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溫暖的教學方式營造積極的語文課堂氛圍

2022-06-21 21:55張紅秋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26期
關鍵詞:課堂氛圍語文

摘要:在當今社會,教育是社會進步的基本任務,而其中積極的課堂氛圍是打造溫暖教學的重要因素。積極、生動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因此營造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提高素質,養成良好學風有著重大意義。本文從語文中融入“溫暖” 這一元素入手來探討如何構建以心靈上浸潤與熏陶為主要形式的班級文化氛圍,從而使教育更加貼近生活,讓課堂更輕松愉悅、豐富多彩等一系列積極因素。

關鍵詞:溫暖的教學方式;課堂氛圍;語文

新課改提出了“以人為本”這一理念,要在把教育活動與學生實際發展相結合的要求下,實施有效課堂教學模式來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所以,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資源、創設輕松愉快、和諧溫馨的教學環境來調動起學生們對語言文字中美的欣賞能力以及情感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及效果。

一、溫暖的教學方式理論基礎

(一)關于“溫暖的教學”內涵的理解

“溫暖”一詞最早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喬治·米德和提出的。他認為,一個人對他人或群體產生情感上和心理方面的滿足時總會感到非常開心,這是一種積極情緒體驗;反之則會使人壓抑甚至恐懼不安,這就是人類社會最基本也是唯一與之相關的是個人內心深處所感受到的最大痛苦之一。

情感教育的主流理論是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讓學生形成一種健全的情感體系。其代表人物馬斯洛與羅杰斯的理論體系,認為人性教育的前提是以善的目標為出發點,作為教育的基本內容。而人的自我實現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從內到外逐步完成,"溫暖"是一種需要。從開始的生理需要上升為情感需要的過程就是馬斯洛所倡導的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的一種需求層次理論。

在教育教學中上,“溫暖”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但卻是一線教師教育教學不可缺少的內容。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即教師用自己豐富而生動的話語來引起學生內心深處對老師的情感共鳴,營造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其學生就會主動學習自己喜歡的教師的課程,從而取得優異的成績,獲得認可,這也是“親其師,信其道”。

(二)溫暖的教學方式類型

1.情感交流式教學模式

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在課堂教學中最常見、最活躍,也最具代表性和最有效的一種。教師與學生間這種溝通方式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分析。首先要尊重每一個孩子,教師不應該總是要求他們做一些教師人為有意義的話題或事情,而應給予每個孩子足夠多得時間去自由活動以發揮它全部潛力。其次要給兒童創造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環境:在課堂上不能只注重教學結果、作業呈現、簡單問答等這些方面,教師首先要站到自己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并提出要求;接著根據每個兒童不同特點選擇教學方法及策略,最后再以教師為主導進行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使之更好地發展個性、創造性以及合作精神等積極品質。

2.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

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教學時不能只在乎自己能講多少,能教多少。課堂中,師生之間相互尊重、互相體諒以及理解,營造一種和諧融洽輕松愉悅地學習氛圍;同時也應注重對孩子們積極情感的培養,讓學生產生強烈共鳴感并樂于參與進來,引導他們學會分享快樂并到生活之中去體驗。相比較教師的“一言堂”和“走教案”,教師以輕松的方式來教學,在課堂中,學生更踴躍,主動積極性也較高。這種情況主要表現在一些積極因素之上,如師生之間關系融洽;教師對自己所要教授課程有信心,備課充分;學生和其他同學友好相處并進行交流溝通等等,這些都是一種愉快而又和諧的狀態與氛圍給以人溫暖的感覺,容易讓教師在課堂中營造出積極向上,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三)以溫暖為基礎的教學方式營造積極性的因素

1.學生學習氛圍

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對知識點有什么想法、對什么感興趣。例如:老師可以通過提問問題或者是談話形式來讓同學們知道自己喜歡哪一些內容;也能鼓勵那些不愛表現自我的學生積極參與話題。除此之外,課余時間,還能夠與學生交流去發現上課時沒有掌握或理解不了的學習重點和難點等信息,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并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2.教師提高本身能力

