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

2022-05-05 14:49楊蕙澮葉紅春
中國教育理論 2022年1期
關鍵詞:武漢市服務業

楊蕙澮 葉紅春

摘要:人力資源服務業是生產性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創業和優化人才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人力資源服務業自問世以來,發展勢頭日趨強勁,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涉獵人力資源服務市場。這篇文章首先對武漢經濟發展以及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狀況展開分析;其次,從武漢區位地位、從業人員質量以及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角度來論述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針對目前發現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武漢市 服務業 人力資源服務業

通過對武漢經濟與人力資源服務業近年來的狀況進行分析發現:武漢經濟不斷發展、就業景氣指數穩定;新經濟產值增長、投資增幅;多層次的人才市場框架逐步建立,各類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維度發展;網絡化服務不斷改進、加強;品牌意思逐步加強;人力資源產業園晉升國家級并且從業人員的學歷層次提高。雖然武漢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趨向比較樂觀,但是不免面臨一些瓶頸:武漢中部區位優勢地位發揮滯后,高端人才緊缺以及職業化水平不高。鑒于以上問題,本文對武漢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培育骨干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鼓勵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以及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

一、武漢市人力資源服務業現狀

(一)多層次的人才市場框架逐步建立,各類型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多維度發展

中國武漢人才市場由國家人事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漢市人民政府與武漢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共同籌建。政府對其人才配置及管理過程中發揮了主導作用,有效地促進了武漢市人才市場的培育與發展,成為武漢地區人才市場發展的強力支柱。1998年6月22日,《武漢市人才市場管理辦法》通過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發布施行?!段錆h市人才市場管理辦法》內容的每一條信息把人力資源相關事件列得井井有條。其中第六條與第七條,列出了設立人才中介機構的條件,以第七條的申領《武漢市人才中介服務許可證》為重。第八條列出了人事行政管理部門已核準的業務,包括:人才供求信息和咨詢服務、人才職業介紹、人才培訓、人才測評和智力開發服務以及其他合法、合規的相關業務。第九條再度強調人才中介機構應依法開展業務,不得提供虛假信息,不得作出虛假承諾,不得違反規定轉遞、保管和利用流動人才人事檔案。第十一條指出人才中介機構應為下崗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招聘此類人才的用人單位提供優先、優惠服務。第二十七條列出對違法行為者進行處罰。若干年后,該《管理辦法》進一步改善。2001年2月23日,《武漢市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經武漢市十屆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通過,2001年3月30日湖北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批準。該《條例》分總則、人才中介機構、人才招聘、人才應聘,法律責任、附則6章28條,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98年6月22日武漢市人民政府發布《武漢市人才市場管理辦法》同時廢止。該《條例》的第五條指出人事行政部門管理人才市場的主要職責,包括指導、監督人才中介機構的工作。該《列條》既是比較完整的管理版本,也是為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搭好基礎。

民營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快速發展,成為武漢市人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譬如:納杰人才、華中人才、方陣人才等一批本土民營人力。以納杰人才為例,自2002年創辦以來,作為用人單位與求職者之間的中介,以“核心、營收、稅收、就業、利潤、平臺、創新、共贏等”的經營理念為公司生存發展的基礎。2018年,湖北省工商聯在咸寧嘉魚召開發布會,揭曉2018湖北民營企業100強名單并發布分析報告。納杰人才強勢上榜,湖北民營企業100強,排名第49位。作為湖北省人力資源行業的領軍企業,2017年納杰人才全年營收額達47.8549億元,全年上交稅收7000多萬元。全年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為7.71萬家用人單位、200多萬名求職者提供了人力資源服務,共提供就業崗位30.6萬個。納杰人才2018年全年營收達到62.5億元,比2017年度高出14億余,榮列2019年湖北民企百強第41位,比之去年的排名提前了8位。同時,納杰人才還成功圍入了2019年湖北民企服務業20強,榮列第16位。2018年,納杰人才上交稅收1.02億元,目前該公司本部自招員工900多人,普通員工月平均工資突破6000千元,項目經理月平均工資達到2萬元。納杰人才運營團隊突出、風險防范能力強、質量管理體系完善、公司品牌力強是納杰成為人力資源行業領軍企業的關鍵所在。如湖北省人社廳副廳長董長麒在調研座談會上所言,就業是民生之本,沒有就業,一切免談,納杰人才16年來不忘初心,深耕就業領域,取得了累累碩果。對政府,納杰積極貢獻了可觀的稅收:對企業,納杰用心服務緩解了企業用工難問題:對求職者,納杰真誠相助,為他們的就業日夜忙碌。

