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服私訪”與“虛榮夢碎”

2022-05-30 20:46高吉國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赫拉凡人宙斯

摘要:通過對《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癥候式閱讀,可以發現這則寓言遠比表面看上去要復雜,涉及的層次也相當繁多,比如神使與凡人的關系、雕像價格與尊重的關系、赫耳墨斯的多重身份及不被雕像者重視的內在原因等;其寓意也并不僅限于文末提示的“那些愛慕虛榮而不被人重視的人”,還可解析出更富時代面向的寓意。

關鍵詞:化作凡人尊重雕像價格虛榮夢碎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因其精湛的藝術和深刻的寓意成為經典的名篇,后被收入教育部審定的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22課“寓言四則”a 。不過對這則寓言的解讀多停留于文末的提示“適用于那些愛慕虛榮而不被人重視的人”,沒有深入挖掘寓言本身包含的更復雜的層面,比如:(1)赫耳墨斯化作凡人,而不是以神使的形象現身;(2)雕像價格與尊重程度的關系;(3)赫耳墨斯的多重身份及不被雕像者重視的內在原因,等等。本文將聚焦于以上幾個問題,在做出分析之后嘗試對這則寓言的寓意做出新的解析。

一、神使與凡人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人間。寓言的這個開頭就起筆不凡,對下文的情節走向及結構布局具有支配和統攝作用,也就是接下來他的遭遇都是在這個背景或前提下發生的。

首先,來到人間之前,在他心目中,凡人對他的態度應該是尊重,他來人間的目的只是探知自己被人們如何尊重或尊重程度有幾何。在神人關系中,作為神使的赫耳墨斯先入為主地認為他理應受到人類的尊重。這里沒有不尊重,更沒有褻瀆,只有尊重程度的差異。用解釋學的術語來說,赫耳墨斯是帶著先見和“前理解”來到人間的。至于他的這種先見最后得到確認還是反駁,就要看下文了。如果從謀篇布局的角度來說,這個開頭蓄的勢能就很足。如果把“受到多大尊重”,換成“被人類如何評價”,力度上就會差一些。

其次,他來到人間,不是以神使的形象直接現身,而是化作或假扮成凡人,以實地走訪的形式得出人們對他的真實看法。這是很容易被忽視的重要之點。赫耳墨斯是神,而且身兼多職。如果他以神的形象現身,凡人會認得他是神;如果他不是以神的形象現身,他就不會被認為是神或被看作與他們一樣的普通人。在這兩種情形下,人們對他的看法會有不同,乃至大相徑庭。也就是說,設若他不是以凡人的形式,而是徑直用神的形象現身,再問一般人對他的看法,得到的多半不是真話,或真實的看法可能不會被完全表達出來。正是因為他的“微服私訪”b,才得出了人們對他的真實看法。赫耳墨斯改頭換面化作凡人,才聽到了真實的聲音。在正常的情形下,人們并不會也不需要假裝;但在一些復雜的情境下,特別是關系到自己的利害時,人們往往有假裝的情形發生。

再次,赫耳墨斯偽裝成凡人來到的是雕像家的工場,而不是其他地方。這個地點的選擇初看漫不經心,實則另有深意:赫耳墨斯在人間得到的是雕像者對他的看法,實際不是對他,而是對他的雕像的看法。這里面涉及神(神使)與雕像、雕像與價格、價格與尊重等復雜的關系。這個放在后文另行論述。

二、雕像與價格

赫耳墨斯到了雕像者的店,先后問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價格,前者值一個銀元,后者還要貴一點,之后才問了他自己的雕像的價格。雕像的價格,周作人的譯本是“一個德拉馬克”c 。一個德拉馬克就是一個銀元,因為并不影響對文意的理解,所以存而不論。這里有一個細節容易被忽略:宙斯雕像可賣的一個銀元到底是貴還是賤。說貴或賤似乎都說得通,但如果聯系全文,如姚建庭分析的:“根據前后文判斷,拿一個銀元買一尊宙斯的雕像,不是賤,而是比較貴的價格?!眃

赫耳墨斯分別問宙斯、赫拉和他自己雕像的價格這個順序是不能變的,它一方面是引起讀者的閱讀期待。按照閱讀的心理慣性和赫耳墨斯的自我期待,它的雕像應該比宙斯和赫拉的都貴一些,也就是這三個雕像的價格呈現由低到高的次序排列。另一方面,看完下文會知道,讀者和赫耳墨斯的期待都落空了,他的雕像不但不比前兩者更值錢,而且其價格可以低到如果買了那兩個,這個可以算添頭,白送。

