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措并舉,讓小初寫作無縫對接

2022-07-06 21:26陳維嚴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7期
關鍵詞:統編教材寫作教學

陳維嚴

摘要:對于六年級的孩子來說,升入七年級是人生中第一次比較大的跨越。對于六、七年級的老師來說,如何讓六、七年級的孩子迅速適應初中的要求,在寫作上順利銜接,提升寫作水平,是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統編教材? 寫作教學? 小初銜接

從2019年秋開始,全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部開始使用統編版小學和初中語文教材。統編教材總的基本編寫理念是依據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的各學段目標和要求,細化和量化知識的掌握與能力的訓練途徑,根據各學段、年級的特點設置每個單元的教學要點。體現在寫作教學的安排上,就是注重對學生基本寫作方法的引導,另外寫作方法和寫作技能也按照教學順序設計了逐級訓練。這就為小學和初中學段寫作教學的銜接提供了可能性,也讓小學和初中學段寫作教學的銜接成為學生寫作能力持續發展和螺旋式提高的方法與路徑。

國內學界關于中小學教育銜接的研究開始較早,成果也較為豐碩。2000年以后,隨著國家相關教育綱要、政策的頒布,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逐步推進,中小學寫作教學銜接問題在一線教學中不斷被提起,亟需研究。但是,作為一個需要深入一線中小學教學中去調查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課題,中小學寫作教學的研究成果不多。

一、統編教材背景下小初寫作教學銜接的概念界定和范圍

統編教材背景下小初寫作教學銜接中的“小”主要是指小學階段的第三學段六年級,“初”是指初中階段(第四學段)的起始年級七年級。其概念界定依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墩n標》明確要求:小學高年級作文要求“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獨特感受,積累寫作素材”。這個要求是順應該階段小學生的心理和認知特點而設立的。初中階段作文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同時還要“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意”。

寫作教學銜接是根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同學段的特征,通過教師一系列的教學策略,實現六年級和七年級學生寫作能力的銜接,解決學生由小學進入初中初期存在的寫作興趣不濃、寫作內容不詳、寫作方法不明以及寫作目的不清等問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螺旋式的持續發展。

二、統編教材小初寫作教學銜接的內容與銜接點

通過對《課標》第三學段(5-6年級)和第四學段(7-9年級)中寫作部分的仔細研究和比較,我們發現了第三、第四學段習作與寫作中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同時以教科書為依托,進一步細化了小初寫作教學銜接的內容與銜接點。

1.如何由模糊的“留心觀察周圍事物”過渡至具體的“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由含糊的“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過渡至確切的“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解決途徑:重觀察,重積累。

2.如何由粗放的“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過渡至較為有目標的、較為明確的“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解決途徑:重體驗,重思考。

3.如何由小學期間較為簡易的“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順利過渡至比較復雜的“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由較粗淺的“學寫讀書筆記,學寫常見應用文”過渡至“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常見應用文”?解決途徑:重方法,重實用。

根據以上主要內容,可以從以下五個主題切入:

主題一:小學“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順利銜接初中“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

主題二:小學階段基本要求“留心觀察周圍事物”與初中“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相銜接。

主題三:小學“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逐步提升為初中“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

主題四:由小學高年級“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充實多種表現手法和修辭等,從而達到初中“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容具體充實”的要求。

主題五:由小學較為簡單的“學寫讀書筆記,學寫常見應用文”逐步適應學會寫作多種文體,與初中“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常見應用文”相銜接。

三、前期的調研及準備工作

筆者及課題組成員通過問卷調查,試圖了解學生進入初中之后寫作上的一些困惑,以及學生的寫作現狀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實際效果,梳理小初寫作教學銜接的主要問題。

課題組成員在對隨機抽取的一百名初一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對于學生來說寫作上遇到的困難主要有三:首先是詞匯量少,寫不出優美的句子,語言干癟。這一部分同學占比達56%。其次是沒有好的素材,不知道寫什么。這一部分同學占比為20%。最后是不知如何構思,怎樣突出主題。這部分同學占比是24%。據此我們發現76%的學生在寫作上的主要問題是語言積累、素材積累少。

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說,他們因為平時缺少積累,寫作時泛泛而談,寫不出精彩的細節,他們無法把對生活的思考、對情感的表達體現在具體的細節刻畫中。如此,文章也就缺乏表現力,中心難以突出。

那么這些同學是如何解決寫作中遇到的困難的呢?為此我們對這部分同學做了“你在寫作方面做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的問卷調查。在調查中我們發現78%的同學采取的方法是多讀書,如滿分作文類書籍、精美名家散文和古今中外名著。這其中有大約12.5%的同學會在閱讀中摘抄好詞好句積累素材。然而學生反映,由于學習任務多,閱讀時間有限,積累詞句雖有效果但難以形成體系,在寫作中雖可以運用但多成了碎語。7%的同學采取的方法是平時多做關于寫作的練筆。這部分同學反映此方法效果明顯。4%的同學選擇報寫作類輔導班,這部分同學反映效果甚微。

根據如上調查可以看出,同學們很想提高寫作水平并嘗試做出努力,但缺少大量的時間去閱讀、去積累等原因制約了他們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深深地感到小初寫作教學銜接研究的重要性,并且我們也深刻發現應當把我們的研究重點放在如何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上,從而保證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能力的可持續發展。

