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制個性化作業,助學困生減負增效

2022-07-09 13:43陳小芳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24期
關鍵詞:個性化作業減負增效溝通

陳小芳

摘要: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政策),隨著“雙減”政策在各地區各部門的貫徹落實,部分“學困生”的家長卻陷入了“困境”,自己無法輔導孩子也不能給孩子報輔導班。在這種“雙減”背景之下,學困生成為了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群體。幫助學困生“提質減負”已經勢在必行。

關鍵詞:個性化作業;學困生;溝通;興趣;減負增效;家校交流平臺

一、當前作業問題剖析

(一)作業理想完成時限與學困生實際能力存在差距

老師在作業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學困生的情況,忽視了他們對英語知識的實際掌握程度。學生因害怕老師責備,而選擇抄襲、謊報或應付等形式,給老師留下一個錯誤的認識。這些因素的疊加,造成了學困生作業完成的能力和老師理想范圍存在極大的差距。

(二)作業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

英語作業偏向于識記類訓練,以復習課堂所學知識為主,或在考試復習階段,結合考試特點進行專項題目訓練或試卷練習,很少涉及聽力、朗讀、寫作方面的訓練。這種過于單一和固化的作業形式,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英語學科學習的興趣。

二、結論與建議

(一)溝通師生情感,誘發學習興趣

一般學困生會有一種自卑心理,他們不會主動接近老師,跟老師之間的情感比較冷淡。但是情感是人的心理機制的中心,是一種很強的內動力。沒有肯定的、積極的情感,就不能有學習的動力。別林斯基說過,愛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對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二)開設“家校交流平臺”,提高作業質量

學困生在完成家庭作業的過程中非常需要家長的督促和鼓勵,但是很多家長對英語學科的認識和配合還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筆者認為英語教師開設“家校交流平臺”非常重要且很有必要。

(三)根據學困生的需求設計合理的作業,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

整個模塊分三個單元,其中第三單元為綜合練習。每個單元設置基本固定的作業板塊,分別為“Talking”、“Reporting”、“Grammar Focus”、“Challenge Time”、“Reading”、“Fun Zone”。

結語

作業對于學困生的學習是否有效,不僅要考慮量的問題,更要考慮質的問題。教師必須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尊重學生的差異,貼近學困生的實際水平。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屈小武,莊蓉蓉.“基于單元主題的校本作業編制研究”,《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3.

[3]王發明.鼎尖教案.延邊教育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個性化作業減負增效溝通
初中英語教學中實現“減負增效”的策略
初中化學個性化作業設計技巧探微
輕擺渡,濟江川
決策咨詢活動中的溝通藝術
初中作文教學分層分組策略探究
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的設計與評價
高中英語閱讀及個性化作業的嘗試以及相關思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