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評價體系探微

2022-06-09 11:38唐美霞
廣西教育·B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課程評價評價體系中職學校

【摘要】本文論述中職學校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評價的策略,認為教師要有意識地細化評價細節、多方參與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多樣化評價形式以健全評價模式等,旨在完善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評價體系。

【關鍵詞】中職學校 計算機 平面設計專業 課程評價 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2)08-0062-03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計算機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然而,盡管許多中職學校都開設了計算機相關專業,但是卻沒有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引導學生反思和回顧學習的過程。而平面設計專業課程作為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有機組成部分,理應成為教師建設課程評價體系的重要平臺。對此,教師應當根據平面設計專業的特點,為學生設計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促使學生從評價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主動補足平面設計專業知識,從而在健全專業知識框架的過程中,逐步提升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知識的學習質量。

一、細化評價細節,彰顯評價價值

細節決定成敗。做好細節處理,能夠推動高品質課堂的生成。在指導學生學習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時,教師也應當主動地確定評價標準,為學生指明評價的方向,并適當地添加量化考核的內容,讓學生獲得客觀的點評,使課程評價體系真正地彰顯價值。

(一)確定評價標準,指明評價方向

在以往的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都是直接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進行點評,指出學生是否掌握了基礎平面設計專業知識,能否將學習到的平面設計專業知識運用于實際中,卻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致使學生難以從學習過程中進行反思和改進,也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此,為了讓評價更好地發揮作用,讓評價的內容更加全面,教師有必要結合平面設計專業中的知識,為學生設計內容相對豐富的評價標準,明確整個評價活動的方向,以便學生從評價中了解自己在課堂參與程度、課堂學習態度、課堂學習收獲等方面的表現情況。

例如,在“創建‘留言板’數據庫——了解數據庫”教學中,教師便可以設計包含“學習態度”“學習紀律”等方面的評價內容和標準,明確整個評價體系的方向。具體來說,教師先確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包含數據庫的概念、功能等內容,接著圍繞上述內容為學生設計如下評價標準:1.學習態度:能夠主動學習,激發學習“留言板”數據庫等平面設計專業知識的興趣;能夠基于教師的指導,積極完成課堂學習任務;2.學習紀律:能夠遵守課堂紀律,嚴格遵守課堂考核標準和紀律制度,規范自己操作計算機的步驟;3.學習計劃:學習的計劃性較強,能夠有條理地完成“留言板”數據庫的創建,并且具有較強的時間觀念和自覺性;4.專業經驗:能夠獨立解決創建“留言板”數據庫時遇到的問題,并且將獲取的經驗分享給他人;5.學習效能: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創建“留言板”數據庫的方法,增強對數據庫的認識。隨后,教師以上述評價標準為依據,組織學生開展評價活動,促使學生基于評價的過程全面認識自己在學習態度、學習結果等方面的不足,從而做出針對性的調整,逐步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教師完善評價標準中的內容,不僅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評價理念,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學生基于評價過程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從而推動優質平面設計專業課程的生成。

(二)做好量化考核,實現客觀評價

單純由教師采取“說教”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點評,會使評價環節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學生也難以把握自己的學習進度。而量化考核能夠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公平的評價環境。同時,量化考核能夠直觀記錄學生的變化,以便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規律,設計更具針對性的教育方案。對此,在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評價體系的建設中,教師也應有意識地添加量化考核的內容,從客觀的角度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

比如,在“圖片水印”教學中設計評價標準時,教師便可以圍繞具體的評價項目設定量化考核的評價形式,讓學生從客觀的角度認識到自己的學習情況。就拿“學習態度”這一評價項目來說,教師可以設計如下量化考核標準:1.能夠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主動地承擔為圖片添加水印的任務,并在實際的操作中保持周圍環境的整潔,能夠文明地使用計算機(10分);2.能夠服從教師的指導,完成教師指派的學習任務;在為圖片添加水印的同時,保持規范的操作;能夠認真負責地對待自己的實踐操作任務(8分);3.能夠基本完成為圖片添加水印的任務,相對負責地對待課堂學習活動,保持實踐操作環境的整潔(6分);4.具備基本的動手操作能力,需要在教師的監督和指導下,才能夠完成為圖片添加水印的任務,學習主動性和操作文明性稍有欠缺(2分);5.對學習活動缺乏耐心,也不能按時完成為圖片添加水印的任務,經由教師的提醒,依舊無效(0分)。之后,教師比對學生的實際表現情況,為學生進行評分,促使學生從客觀的角度,認識到自己在學習態度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做出不同程度的調整和改進,從而逐步提升學習平面設計專業知識的效果。

二、評價主體多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課堂上的評價主體是教師,學生往往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點評,再根據教師的意見,改進自身的不足。在這樣的評價體系中,學生的參與度不高,也難以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對此,在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學中,教師除了基于自身專業的角度為學生做出點評,也要為學生創建生生互評、自我反思等評價環節,讓學生也可以參與教學評價,從而獲得多元化的點評意見。

(一)教師點評,獲得專業意見

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和較強的專業素養,能夠從更加專業的角度,指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促使學生基于教師的指導意見,針對性地彌補平面設計專業的知識,逐步建構完善的平面設計專業知識體系。對此,在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當今,教師也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價值,為學生做好專業性的點評,讓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補足平面設計專業知識。

比如,在“創建‘夢幻花園’首頁——應用模板”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做好專業性的點評,引導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補充。在課堂上,教師先組織學生學習“創建并保存模板文檔的方法”“基于模板文檔創建文檔的具體步驟”等知識,并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隨后,教師為學生布置實踐操作的任務,鼓勵學生自主運用模板完成“夢幻花園”首頁的創建。之后,教師為學生做出“在進行模板文檔的保存時,沒有考慮保存路徑和保存格式”“在應用模板進行文檔的創建時,存在操作順序混亂的問題”等點評。最后,學生圍繞教師的點評,有意識地調整保存的路徑和保存的格式,并用框架圖對操作步驟進行整理,在針對性的改進中提升了學習的質量。