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態度和學生的學習習慣都會影響到師生之間關系。所以要想使師生關系良好就必須建立積極和諧、融洽輕松地氛圍。這就要從教師身上入手。首先是對老師自身素質方面進行培養與提高:第一點就是讓教師具備較強教育意識,并能把自己作為一名優秀工作者;第二點要求我們每個人在教學中應該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和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

二、以溫暖的教學方式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分析

(一)基本思想

“以人為本”是教育工作者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成績,還要重視自己對生活和成長所產生的作用。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充分尊重每一位同學、不同年齡段兒童之間存在差異性;其次,小學語文課堂上需要激發起所有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共同發展與進步;然后根據不同年級階段特點設計出符合每個班層次需求的教育方式方法及內容等課程目標來滿足學生自身學習興趣愛好以及對知識掌握程度等等方面的要求。

(二)以溫暖的教學方式營造積極的特點和作用

“以溫暖的教學方式營造積極的師生關系”是新時代下課堂教育中所提倡和采取的話語。在這個過程之中,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諧、民主寬松、相互交流與合作發展等良好氛圍;其次應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最后老師也需要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度和自由發揮空間的機會,通過這些積極因素來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起來,從而促進師生之間建立融洽的情感關系。

(三)以學生為基礎的教學方式營造積極課堂氛圍的必要性

1.在教學過程中,以溫暖的方式營造積極性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學習?!皽厍椤笔侨吮灸苄睦硖卣髦?。當一個同學對自己充滿了敬畏和崇拜之情時,就會產生一種強烈地自豪感、歸屬感與愛慕關系;而對于那些比較內向或者較為靦腆得孩子來說,他們更喜歡去親近父母老師,也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及尊重等這些情感體驗。在課堂上,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師生之間關系和諧融洽。教師與同學、學生與學生互助友愛。老師對學生要給予更多關愛。在課堂上,教師以溫暖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以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去。在這種狀態下學生不僅能夠積極參與討論交流、解決問題而得到成就感。同時也能使師生之間關系更加親近友好與融洽和諧發展,促進學校教育的良性循環。

2.師生之間建立良好關系。情感上的共鳴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并使其在輕松和諧溫馨環境下主動參與到知識傳授當中來;同時教師也應該注意自己對教學過程掌控的尺度化、動態性及合理性等,從而形成一種積極向上和寬容待人以及平等合作與互助相結合,相互鼓勵的課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每一位學生,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而這種溫暖不僅體現在師生之間心靈上和情感交流上,還能表現為老師對學生關心、愛護與尊重以及理解他人態度等多方面因素所取得成就感及滿足程度。例如:通過以暖心狀態來營造和諧溫馨氛圍;在課堂中教師給予積極肯定,讓同學們有一種被認可的感覺,從而達到心理平衡。

3.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沒有溫暖的師生關系,那么學生就會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要營造一個良好和諧而溫馨輕松的學習氛圍。首先是情感上:老師應該用寬容、理解、尊重以及民主等方式來對待每一位同學;其次是知識方面:通過自己對生活經驗和自身經歷進行積累從而獲得更多關于教育問題及教學方法相關理論知識,提高自我認知能力與解決問題分析解決能力,進而提升學生在課堂中創造性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度。

4.課堂氣氛的好壞,是評價學生是否能夠積極參與學習,能否取得優異的教學成果。所以在語文課中教師要注重師生關系和諧發展。首先,老師要以身作則,平等對待每一位同學們;其次,老師應該用一顆寬容之心看待每個孩子身上存在著不同點以及不同性格、年齡等方面差異性,對待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給予積極地引導和幫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教師應樹立榜樣,讓整個課堂變得更加輕松愉悅且充滿活力。

三、以溫暖的教學方式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建議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活動

課堂活動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營造積極良好、溫馨和諧的班級氛圍,能夠激發出學生主動參與到課程探究和實踐當中。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祖父的園子》時,通過情感導入的方式,來引發情感共鳴。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每個人的童年生活都有著美好的憧憬和絢麗多姿的快樂,那么作家蕭紅的童年也一樣有著童年的精彩生活,讓我們一起走進《祖父的園子》去揭秘一下吧,然后帶著問題讓學生邊讀邊思考,給學生創造參與和表現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小組合作以及師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互作用,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營造良好的興趣

