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研究

2022-06-08 20:57吳敏
源流 2022年4期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

吳敏

基金項目:2021年度安慶全市黨校系統課題

(課題編號21AQDX23)

摘要:城市與鄉村是一個相互融合、相互依存、互促共榮的共同體,缺少了鄉村的支持,城市無法持續發展;缺少了城市的推動,鄉村的發展質量也就無法保障,無法真正實現現代化。因此,城鄉融合發展是必然要求。而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是我國現階段推動城市與鄉村發展的兩條主線,推動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實現“雙輪驅動”是新時代推進現代化建設、重新塑造健康協調城鄉關系的重要路徑與方式。

關鍵詞: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城鄉融合發展

城鄉關系是任何一個國家現代化過程中必然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近年來,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鎮化加速發展與鄉村加速衰敗形成了鮮明對比,城鄉發展失衡越來越嚴重,城鄉關系問題突出,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現代化的發展。城市與鄉村是一個相互融合、相互依存、互促共榮的共同體,缺少了鄉村的支持,城市無法持續發展;缺少了城市的推動,鄉村的發展質量也就無法保障,無法真正實現現代化。因此,城鄉融合發展是必然要求。

一、正確認識城鄉關系

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來看,城市與鄉村的分離與對立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馬克思認為“物質勞動和精神勞動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鄉村的分離”。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從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出發揭示了城鄉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即從原始狀態的城鄉混合過渡到城鄉分離和對立,再到更高級階段的城鄉融合,也就是“合-分-合”的這樣一個歷史發展過程。從16世紀開始,由于資本主義制度和生產力的發展,推動工業迅速發展、人口由農村向城市集中。與此同時,社會分工不斷深化,形成了各種不同的行業促進了商業的快速發展,由此推動了城市與農村的分離,整個社會文明也開始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而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和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使農村屈服于城市的統治”,大工業的發展將農村人口大量匯集到城市,并不斷侵占農村的土地等資源,對農村的發展和農業生產造成了災難性的后果,造成了城鄉對立的矛盾日益尖銳。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現代化國家,但是英國的城市化過程中同樣伴隨著英國農業和農村的衰敗與落后。但是馬克思主義城鄉關系的理論也指出:這種城鄉對立只是一定時期工農業發展水平低下的表現,這種對立不會始終存在。從城鄉對立到城鄉融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而城鄉對立的產生和消失都與生產力的發展緊密相關,生產力的發展是城鄉融合的前提。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未來社會將在新的基礎上實現城鄉發展的協調、平衡,形成所謂的城鄉融合。城鄉融合將結合城市和鄉村生活方式的優點而避免兩者的偏頗和缺點。但是消滅城鄉對立并不是無條件的,它需要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從而為城鄉對立的消滅和城鄉融合的實現提供一定的物質基礎。

馬克思主義的城鄉關系理論為我們揭示了城鄉關系演進的規律,也為新時代我國城鄉融合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當今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但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問題阻礙了現代化發展的進程,城鄉關系出現新的問題。對此,我們需要在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城鄉關系理論一般規律的基礎上,把馬克思主義城鄉關系理論與中國城鄉關系實際相結合努力探索適合中國城鄉關系發展的正確模式。在現代化進程中,城的比重上升,鄉的比重下降,是客觀規律,但是不管工業化、城鎮化進展到哪一步,都離不開農業化的支撐。因此,鄉村不能消亡,城鄉將長期共生并存,這是客觀規律?!靶滦统擎偦?、“鄉村振興”是現階段我國推動城市與鄉村發展的兩條主線,推動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的融合發展,實現“雙輪驅動”是新時代推進現代化建設、重新塑造健康協調城鄉關系的重要路徑與方式。

二、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中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而現代化的實現一定是農村和城市都要實現現代化。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是我國推進現代化的重要戰略部署,兩者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在我們要實現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中,既要有繁華的城市,也要有繁榮的農村,城鄉互補、協調發展。

(1)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在本質上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是我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的不同階段作出的戰略安排,都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我國的現代化,因此兩者應該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關系。新型城鎮化的提出是為了保證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進程與必然走向高度城鎮化結果之間的一致性與協調性。鄉村振興是為了避免一些發展中國家城鎮化進程中出現的過度城市化,從而導致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滯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所以,為了實現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一方面要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來實現鄉村社會的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城鎮化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實施以人為本的、高質量發展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來加快推進人的的現代化和城鎮現代化,為鄉村振興提供動力支持,從而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與“城鎮現代化”的雙輪驅動、同步發展。