四、解決方法及途徑的探索

1.以統編教材單元習作為依托,建立小初寫作能力提升表并在單元寫作教學中落實。

(1)提升觀察能力。幫助學生認識到觀察能力的變化,采取一定的手段介入到學生觀察能力的改變中來,通過正確的介入幫助學生認識自身觀察能力的提升,從而利用觀察能力不斷提升其自身的寫作能力。

(2)提高語言表達的能力。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適當地加強對寫作技巧、方法的詳細講解,使學生能夠根據寫作的需要,合理選擇表達題材和表達意向,通過聯想、擬人、比喻等表達方式豐富表達內容,從而降低寫作的難度。

(3)提高抽象思維能力。通過列寫作提綱以及指導學生畫思維導圖的形式,訓練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在寫作方面,六年級和七年級學生最大的不同就是思維能力的改變,所以,要實現小初寫作教學的有效銜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就要加強抽象思維能力的訓練。

2.開發小初銜接寫作教學系列微課,以系列微課設計為引導,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提供寫作支架。利用微課中對寫作的重點難點進行適當的點撥,為學生答疑解惑。

3.以中小學讀后感寫作等作為切入點,細化要求,提升寫作能力。

中小學讀后感都要求學生在寫作前對作品進行深讀深悟,有自己的感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外活動,激發學生閱讀動機和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寫作時從標題、寫作思路、表達方式等方面進行闡述。在教學目標上,小學要求初步掌握,初中要求準確把握。

(1)在讀后感寫作教學目標的銜接上,對學生展開有梯度的訓練,并從三個方面進行實踐探索: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文章發表看法;指導學生創意表達;培養學生讀思結合、勤動筆寫讀后感的習慣。

(2)根據學段要求設計教學環節:感知文本特點,了解作者創作意圖,提取重要信息,表達自己的看法。梳理故事情節,提煉關鍵詞語,形成自己的觀點。

(3)通過主題式閱讀,設計讀后感寫作教學的內容,遷移運用,拓展練習表達。在讀后感寫作教學內容的銜接上,在提升“感悟能力”上,明確感悟的點,對恰當引述等方面提出要求。

(4)讓學生學會多樣表達方式,鼓勵學生夾敘夾議、議論式表達,指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閱讀文本,找到合理的角度加以分析。由以“記敘”為主的表達方式,慢慢過渡到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包括記敘、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最終達到讓學生學會多樣表達方式的目的。

4.編寫寫作學案,指導學生寫作。

基于統編版語文教材小初寫作教學銜接的實踐研究,正如一條河流,小學老師要明確它的流向,初中老師應該去探尋它的源頭。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小初寫作教學銜接才會體現出它的重要意義。

為了積極落實課題研究,依據統編七年級教材,“基于統編語文教材小初寫作教學銜接的實踐研究”課題組還組織編寫了《快樂讀寫》作文學案。

該學案秉承“以學為中心”的原則,注重課堂教學的可操作性和學生訓練的序列性,做到堅持以經典課文為寫作教學的范例,以課堂教學模塊為呈現形式,以課堂訓練為設計主線,力求探索一條作文教學的新路。

該學案已經刊印,并在經開區部分初中的七年級進行試用,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廣泛贊譽?!犊鞓纷x寫》的刊印與使用標志著小初寫作教學銜接從理念變成了實踐,極大推動了課題的深入研究。

五、取得的效果與反思

“基于統編語文教材小初寫作教學銜接的實踐研究”主要針對小升初的語文寫作教學銜接問題,這些問題是影響學生進入初中后寫作水平不高甚至滯后的主要原因。這些問題不是僅僅停留在學生的層面,更多涉及教師對小學與初中在寫作教學方面的聯通與互滲。這種聯通與互滲需要教師特別是初中七年級語文教師對小學與初中寫作課程體系有深入的了解。

所以,筆者認為首先要關注教師在寫作教學上存在的問題,對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存在的銜接不暢、方法不明、意識不清等問題給予指導。在指導過程中,依據本課題前期研究的重難點及相應的階段性成果,以綱領式、條目式為主,讓教師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細化的寫作指導。教師不應閉門造車、一葉障目,而應在更多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去思考與實踐。

其次要關注有效方法的訓練,從而讓學生對寫作更易接受。語文教學主要聚焦于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其中寫作是幾乎每一個學生都頭疼的問題。從學生層面思考,就要了解學生寫作的實際情況,尤其是七年級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寫作知識、寫作實踐。

無論是教師層面的寫作教學,還是學生層面的寫作實踐,要想做出成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寫作,既是一個需要時間檢驗的實踐性問題,也是一個需要理論指導的螺旋式的思維問題。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余文森.從有效教學走向卓越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54.

[3]溫儒敏,陳先云.統編小學語文教科書:教學設計與指導(1—6年級)[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

責任編輯:丁 蔚

猜你喜歡
統編教材寫作教學
統編教材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初探
從最新初一語文統編教材得到的教學啟示
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初中歷史統編教材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初中語文統編教材課后推薦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學系統確定教學內容
基于作文視角的統編教材運用
民族預科生寫作教學的對策探究
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趣味性
小學高段語文寫作教學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