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探析

2022-05-30 18:37苗楠
領導科學論壇 2022年10期
關鍵詞:社區治理民族地區

摘要:社會治理基礎在基層、根本在社區。社區是我國城鄉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場域。建設社區治理共同體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從小切口入手,由局部到整體,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凇扒楦?價值-行動”的內在發展邏輯,民族地區社區治理主體能夠在情感紐帶的基礎上,將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內化為價值觀念,由意識上升到實踐,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實現個體在社區治理中的主體地位和價值,進而推進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當前,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面臨社區情感功能弱化、共同體意識不強、主體參與不足等挑戰,可從黨建引領、情感維系、價值認同、行動盡責等方面,探析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實踐路徑。

關鍵詞:民族地區;社區治理;社區治理共同體;路徑

作者簡介:苗楠,寧夏大學法學院講師,博士(寧夏銀川753000)。

中圖分類號:D669.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5103(2022)10-0097-04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黨和政府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向基層放權賦能,加強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體系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明確了社會治理基礎在基層、根本在社區。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社區服務、社區建設和社區治理的實踐應運而生并不斷向縱深推進,承接從傳統單位制剝離出來的生活服務等功能[1]。因此,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應該把建設社區共同體作為抓手和重點。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是當前國家治理中激發主體力量的實踐要求。然而現實中,因資源稟賦的不同,各地區尤其是民族地區在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的路徑上也呈現出多樣化特征。本文基于本土化視角,因地制宜地從“情感-價值-行動”的邏輯進路,探索符合我國民族地區社會發展規律的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路徑。

一、“情感-價值-行動”:構建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的內在邏輯

建設社區治理共同體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小切口入手,精心謀劃、因勢利導,由局部到整體,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視角來看,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構建契合“情感-價值-行動”的發展邏輯。情感構筑為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提供了內生動力,可激發主體的主動性,也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在要求;在情感紐帶的基礎上推進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形成價值認同,有助于多元主體對社區治理產生共同的思想基礎;在情感、價值構筑的共同作用下,社區治理共同體進行實踐探索,進而實現我國民族地區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目標。

(一)情感紐帶是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內生動力

社區治理不能陷入僵硬、呆板的制度與規則之中。尤其在我國民族地區,情感紐帶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作用。情感是共同體構筑的內生動力,也是推動社會發展與變革的一支重要力量?!盎谌饲殛P系、共同情感的社會交換網絡一直在中國人的社會網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盵2]81在以情感為紐帶的關系網中,可以實現有限社會資源的充分整合,能夠增強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進而增強社區的凝聚力,為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構建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社區文化在居民增進了解、加深感情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此,社區可通過積極打造具有包容性、特色性的多元社區文化空間,構建情感內生機制,打好“溫情牌”,培育有溫度的良好社區環境,在情感紐帶的基礎上,真正落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理念。

(二)價值認同是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思想基礎

“價值觀認同是一個由外到內、由認知經由情感再到意志、由觀念到行為的連續推進過程?!盵3]價值觀能夠引導人們的行為。社區治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是“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理念的基層表達,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表現,反映了社區主體的情感訴求,彰顯了我國在基層治理中組織人民、發動群眾的民主實踐。要有效激發共同體參與社區治理實踐,就需要將“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理念內化為居民的普遍價值認同,進而激發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身體力行參與社區治理實踐。因此,基于“情感-價值-行動”的內在發展邏輯,民族地區社區治理主體能夠在情感紐帶的基礎上,對社區治理產生共同的思想基礎,將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內化為價值觀念,再由意識上升到實踐,主動參與社區治理,實現個體在社區治理中的主體價值,進而推進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

二、當前我國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面臨的主要挑戰

基于“情感-價值-行動”發展邏輯的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有助于提升民族地區社區治理的效能。然而,在實踐中,社區治理主體情感弱化、責任意識不強、參與不足等問題,都影響著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也制約了民族地區社區治理效能的提升。