這里也涉及這篇寓言的一個重要藝術特色:通過對話推進情節,展示形象。赫耳墨斯抱著滿滿的期望來到人間,先后問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價格,一個比一個貴,蓄足了勢,以為自己的雕像價格還會更貴一些。不過,結果卻是他的雕像根本不值錢,讓他滿腔的期待完全落了個空。用中學語文常用的一個術語來說就是“欲抑先揚”,這樣會使行文更曲折,增強閱讀的興趣和藝術感染力。

三、庇護與偷騙

在赫耳墨斯問自己雕像價格之前還有一句描寫:“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苯酉聛淼膯栴}是:他對自己的認知,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是片面的還是整體的?如果想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稍微多介紹一點希臘神話的知識了。

宙斯是眾神之王,是古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首,是統治世間萬物至高無上的天神。赫拉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天后、奧林匹斯眾神中地位及權力最高的女神,同時也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赫耳墨斯(Hermes)是宙斯與邁亞的兒子,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與宙斯、赫拉和赫耳墨斯相對應的羅馬神分別是朱庇特、朱諾和墨丘利(Mercury),一些英譯本是用羅馬神的名字來對譯希臘神的名字。

赫耳墨斯是天神宙斯和諸神之間的傳令使者e,后也把天上的消息傳送到人間。他通常的形象是頭戴寬邊帽,手拿信使的權杖,一個手袋,雙腳生有雙翼。 f 神使是他的一重身份,是真實的。那他的另一重身份“商人的庇護神”呢?希臘神話中說他“既是道路和旅人的保護神,又是商業和商人的保護神。他能使商人在買賣中獲得利潤,取得財富”g。這樣看來,他的商人庇護神的身份也是真實的。也就是說,他的神使和商人庇護神的身份都是真實的。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這兩重身份足以使他獲得人類的尊重嗎?下面就來簡單分析一下。(1)神使。赫耳墨斯的這重角色——諸神之間溝通的使者,和人間的普通人,再具體一點就是雕像者,實際關聯度不大。(2)商人的庇護神。在古希臘,說到商人,一般指的是駕著船從事遠洋貿易的人。雕像者,至多算一個小手工業者,算不得商人。所以,作為商人庇護神的赫耳墨斯并不被作為人間普通一員的雕像者所看重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這里的商人如作廣義理解——包括雕像者在內,“商人的庇護神”意思就是周作人譯本中的“招財進寶”,那他就應該受到包括雕像者在內的商人的尊重。實際情形卻是他根本不受待見,這背后有沒有一些隱情呢?

有一個方面容易被忽略:神使和商人庇護者的兩重身份是赫耳墨斯的自我認知,而我們不能完全陷入他的這種認知中。對自我的認知,涉及兩個重要維度,就是真實與否和是否全部。具體到這篇寓言中,就是一個隱藏得較深的問題:神使和商人庇護神這兩重身份是赫耳墨斯的全部嗎,或者說他除了這兩重身份還有其他的身份嗎?

如果想回答上面的問題,視野就不能僅局限于寓言內部了。教材對赫耳墨斯也做了簡單的介紹:“古希臘神話里掌管旅行和商業的神,是眾神之首宙斯的兒子?!闭乒苈眯械纳竦纳矸菰谡闹惺菦]有出現的,這里可以繼續追問,赫耳墨斯除了這幾重身份還有沒有其他身份呢?而這對理解凡人對待他的態度是有影響的。事實有可能是這樣的:赫耳墨斯心里對自己身份的認定都對,但不夠全面。據俄國庫恩的《希臘神話》記載:“赫耳墨斯發明了度量衡、數字和文字,并將這一切都教給人們?!倍?,“他還是雄辯之神,同時又是狡獪和欺騙之神”。值得一說的是他的偷竊、欺騙和狡詐,這一點在他剛出生偷走阿波羅的牛群事件中就體現得淋漓盡致。庫恩這樣總結赫耳墨斯:“在古希臘,旅行家、演說家、商人、競技家,甚至還有竊賊,有誰不敬奉赫耳墨斯??!”這透露出一個關鍵的信息:竊賊也敬奉赫耳墨斯。從這個方面來說,關聯著赫耳墨斯的是偷竊、欺騙和狡詐。作為小手工業者或者商人的雕像者對以上行為都是痛恨的,因此對作為小偷和騙子之神的赫耳墨斯也就殊少好感,把他的雕像做得簡單、粗糙一些就變得順理成章,他不被包括雕像者在內的人們尊重就變得可以理解了。

赫耳墨斯實際上身兼多重身份,如果他拿出光鮮亮麗的一面,想以此獲得人們的尊重,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他是故意把陰暗可憎的一面隱藏起來,不但不體諒甚至不想搞清楚不被人們尊重的背后原委,而只是責怪人們為何不尊重他,那他的這種選擇性言說涉及的就不僅僅是不誠實那么簡單,這種有意為之的背后隱藏的可能是深深的“惡”。

