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黨史宣講團育人功能及實現路徑探析

2022-05-30 18:37白瑩高燦明
領導科學論壇 2022年10期
關鍵詞:育人

白瑩 高燦明

摘要:隨著全國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各高校對黨史學習研究的熱度也在不斷攀升。近年來,黨史宣講團作為高校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在育人過程中發揮著獨特作用。文章通過對高校黨史宣講團具備的育人功能進行解析,并以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為例,總結地方高校在建設黨史宣講團中的創新舉措,為未來進一步實現高校黨史宣講團的育人功能提供經驗借鑒和路徑選擇。

關鍵詞:黨史宣講團;育人;路徑

作者簡介:白瑩,江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燦明,江西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西南昌330013)

中圖分類號:D6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5103(2022)10-0116-05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1],這為高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價值遵循。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而黨史是教育大學生的最鮮活的教科書,建立黨史宣講團是高校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進校園的重要舉措。黨史宣講團不僅能夠促進大學生對黨史的學習,增進大學生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了解,還能培養大學生的愛黨意識和愛國意識,加深大學生對黨和國家偉大事業、偉大成就的認識。本文以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為例,對高校黨史宣講團的育人效用進行分析。黨史宣講團必須盡好立德樹人的重要職責,要立足實際、守正創新,充分學習、研究和運用黨史,發揮黨史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不斷拓展宣講團在育人方面的深度和廣度。

一、高校黨史宣講團的育人功能

黨史是最生動、最具有說服力的教科書,高校黨史宣講團通過開展一系列宣講活動,對黨史進行全面而生動的講解,做到以講促學,為黨育人。

(一)有助于學生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

當代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生力軍,加強其黨性教育必要且重要。黨史宣講團通過宣講的方式對大學生進行黨史學習教育,有助于幫助大學生從黨的歷史經驗中汲取精神力量、感悟人生價值、增長智慧才干,進而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

黨的百年征程中涌現出無數偉大的革命英雄和感人的光輝事跡,黨領導人民在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的道路上浴血奮戰、砥礪前行,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優良傳統和紅色精神。當今中國面臨的歷史性課題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民族復興不僅依賴強大的物質力量,還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走過波瀾壯闊的百年歷程,鑄就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黨史宣講團帶領著大學生回顧百年黨史,繼承優良傳統,弘揚紅色精神,讓紅色血脈浸入大學生的心扉,激勵大學生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二)有助于學生樹立遠大目標,堅定理想信念

幫助大學生樹立遠大目標,堅定理想信念,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前提。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與國家未來發展息息相關,關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日趨頻繁,尤其在文化領域的交流互鑒日益密切,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一些西方的不良思潮也大張旗鼓地滲入學生群體,給廣大學生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沖擊,甚至使部分青年的價值導向出現了偏差,嚴重阻礙了高校對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塑造。為了防止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人民群眾的思想滲透,加緊筑牢意識根基,加強學生黨史學習教育已是重中之重。黨史宣講團通過傳播黨史故事,回顧黨的百年歷程,向大學生進行思想灌輸,讓大學生真切感悟到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新時代,我們仍舊面臨諸多嚴峻挑戰,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熱血和青春換來的,黨史學習教育能使大學生體會到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增強大學生對黨的思想認同和政治認同,使他們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堅定為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崇高信念。

(三)有助于學生站穩政治立場、保持政治定力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大學生首要的就是提高政治能力,保持政治定力,站穩政治立場。由于大學生的知識體系尚不完善,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足,一旦被外來不良思想影響,政治立場可能會出現動搖,所以需要外界予以及時引導。高校黨史宣講團要發揮政治導向功能,通過對大學生進行黨史宣傳教育,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有機結合,提高大學生的政治鑒別能力,增強大學生的政治敏銳性,進而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價值觀。

從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到新時代的巍巍巨輪,通過學習百年黨史,使當代大學生“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在新時代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從而增進大學生對黨的全面領導的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堅定大學生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場,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大局觀,確保大學生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和黨保持高度一致,使大學生自覺擁護黨的領導,始終聽黨話、跟黨走。