(二)小組評價,獲取同伴建議

學生之間的互動,是推動優質課堂生成的重要渠道。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很難時刻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學習動態,從而為每一名學生做出相對細致的點評。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之間開展互評活動,讓學生基于自身的觀察,對同伴學習平面設計專業知識時的態度、效果進行點評,以便每名學生都可以參與評價互動環節。

例如,在“窗簾改色及添加圖案”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互評的活動,讓學生從同伴的角度,認識到自己的學習實況。首先,教師先按照學生的座位進行分組,為學生打造互評的平臺。隨后,教師將評價的標準投放在屏幕上,讓學生參照評價標準對同伴的學習態度、互動情況、學習質量等進行點評,如有的學生評價道:“×××在進行實踐操作時表現得非常好,但是在小組互動、師生互動時不夠主動?!薄绱碎_展活動,促使學生基于同伴的角度了解自己上課時的狀態,并在傾聽同伴的意見后,做出相應的改變。

學生之間的互評進一步凸顯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增加了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的機會,能夠讓學生從同伴的角度,較為詳細地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從而在之后的平面設計專業課程學習中做出有效的改進。

(三)自我評價,實現自我反思

在組織學生參與互動評價環節時,許多教師將學生置于“旁觀者”的位置,導致學生在評價環節的參與感不強,難以形成良好的自我反思能力,未能有意識地回顧自身的學習質量。同時,學生在進行自我反思時,也常常存在反思力度不夠、反思范圍較小等問題,難以通過反思獲得成長。對此,在指導學生學習平面設計專業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問題引導學生自我反思的方向,讓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直面自己的不足,從而進行精準補足。

以“制作網站首頁和子頁——使用Div+CSS制作網頁”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思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在課堂的最后,教師呈現以下問題:1.你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是否積極?2.你知道什么是Web標準嗎?3.你知道Web標準的構成嗎?4.Div+CSS布局的優勢有什么?……通過設計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促使學生在解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直觀地認識到自己已經學會了哪些知識、還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從而在精準彌補平面設計專業知識的同時,逐步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不斷提升反思能力。

三、評價形式多樣,健全評價模式

在開展平面設計專業評價活動時,教師往往從單一角度出發為學生進行點評,然而,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相對復雜的,教師不能直接采用“好”或“不好”等語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點評。對此,為了更加全面地評價學生,也為了讓學生基于評價語言獲得成長,教師有必要做好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和批評性評價的整合,進一步健全評價的模式。

(一)過程與結果整合,實現有針對性的改進

平面設計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學生在開展學習活動時,也會基于自身的操作,獲得一定的實踐經驗,這一實踐經驗既代表了學生學習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知識的成績,也代表了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發展水平。對此,教師可以根據平面設計專業的特點優化以往的評價形式,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實踐操作成果,并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通過過程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的整合,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更強的改進。

比如,在教學“更新飾品公司網站首頁——應用JavaScript制作網頁特效”后,學生會基于自身對JavaScript的認識,完成飾品公司網站首頁的更新,并獲得相應的實踐操作成果。之后,教師為學生創建“展我風采”的平臺,鼓勵學生展示自己更新的飾品公司網站首頁,并邀請學生介紹自己的實踐操作過程。隨后,教師和同伴再圍繞學生的作品和操作過程,從過程和結果兩方面為學生進行點評,如“最終的結果呈現效果不錯,但是操作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更加靈活”,等等,促使學生從操作過程和結果出發,實施更加精準的改進。

(二)激勵與批評整合,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評價的語言是學生獲取評價意見的橋梁,在評價活動中,教師也會通過語言的形式引導學生反饋學習成效,使學生認識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但如果教師只采取激勵性或者批評性的評價語言,都難以讓學生以謙遜的態度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所以,在帶領學生學習平面設計專業的知識時,教師也要做好激勵性評價與批評性評價的整合,讓學生在激勵中肯定自己的進步,在批評中反思自己的不足。

例如,在學習“個性上衣”后,教師可以采取激勵與批評并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有效點評。首先,教師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激勵點評,如“你在課堂上的表現超出老師的預料,非常棒”“你對‘畫筆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的理解非常到位,值得表揚”等,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隨后,教師再指出學生的不足,如“對前景色、背景色的使用不是很熟悉”等,引導學生在后期的學習活動中認真聽講,并對不足之處進行針對性改進,促進學生的成長。

總而言之,教育評價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做好教育評價活動的優化、調整,能夠為學生提供成長的養分,幫助學生補全知識。所以,在組織學生學習平面設計專業知識時,教師也應有意識地優化課程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課程評價體系的價值,以便學生通過評價活動進行精準反思、改進,逐步提升平面設計專業學習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湯路斐.淺析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類課程教學評價的設計與探究[J].才智,2020(11).

[2]田偉娜.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職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20(5).

[3]陳巍.基于跨界視野下的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改革構想[J].新課程(下),2014(12).

[4]王偉.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評價體系研究[J].河南教育(職成教版),2013(4).

[5]解素敏.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改革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24).

作者簡介:唐美霞(1975— ),廣西賀州人,中職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會計電算化。

(責編 林 劍)

猜你喜歡
課程評價評價體系中職學校
面向卓越教師的師范生實訓課程評價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工業設計課程評價體系研究
云計算背景下的學生課程評價模式探究
德育工作淺談
評價體系小改革職業技能大提升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評價體系研究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應用型本科院?!巴ㄗR教育”的教務管理及對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