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質量

2022-05-16 15:14霍寶珠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五育融合育人質量

霍寶珠

摘要:本文圍繞“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質量的實施價值、存在問題以及強化策略進行探究,供大家借鑒參考。

關鍵詞:五育融合;育人;質量;教育;發展

早在2019年,黨中央發布《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其中提出了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指導方針。在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五育”教育的融合模式,是對現代教育的整體性倡導,構建了全新的教育實踐模式,在推動學科教育和勞動教育的深度融合下,形成了綜合性教育實踐模式,讓學生能夠在全身心、全感官的狀態之下,感受學習的價值,激發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一、“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質量的價值內涵

(1)構建整體融通式教學思維

“五育融合”源起于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其教育主旨圍繞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學校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深刻探索日常教育實踐,并且通過學校、課堂、教師、家長及社區等多元主體協同機制變革,掙脫“五育失衡”的禁錮,幫助學校建立一個有活力、自主化的學校教育生態機構。使學生能夠在傳統的教育根基上,達到適性育人、個性發展、整體融合,呈現出融通式的教學思維模式。

(2)打造“全人教育”的發展理念

“五育融合”包含著對學生學習思維、精神狀態的多重導向,它從學生的認知、情感和態度融為一體,使學生作為不同的受教育個體,在群體智慧、道德、身體、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實現對學生日常教學、成長規劃的全面融合,讓學生獲得更加適合的教育方法。

(3)達到由表及里的深度融合

事實上,“五育”教育并非融合度越高越好,相反它需要一個適宜的融合環境、速度,才能獲得更好的融合效果。在推動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育的融合下,其教學模式和知識體系并不是簡單的拼湊,而是有機的滲透,通過對具體的學科融合,使學生能夠感受到現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育人功能,實現對整體教育的“自我革命”。

二、“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質量中存在的瓶頸

第一,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智育至上”的評價較為根深蒂固。再加之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中學教育的基礎仍然停留在表面,“德疏、智偏、體弱、抑美、缺勞”的失衡問題十分嚴重。

第二,“五育”教育也存在被割裂、被分離的問題。在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的過程中,部分教師關注智育、德育、美育,而對于體育、勞育缺存在忽視,導致面向學生的核心素養教育培養存在困境,對于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存在延緩。

第三,在以往的教學和管理舉措中,“五育”常常被分裂成為彼此獨立的教學活動,比如德育只存在于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糞臭,而美育只存在音體美課程的實踐上,造成了五育教育脫節的問題,五育融合效應無法得到更好地實現。

三、“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質量的具體策略

(1)打造“五育融合”的教學模式

為了深入推動“五育教學”對育人質量的全面提升,教師要圍繞課程的實際目標,設置具有不同課程特點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發展目標。在中學不同學科、課外課程以及綜合類實踐活動的創設下,使五育教學體現為不同的方法和方式,培養學生具備“真善美”的優秀品質。例如,在勞動教育目標的設定上,不僅僅要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和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強化學生的創作型思維和創造性勞動。尤其是要在學生勞動技能的塑造下,幫助學生獲得更加靈敏的反應,凝聚準確地表達,使學生在勞動中培養身體協調能力。

在具體的課程目標設定上,根據“五育融合”的合理化設計,在課堂教學目標、內容、情景、任務等方面,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學生達到規范和積極地學習,實現對學生整體性的價值構建。如,在體育學科教育教學中,學生不僅需要具備健康的知識和技能,更要具備對學生體育審美、體育價值的培養。以此實現“以體樹德、以體啟智、以體健美”的發展目標。

(2)建立學習契合點統一教育形態

從根本上說,“五育”融合在于大力推動區域和學校層面的課程融合,其價值變革主要積聚在學科融合、方法融合、知識融合等層面。因此,要想提升育人質量,教師要著力尋找一個契合點,將分裂的德智體美勞教育形態連接在一起,大力推動以區域和學校層面的深度變革。從而打破五育融合的發展局限,結合自身的教育主體,培養“全面發展”人才。

通過融合教育評價、滲透各項知識,進一步強化對五育融合的評價引導和規范評判。強化核心價值素養,在教學評價的整體機制上,構建標準化的評價導向,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培養師生在“五育融合”之中所形成的行為和習慣,從而塑造一個和諧、開放、融洽的教育形態。

(3)重建中學教師的五育融合素養

為了提升育人質量,學校必須助力打造一支“有遠見”“善于引導”“組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尤其是要將廣大教師和家長群體凝聚起來,使其成為參與教育生態改革中最為關鍵的力量。

學校要通過各種舉措,著力提升學科教師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增強教師的有效性、創造性、價值性,進一步構建尊重教師、善待教師的融合方式。同時,積極推動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多元化負責。有意識的創作項目化學系的機會,構建良好的發展情景,促進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社會交往中達到深度融合。進一步構建全新的發展格局,使五育融合提升教師素養,以此彌補教育體系中的短板弱項,實現科學融合、精準發力。

通過各項舉措,破解“融合日?!敝y。將課程與教學作為“五育融合”日?;幕韭窂?,讓“五育融合”進學科、進課程、進教學,實現“學科化” “課程化” “教學化”,進而走向“體系化” 使各學科教師能夠充分深化各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

四、總結

綜上所述,“五育融合”在提升育人質量的過程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從教育主體分析,“五育教育”不僅僅能夠惠及專業教師,還包括政府、價值、社會和學生等,因此具有一定的大眾性和普惠性。從教育內容分析,“五育”教育能夠在不同的學科內容之上,體現出更加廣泛的學科追求,通過對學生多種文化素養的綜合,實現科學交叉和相互滲透。為此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立足當前實際,從多方面入手,通過系統思考、整體設計,達到“五育互育”,提升育人質量,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和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政濤.“五育融合”,提升育人質量[N].中國教師報,2020.01.01(03).

猜你喜歡
五育融合育人質量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二年級下冊期末質量檢測(一)
“五育融合”與中國基礎教育生態重建
五育融合理念下體育在中學的新發展
“五育融合”與新時代“教育新體系”的構建
打通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多元通道①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與實踐
睡個好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