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可道,非常道

2022-05-30 08:46黃瀾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22年11期
關鍵詞:居圖黃公望富春山

摘要:《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的山水畫巨作,它不僅是自然之畫,也是人生之畫。此卷在布局、謀篇、意境、畫道中均完美地體現了“道法自然”與“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陡淮荷骄訄D》詮釋了在“道”中悟自然,在自然中畫自己的完美境界。

關鍵詞:《富春山居圖》道自然

讀《富春山居圖》,一萬個人有一萬種不同的感悟。但我以為,愛畫之人都會有一種“讀興止而悟趣生”的美妙體會。其畫由七張宣紙拼接而成,大約七米之長,每個片段都屬于一個空間,每一幀畫面截下來都是一段精美的微電影,你會在靜止的畫面中,讀到一個動態的故事?!陡淮荷骄訄D》為什么會令無數文人墨客如此著迷鐘情,筆者借用陶淵明詩“此中有真意”來開啟對黃公望畫道的粗淺感悟。學道之人,常研究“道可道,非常道”的真意,而我由此句想到“畫道,亦可道,非常道”。

一、布局:開合之道自然巧妙,智慧有序

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駐足畫前,你可以遠看近看,走著看停下來看,真的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曾聽蔣勛老師分析過《富春山居圖》的布局開合之道,將《剩山圖》中那座巍峨挺拔的大山,比作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中的一個渾厚濃重的命運敲門音符。似乎在提醒我們,這是開啟閱覽鴻篇巨制的“哨音”。蔣勛老師稱“這張畫是西方交響樂的結構”。

筆者很佩服他細致地觀察《富春山居圖》后精彩、生動的解讀和豐富的聯想,讓我眼前的畫面感,擁有了聽覺和視覺結合點。而在筆者粗淺的理解中,開合之道應該是黃公望行走在宇宙自然中最真實的情緒流露。作畫如同寫文章,提筆將情緒感受寫意在宣紙上,把最樸素的想法,用畫的形式表達出來。不論是哪一段空間,都是他內心自然之道的詮釋。莊子所言“坐忘”,大概就是黃公望在亂石叢中賞玩山石后,提筆在紙上騰挪翻滾、左右逢源的物象呈現,無須揣摩,不費心思,林木山石搭配穿插,自然相生,創作如呼吸般自然,如打坐般寧靜,這份忘我的境界,才會讓自己和宇宙天地合一,這就是我理解的畫作中開合之道最樸素的詮釋。

開合之道中“合”的部分,同樣讓我深刻體會了道家之畫的留白之美?!陡淮荷骄訄D》遠山綿長,壯美氣勢,綿延之感,淡遠之氣,在一片崇山峻嶺后,運用了大段的留白,漸入尾聲,將畫收起,表現了有無相生、虛實相間的道家思想。這不是僅用一點筆墨技所能表現的,這是一種境界:無一物中無盡藏,有山有水有樓臺。蔣勛老師所言的交響樂布局,大約就是我們常說的“余音裊裊”。

一幅山水長卷,“滿”“盈”充斥畫面就無法成就完美之作,有道是物極必反。在《富春山居圖》中可以清晰地感悟“留白”智慧,感悟萬物積蓄力量等待萌發、等待生命的流轉之勢。畫幅雖長,畫山不必群峰齊現,一峰獨具至高無上之美。煙云籠罩,“無聲勝有聲,無形勝有形”方顯崇高之勢。江流不必湍急拍岸,于宣紙大片留白處近乎“隨性”描上幾筆漣漪,將從容平靜的富春江緩緩流入觀者心坎。畫人不必五官俱全,寥寥幾筆,墨枯意濃,一樣衣袂飄飄,仙氣使然。留白之智,方窺“大美”之勢,方得圓滿之卷。

《富春山居圖》中,虛實并不僅是物象的關系,虛實相生相輔,彼此相得益彰,意境之大,無極無限,給讀者如宇宙般極大的想象空間。在莊子的哲學中就是“得道之人精神人格的自由瀟灑和自然純真的性情之美”。留白之外,無一不是景,無一不是道。道的本質是清靜無為、淡然質樸、空靈悠遠、清簡靜謐、意味無窮,就像標點中的省略號……因簡而空,因白而空,這樣的畫之道,也值得我們去思考人生之道。人生的留白,可以令生命更加充實淡定;生活的留白,可以令我們更從容自在;情感的留白,可以令我們駕馭自我,寧靜致遠……在畫卷的一開一合之間,無限道法融于自然,令人心馳神往。

