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借科教 創新思維

2022-07-01 21:10陳滟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2年12期
關鍵詞:創造教育科學教育創新思維

陳滟

摘要:創新思維是一種善于探索的思維,是一種融合思考、操作與創造的思維,是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的精髓。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是一種幼兒自主探索、自主學習、自主創造的教育,它的開展能幫助幼兒建立科學概念鏈接,引導幼兒在層次性的探索中,提高自身科學探索能力,深入解析科學內容,是幼兒形成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在現階段中,教師往往作為科學活動的主體,側重于將科學知識強硬的灌輸給了幼兒,忽略了幼兒本身的在科學活動中的作用,失去了創新的思維與能力?;诖?,本文對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提出了具體的思考與策略。

關鍵詞:創新思維;創造教育;科學教育;探索

一、基于創新思維培養,現階段科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深度探索,難形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的中心是探索,科學活動正是一種需要幼兒深度探索的活動?;趧撔滤季S的科學活動建設,并非是向兒童灌輸成人認為有價值的知識,而是回應兒童真正感到好奇的問題。因此,教師在開展活動時要結合幼兒的發展需要與實際問題,為幼兒不斷生成有真正意義的科學活動,支持幼兒對事物的深度探索。但在現階段的科學活動創設中,教師不注重幼兒的需求,一味按既定的目標完成活動,忽略幼兒的興趣,缺乏支持幼兒深度探索的能力,不注重幼兒的求知能力,使得幼兒難以形成創新思維。

(二)教師主體性強,難形創新思維

幼兒是科學活動的主體,他們的活動興趣,決定著所開展的科學活動是否能夠有效形成創新思維。因此教師在科學活動的創設中,要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征,確定科學活動的內容及目標,幫助幼兒形成創新思維。但在以往科學活動的建設中,教師們只注重科學活動的成效性,把教師放在了活動建設中的主位,忽略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沒有考慮科學活動建設本身的受用者為幼兒,把兩者相互切割,即不能讓幼兒對科學活動增添理解性,也忽視了幼兒對科學活動的參與性,缺乏教育靈活性,致使活動建設中主客位置顛倒,幼兒每天都要被迫坐在椅子上被動學習,無法引起學習的興趣,更無法形成創新思維。

二、基于創新思維培養,開展科學活動的具體策略

基于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我們圍繞創新思維培養,開展科學活動,促進科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從中也培養了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一)導向學習,積極探究

興趣是開展科學活動的主要依據,幼兒一切的活動都依賴于興趣。創新思維需要導向的學習模式,當幼兒對一個事物產生探索興趣時,教師們就要尋找幼兒身邊的多種資源,為幼兒創設活動,支持孩子深度學習,進一步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通過層層遞進式的探究,引導幼兒深度理解科學教育內容。利用交叉連接式的學習方式,及時為幼兒的科學活動建設探究性的“支架”,支持幼兒運用自己的經驗,發現問題、剖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幫助幼兒擁有螺旋形的科學學習軌跡,幫助幼兒始終處在積極探索的思維模式,并不斷地向自己提出挑戰,使探究走向深入,幫助幼兒形成創新思維。

例如在《垃圾分類》的科學活動中,教師結合孩子們散步時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垃圾桶,開展了科學探究活動,并結合幼兒的興趣,搭起了“小支架”。如孩子們對垃圾為什么要進行分類產生了興趣,教師便帶孩子了解了降解是指污染物在地面上完全能消失的時間,探索了香蕉皮——20天、橘子皮——2年、羊毛衫——1年、易拉罐——80年、塑料瓶——100年、玻璃瓶——4000年、廢電池——永久傷害的小知識,創建了第一層次的探索支架;當幼兒對怎么進行垃圾分類產生了疑惑時,教師便結合“小豬佩奇投垃圾”的游戲,搭建第二層次的探索支架;當幼兒想知道身邊都有什么垃圾時,教師與幼兒開展了調查小活動,建構了第三層次的探索支架。這一層層的探索支架,追隨了孩子的興趣,幫助幼兒不斷進行探究,從單一走向深入,形成了創新思維。

(二)以幼為主,開創于思

創新思維的形成是幼兒自主自發形成的一個過程,因此科學活動需要將幼兒作為活動的主體,發現事物、探索事物?;诖?,教師如果想借助游戲探索等形式開展科學活動,需要以幼兒為主體,引導幼兒自主動手、動腦、發現與解決問題,讓幼兒在思考中發現問題、在探索中進行學習并解決問題。

例如在一次植物探索活動中,月月小朋友在給植物做記錄時,發現了一種一碰就會把葉子蜷縮起來的植物,她非常好奇,跑來問教師為什么會有一種葉子蜷縮起來的植物,教師并沒有給予她答案,而是引導她利用班級內的植物調查手冊、植物生長視頻與植物特征書籍、和小朋友互相交流等方式,自主調研為什么會有碰一下就蜷縮起來的“神奇”植物,最后她在自己調研的過程中,發現了這種植物叫含羞草,有著碰一下就會蜷縮起來的特點,并開心地告訴了小朋友們她的新發現。在植物探索活動中,教師并沒有直接解答孩子的問題,而是以孩子的發展為目的,重視了幼兒的體驗、感受、參與、探索,注重幼兒情感體驗,以幼兒為主體進行了科學活動的創設。引導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去驗證自己的猜測,并且鼓勵孩子開辟思維,提升了自身的創新思維與能力。

三、結語

基于創新思維培養開展科學活動,有效地打破時間、空間和資源的壁壘,促使兒童學習的延伸和發展,在此過程中我們聚焦了兒童的自主探究和深度學習,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孫淑梅.創新思維背景下的學習活動——基于“橘子的秘密”,對大班幼兒社會能力發展的探析[J].好家長, 2019(16).

[2]李杰.創新思維教育理念下班本課程建設與思考——訪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虞永平博士[J].教育導刊月刊, 2003(1X):4-5.

猜你喜歡
創造教育科學教育創新思維
數學課程中的創造教育淺議
“創造教育”引領幼兒生活與學習
STEM對我國科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啟示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巧用“錯誤”激活數學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培養職校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研究
科學教育與藝術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基于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的幼兒美術教學研究
創新產品、優化布局,讓傳統主流媒體傳播更具影響力
讓思維“輕舞飛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