(四)有助于學生強化使命擔當,增強服務意識

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持著強烈的使命擔當精神,直面一切艱難險阻。在中國共產黨的長期發展過程中,無數革命先烈為了實現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艱苦奮斗,付出了鮮血和生命,黨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通過黨史宣講團對革命先烈和黨史故事進行宣講,大學生對黨的使命擔當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中國共產黨始終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而不懈奮斗,百年黨史既是共產黨自身成長發展的歷史,又是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服務人民群眾的歷史。黨史宣講能夠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激勵和塑造學生形成優秀的思想道德觀念和行為實踐。通過革命先烈為國奮斗的光榮事跡潛移默化地對大學生進行了教育,幫助大學生做到知行合一,在榜樣的指引下努力奮斗。黨史學習教育不僅能把故事傳授給學生,更能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大學生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感召更多的大學生為黨的偉大事業奮斗終身。

二、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育人功能的實踐探索

(一)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概況

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由校研究生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于2020年組建而成,宣講團的工作任務是以黨史學習教育為牽引,大力加強“四史”學習教育;同時以宣講活動為載體,致力打造出一支具備高度政治理論水平的宣講隊伍;此外,通過加強對宣講團的組織管理,在校內營造濃厚的黨史學習教育氛圍。

百年黨史宣講團的長遠目標是把自身打造成一個特色文化標桿和校園品牌,以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勢和人才培養特色為重要依托,培養出一批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人才。大學生既是黨史故事的傳播者,也是黨史知識的學習者;既是宣講主體,也是宣講對象,宣講團引導學生在黨史宣講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從而堅定理想信念,踐行使命擔當。

(二)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發展現狀

1.學習理論,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以學習、研究、宣傳黨史為主要任務。黨史宣講必須夯實理論基礎、豐富宣講內容、提升宣講質量,保證宣講團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黨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宣講黨史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這是實現育人功能的前提。在內容上,宣講團必須深入開展對黨史的全方位研究,準確運用具有權威性的文件資料,正視黨史學習教育的嚴肅性,確保黨史學習教育素材的嚴謹和準確。以史為鑒,堅定信心,從而實現黨史鑄魂育人的目的。

2.突出特色,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由研究生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而成,宣講主題注重與時俱進,把黨史故事和當下的社會時事相結合,在宣講主題和宣講內容的選擇上,宣講團總是注重反映時代的聲音,體現時代的需求,注重和時代發展的契合。宣講團的成員多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成員在對待黨史學習教育上具有積極性和主動性,經過系統且有針對性地培訓,加上專業的教師給予指導服務,理論水平和政治素養都有一定保證。指導教師在黨史學習教育領域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對黨史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論造詣,經常會通過座談會和研討會等形式帶領宣講團成員一同進行黨史研究,這些為宣講團奠定了扎實的專業基礎,突出了專業特色。

3.深耕細作,朝著品牌化方向發展。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致力于走出校園,加強和校外資源合作共享,形成特色品牌,服務更多的群體。除了校內常規活動,宣講團還積極邁向基層,擴展黨史宣講團的校外影響力。黨史宣講團選擇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宣講效果,將黨史故事生動化。指導教師在宣講活動后也會及時對宣講效果進行跟進調查,征求聽眾對宣講活動的評價反饋,對宣講效果進行系統性分析,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作出改進。在此基礎上,宣講團的水平日益提升,宣講成員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穩步提高,距離把黨史宣講團打造成一個文化標桿、一個校園品牌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三)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育人的初步成效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重視宣講團的組織建設,傳遞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凝聚團結學生力量,強化學生責任擔當意識,在育人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1.育人作用發揮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全面學、保證原汁原味深入學、樹立正確黨史觀對標學、結合學校特色多樣學,這是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著力點。江西C大學百年黨史宣講團是一支擁有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和理想信念堅定的學生的隊伍。指導教師不僅僅負責指導宣講團的日常事務,宣講前還會根據宣講主題內容進行調研,對學生的宣講方式進行指導。宣講結束以后還會對宣講過程進行回顧,根據聽眾的評價與反饋,指出學生在宣講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其加以改進,這些都對成員理論功底和宣講水平的提升帶來極大的幫助。宣講團在成員遴選、宣講分工、實踐培訓等方面都有嚴格規范的制度,多數宣講團成員是黨員,本身具有宣揚黨史的使命與擔當。指導教師注重從每一屆新生當中培養和挖掘人才,吸納優秀學生,為宣講團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確保宣講團的生機活力。