(二)網絡化服務不斷改進、加強

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職業需求逐步旺盛起來,育嬰師、旅拍策劃師、外賣運營規劃師、電競顧問、房屋設計師等生活服務業新職業從業人員也具有一定規模,發展勢頭強勁。

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撐下,湖北省人力資源服務業將線下業務整合到線上,利用互聯網工具進行市場開拓及維護,建立起了龐大的人才數據庫,“一地簽約,全國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新模式迅速落地開花。

武漢地區已有超過100多個招聘網點。納杰人才網、華中人才網、湖北人才網、武漢人才網、前程無憂武漢站、中華英才網武漢站、智聯招聘武漢站等基本上占據著武漢網招聘市場85%的市場份額。人才網站成為武漢大學生求職的第一途徑。

據智聯招聘《2019年夏季中國雇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顯示,武漢今年夏季平均薪酬為8229元/月,躋身全國前十,與春季7653元/月相比,上漲了576元,環比漲幅在全國37個重要城市中最大。另外,相關研究報告顯示,在全國范圍內新動能對新增就業的貢獻率超過三分之二,武漢市新職業從業人數和平均薪酬均排名全國第八。

據以上智聯招聘2019年春招期間各行業平均薪酬同比變化統計分析得知,以下行業沖榜前20名:中介服務排名第八薪酬漲幅6.5%、專業服務/咨詢排名第十薪酬漲幅0.7%、IT服務排名第十三薪酬漲幅8.9%、互聯網/電子商務排名第十六薪酬漲幅6.2%。

據以上智聯招聘2019年春招期間行業供需結構對比統計分析得知,互聯網/電子商務應聘者數量高達13.71%、隨后IT服務與電子技術數量各占3.38%與2.53%。以上行業結構對比顯示,應聘者的數量都高于招聘單位的數量。然而,專業服務/咨詢的招聘單位數量占4.28%高于應聘者數量只占3.39%。

(三)經濟不斷發展、就業景氣指數穩定,吸引高端人才在漢就業

根據湖北省省工商聯數據顯示,2018年全省民營企業百強營業收入總額達10832.09億元,比上年增長10.7%;資產總額達11260.68億元,比上年增長42.1%;納稅總額達390.73億元,比上年增長23.0%,為湖北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0年武漢100強民營企業數據顯示100強入圍門檻達到15.64億元,較上年提高22.38%;首位企業營業收入994.97億元;100強企業營收總額、納稅總額、資產總額、凈利潤總額分別為9615.56億元、367.67億元、9619.28億元、362.70億元;營收過百億企業22家;本土上市企業16家。根據武漢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武漢調查隊,聯合發布的2019上半年武漢市經濟運行情況:武漢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78.9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1%,快于全國、全省1.8和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64.85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3140.57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4173.52億元,增長8.5%。三次產業構成為2.2:42.0:55.8。農林牧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3.1%,工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7.2%,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17.6%。

據東湖高新區統計中心和招才部門統計分析,2018年光谷從業人員中受高等教育人數占比首次突破八成,達81.6%,而在10年前,這個比率為55.6%。從長期來看,高等教育人口的增速也在加快,從超六成到超七成,用了六年,而超七成到超八成,僅用了兩年。比如:武漢奧瑞匹克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從公司首席科學家到創業團隊,90%是博士乃至博士后。目前,光谷僅在企業工作的博士就已突破1萬人,是10年前的5倍。這一數字,尚不包括在高校院所工作或求學的博士。受教育程度與產業技術含量高度正相關,受高等教育人口比率越大,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分布越多,尤以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分布最多,可以說,高等教育人員增加,與高科技企業增長同頻。2017年大學省政策實施以來至2019年一季度,東湖高新區共吸引留漢大學省23.83萬。