(一)社區情感功能弱化

“從利益層面來看,當前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存在明顯的碎片化治理傾向,主要表現為以居民弱參與為特征的社區治理體系不完善以及社區治理效能不高等問題?!盵4]居民的弱參與一方面與我國基層社區管理長期行政化傾向以及社區工作者的工作方法略顯僵化有關;另一方面主要表現在基層社區治理效能不高,居民的相關訴求難以得到滿足,導致其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不強。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民族地區的傳統人際交往被沖淡,人們進入一個“陌生人”社會,鄰里之間互不認識,這種情感的弱化,難以使居民形成對居住社區的情感認同和歸屬感,進而阻礙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

(二)共同體意識不強

如何激發群眾參與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核心訴求。面對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變的現實挑戰,當前社區的公共服務能力有待加強。在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實踐中,自上而下的部署相對較多,居民利益與所在社區利益之間的聯系并不緊密,居民、社區內市場主體、社會組織等普遍缺乏主動參與治理、維護共同家園的意識和動力?!澳吧恕鄙鐣沟矛F實生活中同一社區的很多居民之間互相不認識、來往較少,缺少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情感基礎,導致社區凝聚力下降,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意識不強。面對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困境,要賦予治理主體平等協商的權利,喚醒治理共同體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意識。

(三)主體參與不足

“社區治理動力是牽引社區治理創新發展和有效運轉的根本動因,也是推動社區治理走向善治的決定力量?!盵5]社區治理行動離不開治理主體積極主動、盡職盡責地參與,但目前在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實踐中表現出了社區主體參與不足的現象。一是在社區治理實踐中,參與社區治理的人數不多,部分居民對參與治理社區態度冷漠,難以激發社區治理合力。二是社區治理主體參與主動性不強,面對公共事務和活動,表現出被動應付的一面,難以形成共建共治的主動治理行為。三是社區治理主體或缺乏足夠的知識技能,或僅按照傳統方式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缺乏治理的主動性、思考性和創新性,導致主體參與能力受限。

三、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構建的實踐路徑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理念是黨深化對社會治理規律認識和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規律認識的重要理論創新成果[6],是西方治理理論與中國本土治理理論的有機結合。不同于以往我們所提到的工具理性下的“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下的治理,是由各方力量結成的“共同體”在明確各自職責的基礎上,通過協同合作實現治理效果最大化,確保發展果實由人民共享,其實質是主體的一核多元、過程的公共參與和結果的共同享有。面對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過程中的挑戰,根據“情感-價值-行動”的內在邏輯,可從黨建引領、情感維系、價值認同、行動盡責等方面增強治理主體的社區情感,鑄牢社區治理主體共同體意識,從而有效構建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

(一)黨建引領,搭建社區治理共同體服務平臺

城鄉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各種矛盾的主要交匯點,也是各級黨委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場域。新形勢下,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小矛盾小問題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從治理機制方面看,民族地區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推動基層黨組織重心下沉,推動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為此,要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主導地位。要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構建基層黨組織主導整合資源、服務群眾、聯防聯治的工作格局,織密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進一步細分服務管理單元,健全“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引領居委會、街道辦事處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要發揮社區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助力建立健全社區管理制度,從而緩解社區矛盾,提升社區居民的歸屬感。例如,云南昆明太和街道構建了“紅色樓院共同體”[7],將支部建到樓上,直指社區治理的難點和痛點,實現社區精準治理。要提升社區治理隊伍的整體素質。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了“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隊伍建設”的要求。因此,社區要營造尊重人才、善用人才的良好氛圍,推動多方力量充實基層。同時,要完善專業隊伍培訓機制,切實提高基層社會治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素養,提高服務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情感維系,重塑社區情感和社會信任

“共治共建共享”是“善治”的本質體現,也是治理的理想狀態。善治就是要充分落實城鄉社區治理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從人民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出發,因地制宜實施治理方法,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社區是人們共同生活的場域,鼓勵居民為他人、為社區、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互相幫助、互惠互利等行為來增進社區情感、重建社會信任,有助于構筑社區治理共同體意識。在個體獲得社會支持的過程中,居民之間的互動交流有助于社區治理主體對于所處社區歸屬感的培養和增進,有助于激發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此,要提升社區網格化治理能力和技術,運用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重構智能“網絡熟人”社區,通過互聯網平臺打造社區“微空間”,實現社區治理的智能化,為社區治理共同體提供情感訴求和重建信任的網絡通道。在建設智慧社區的過程中,社區居民可運用網絡參與社區治理,如通過查看社區信息資源、探討社區發展等構建新型鄰里關系。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自主研發了智能便民服務平臺,拓展政策宣傳、民情溝通、便民服務三大應用場景,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數字社區。平臺設有“邀您參與”“隨手拍”“用戶建議”三大線上參與板塊,有效暢通了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渠道[8]。