宣講團成員是大學生,其受眾群體也以青年人為主,生生之間更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強烈共鳴,達成了互學互鑒、互促互進的效果。黨史宣講團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宣講骨干,這批骨干成員主動走出校園,深入基層群眾,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黨史故事濃縮著中華民族共同的歷史記憶,黨史宣講團的每一次宣講都是對歷史偉人的緬懷,給予廣大學生精神上的洗禮,使得廣大青年深刻認識到自己肩負的偉大使命。

2.育人實踐活動繁多。江西C大學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黨史宣講團以社會實踐為紐帶,以城市革命歷史為重要依托,充分發揮南昌市這座英雄城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宣講團主辦的“國旗日日升,黨史天天講”活動在廣大師生中贏得了良好口碑,收獲了一致好評。黨史宣講團還組織舉辦了百年黨史圖片展活動,邀請校內外人士參觀,培訓了一批批優秀的講解學生隨同講解,既能帶給聽眾親和力和感染力,又能使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

此外,宣講團成員還參與編輯了《百年百個黨史故事精選》《百年紅土地百個經典故事》等冊子,以及通過不定期地舉辦黨史知識競賽、組織井岡山革命圣地游等方式,深入學習黨史,深入革命老區,組織和帶領學生進行一系列的社會考察,把嚴肅深刻的黨史學習教育內容融入實踐活動當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黨史學習教育,在親身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老黨員是黨史的參與者和見證人,其人生閱歷和革命事跡都是最生動鮮活的教科書,黨史宣講團帶領學生與革命老同志進行交流,進一步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高校黨史宣講團育人功能的實現路徑思考

(一)師生共建,形成合力育人

國家和學校對黨史育人的重視為高校黨史宣講團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黨史宣講團的長期發展離不開學校的支持,高校需要加強對黨史宣講團的組織保障,加大對宣講團的物質資源投入,發揮師生組合力量,形成育人合力。

首先,加強黨史宣講團的制度建設,強化黨史宣講團對成員的引領、導向和規范作用,促進宣講團朝著科學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要不斷完善宣講團的管理制度,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形成科學的管理體系。同時,制度還要根據時代發展的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做到因勢而變、因時而變,確保宣講團的可持續發展。其次,要加強黨史宣講團的隊伍建設,隊伍建設是宣講團長期發展的必備條件。宣講團由指導教師與優秀學生組成,合理的隊伍構成有利于宣講團有效持續運行,充分發揮宣講的社會影響力。因為高校學生自身的閱歷和知識儲備存在局限性,會出現對黨史理解困難等問題,高校必須充分調動本校專家教授學者的力量,鼓勵高校教師積極參與宣講過程,進一步提升宣講團的活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激情,提高成員的宣講能力和理論水平。最后,高校要提供物質資源保障,確保宣講活動的順利舉行,由于黨史宣講團在全國各高校創建的時間尚短,在活動經費、場地安排、器材設備準備等方面存在問題,為了保障宣講團的有效運行和發展,高校應該增加經費投入,提供必要的設施設備和日常維護,為宣講團開展活動解決后顧之憂。

(二)發揮地域優勢,開展社會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等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盵3]黨史宣講團可以結合地域優勢,利用當地的紅色文化遺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革命遺址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的歷史見證,含有豐富的物質文化資源,黨史宣講團的宣講內容可以圍繞革命遺址挖掘地區黨史文化。