(四)新經濟產值增長、投資增幅推動武漢人力資源服務業不斷發展

據2018年武漢市統計局統計分析顯示市場狀況: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19.12萬戶,比上年增長5.2%。其中,新登記私營企業9.46萬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9.12萬戶。統計分析顯示新經濟狀況: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智能制造產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8.8%,生命健康、信息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9.2%和21.5%。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旅游服務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23.6%,體育服務業增長21.2%,生產性服務業增長21.2%,科技服務業增長20.1%。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4.3%,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56.5%,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8.9%。限上無店鋪業態實現零售額635.15億元,比上年增長34.4%。限上住餐業通過互聯網實現餐飲收入增長3.6倍。全年實現貧困村出列87個,脫貧人數2.16萬人。

據2019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0.9%,增速同比加快0.3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加快0.6個百分點;消費零售總額3502.8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0%;全市進出口總額998.5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5%,增速加快2.3個百分點,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3.6%。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28678.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1%,增速加快3.9個百分點。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4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15%。按常住地分,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71元,增長9.1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增長9.25%。武漢市城鎮新增就業13.53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19萬人,增幅超過30%,是近年來同期新增就業增幅最高的一年;城鎮登記失業率2.07%,同比下降0.71個百分點,繼續低位運行。各類市場創新創業活力持續高漲,上半年武漢市新登記市場主體9.69萬戶,同比增長7%,日均新登記企業超過280家,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二、武漢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瓶頸

(一)武漢中部區位優勢地位發揮滯后

與上海、北京、深圳等沿海發達地區的人才服務業相比,武漢的人才服務業無論是營業收入、機構數量、公司規模、專業化職業化程度、從業人員的能力水平等等,都還有一定的距離。盡管武漢作為全國重要科教文化中心的地位不容置疑,但是其人才建設和發展卻落后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譬如:在2018年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發布的“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共4家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上榜,分別為:中國國際技術智力合作有限公司;北京外企服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廣州紅海人力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南油對外服務有限公司。

表3顯示在2018年“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中智上榜排名第84位,較2017年提升8位;北京外企上榜排名第100位,較2017年提升16位;廣州紅海人力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榜排名第461位;廣州南油對外服務有限公司上榜排名第492位。

2020年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顯示,500強上榜公司合計營收41.33萬億元,同比2019年的37.63萬億元增長9.82%,并且連續5年超過制造業500強。入圍門檻為54.8億元,同比2019年增長10.4%。其中,中智以10080905千萬營收排名第71位,北京外企以12294331千萬營收排名第86位。

從地區分布來看,2020年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中有91家來自廣東地區,55家來自北京,47家來自浙江,47家來自上海,44家來自江蘇等等。

(二)高端人才緊缺

目前,武漢擁有大大小小的人才機構200余家,包括省人才市場、市人才市場、省人力資源中心、華中人才、納杰人才等。目前擁有在職工作人員約3000人,其中主要從事廣告營銷、基礎人才咨詢等工作,專業的職業規劃測評、咨詢管理、企業運作、培訓顧問式人才缺乏。

據納杰人才研究中心的分析,武漢人才服務行業專業人才缺口逾3000人。作為武漢地區綜合實力較強的人才機構,納杰人才擁有武漢近1/10的行業人才,但對中高級專業人才依然缺乏。調查顯示,在人才企業工作突出的員工,78%以上都得到過客戶企業的邀請。因此在人才行業,員工的流動周期只有一年時間,能夠在一個人才企業工作超過5年的員工,所占比例不到行業從業人員的3%。隨著國際人才機構進入武漢,本土人才服務機構早已開始了與“外來對手”正面交鋒。而人才服務的本土化特點也為本土人才企業的發展創造了契機。納杰人才研究中心負責人介紹,武漢人才行業內三大類人才需求旺盛。一是經營管理人才。武漢人才行業內的經營管理者稀缺達200余人。二是專業顧問服務人才。武漢人才服務行業對專業顧問型人才需求量大,在人力資源咨詢顧問、人才測評顧問、個人職業咨詢及規劃等各個細分領域面臨嚴重的人才短缺,缺口達1500多人。三是市場運作人才。隨著武漢人才服務行業競爭的日益白熱化,武漢本土各類人才機構對市場、營銷、策劃等市場運作人才的需求量相當大、缺口達1500人,而且需求十分迫切。

