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思維品質培養方法

2022-06-26 16:15鄭羲
科教創新與實踐 2022年14期
關鍵詞:思維品質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

鄭羲

摘要:核心素養被定義為“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包括六大素養。道德與法治課是一門提高公民道德修養和法治素養的課程,更應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目標。應從“兩難情境下的道德價值判斷”“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或身臨其境的情境”和“多樣化思考的選擇”來進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關鍵詞:核心素養;道德與法治;思維品質

根據《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被定義為“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分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并且具體細化為樂學善學、健全人格、勞動意識等十八個基本要點。接下來,我來談談在道德與法治課中思維品質培養的方法。

一、兩難情境下的道德價值判斷

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經常需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認知、分析社會事物和現象,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這種兩難故事法一直是兒童哲學課中的重要研究手段。教師通過創設道德認知沖突或抓住學生認知沖突的情境,讓學生采用辯論的方式解決問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和道德行為能力。

案例1:

《塑料與我們的生活》(蘇教版品德與社會教材四年級上冊)

為了使學生深入了解塑料廢棄物所造成的“白色污染”,教師要求學生聯系實際(學校附近的塑料顆粒加工廠對周圍的小河、空氣造成污染)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 1:這些塑料顆粒加工廠排出的污水嚴重地污染了周圍的環境,應該讓有關部門把這些工廠給關閉了。

生 2:塑料顆粒加工廠還會焚燒塑料垃圾,每天我們都能聞到刺鼻的氣味。這是害人的工廠。 ……

生 3:我聽爸爸說,這些塑料顆粒加工廠為鎮里創造了很高的經濟效益,給很多人提供了工作崗位。

師:那塑料顆粒加工廠到底是有益呢?還是有害?

該案例中,其他學生談到塑料顆粒加工廠的影響,而這位學生提到塑料顆粒加工廠為鎮里帶來了很高的經濟效益,教師沒有否定學生的觀點,而是把握生成的資源,為學生提供辯論的話題:塑料顆粒加工廠到底是“有益”還是“有害”,讓學生進行辯論。在辯論中,支持“有害”的學生能通過思辨更清晰地道出塑料帶來的危害,而“有益”的學生也能通過這個例子反駁塑料給人們帶來的幫助?!暗赖聝呻y”在使用時,教師關注的不是學生做出了怎樣的判斷,而是學生判斷的理由以及說明理由的過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從而最終幫助學生真正做到“知行統一”。

二、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或身臨其境的情境

《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指出:“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會關心、積極探究是課程的核心?!笨梢?,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核心是“做人”?!白鋈恕?,是關于人自身的建構以及人的美好生活建構的實踐活動。在教學設計和試教過程中,我們發現辯論的問題設計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或創設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

案例2《我們和誠信在一起》

“凡卡是否該回家”的問題,我采取的辯論方式,將孩子分成兩組 “回”和“不回”。

師: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凡卡該回家呢?還是繼續“守彈藥庫”?你同意哪種說法?請認為凡卡可以離開的同學坐到這邊,認為凡卡不可以離開的同學請坐在那邊。讓我們舉行一個小小辯論賽。

生1:我覺得凡卡應該離開,因為本身是個游戲。

生2:老師教導我們說話做事要有誠信,你都答應人家了,這時候走了,就沒信用了。

生3:可是大家都走了,如果只剩凡卡一個人,沒必要留下來,所以凡卡要離開。

……

師:如果已經是晚上五點半了,凡卡肚子餓了,要走還是留呢?

生1:凡卡肚子已經餓了,應該要先回家吃飯了。

生2:萬一其他同學此時回來了,而凡卡不在那怎么辦?

生3:畢竟這只是個 游戲

……

師:如果這真的是一場戰爭,敵軍不斷逼近,而援軍一直遲遲不到,哪凡卡是走還是留?

生1:我覺得凡卡應該走,因為敵人部隊人數眾多,自己一個人守不住。

生2:部隊的命令高于一切,所以要留下來。

生3:再說其他人已經走了,自己留下來可能還會犧牲掉。

……

在案例中的“認識誠信”環節中,課教材中只有一個情境,我對教材進行了調整,設計三個不同情境辯論:“凡卡該走還是該留?”,“如果已經是晚上五點半了,凡卡肚子餓了,要走還是留呢?”,“如果這真的是一場戰爭,敵軍不斷逼近,而援軍一直遲遲不到,哪凡卡是走還是留?”。

相對于只有一個思辨環節,我覺得多個思辨環節能更考驗孩子面對不同情境下的選擇。因為生活中面對各種環境,各種因素,甚至很多突發狀況,無法預料,不是課文中的一個例子所能囊括的。經過處理后,在課堂中能像生活中一樣,能遇到不同的情況,這更能貼近學生生活,更多地選擇。學生能在課堂中思維受到更多地沖擊。通過簡短的思考時間,說出其理由。

三、多樣化思考的選擇

在提高思維品質過程中,要努力提高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深刻性、獨立性、新穎性、批判性等。有專家提出,核心素養指向四大方面——能判斷會選擇,能理解會反思,能包容會合作,能自律會自主。

案例3 (蘇教版五年級上《男生女生不一樣》)

在設計尊重男女生差異的環節中,工作室一位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恬恬抽到的工作是抬水,她當場愣了,因為恬恬個子小小的,沒有力氣。

1.恬恬接下來該怎么辦?她有哪些選擇?

生1:找人換。

生2:每次少抬一些。

生3:請力氣大的同學幫忙。

2.哪一種是你們認為應該做出的選擇?

生1:每次抬少一些,多抬幾次。

生2:我每次抬少一些,多抬幾次,爭取完成任務。

師:如果你是負責沖水的,她每次都抬來的水都這么少,你會責備她嗎?為什么?

教師通過提問引導,讓學生能夠先拓寬自己的思路,恬恬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自己身材小提不動水的難題,從而得出多項選擇。全班根據“選項”找到自己支持的觀點,分組走位,小組內討論并說明理由。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其中幾種方法的利和弊。這種多樣化思考教學方式,能更有效地拓展孩子的思維能力,更有效地針對現實提問,更好地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吳曉穎.基于過程-結果教學法培養高中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J].英語教師,2018, 18(18):125-130.

猜你喜歡
思維品質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媒介運營管理者應具備的一種新的思維品質
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喜愛度
在“教學做合一”中優化思維品質 提升創新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