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政策指導下多媒體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的應用

2022-07-13 20:51王紅
教育·讀寫生活 2022年6期
關鍵詞:平行四邊形雙減多媒體

王紅

作業是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工具,在教學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是作業的主體,教師要通過作業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基于興趣和自身的知識、經驗,發揮自身自主學習、探究和解析問題的能力,體驗成功所帶來的成就感,并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要盡量以作業難度的控制,來讓學生從作業中獲取成功的喜悅。以成就感為基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驅動力。

在“雙減”政策的指導下,教師不能輕易忽視對作業“減量增效”的要求。教師要在課程標準的要求基礎上,設計有效性的、創新性的、分層性的、實踐性的作業,以發展性的設計原則,開展對應的作業設計活動,通過多媒體的優勢展現,將多媒體運用到作業設計的過程中,以此發揮作業的一般作用和功能。同時,重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展現,使作業能夠發揚學生的個性,讓所有學生可以基于作業內容的實踐,獲取最優程度的發展。既要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所尊重,又要立足于“雙減”政策的條件,革新作業形式和內容,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另外,推進學生的個性成長,并以此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都得到提升。

一、“雙減”政策指導下革新作業設計的目標

依照對作業設計的探究,初步依靠多媒體建構適合小學生的操作性數學作業,切實處理當前廣泛存在的數學作業“低效多量”的情況,依靠對作業數量的嚴格控制和作業質量的提高,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整體質量的目的。而在實際設計作業的過程中,要以主體理論為引導,以課程標準為依據,迎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齡特點,利用與素質教育相符的新型作業方式,盡力提升教學質效。

教師要懂得突破原有單調性的、封閉性的、缺乏應用性的作業設計方式,通過生活性的貼近、開放性的延展,推進學生整體素養的加強,讓學生夯實一定的知識基礎,并具備熟練化應用知識的技能,使數學作業的完成過程是愉悅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實踐趣味,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促使學生在理念和方式的轉變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重視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透過學習方法的提煉和把握,提升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雙減”政策背景下的作業設計

設計作業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鞏固能力,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因此,作業的布置與設計有其必要性。教師在布置或設計作業的時候,要重視學生學習特點的凸顯,通過教學任務和課標要求的融合,恰當地、適度地進行作業布置,不能以量的大小作為質的衡量標準。若過度地采取“題?!庇柧?,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危害性??赡苁秦摀募又?,導致學生學習動力的降低。而動力的降低會逐漸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效。過度的學習會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限制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就教師來說,過度依賴作業內容,提高學生成績,對課堂教育整體的效率并無利益可言,過量的作業,還會給自身帶來批改層面的負擔。就家長來說,會因為輔導量的增大,而產生輔導方面的重擔。因此,對“雙減”政策的推進應該是必要的,教師要以“提質增效”為核心,進行作業設計,透過功能性工具的使用,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促使學生立足自身的學習興趣和已有經驗,鞏固基礎知識,提高理解能力。

三、“雙減”政策指導下利用多媒體設計作業的積極價值展現

(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能夠應用媒體性的技術,營造科學化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構成“提問性”“探究性”“獲取性”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精力投入到教師所設計的課堂氛圍中,進而以問題的解析為目標,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開展數字化的、現代化的教育,通過對鍵盤、電子顯示屏、PPT、動畫等表現形式的運用,踐行教育,拋棄原本陳舊的教學形式,踴躍指引學生,以此積聚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依靠生活化的數學問題導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而多媒體之所以可以展現出激發興趣的作用,是因為它本身為學生帶來的視覺沖擊。這種視覺沖擊,迎合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所以,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有助于完善作業設計的內容

利用多媒體設計作業,可以有效幫助教師實現對應的作業設計目標,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整合多媒體技術的展現能力,將作業設計滲透至學校的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調動,降低小學生沉重的學習壓力,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可以結合媒體技術的運用,完善作業設計的內容和形式,可以通過微信、釘釘等媒體技術,向學生傳遞作業任務,或依靠互聯網平臺,設計對應的作業內容。以趣味性的激發和有效性的運用,完善作業設計過程,提高作業設計的效率。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數學教育的最終目標,并不是提高學生的解題正確率,也不是對應試技能的把握,而是借助課堂鍛煉,提高學生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活動的時候,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鍛煉學生的思維,以問題的擴充,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掌握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差異化特性,設計區別性的課堂方式,以此深化學生的參與能力和探究能力。而在探究的過程中,應用多媒體,實則就給予了學生自主思考、自主解答問題的機會,這種機會的提供,會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雙減”政策指導下多媒體在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一)多媒體應用下作業設計理念的轉變

