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鄺麗莎中國文化作品的美國暢銷之道

2022-05-30 10:48劉競丁惠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麗莎華裔雪花

劉競 丁惠

摘要:作為中美混血華裔作家,鄺麗莎熱衷傳播中國文化,其作品在美國的接受度頗高。鮮為人知的文化素材、懸疑的敘事方式和多元的市場營銷是鄺麗莎作品保持暢銷的關鍵。中國文化外譯作品可以從中借鑒更積極的傳播之路。

關鍵詞:鄺麗莎中國文化題材敘事營銷

一、引言

金發碧眼的鄺麗莎(Lisa see,1955—)是中國佛山點頭村村民鄺當在美國的第四代子孫。盡管成長于西方世界,但童年時跟隨爺爺奶奶在唐人街的生活經歷孕育出她濃烈的中國情結,促使她創作出一系列富有中國元素的小說。她最早出版的家族回憶錄《百年金山》(1995)被評為《紐約時報》年度矚目圖書,而她受此啟發創作的懸疑三部曲之《花網》(1997)獲得了美國推理文學愛倫·坡獎的提名。此后,她創作的6部中國歷史小說,即《雪花秘扇》(2005)、《牡丹之戀》(2007)、《上海女孩》(2009)、《喬伊的夢想》(2011)、《中國娃娃》(2014)和《蜂鳥巷茶女》(2017),均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中占有一席之地。

根據美國亞馬遜網站顯示,鄺麗莎1部回憶錄和5部中國歷史小說(除《牡丹之戀》)的讀者評論數均在千條以上。截至2021年9月,《蜂鳥巷茶女》和《雪花秘扇》的熱度最高,讀者評論數分別為4453條和2893條,均獲得4.6的評分(滿分為5)。此外,《蜂鳥巷茶女》《喬伊的夢想》和《中國娃娃》的頁面上標注有編輯推薦(Editors Pick)的字樣,其中《蜂鳥巷茶女》在亞美文學小說榜單(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 Fiction)中排名第4。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些數值,我們選取知名美國華裔作家譚恩美(Amy Tan)的作品與之相對照。目前,譚恩美在美國亞馬遜上共有5部作品出售,即《喜福會》(1989)、《灶神之妻》(1991)、《靈感女孩》(1995)、《接骨師之女》(2001)和《沉沒之女》(2005)。其中,熱度最高的3部作品為《喜福會》《奇幻山谷》和《接骨師之女》,讀者評論數分別為3593條、3026條和1236條,讀者評分分別為4.6、3.9和4.4。

由此可知,無論從作品數量上還是暢銷程度上,鄺麗莎都不遜于以譚恩美為代表的前輩美國華裔作家。盡管《雪花秘扇》是她在世界范圍內影響最廣的作品,但其之后的作品在美國市場的接受程度并沒有衰減,而是有所升高。那么,鄺麗莎是如何保持自己作品的暢銷之路呢?本文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即:題材選擇、敘事方式和市場營銷。

二、鄺麗莎中國文化作品的美國暢銷之道

小說的暢銷脫離不了歷史背景。鄺麗莎的成長過程中,華裔群體所面臨的社會生存壓力已有不少緩解。1943年,《排華法案》廢止;20世紀60年代,女權主義和多元文化等各種平權運動的興起更是“極大地改變了美國華裔文化的景觀”,這意味著華裔作家可以依靠作品本身獲得成功,而非受制于政治局勢?!断哺肥沁@一轉折的重要代表。在其之后,市場期待更多的中國故事,而鄺麗莎正好能將自己的個人興趣與寫作相結合。

(一)題材選擇

鄺麗莎致力于挖掘那些“已逝去、被遺忘或被掩藏的故事”,這使得她所選擇的題材不但為西方人所不知,而且對大部分中國人也同樣陌生。但女性主題的介入又使得故事能夠穿越時空,與當代讀者產生共鳴。實證精神促使她不滿足于只在本國獲取二手資料,而是來到中國進行考察。

為了創作《雪花秘扇》,她于2002年前往女書(世界上唯一一種女性文字)的發源地湘西江永,參觀女書博物館,在銅山里拜訪最后一位女書自然傳人——90多歲高齡的陽煥宜(2004年離世)?!赌档ぶ畱佟分兴栌谩秴菂巧饺龐D合評牡丹亭》,借助大量中國元素,構建出女性意識覺醒的故事。她借《上海女孩》喚起華裔集體記憶,帶領讀者從淞滬會戰中的上海出發,歷經天使島審訊,到達舊金山,見證新老唐人街的興衰交替,體會華人被迫用謊言和假身份維系生存的苦衷?!斗澍B巷茶女》則融入了她隨普洱經銷商探訪廣州、義烏、景洪、勐海、南糯等地的經歷,微信、臉書、星巴克和GPS等元素賦予其更強的時代感。