據2020年教育部“24365校園招聘服務”武漢專場招聘會上狀況得知,隨著武漢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增長,相應業務研發人員缺口較大。武漢高德紅外公司人力資源總監張宇彤介紹說,該公司近年來實現規?;a,大型光電系統研發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對高科技專業人才需求增大。因此,該公司校招規模翻了一倍。

隨著傳統行業走向數字化轉型的道路上,很多企業對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和系統運維員等新職業的需求劇增。據相關問卷調查顯示,缺工企業中64.8%缺少的都是技術人員,21.4是技術工人。

三、武漢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對策

(一)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提升從事人員素質,向經驗豐富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公司借鑒即可。譬如:成立于1926年的麥肯錫。該公司在20至50年代發展迅速,60年代走向國際化之道,70年代面臨持續十年的危機時期,80年代再重新復興直到如今依然是世界級領先的管理咨詢公司。該公司有84分支機構,7000多名咨詢專家。該公司主要通過有效的知識管理和卓越的學習機制,培育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與時俱進,在壓力和挑戰面前立于不敗之地。

公司所謂的學習機制是要求所有員工不斷地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為公司的業務提些建議與決策。公司還特意讓專業技術人員建個網絡數據庫,把專家以及高層優秀管理員的工作經歷都記錄下來,實現了“共識”。對那些為公司網絡數據庫不斷提供新知識的員工、在業務上有明顯貢獻的員工,給予被提拔的機會并且保證公司的高層職位僅為本公司員工提供。公司表示不向外招該職位的員工。

公司倡議的學習機制的好處,如下:一來,在上網絡數據庫“共識”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借鑒優秀員工的經驗。所以,對之前已經順利破的“案例”就未必再下功夫。不但有了解決問題的依據,而且還能在短時間內給客戶最佳方案。二來,使員工意識到生存感,每個人都往提升自己能力的方向而努力。他們對公司不但有了信心,還有了歸宿感。因為員工與公司的發展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就利于公司的發展。

再譬如:納杰人才的管理制度及企業文化《納杰基本法》。以“誰失職、誰買單,誰受益、誰買單,誰用權、誰擔責”來培養年輕員工們的責任心和擔當。同時,為了促使青年人更快地成長和進步,《納杰基本法》要求員工們保持謹慎的態度,堅持功勞歸于團隊、問題歸于自己,不讓奉獻者吃虧、不讓取巧者得利,一步一步踏踏實實,每天小改進、每天進步一點,穩扎穩打,最后實現從量變到質變。

(二)培育骨干人力資源服務企業

重點培育一批有核心產品、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集團。譬如:對2017年HROOT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00強強勢上榜的華中人才、2018年湖北民營企業100強強勢上榜的納杰人才,給予一定資金獎勵。另外,對年度業績好、品牌化、給予社會以及省市經濟發展極大貢獻的企業,給予一定資金獎勵。

據2020年湖北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今年3月實施的《湖北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人才需求,引導或者委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與引進人才工作。對引進人才績效突出的,給予獎勵。加大人力資源服務業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將其納入人才計劃和人才引進項目,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人才培養,發展從業人員以及高層次人才研修培訓以及學術交流。

另外,據《商務部第8部門關于推動服務外包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支持高等院校、職業院校設置服務業外包相關專業,推動建設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重點教學內容的服務外包專業培訓機構,提升人員職業技能水平。鼓勵社會和企業進行合作,有針對性地開展崗前培訓和就業技能培訓,對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補貼。

(三)鼓勵引進海內外高端人才

根據武漢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武漢調查隊2018年武漢經濟運行報告分析,得知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前列,具有較強的經濟基礎。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發展、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武漢片區、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國家重大戰略匯聚武漢,4大國家級產業基地落地武漢。

以較強的經濟基礎、熱潮涌動的發展勢頭,大膽創新人才管理體制和招才引智模式,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制定出臺戶籍、安居、就業、薪酬等政策,完全可能對國內一線城市以及發達國家的知名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引進符合條件的產業領軍人才來漢創新創業,并且給予引進人才一定的獎勵。