政策要求以新課程標準為奠基,突破課程重點和難點,重視基礎知識的夯實和能力訓練的覆蓋,并充分思考各個時期學生的實際要求,要具備一定的革新性、延展性及多元性,借此滿足學生的現實性要求。小學時期的作業設計,應該基于多媒體的優勢展現,趨向多樣性。教師在轉變理念、探究“雙減”政策指導的過程中,在實踐的進程中,整合和促進班級作業的整體改善和學生課堂評價的系統革新,研討單元性質的作業內容設計,確保在“雙減”政策的引導下,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有效完成降壓提質的課堂教育。

(二)多媒體運用下的實踐性作業設計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托學生的年齡特征,設計實踐性的作業方式和內容,通過多媒體“變繁為簡”的優勢展現,設計實踐類型的生活性作業。以動靜間的融合,分析問題的關鍵點。透過獨立探究、獨立實踐的過程,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問題分析能力。教師要圍繞學校的實際教育狀況,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實際探究,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進而縮小理論和實踐間的距離,并依靠學科階段性的特征,融合“提高學習能力,提升思考能力”的核心,在作業設計層面,持續革新路徑,通過內容和形式的轉換,真正落實“雙減”政策,切實做好“雙減”工作。

以蘇教版教材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四章“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為例。教師在講述加減法運算的時候,可以結合多媒體設計一個實踐性的作業,像“情境圖”的創編,以畫作的顯示,讓學生在計算100以內加減法的過程中,掌握整體和局部的聯系,并熟練應用計算100以內加減法的方法和技巧。

又以蘇教版教材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章“時、分、秒”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認知時間的過程中,也可以為學生設計實踐性的作業。時間是一種抽象性的東西,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如果想要加強自身對時間的認知,就要將時間具象化。為此,教師在設計實踐類作業的時候,就要讓學生圍繞自己的一天,進行時間的記錄,以此深化學生對時、分、秒的深刻記憶、運用及轉化。

(三)多媒體應用下的探究性作業設計

伴隨“雙減”政策在各個學校內部的落實與實踐,各個學科的教研轉向組合,都在踴躍探究創新性的、探究性的作業形式。單元理念下的綜合作業設計,是相對比較有效的能力提升方式。教師可以整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本質特性,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單元為主,設計探究性的作業。進而借助多媒體技術所展示出的內容延展和資料擴伸,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可以在課標的基礎上,依照對應的規定,為學生明確目標,提出問題,這樣探究性作業的設計,就更為規范、更為生動。

以蘇教版教材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章“兩位數乘兩位數”為例。教師在講述運算技法的時候,就可以沿著課程的目標確立,提出探究性的作業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的探究思維和解題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的展現,設計這樣的探究性作業問題:“圍棋的棋盤由縱、橫各19道線交叉構成,說明橫、縱各有19個交叉點。問:棋盤上一共有多少個交叉點,該用哪種方法計算呢?”學生可以在問題的研討中,提升學習能力,深化數學素養。

(四)多媒體運用下的分層性作業設計

為突破單元課程的教學難點,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技術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學習情況的分層,只有這樣,教師才可以設計出具備針對性的作業,學生也可以在教師的分層引導下,以自身的知識、經驗為基礎,選擇作業內容,提高學習成就感。最重要的是,教師可以借此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讓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夠得到綜合性的延展。

以蘇教版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二章“多邊形的面積”為例。教師在以“多邊形面積”為單元主題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要明確具體指向的作業內容,并向學生提出對應的任務完成要求。只有這樣,教師所設計的分層作業,才可以切實做到對“雙減”政策的落實。

單就“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為例設計分層作業,教師可以簡易化地對學生進行分層,以基礎型、提高型、拓展型的具體作業內容,開展作業設計活動,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激趣和學生主體的凸顯,加強學生的數學素養。即:

【基礎型】

1.算出以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1)底8米,高5米;

(2)底6分米,高7分米;

(3)底9厘米,高4厘米。

2.判斷題。

(1)兩個平行四邊形的底邊相等,其面積也相同;

(2)假如平行四邊形的高沒有變化,底越大,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就越大;

(3)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底為6厘米,高是3分米,面積為180平方厘米。

【提高型】

1.你可以想辦法求出下面這個圖形的面積嗎?

2.你會畫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嗎?

【拓展型】

用細細的木棒釘成一個長方形的框架,長為20cm,寬為15cm,假設將其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那么它的周長是否會發生轉變?面積是否會變化呢?為什么?把平行四邊形拉成長方形,面積與周長又會展現出什么樣的轉變?

綜上所述,在“雙減”政策的指導下,教師在融合多媒體功能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要遵循政策所提出的原則,創新作業方式,改革作業內容,透過作業展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找尋”“思考”“實踐”“玩樂”為主,開展作業設計活動,透過多元化的方式轉變,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設計實踐性的、分層性的、數字性的、豐富性的作業內容,借此真正落實“雙減”政策,做到減量不減質,并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和綜合成長。

猜你喜歡
平行四邊形雙減多媒體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平行四邊形的煩惱
多媒體情境下培養學生閱讀素養的三個維度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平行四邊形”易錯題
多媒體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找圖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