二、謀篇:取景設色渾然天成,盡顯舍得

《黃賓虹話語錄》曾記載:“對景作畫,要懂得‘舍字;追寫物狀,要懂得‘取字。取舍可由人懂得此理,方可染翰揮毫?!薄陡淮荷骄訄D》謀篇彰顯細節感,取景、設色盡顯舍得智慧,盡展簡率之美。崇山微茫,江水悠悠、幽谷丘壑、孤舟沙渚,“筆簡而意足”,長卷的一切景物透出天真自得,靈動之氣。畫作呈現出張弛有度的筆墨細節,渾然中的質樸,道法中的自然,將“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山水縱情之樂和“惟吾德馨”之趣幻化于咫尺之間,傳遞無限神韻,給予觀者無盡生命的遐想。

取舍之間,黃公望舍棄炫目“五色”,取墨色作畫,輔加赭色,寓美于墨、返璞歸真、清逸邈遠。畫作用墨清雅,濃淡干濕并用,這份由水墨鋪設的意趣之美將“心語寄山居”的素雅禪意蘊藏其間,將“山川渾厚,草木華滋”一派“天人合一”的超然景象淋漓盡致地展現于宣紙上?!翱彰鞯挠X心,容納著萬境。萬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人的性靈”,真是絕妙之作。

舍得智慧即儒釋道三家之精髓,問道求佛的過程就是讓心靈開辟出一片更廣闊的空間。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念一天堂,黃公望的筆墨之語將“仁者樂山,智者樂水”a 的“山性即吾性,山情即吾情”的清明境界綿延在觀者的心間。他畫的不僅是自然山水,也畫出了心中的山水,畫出了生命的河流,更畫出了人生的覺悟。欣賞《富春山居圖》如每個人欣賞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如品茶,一口澀、一口苦,一口回甘清香解渴濾心塵;品畫如品酒,“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享受著濃郁的芬芳,小醉微醺,余香滿心,浮想聯翩;品畫如品樂,一曲禪心,緩緩流淌于古琴,淡泊明志,令人向往詩與遠方。

取景之精,設色之簡,如此絕妙畫作盡顯舍得智慧。

三、意境:時空意識靈妙自然,盡顯格局

黃公望用山水畫來壯景抒情,悟道寫心,他終其一生追求完全“出世”的藝術境界。作為全真教道人和隱士的他,終日參道求法,游戲筆墨,以畫會友,注重用畫面意境來傳遞自己對生活內涵的理解。作畫就是修道,把自己對天地人的理解,融入畫作中,已經“自成一家,自有一種風度”。黃公望潛心鉆研畫山水,畫的主體以山川河流來呈現,往往是一種民族情感的象征,在文人墨客筆下“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畫山畫水畫樓臺,萬態春云妍坳出”,均透出黃公望超然靈妙的審美情趣。他的山水畫洋溢著對時空本質的認識,這種感悟也與他在生活中的長期觀察和道家修行的悟性息息相關。

孔子曰“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關于山水之辯、山水之論貫穿了整個中國道家史,“山即名,水如是”,山水的品性是延展性的內涵。在讀《富春山居圖》時,你是否有一種時空寂寥之感?

《富春山居圖》的開篇正上方是一座蒼山突兀而起,就像一位智者為我們開啟了讀畫的旅程:群山綿延,山勢漸緩,山與山之間有低矮的山野人家,“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的若隱若現,沙丘、平地、高山、小橋、漁舟……畫作空間上方似有似無,若淡非淡的層層霧靄,將時空的悠遠,空間的無限,都展現在緩緩流淌的富春江水中。這分明是黃公望生命的節奏,起起伏伏、漲漲落落,偶爾卷起千層浪,一切依然歸于平靜。

富春江水一直流淌,風景一直在路上,就算他一個人掌舵,一個人獨釣秋江,都阻止不了江水奔流的腳步,一如阻止不了黃公望追求夢想和美好生活的信念。讀《富春山居圖》,就像穿越千年的山水看時光的交錯,看歲月的流逝,并定格當下,暢想未來。一念三千,穿越千古。在畫作中,我體悟到生命的回環往復,觀畫的現在,畫的過去,畫中四季的輪回,流轉的歲月,仿佛就在一念之間,這一念似乎又承載了三世的輪回。過去、現在、未來,一如黃公望的創作在“有我”和“無我”中互相切換自如,“天地人合一”的自然之道,讓畫的意境盡顯靈妙超然,格局之美。

“心境澄明,取象寂寥,筆勢和諧”,中國山水畫的精髓和道家“簡、清、靜、淡、空、遠”獨特的美學意識互相融合,傳遞在黃公望獨樹一幟的繪畫作品中,同時傳達著他的人格魅力。