在課堂上,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而不是一味地給他們一種枯燥乏味的感覺。興趣是最好老師。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多種方式來激發和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點或學科產生濃厚興趣。例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游戲教學等手段創設一個輕松愉快活躍有趣又富有趣味性并能與同學們進行互動交流;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調動起其他人員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以及主動性。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月是故鄉明》時,利用多媒體技術欣賞月景圖片,并播放《彩云追月》背景音樂導入,之后以疑問的方式引入課堂主題,引發學生自由說:想到了哪些描寫月的詩句或是成語,表達了哪些情感?

(三)營造良好的情感

情感在課堂氛圍的營造中起著至關重要重要作用,所以我們要重視師生之間的感情,老師和學生是兩個完全不同但不可缺一。教師不僅僅只是知識傳授者同時也是教學活動中被教育對象。如果沒有了彼此間真摯而又積極地情誼心的話會導致產生孤獨感、抑郁情緒等心理問題;反之可以促進和諧輕松愉快學習氛圍形成,從而讓課堂變得活躍生動起來并且充滿活力,更加高效有序的完成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們更愿意在這個環境下快樂成長和發展自己。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時,通過情境表演來體會人物內心,讓學生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請同學分角色朗讀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讓學生成為故事中的人物,走進人物的內心,體會周瑜的妒忌。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閱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通讀文章后自己找出重點詞句,充分放手,讓學生自己在品讀文章過程中挖掘語言的魅力。然后通過小組討論,從字面閱讀進一步挖掘蘊藏在句子中的作者的情感。

(四) 創造良好的體驗

“學習的關鍵在于體驗”,它是一種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利用各種機會來進行積極有效地情境創設。首先要通過情景表演形式讓學生們對所學內容有一個直觀、全面和真實的感受;其次可以組織一些豐富多彩并且充滿教育意義與熏陶作用的社會實踐活動,比如說課堂上播放有關“溫暖的學習氛圍”之類的話題性較強主題短片視頻等方式吸引同學們注意力并使他們在參與過程中獲得成就感體驗。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景陽岡》時,通過多媒體課件《武松打虎》視頻資料來創設情景導入新課,通過學生自學,讓學生概括這篇課文講了什么故事,并挑選學生試著表演“武松打虎”,激發學生的興趣。課后可以布置課本劇表演活動,使學生通過團隊合作體驗文中角色的魅力,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

四、結束語

在課堂的氛圍的營造中,教師是課堂氛圍創設者,學生就是被引導的對象。課堂氛圍的營造,要以情感為基礎,在教學中融入師生之間的感情因素,但這不僅僅依靠老師。教師應該從學生身上找問題,首先了解他們對學習有著什么樣的積極心理,然后根據不同層次水平班級進行分層設計,以此激發起學生們對于學習興趣愛好以及自信心;其次就是結合每個人自身特點,制定相應的課程內容與目標,并讓每一個同學參與到課堂氛圍營造之中,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和預期目的。最后要充分利用好師生雙方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各自所擁有資源和不同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性,來營造積極向上和諧溫馨教學環境,從情感上入手培養他們學習帶來快樂的體驗。

參考文獻:

[1]王睿.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J].學周刊,2020:51-51.

[2]王愈.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積極的課堂氛圍[J].新一代:理論版,2020:178-178.

[3]李文斌.小學語文教學中營造積極課堂氛圍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0:63-64.

[4]劉秋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方法[J].散文百家(下),2018:122.

姓名:張紅秋(1995.09.30--);性別:女;籍貫:江蘇省徐州人;民族:漢族;學歷:本科,畢業于江蘇第二師范學院;現有職稱:初級職稱;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

猜你喜歡
課堂氛圍語文
如何培養技工院校學生的英語興趣
淺談“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
微課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導學探究
促進學生課堂有效思考的幾點做法
語文俱樂部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