事實上,鄺麗莎中國歷史小說的創作萌芽可以追溯至《百年金山》。與大多在少年時期便遭遇身份認同危機的華裔不同,鄺麗莎直至編著家族傳記時才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問題:她因相貌很容易融入白人社會,但內心更親近唐人街。在搜集往昔故事時,鄺麗莎逐漸明白,她必須要回到中國,親眼看看她所聽說的地方和人物,去尋求她的“根”。對于鄺麗莎所選擇的任何一個題材,她都不是第一個做研究的美國人,卻可以說是第一個以流行文學的方式將這些題材帶入普通西方讀者視野的美國人。

(二)敘事方式

精巧的敘事方式能夠增強讀者的閱讀體驗,也是小說得以廣為傳播的必要保證。

曾創作過三部推理小說的鄺麗莎將“懸疑”手法引入到她的歷史小說中。在特定歷史文化的宏觀背景下,身為主人公的女性小人物在滾滾紅塵的裹挾中茫茫然地打開一個又一個“盲盒”。她必須從自身視角出發對周遭事件進行“合理化”解釋,以保持人生敘事的完整性——這是個體自我認同的必經之路。由于個體視角不可避免地具有差異性和局限性,這就使得不同的人對同一事件的接受程度各有不同,且對事件描述的“可靠性”不一。隨著盲盒中人生問題復雜性的升級,女主人公的既有認知系統逐漸難以應對新事件的發生,一個個“沖突”便應運而生,讀者也跟隨其視角產生了很多“疑惑”。最終,當這些“沖突/疑惑”在溝通中得到消除時,讀者才發現原來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已經埋藏在文本中,女主人公的很多心理芥蒂不過是源于自己對事件的“誤解”——以新的視角重新解釋整個故事依然行得通。這一敘事框架既能容納歷史事件和風土人情等宏觀敘事,也能容納微觀敘事層面中女性的各種心理活動,使得讀者視野不斷在遠景和近景、外部“無情”世界與內心“有情”世界間來回切換,從而建構起扣人心弦的情節張力。

以《雪花秘扇》為例,百合有著清晰的自我意識,她特別渴望“愛”。六歲時的“纏足”是決定百合命運的第一個盲盒,她終于體會到母親的關心,盡管需要忍受巴掌之痛或纏足之苦。在第二個盲盒中見到雪花時,百合便將愛都寄托在這個“老同”身上,她將雪花看成是完美形象。在第三個盲盒中,百合探訪雪花的真實家境,其所構建的愛的敘事受到了強烈沖擊。此時,她要么否定自己和雪花的感情以重建敘事,要么否定他人以維持敘事。她選擇了后者,把敘事斷裂的原因歸結為母親對自己的“欺瞞”。不過,隨著百合和雪花社會地位的翻轉,她們之間的隔閡不可避免。在一次誤讀了雪花的“密扇”之后,百合徹底由愛生恨。她肆意放縱自己的情緒,甚至在雪花表妹的婚嫁坐唱會上當眾羞辱她,以盧夫人和敘事者的雙重身份同時操縱故事中聽眾和故事外讀者對雪花的態度。雪花回復說自己需要那些能夠理解她傾聽她的人,而不是把她想象成記憶中的那個人或期待中的人。但是,偏執于自我敘事的百合,始終不愿正視內心。八年后,百合見到了臨終前的雪花,才終于明白是自己傷害了她。鄺麗莎將《雪花秘扇》的悲劇原因指向男權社會,而小說中一直渴望愛的百合始終沒能逃脫社會歷史的局限。她既是男權社會的受害者,又成為施害者:對雪花的孫女牡丹,她唯一能想到的助其幸福的方式依然是纏上三寸金蓮……

對于讀者而言,當他們意識到女主人公敘事的“不可靠”特征時,便意識到故事中的人物不一定是被描述的那種形象,也有可能是其他形象。由此,讀者既能在初次閱讀時隨著女主人公的思路進入她的故事,也能在故事結尾“真相”大白之后,跳出她的視野重新看待其中的人和事,從而產生回味無窮的閱讀體驗。

(三)市場營銷

在市場營銷中,專業的文學經紀人的作用不容忽視。這是一種在歐美已有百年歷史的職業,是“介于作家與出版社之間、為作家出版作品提供中介服務的中間人”。經紀人的存在能夠讓作家專注于創作本身,而不用操心版權、稅費、印數和銷路等問題。事實上,鄺麗莎的經紀人Sandy Dijkstra正是《喜福會》的經紀人,在中國文化暢銷書的運營方面頗有經驗。此外,優質出版社也是營銷的重要一環。鄺麗莎前九部作品由蘭登書屋(Random House)出版,而最新兩部的版權歸屬西蒙舒斯特(Simon & Schuster),它們都是著名的國際大眾出版集團。在“暢銷”這一目標上,作者、經紀人和出版商三方有著共同的利益追求。