四、畫道:生命體悟萬種風情,盡展方寸

黃公望的山水畫創作在入道、求道、得道中攀上“一峰”頂巔?!陡淮荷骄訄D》的孕育、問世、流傳、綻放,即是“畫之道”的無聲詮釋。黃公望的修煉生活對其藝術創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有記載曰:“嘗終日在荒山亂石叢木深筱中坐,意態忽忽。人不測其為何。又每往泖中通海處,看急流轟浪,雖風雨驟至、水怪悲詫而不顧?!眀 煉性悟道的過程包括體驗藝術,他是一個癡迷于山水到了入定境界的方外之人,真正的大癡道人。他在山水中去尋找趣味,找尋靈感源頭,將苦難,跌宕起伏的人生變為“白紙有畫說”……

他一生被貼過很多標簽:孤兒、神童、掾吏、“松雪齋小學生”、道士、元代畫家、中國淺絳山水開創始祖……也許很難相信坎坷多舛的一生,造就了這樣一位“平淡天真”的畫家。這難道不是傳奇般的人物嗎?謎一般的黃公望,萬千感悟源于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北邊的馬蹄聲打碎了中原文人的夢想,元朝皇帝在馬背上開辟了江山,橫掃亞歐大陸所向披靡,“胯下馬手中劍”一統天下的皇帝,將科舉考試“按下暫停鍵”。然而,黃公望不幸生長在那個年代,他的才華只能付諸東流,“天資孤高,少有大志”的少年黃公望,第一次喝了一杯人生的“苦酒”。

盡管這樣,他還是有份小幸運,遇到過“伯樂”,品嘗過人生的“甜蜜”,“入仕”的黃公望,隨著上司的犯案,迎來了更絕望的人生。被冤入獄的他,默不作聲,再次干了這杯人生的“苦酒”!將近五十歲出獄的黃公望,這段冤屈的日子,將他的身體和心靈狠狠毒打了一遍!看起來,歲月未曾厚待過年將知天命的他,苦辣酸甜伴隨著他胸中抱負的幻滅,生活的迷惘,生命的覺醒,在云游的生涯中直到遇上生命中的貴人——趙孟頫,開始成為“松雪齋小學生”,大概這就是他人生的轉折點。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眂 與其說黃公望經歷的所有苦難都是為了讓他品味人生的萬千感悟,不如說這些經歷為他后期的精彩人生鋪設了最適宜的底色,從而留下了一幅幅精美、嘆為觀止的畫卷,令世人看見了他閃光的人生。他行走于山水間,親近山水,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他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樂觀積極,美好向上!歷經千帆,終得圓滿,此刻的他是否會淡然微笑,感恩命運的“恩賜”?

畫意中超物象的生命感悟,將畫之道闡釋得惟妙惟肖,這就是《富春山居圖》中的人生冥想?!叭f物紛紛蕓蕓,各自行歸其本源”,黃公望的筆墨之中,蘊含著無限道法,蘊含了人心、天地,閱畫如取道,深不可測,妙不可言!真可謂“蘊無限玄機,藏千萬靈秀”。

五、結語

讀《富春山居圖》,一萬個人有一萬種不同的感悟,而我不僅讀到了“道法自然”d,亦讀到了“人生之道”。黃公望將自己的一生經歷濃縮于一紙畫卷,他在“道”中悟天地,在天地中畫自己,將執念放下,追問自我、回歸自我的生命體悟,用最直觀方式浸潤著我們后人的心靈。明代鄒之麟這樣評價《富春山居圖》:“右軍之《蘭亭》也,圣而神矣?!薄笆ザ瘛?,恰如其分?!陡淮荷骄訄D》不僅是一幅精妙絕倫的中國山水畫,更是一種折射命運、體悟自我、連接天地的美學巨著。

a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出自《論語·雍也》。意思是“聰明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

b? 明代李日華《六研齋筆記》記錄黃公望在富春江邊的行為表現。

c? 出自《孟子·告子下》,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具體篇章為《孟子·告子下》中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d “道法自然”語出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边@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無狀之狀”的自然。

作者:黃瀾,常熟大義中心小學教師,現為常熟市黃公望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青年文學家雜志社副秘書長,作品散見于《作家文摘》《今古傳奇》《華文作家報》《青年文學家》等期刊。作品《女孩與毛衣》獲第七屆“遠進書法杯”中國微篇小說大賽金獎。

編輯:曹曉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歡
居圖黃公望富春山
黃公望的人生
龍門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為什么會分隔兩地?等
杭州 富春江邊富春山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經典名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