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拿結合蠟療在小兒肌性斜頸治療中的改善效果分析

2022-06-15 04:35楊志杰
健康體檢與管理 2022年5期
關鍵詞:推拿

楊志杰

【摘要】目的:探討在治療小兒肌性斜頸時采用推拿結合蠟療法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先天肌性斜頸患兒,共有80例。采取隨機抽簽法將其平均分成2組,各納入40例患兒,對照組采用推拿治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采用蠟療,對比治療效果及預后情況。結果:研究組患兒側屈與旋轉活動度顯著增大且多于對照組;研究組患兒總體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治療小兒肌性斜頸時采用中醫推拿結合蠟療能夠改善患兒斜頸癥狀,提升治療效果,建議推廣應用。

【關鍵詞】小兒肌性斜頸;推拿;蠟療;側屈活動度;旋轉活動度

小兒肌性斜頸是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多因產傷或者異常分娩導致小兒發生血腫機化、胸鎖乳突肌受損進而引發胸鎖乳突肌出現先天性單側痙攣的現象,典型的表現就是小兒頸部與頭部發生不對稱畸形且頭部向患側傾斜。該疾病需要盡早醫治避免對小兒健康生長產生嚴重影響。中醫認為該疾病屬“筋攣”、“筋結”范疇,多因筋脈痹阻、脈絡不通等原因所致,可通過中醫治療疏通經絡、消腫散結、活血化瘀來達到改善小兒肌性斜頸的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在治療小兒肌性斜頸時采用推拿結合蠟療法的臨床價值,效果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80例我院收治的先天肌性斜頸患兒,采取隨機抽簽法將其平均分成2組,對照組40例中男女患兒分別有22例、18例,月齡3-16月,均月齡(6.53±0.85)月,右肌性斜頸17例,左肌性斜頸23例;研究組40例中男女患兒分別有21例、19例,月齡2-19月,均月齡(5.76±1.01)月,右肌性斜頸18例,左肌性斜頸22例,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經X線檢查頸部有邊界清晰的頸部硬腫塊,無發熱腫痛癥狀,診斷為先天性肌性斜頸;②患兒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知情并自愿配合。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先天性疾病者;②心肺、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③治療依從性較差且經干預仍無效者。

1.2方法

對照組:該組患兒采取中醫推拿手法治療,讓患兒去枕平臥,推拿師在患兒頭部位置坐下,放松患兒項部以及肩頸部斜方肌,在橋弓穴(即胸鎖乳突?。┨帉嵤┠砣嗯c彈撥手法,具體如下:(1)捻揉:用拇指指腹與食指第二指節橈側從上到下進行捻揉,在包塊處采用三揉一振的方式交替捻揉,每處捻揉20次,共10分鐘。(2)彈撥:在胸鎖乳突肌的起止點與包塊處進行彈撥,根據患兒的耐受度從輕到重彈撥,共5分鐘。同時,在患兒局部穴位(列缺、肩井、合谷穴)進行點揉與按壓,在太陽、印堂、地倉、頰車等穴位按揉以改變顏面部的大小異常。此外對患兒頸項進行旋轉、拉伸與拔伸操作,推拿師一手托住患兒后枕部,一手托住其下頜部,將患兒頭部向健側偏轉,將下頜部向患側偏轉,旋轉到極限時停留幾秒回到原位,重復20次;與患兒保持同方向坐位,一手放在患兒頭側,另一手從其腋下插入,手掌向上的同時下壓肩部,讓頸部最大限度向健側傾斜,重復20次;兩腿將患兒腿部夾緊,一手扶住患兒后頸部,另一手放于患兒下頜部,兩手同時用力向上拔伸,重復10次。

研究組:該組患兒在推拿治療的同時聯合蠟療,明確患兒無皮膚疾病以及無破損時協助患兒取舒適體位并將胸鎖乳突肌充分暴露,取大小適宜的蠟塊(45℃-50℃),將蠟塊用保鮮膜包裹在患側胸鎖乳突肌處熱敷20-30分鐘。

1.3觀察指標

(1)對比側屈與旋轉活動度。

(2)對比總體治療有效率,痊愈:影像學檢查顯示胸鎖乳突肌腫塊已消失,頭部可自如活動;顯效:影像學檢查顯示胸鎖乳突肌腫塊基本消失,頭部活動度明顯增大;有效:影像學顯示胸鎖乳突肌腫塊縮小,頭部可活動但受限明顯;無效:臨床癥狀未改善,仍存在斜頸癥狀且頭頸活動明顯受限。

1.4統計學分析

本文數據均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標準差描述計量資料,用t值對比組間數據;采用(%)描述計數資料,用值對比組間數據,檢驗結果P<0.05驗證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側屈與旋轉活動度。

見表1,兩組患兒側屈與旋轉活動度治療前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兒側屈與旋轉活動度顯著增大且多于對照組,P<0.05。

2.2對比總體治療有效率。

見表2,研究組患兒總體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小兒肌性斜頸是兒科發病率較高的疾病,該疾病屬于頸部畸形類疾病,若不及時治療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頸部畸形面積也會隨之增大,嚴重影響患兒心身健康與正常生長發育。中醫認為該疾病多因小兒氣血瘀滯、筋肉結聚有關,可通過推拿的手法讓胸鎖乳突肌松弛,促進局部淋巴回流以及血液循環,具有消瘀散結的效果,能夠加快病理產物的代謝與吸收,通過頸部穴位的捻揉、彈撥、旋轉、拉伸等方式減輕患處粘連并增加頸部活動度。蠟療能夠運用醫用蠟的較強可塑性以及較大熱容量促進血液循環并解除肌肉痙攣癥狀,有助于加速腫塊的吸收進而減輕肌肉萎縮的癥狀。

綜上所述,在小兒肌性斜頸治療中聯合應用推拿與蠟療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恢復正常的頸部活動,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 張銘. 推拿治療小兒肌性斜頸核心手法探析[J]. 新中醫,2020,52(10):121-124.

[2] 湯歡. 針刺結合推拿治療小兒肌性斜頸療效觀察[J]. 當代醫學,2019,25(19):78-80.

[3] 倫婷. 中醫推拿結合蠟療在小兒肌性斜頸中的效果觀察[J]. 婚育與健康,2021(1):34-35.8B08279A-9DD2-4AEC-9EED-04EF76B02B5E

猜你喜歡
推拿
針刺結合推拿治療頸性眩暈67例
小說《推拿》的多媒介改編
推拿治療小兒面癱30例
溫針灸聯合推拿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分析
綜合療法治療坐骨神經痛50例
推拿與運動康復治療腰肌勞損的療效
《推拿》,盲人的詩
黑暗中的詩意
從小說到電影:看《推拿》的改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