(三)價值認同,搭建有效的文化活動載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立和規范一些禮儀制度,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盵9]165社區可以搭建形式多樣的活動載體,增強治理主體的價值認同,進而推動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我國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孕育出豐富獨特的民族文化,其在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同時,也形成了不同的風俗、習慣、語言等?;趦r值認同上的民族地區開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動,能夠喚起社區居民的共鳴和同理心,增強社區認同感,提升社區凝聚力,為構建社區治理共同體帶來新的契機。例如,寧夏靈武市以搭建鄰里之間的熟人平臺,通過鄰里活動,搭建了民族地區社區治理新平臺,以情構筑社區治理的價值認同,開辟了一條社區治理的“情感之路”[10]。靈武市搭建的鄰里平臺,以豐富多彩的鄰里活動構建良好的鄰里關系,鑄牢了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價值認同;社區居民通過鄰里活動參與社區治理,提高了居民的參與意識和參與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矛盾。因此,民族地區依托文化活動搭建的社區治理平臺,為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提供了互幫互助的舞臺。社區文化活動讓鄰里之間更有溫度、更具情感,也推動了民族地區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

(四)行動盡責,增強治理主體責任意識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的要求,落實到社區層面就要做到“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區治理共同體”。盡職盡責首先需要增強民族地區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共同體意識,并內化為主體責任。同時,社區的物業、社會組織等要切實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遇事不推諉,增強社區居民的幸福感與歸屬感。其次,通過培養壯大社會組織、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提升社區管理公共事務、提供公共服務、開展文化建設水平?!督ㄗh》指出:“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暢通和規范市場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鄙鐓^治理共同體的構建,離不開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以及市場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等的積極參與。我國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社區治理中是一支不可忽視、不可替代的力量,在了解和反映民生需求、調解公共沖突等方面充當著重要角色。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彌補國家政權組織治理資源不足,激發社會活力;二是有利于發揚基層民主,轉變社會治理方式;三是有利于及時有效回應社會關切,滿足群眾需求。在目前的社區治理實踐中,疫情防控、衛生環境、社區服務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作為政府與市場的重要補充。此外,要不斷規范、暢通、創新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的方式方法,形成政府與社會的良性互動機制,促進社區治理共同體的構建,提高社區治理效能。

參考文獻:

[1]龔維斌.以社區為重點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N].光明日報,2019-12-23(16).

[2]翟學偉.人情、面子與權力的再生產[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3]李建華.情感認同與價值觀認同[N].光明日報,2018-05-28(14).

[4]張艷,曹海林.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的內在機理及其實踐路徑[J].中州學刊,2021(11).

[5]王東,王木森.多元協同與多維吸納:社區治理動力生成及其機制構建[J].青海社會科學,2019(3).

[6]李冉.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N].光明日報,2017-10-23(6).

[7]昆明官渡區打造“紅色樓院共同體”破解無人管老舊小區難題[EB/OL].http://society.yunnan.cn/system/2019/09/26/030388032.shtml.

[8]數字賦能社區治理[EB/OL].https://www.mca.gov.cn/article/xw/mtbd/202208/20220800043359.shtml.

[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0]寧夏靈武打造“幸福鄰里”圈[N].銀川日報,2021-12-16(3).

責任編輯:鐘雪

猜你喜歡
社區治理民族地區
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困境探究
依托社區學習共同體推進社區治理的路徑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區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現狀調查研究
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
民族地區城鎮規劃現狀淺析
旅游產業助推民族地區城鎮化發展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區“一類模式”小學漢語文教學質量
美術畢業作品展對民族地區高校就業率提升的策略研究
心理建設:社區治理新方向
試析社區治理中提高居民參與度的臺灣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