過其所依托的微信公眾平臺、精品項目、申報課題、少數名師等體現,且這些成果不一定均屬于輔導員工作室,以工作室固有成果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品牌較少,名優效應無法發揮。

(4)支持條件不足導致發展壯大有限

高校輔導員具有教師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具備雙線晉升、雙重待遇的優勢,在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上理應較為順利,但目前各省、市、高校對輔導員工作室的支持較為有限。第一,輔導員工作室處于新興探索階段,與高??蒲?、教學項目相比,沒有設施齊全的多媒體教室、實驗室,也無專門的業務處理部門,在硬性條件和軟性條件上都存在著先天的弱勢。第二,在輔導員工作室申報上,各省、市、高校尚未形成層次分明的申報系統,甚至部分高校還從未關注過輔導員工作室申報工作,即使有些高校能夠給予部分資金支持,但仍缺乏辦公場所及設備等。第三,輔導員工作室對其成員的支持較為有限,一部分有能力、有成果的工作室成員獲得所研究領域重大榮譽,獲得市級或者國家級課題,發表高級別的論文,在相關領域有突出成績時,工作室并未對其進行給予物質鼓勵,甚至在考核和評價中沒有量化標準,無法形成工作室與輔導員的雙贏。缺乏辦公場所、設備、物質激勵等外部條件支持,輔導員工作室的發展勢必無法行穩致遠。

四、嬗變與開新:高校輔導員工作室的優化之維

1.明確目標定位,注重隊伍建設的方向性

目標是行動的先導,也是前進的指南。輔導員工作室以共同景愿讓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知識結構、不同實踐經歷的輔導員凝聚在一起,實現輔導員之間的相互探討和學習。輔導員工作室在發展建設中要有方向和側重點,以建設高素質專業化隊伍。首先,要明確發展目標。以“攻一個方向,出一批成果”為導向,善于利用swot 分析辦法、環境歸因理論等,明確目標定位,圍繞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依據本團隊隊員的優勢,擬定發展目標。第二,要進行針對性實踐。根據團隊發展目標和側重點,開展常態化的專題學習和專項研究,并將實踐成果運用于實踐中,構建“實踐—研究—實踐”的循環工作模式,通過理論研究、實證調研、個體咨詢、團體輔導等工作模式為輔導員職業能力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服務。第三,要強化深入研究。以日常交流、論文撰寫、項目研究、實踐訓練為支撐,引導團隊內的成員深入鉆研輔導員工作的某一專題、某一領域,使他們能夠在研究中取得成果,獲得成長,并成為領域專家,獲得工作室與輔導員的雙贏。

2.完善運行機制,注重隊伍建設的規范性

輔導員工作室的長期建設和長效發展依賴于科學的指導和完善的制度框架。教育培訓與制度建設并舉,剛柔并濟,同向發力,方能使輔導員在工作室的建設中,強化“紅線”意識,牢固“底線”思維,發揮“上線”效果[5]。第一,制定準入機制,以求“高進”。相關部門在進行輔導員工作室申報審核時,除了依賴相關申報資料進行評估以外,還要組建專家評審團對申報的方向、條件、可行性、預估效果等進行客觀公正的評估。同時在工作室成立之初,制定考核期,通過量化工作室初步成果、預判未來發展趨勢等決定工作室的去留。第二,加強工作室的規范管理,以求“嚴管”。一方面,要加強對“事”的管理,制定輔導員工作室管理細則、輔導員工作室工作條例等專門的規章制度,使工作室的發展有據可依;另一方面,要加強對“人”的管理,建立科學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加強對成員思想狀態、業務能力、科研成果等方面的考核,確保工作室成員穩定化、常態化發展。第三,細化評價機制,以求“優獎”。要通過中期考核、定期走訪、實地調研、同行評價等方式對貢獻突出、成果明顯的工作室成員進行獎勵和表彰,以獎勵先進,激勵后進。

3.促進特色驅動,注重隊伍建設的創新性

輔導員工作注重與時俱進、順勢而為,這就要求輔導員工作室在建設中以需求為導向開展工作,以團隊為基礎推動創新,以內容為指引促進發展,以新媒體為載體擴大影響。一是注重意識創新。工作室負責人本身要有創新意識,同時要善于培養和激發團隊成員的創新意識,促使整個團隊不斷更新理念,緊跟黨的指導思想。二是注重隊伍創新。結合工作實際和特色,注重多主體參與,加強全員協同合力共建,確保長效發展,如注重組建“輔導員+學生”團隊,充分發揮輔導員的引導力、組織力以及學生的創新力、行動力。三是注重內容創新。時刻關注輔導員和學生成長發展的“最近發展區”,聚焦當下問題,注重對時代熱點、形勢政策、理論前沿的解讀和剖析,將“學言學語”“網言網語”“文言文語”結合,以“室”說新語展現工作室的吸引力、感染力。四是注重手段創新。工作室要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網絡直播、抖音短視頻等平臺,結合微視頻、手繪漫畫、動圖、VR 影視等方式,不斷嘗試創新表現手法和呈現方式,加強敘事創新。

4.強化長效培育,注重隊伍建設的長期性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高等學校要把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高校要加強對輔導員工作室的經費、場地、人員、指導等方面的支持。除此之外,輔導員工作室也要加強自身建設。一是要夯實理論基礎。邀請馬克思主義學科、管理學科、社會學科、教育學科等多元共生的國內外專家開展指導,結合線上媒體和線下座談等方式深入交流,沉淀多方智慧,形成共商共建共享效應。二是要發揮傳、幫、帶作用。輔導員工作室的運營架構和組織模式基本圍繞輔導員職能,凝聚具有共同職業景愿的新老輔導員,工作室要加強團隊內部搭配,打造一批老、中、青相結合的工作隊伍,充分發揮和挖掘輔導員各自的職業優勢和潛能,激發工作熱情,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要探索輔導員培養范式?;趯嶋H問題的研究和常態化管理機制等,探索“發現問題+案例探索+內外交流+實踐運用+總結反思”的培養范式,固化問題澄清和本質探尋,推動輔導員在知行合一的過程中不斷提升。

輔導員工作室培育與優化既是輔導員職業能力專業化發展的現實要求,也是未來考量[6], 體現了輔導員工作領域專業化、業務能力專家化的職業邏輯。新時代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應當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賦予的機遇與挑戰,時刻葆有因事而化的自主與自為,尋繹因時而進的審視與反思,創造因勢而新的嬗變與開新,紓解輔導員職業能力專業化發展瓶頸,推動隊伍后繼有人,源源不斷。

猜你喜歡
輔導員建設工作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不工作,爽飛了?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選工作
校外輔導員的一天
數年如一日的義務輔導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