(2)實現城鄉融合的有力抓手。建國以來,我國城鄉關系的發展受到了計劃經濟體制、工業優先發展策略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特殊性。受城鄉二元結構的限制,城鄉教育、醫療、文化、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水平仍然存在明顯的差距,城鄉之間要素流動不暢,嚴重影響城鄉融合發展。由于城市與鄉村在資源稟賦、產業結構等方面有著本質的不同,也有著各自的發展規律,受制于資源稀缺性和市場競爭性的特點,城鎮和鄉村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存在矛盾和沖突,特別是在發展目標、發展次序、制度安排、資源配置等方面。而通過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這兩大頂層戰略布局的融合,能從整體發展的角度去協調好城鎮和鄉村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和沖突,從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3)破解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徑。新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而制約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是城鄉發展的不平衡、農村發展的不充分。新型城鎮化是鄉村振興的助推器,可以通過促進城鄉資源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引導人才、資源、技術等要素向鄉村延伸,補齊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推動鄉村發展和全面振興;鄉村振興是新型城鎮化的壓艙石,當前在我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大城市病”、環境資源約束問題等需要鄉村振興提供解決途徑。D8245B0E-567F-4C09-A2A7-E0E357500411

三、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面臨的問題

(1)發展步調不統一。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雖然在根本目標上具有一致性,都是為了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但是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是我國在先后對城市和鄉村發展分別所做的不同戰略規劃,不僅城鄉發展程度不平衡,在發展對象、實踐主體、操作路徑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區別,在實際的推進過程中也是有著各自發展的小目標,因此很難實現統一協調的發展步調。

(2)體制機制不健全。2019年底我國城鎮化率已經突破60%,構建新型城鄉關系已經是必然要求,但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城鄉二元結構阻礙了城鄉要素的自由流動,戶籍和土地等制度不完善,缺乏聯動城鄉體制機制為城鄉融合提供組織和管理保障。在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因為城鄉共建共治共享的體制機制不健全,缺乏為其協調發展的組織,導致城鄉要素不能自由流動、公共資源配置的不均衡。雖然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都是我國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選擇的發展路徑,但是兩個的發展對象、實施主體 、制度安排、資源配置等各有不同,在實施過程中也屬于不同的政策體系,因此一方面形成了資源競爭;另一方面又造成了資源浪費。

四、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建議

實現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需要建立健全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促進資源、人口、勞動力與信息的相互流動,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從而塑造一種新型的城鄉關系。

(一)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要實現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的融合發展,首先就需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只有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充分認識到鄉村和城鎮之間的有機聯系,堅決破除妨礙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平等交換的體制機制壁壘、用城鄉融合發展的戰略思維去合理配置資源、爭取經濟社會效益最大化,實現城鄉雙贏的發展模式。

(二)推動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國二三產業主要集中城市,但受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的資源的限制;鄉村以第一產業為主,但仍停留在傳統農業發展階段,農業現代化不高,第二、三產業發展緩慢。鄉村振興以產業興旺為前提,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首先需要產業支撐。推動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的融合發展的關鍵在于推動城鄉產業融合發展,而推動城鄉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就是擴寬鄉村產業結構,改變農村單一且滯后的產業發展模式,加快高新業態,引導二三產業下鄉,通過現代加工業和服務業等行業的發展,以現代要素激發農村產業活力,促進農業現代化和鄉村產業多樣化發展,為城鎮化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

(三)推動城鄉要素的合理流動。要實現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的融合發展,不僅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實現城鄉之間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還要實現城鄉要素之間的合理流動。市場體系是由商品及服務市場和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構成的有機整體。一直以來,我國的城鄉二元結構模式下的戶籍制度以及以戶籍為基礎的社會福利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鄉要素之間的自由流動,不能實現資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只有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才能借助市場經濟“這只無形的手”實現合理資源配置,讓城市與鄉村融合,形成一個全國統一的國內大市場,從而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奠定堅實基礎。

當前,我國正處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時期,要正確認識城鄉發展的規律,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特別是加強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形成科學合理地城鎮化和農村現代化的建設布局,從而推動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青松.《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研究[J]《建筑實踐》2021(4)。

(2)謝天成.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機理及對策[J]《當代經濟管理》2020(8)。

(3)劉依杭.新時代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協同發展研究[J]《區域經濟評論》2021(03)。D8245B0E-567F-4C09-A2A7-E0E357500411

猜你喜歡
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國內各大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比研究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失地農民就業路徑探索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耕地保護的困境與制度創新芻議
新型城鎮化是經典城市化的回歸和升級
以協調的發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農村基層團建工作如何變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