書評是營銷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鄺麗莎宣傳的媒體和作家包括Chicago Tribune、Los Angeles Times、 USA Today 以及譚恩美和湯亭亭等。訪談也是圖書宣傳的重要途徑,鄺麗莎不僅接受美國媒體的采訪,也接受中國媒體的采訪(如央視、《廣州日報》《時代周報》和《南方人物周刊》等)。各種網絡渠道拉近了讀者與作者的距離,補足了理解中國文化的信息差,如官方網站、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此外,小說衍生的電影、歌劇、博物館展覽等也促進了讀者群的擴大。

最后,讀書會是鄺麗莎作品營銷中的獨特一環。很多讀者正是通過讀書會才開始接觸并喜歡上她的作品。在她看來,無論是在寫作的一端探索未知、體驗情感,還是在另一端投身社會活動、對話讀者都是她與世界相連接的方式。根據美國圖書瀏覽網(www. Browse.com )在2021年初進行的調查,鄺麗莎在讀書會十大最受歡迎作者(Book ClubsAll-Time FavoriteAuthors)中名列第六。

三、結語

鄺麗莎在美國收獲了一大批忠實讀者,在完成商業目標的同時,也實現了傳播中國文化的愿望。她曾認為自己在跨文化傳播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但隨著小說創作的展開,她卻體會到跨文化實踐中的糾結和妥協——“她承認寫作過程中很難在忠于中國文化傳統和讓‘其他文化的讀者有代入感之間平衡。比如,書中的一個人物是否擁抱親吻他的女兒就是個抉擇,她的權衡很難討好所有讀者?!?/p>

其實,面對文化中的種種差異、矛盾甚至沖突,作家所選擇的敘述策略是不同文化圈層中核心價值觀相互博弈的結果。就本例而言,鄺麗莎雖自稱華裔作家,并為接近真實的中國文化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但事實上,浸泡在美國文化中的她是難以脫離西方文化視角的,更何況她的讀者群體也大都是美國人。對于中國文化的符號層面,她做到準確的描述和傳遞不難,但至于中國文化的意義層面,是很難在她的作品中得到體現的,甚至有可能為順應在美國傳播的需要被“有意或無意”地錯誤闡釋。

因此,在國際舞臺上,由中國人為自己的文化代言尤為重要,這也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意義。顯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美國亞馬遜上最受讀者歡迎的中國典籍《孫子兵法》和《道德經》為例,由中國人進行翻譯或詮釋的版本數為0,由中國公司發行的版本數也為0。盡管我們一直嘗試通過翻譯傳播原汁原味的中國文化,成果尚未匹配上努力的程度:“熊貓叢書”???,“大中華文庫”外譯本在海外“冷遇”。值得欣喜的是,不少當代作家(如莫言、麥加、閻科連、劉慈欣等)的作品通過商業運作走進了西方圖書市場。但事實上,不少作家因為外語能力受限,對自己作品的譯文和海外運營情況并不完全了解。

由此可見,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在對外傳播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鄺麗莎中國文化作品的美國暢銷之道帶給我們的啟發有:理念和形式并重,以及注重市場運營和媒體(尤其新媒體和跨媒介)的作用。具體來說,不同文化雖存在差異,但理念也都有相通之處,這便是文化傳播的起點。在文學創作和翻譯方面,我們要善于挖掘和利用這些起點,憑借對海外讀者有吸引力的故事形式,提升西方讀者接觸中國文化的意愿。對于文化交流中的信息差,我們可以創造性地運用跨媒介渠道和新媒體平臺進行補充和解釋。同時,經紀人和出版商等在圖書市場運營中所起到的專業作用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而掌握外語則能夠幫助我們與西方市場和西方讀者開展交流,了解對方的需求,并增強我們自己的話語力量。

參考文獻:

[1]尹曉煌.徐穎果主譯.精編美國華裔文學史[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6.

[2] Michael White等.廖世德譯.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

[3]周楊.中外版權代理市場起源比較[J].東南傳播,2011(7).

[4]謝山青.美國大眾出版的數字化現狀與啟示[J].出版廣角,2014(1).

[5] Lisa See. Peony in Love [M].New York:Random House,2008.

[6]張含.美國暢銷書作家鄺麗莎:我骨子里是中國南方的農民[EB/OL].(2017-07-22)[2021-11-19]. http://static. 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707/22/c563329.html

[7]葉會,馬蕭.中國文化外譯的翻譯傳播學模式[J].湖北社會科學,2020(2).

基金項目:2018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項目“美籍華裔作家鄺麗莎作品中的中國故事和中國形象”,項目編號AHSKQ2018D58

作者:劉競,安徽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跨文化交際;丁惠,在讀博士,安徽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跨文化交際。

編輯: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歡
麗莎華裔雪花
多措并舉加強和改進華裔新生代工作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穿白裙子的女孩(中)
穿白裙子的女孩(下)
穿白裙子的女孩(上)
陶欣伯:熠熠生輝的華裔實業家
王贛駿:首位華裔太空人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雪花
淘氣的小雪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