黨史有階段性、地域性和事件性的顯著特征,在不同歷史階段和時期都存在明顯差異。首先,各地高校在通過黨史宣講團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有所側重,可以根據高校所在區域,立足于本地區的紅色文化遺產,通過帶領學生參觀革命遺址和革命紀念館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帶來直觀體驗,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這些紅色資源正是黨史故事的有力見證,是啟迪和教育學生的生動教材。其次,高??梢越M織建立固定的校外宣講基地,為開展持續性的黨史宣講創造條件,增強宣講成員的黨性鍛煉,提高宣講成員的思想覺悟。再次,宣講團成員不僅僅圍繞校園,更要深入基層,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讓黨史學習教育更加通俗易懂,推動黨史宣講走深走實。黨史宣講團成員有責任有義務用自己的感知和認識去宣講我們黨的偉大歷史,宣講偉大的英雄人物和革命事跡,使紅色基因根植校園和全社會。

(三)深化黨史研究,豐富宣講素材

黨史工作水平的提高,從根本上說,依賴于黨史研究水平的提高[4]。黨史宣講團要實現育人功能,就必須深化對黨史的學習與研究,讓大學生真正領悟黨史的精神實質。高校黨史宣講團對黨史的研究,既要把握黨史的歷史性,更要把握黨史的時代性,宣講要注重內容的與時俱進。

黨史宣講必須體現時代性,在具體運用黨史故事進行宣講時,應當注重挖掘黨史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以黨史中的具體內容解決當今社會的現實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黨史發揮出資政育人的功能,并真正契合時代的具體訴求。黨史不但需要進教材、進課堂,更要進頭腦,融入學生的實踐活動,構建新的富有現實解釋力和實踐引導力的黨史,實現黨史對于歷史與當下、理論與實踐的聯結,讓兩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當中。在整理黨史素材時可以從學校中蘊含的校史文化著手,深入挖掘校史故事,鼓勵師生通過多媒體平臺講述黨史人物故事與自身感悟。黨史宣講團還要吸納不同學科的優秀學生,在研究宣講素材時可以借鑒哲學、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等人文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助力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黨史宣講團要及時把握海外中共黨史的研究動態,搜集整理海外關于中共黨史的資料,豐富拓展宣講內容。

(四)加強平臺建設,發揮新媒體宣傳優勢

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的網絡信息技術已經高度發達,搭建優質、多元、高效的網絡育人平臺是實現黨史宣講團育人功能的重要路徑。宣講團應該抓住網絡宣傳的獨特優勢,創新多元化載體,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傳播技術,這樣一來,就能夠將黨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以更加鮮活和生動的方式呈現,這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從感性層面加深對黨的歷史的理解。此外,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豐富知識傳播的途徑,大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得更多的知識資源[5]。黨史宣講也可以借助互聯網的便捷性,更好地開展宣講工作。

黨史宣講的互聯網宣傳需要巧妙利用傳播策略和技巧,結合大學生思維活躍的特點,在學校微博、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上播放錄音和視頻片段,切實打通線上和線下的界限,進一步拓展宣講陣地,擴大受眾群體,增強宣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黨史宣講變得有聲有色、生動有趣。此外,還可以創建電子資源庫,實現黨史宣講資源共享,利用網絡平臺作為黨史宣講團活動宣傳的重要渠道,增強聽眾與黨史宣講團之間的交互性,促進線上交流互動,借助新媒體平臺,聽眾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意識能動性,調動思維能力,進而深化對黨史的感知。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學習黨的歷史,黨史宣講團應新時代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最新需求而組建,以講好黨的百年故事為基本任務,以提升黨史的育人效果為奮斗目標。黨史宣講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推動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踔厲奮發、勇毅前行。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J].求是,2021(13).

[2]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J].求是,2021(22).

[3]習近平.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J].求是,2021(10).

[4]歐陽淞.關于黨史研究的理論借鑒問題[J].中共黨史研究,2013(5).

[5]劉媛,彭波.大學生“知史愛黨”育人模式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24).

責任編輯:周玉婷

猜你喜歡
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兼愛育人譜新篇 奮楫揚帆再出發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育人以“禮”·傳承美德
一校一品 勞動育人
實施“四三三”育人工程 提升“三全育人”質量
“我們都是CEO”育人模式簡介
十年送刊路 十年育人情
“珠”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