據《商務部第8部門關于推動服務外包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省商務廳等8部門為了推動服務外包加快轉型升級而提出了一些實施意見,如鼓勵外包服務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支持外包企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見習崗位,按規定給予相應補貼。在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政府專項津貼等專家選拔中,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高端人才申報。指導各地積極引進服務外包專業人才。

(四)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

近年來,人力資源服務業涵蓋的內容早已超出人們傳統認知中職業介紹、勞務派遣的概念,武漢市人才測評、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新興業態全面發展,與互聯網、金融等產業領域跨界融合的創新產品層出不窮,人力資源服務業正迎來新一輪跨越式發展。據武漢市人事局統計,截至2018年底,全市登記注冊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達882家,年營業額達到480億元,從業人員3.1萬人。2018年,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用人單位24.25萬家次,服務各類人員519.14萬人次,為1.95萬家用人單位提供了人力資源測評服務。

為加快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發展,更好地為武漢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武漢人事局舉辦武漢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創業大賽。參賽項目范圍為互聯網背景下的人力資源服務業態模式創新,人力資源管理和技術創新,新時代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跨界創新,人力資源服務產業與資本融合創新,人力資源服務關聯產業創新創業項目設計,共享經濟形態下人力資源服務與管理創新等。雖然效率還未知,但確實能使企業家與員工提升創新能力、激發一些前所未有的想法。何況,只要項目被入選就能獲得獎金。

參考文獻

[1] 湖北日報網.2019 湖北省民營企業 100 強名單出爐[EB/OL].[2019-07-30]http://news.cnhubei.com/caijing/p/12185516.html

[2] 湖北省人民政府網.湖北省誕生首個 " 國家級 "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EB/OL].[2019-12-06]http://www.hubei.gov.cn/hbfb/rdgz/201912/t20191206_1710971.shtml

[3] 湖北省人民政府網.武漢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43 家 企 業 提 供 線 上 線 下 服 務 [EB/OL].[2020-03-25].http://www.hubei.gov.cn/hbfb/rdgz/202003/t20200325_2190107.shtml

[4] 湖北省人民政府網.省商務廳等 8 部門關于推 動服務外包加快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EB/OL].[2020-07-31].http://www.hubei.gov.cn/xxgk/zfbmwj/202007/t20200731_2723682.shtml

[5] 湖北省人民政府網.《湖北省人力資源市場條例 》2021 年 3 月 1 日 起 施 行 [EB/OL].[2020-11-30].http://www.hubei.gov.cn/zhuanti/2019/2019rsfw/202011/t20201130_3061754.shtml

[6] 湖北省人民政府網.給力武漢,高新企業加快 "招兵買馬 "[EB/OL].[2020-12-03].http://www.hubei.gov.cn/hbfb/rdgz/202012/t20201203_3066408.shtml

[7] 中國社會科學網.湖北:" 敞開大門 " 優化人才生態環境[EB/OL].[2017-11-15]http://www.cssn.cn/zx/shwx/shhnew/201711/t20171115_3743648.shtml

[8] 搜狐.2019 年上半年武漢 GDP 達 7478.94 億元同比增長 8.1%[EB/OL].[2019-07-19]https://www.sohu.com/a/327948845_120044167

[9] 網易.薪資漲了!武漢 2019 上半年就業景氣報 告出爐[EB/OL].[2019-08-06]https://www.163.com/dy/article/ELU1PKAN0530Q6HV.html

[10] 快資訊.湖北省人社廳領導視察納杰人才:每 次來這里都不一樣[EB/OL].[2020-07-11]https://www.360kuai.com/pc/95a271341c2820781?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11] 百度.重磅!2020 中國企業 500 強榜單發布[EB/OL].[2020-09-2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9041695319820118

[12] 湖北省人民政府網.湖北日報: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EB/OL].[2020-12-06].http://www.hubei.gov.cn/hbfb/rdgz/201912/t20191206_1710971.shtml

(作者單位:湖北大學)

猜你喜歡
武漢市服務業
2022年上半年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運行情況
做好服務業 做強魚文化
穿盔甲,慢慢爬
扣子掉了
“火山”老媽
細雨
2019長三角服務業企業100強
2018上海民營服務業企業100強
太陽“跟蹤”我
2014上海民營服務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