四、寓意之分析

經過上面的分析再來看這則寓言的寓意“這故事適用于那些愛慕虛榮而不被重視的人”,多少會覺得有點錯位。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下面就具體分析一下。

首先,“不被重視”。這則寓言中,不被重視的是赫耳墨斯。他認為自己理應受到尊重,實際上卻不被重視。說他不被重視,并不是直接說他不被重視,而是拿他的雕像價格與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價格相比而言。事實是,不管是從地位,還是從權力來看,赫耳墨斯都無法與宙斯和赫拉相比。他的雕像價格比前兩者低沒什么意外,如果說有意外,那也是他感到意外;雕像家和買雕像的人都不會覺得有什么意外。如果說有“不被重視”,也只是他覺得自己沒有被足夠重視而已。從這個邏輯來說,他的不被重視是理所應當的,是常態,或者說他的不被重視就是他在人間真實的境遇,他認為的應該得到尊重恰恰是他的虛榮之所在。

上述推論要能成立,在邏輯上還需要一個環節:雕像價格的高低表征了尊重的高低。也就是雕像的價格高或賣得貴,代表人們對他的尊重就大,否則反之。這個邏輯有必然性嗎?一般來說,雕像的價格高是因為它的藝術價值好,藝術價值好不一定就意味著尊崇程度就高。比如,可以用復雜的工藝雕刻一個壞人的雕像,卻并不就表示對他的尊重。辨析雕像與實體之間的復雜關系不是本文的任務,這里只是簡單提及,并指明這個寓言的寓意之所以能夠成立,在邏輯上依賴于如下閉環:雕像的價格高低反映了對被雕像者本人的尊重程度的高低。

其次,“愛慕虛榮”。愛慕虛榮一般指的是喜歡名利和榮耀,羨慕錢財。在這則寓言中,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這句話可作兩種理解:(1)想知道自己被人們如何尊重,事實卻是并不被重視。這是一般理解的這則寓言想表達的寓意。(2)想知道人間如何看待他,想知道他在人們心目中真正的位置,所以把自己假扮成人,走進雕像家的工場,聽取雕像者真實的看法。在這個意義上,赫耳墨斯是有點虛榮,但并不是愛慕虛榮,至少不夠典型,他只是想知道人間對他真正的看法而已。周作人的譯本比較準確地傳達出了這層意思,他是這么譯的:“這故事適用于那些為別人所看得毫無價值的虛榮的人?!?/p>

結合上文分析,這則寓言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寓意:自視并不等于他觀。要走出自己的認知舒服區,學習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我們需要有從自身立足點對自我的認識,更需要參照他人的眼光來重新校正自我認知。對于那些自視甚高、平時高高在上的人,這點顯得尤為重要。那些自視甚高的人,如果受困于“信息繭房”,不能及時吸取來自他人的真實聲音,就極易做出看似“理性”、實則有失偏頗甚至南轅北轍的決策,從而給現實帶來難以扭轉的傷害。這或許是這則寓言帶給我們的另一個重要啟示。

a 教育部組織編寫:《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124頁。(文中如無特別說明的漢語譯文,皆引自本教材)

b 微服私訪一般指的是帝王或官吏為隱蔽真實身份而以平民的裝扮秘密出行,探訪民情民意或巡查疑難案件。一些影視劇也是以此線索制造沖突和賣點。最后的結局一般是主角亮明身份后,惡霸得懲、奸臣得罰、正義得伸、沉冤得雪。

c 〔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周作人譯,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版,第112頁。(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d 姚建庭:《一個銀元是“貴”還是“賤”?》,《語文世界(中學生之窗)》2011年第10期,第52頁。

e 〔古希臘〕阿波羅多洛斯:《希臘神話》,周作人譯,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81頁。

f? Roman L,Roman M. EncyclopediaofGreekandRomanMythology. New York: Facts on File,2010,p220.

g 〔俄〕庫恩:《希臘神話》,朱志順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頁。(本文有關該書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參考文獻:

[1]羅良清.寓言文體解讀——從《伊索寓言》說起[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

[2]謝君.寓言的語篇分析——以《伊索寓言》為例[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3]張勵耕.假裝與語言游戲[J].世界哲學,2016(5).

基金項目:2022年衡陽師范學院院級教改課題“外國文學教學的困境及改進策略研究”(編號:JYKT202217)

作者:高吉國,文學博士,衡陽師范學院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外國文學、文學批評與文學教育。

編輯:趙斌 E-mail:mzxszb@126.com

猜你喜歡
赫拉凡人宙斯
探索不凡,引領可持續
凡人光陰
凡人善舉
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陸地開來“宙斯盾”
蜣螂的報復
不要迷戀神,神也是凡人
談赫拉巴爾“河畔小城”三部曲的詩化敘事藝術
鄭小和神話歷險記(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