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任務驅動法的應用

2022-06-27 18:29劉本亮
學習與科普 2022年21期
關鍵詞:驅動情境教學模式

劉本亮

一、引題

在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在實踐教學中,我認為任務驅動法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叭蝿镇寗印边@種教學模式,它的主要結構是:呈現任務—明確任務一完成任務—任務評價。在信息技術教與學的各個環節,要把握時代特征,明確培養目標,立足課程教學,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來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思想和策略。

二、對“任務驅動法”的認識

1.概念

所謂“任務驅動”就是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強烈的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實踐活動。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發展性特點的課程?!叭蝿镇寗印苯虒W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在信息技術課中體現“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一個個典型的信息處理“任務”的驅動下展開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從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識的脈絡,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從而培養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目前,“任務驅動”教學法已經形成了“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特征。

2.“任務驅動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區別

傳統教學方法的主要特點是,教師是主動的施教者,是知識的傳授、灌輸者,學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是知識的灌輸對象?!叭蝿镇寗臃ā钡奶攸c是,它既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體現學生認知的主體作用。形成鮮明的“雙主模式”。其特點是改造“傳遞——接受”傳統的教學活動進程,而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有時處于中心地位,但并非自始至終。學生有時處于傳遞——接受學習狀態,但更多的時候是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主動的思考與探索。計算機有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這些要素在教學過程中形成有機的統一體。

三、如何來構建高效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有很多種,在實際教學中需按不同的情況區別對待。

1.創設情境提出任務

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在學習活動中最有效的時刻就是各種學習因素處在最和諧狀態的時刻。在信息技術課教學過程中,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習者帶著真實的“任務”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直觀性和形象化,對于學生來說,可以實現積極的意義建構。學習總是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的,那些生動直觀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聯想,喚起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知識、經驗及表象,從而使學生利用有關知識與經驗去“同化”或“順應”學習到的新知識。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的“任務”設計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計算機具有綜合處理圖形、圖像、動畫、視頻以及聲音、文字和語言、符號等多種信息的功能,從聲音、色彩、形象、情節、過程等方面,設計出具有某種“情境”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在這種“情境”中探索實踐,激發學生聯想、判斷,從而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任務是課堂教學的“導火索”,是問題提出的表現。通過創設的問題情境,把所要學習的內容巧妙地隱含在一個個任務主題中,使學生通過完成任務達到掌握所學知識的目的。因此在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時,教師應首先向學生布置本課程、本階段、本單元、本課程的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帶著要完成的任務或帶著要解決的問題去學習。以探索問題來引起和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2.分析任務

提出任務之后,教師不要急于講解,而要讓學生討論、分析任務,提出完成任務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問題。這個時候應該是課堂氣氛最活躍的時候。提出的問題中,一些是以前已經學習過的,這些問題學生自己就會給出解決方案;另一些是沒有學習過的,即穩含在任務中的新知識點,這也正是這個任務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最好都是由學生提出。在學生最初還沒有適應教師的教學方式時,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提示。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問題時,要采用先粗后細,逐步求精的方法。對于某些任務,在這一步不可能把所有的問題一次都提出來。對于一些任務中存在的問題,學生只有親自做到那一步才有可能提出問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再去提出并解決相應的問題。

3.探索研究

問題提出后,就需要學生通過實踐操作完成任務。學生可以先通過自主探索或者互助協作開展探究活動。學生圍繞主題展開學習,查閱信息資料,進行嘗試探索,完成對問題的理解、知識的應用和意義的建構。

任何時候,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差異。因此,盡管我們已經把問題討論清楚,但是,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一些學生還會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教師要隨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完成任務。

4.評價檢查

根據高中信息技術課的特點,應關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以及獲取知識的經驗與教訓,使其真正得到提高。不應過多地看重學生所獲得知識的對與錯。課堂評價是對學生能力的客觀評價,應該既符合社會的要求,又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要特別注意,不僅要指出學生的優點,也要看到學生的弱點,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每個學生,都必須交流展示,大家討論點評,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反饋。評價的內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熟練應用;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學間相互協作的能力,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5.總結

總之,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要仔細推敲每個知識點、統籌兼顧,為學生設計、構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掌握知識、技能和方法。真正體現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訓練他們的各種創造性思維,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26E3FABB-0BC2-4696-8822-FC1229C2D36D

猜你喜歡
驅動情境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驅動防滑仿真系統分析
情境—建構—深化—反思
學理審思:真實情境寫作之中考命題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畫好運動情境圖——解決追擊與相遇問題
AMD VS微軟 SSD的AHCI驅動選哪家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感悟三角形的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