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自信下小學語文教學滲透方法研究

2022-07-15 22:46陳寶銀
中學生報·教育教學研究 2022年25期
關鍵詞:教學價值文化自信教學策略

陳寶銀

【摘要】學習語文的目的不僅僅是牢記生詞或者句子,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習獲得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需要對教學設計進行創新性的實踐。當下國家已經開始重視學生的文化自信培養,全力貫徹學科育人的教學理念,語文教師也必須做到與時俱進,需要更加注重對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的滲透,結合有效的教學設計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得到立體化的培養,提升語文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化自信;教學價值;教學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課堂一定要對教學模式具有清晰的認知,結合現代教學思想,發揮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同時語文老師要落實教學改革的理念,在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過程中,對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完善和創新進行深入探究。素質教育是當代我國小學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也是各位教育工作者需要進行更多思考的內容。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理念已經脫離了應試化教學,而是需要在新穎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

一、小學語文培養文化自信的教學價值

(一)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優秀的教育,永遠把育人當成第一目標。核心素養的發展是培養現代化人才,培養合格下一代的基礎要求,其次序應排在文化教育之前。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講,優秀的核心素養關乎日后的成長和發展。小學語文教師利用中華文化的宣揚,讓學生領悟文化中蘊含的哲理,并為自己的祖國感到自豪。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可以幫助學生們從中華民族豐厚的文化底蘊中得到熏陶,增強自主學習意識,幫助學生理解責任與肩負的使命。小學生的年齡階段為7歲到14歲之間,思想意識和意志品質都在高速發展之中。小學語文教師應抓住這個重要節點,以學科育人為出發點,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結合中華文化的教育和警示功能為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

(二)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文化的理解對于學生的要求很高,簡單的幾個文字或者詞語可能蘊含了大量的信息,需要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深度思考。同時培養學生的文化路徑必須結合豐富的教學手段,能夠拓展學生文化視野。語文教材中包含著大量的優秀民族文化,可以幫助學生們從中得到啟發,提升學生的文化儲備。小學語文教師在多樣化教學設計中,導入新穎的教學素材,并構建更多符合教學需求的實踐活動,學生獲得更為直觀的學習路徑,實現對文化內涵的領悟,加強對語文知識的解析能力,加深學習的印象。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不僅僅是知識、概念的理解,更需要內心產生共鳴,這樣才能發揮出語文課堂的作用,也是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的基礎。

二、小學語文培養文化自信的教學策略

(一)互動引導學生建立文化自信

其實語文教學這一版塊與其他學科相比,還是有著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如果學生只能呆板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不能體會文章的文化價值,那么即使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鉆研,可能也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語文教學中文化自信的培養,更多層面講的是通過一篇課文,讀懂其中蘊藏的文化內涵。這種文化內涵,是我們必須了解,也必須知道的。教師可以用合理的互動引導作為與學生交流的橋梁,給學生指出思考的方向,找到感受文化內涵的切入點,幫助學生在閱讀中建立文化自信。舉例來說,在教師給學生講到《趙州橋》這一課時,從表面上看,這只是一篇說明文,主要描述趙州橋的內容,似乎沒有什么文化渲染,學生也很難去體會其中的內涵。但教師運用互動引導,不僅講解課文的生詞、句子,以及這篇說明文的特色,還給學生提出了幾個互動問題,比如作者在形容趙州橋的設計時用了“創舉”兩個字,請問趙州橋都有哪些“創舉”?而文章中所描寫的精美的雕刻圖案又有著哪些獨特的意義。學生在思考教師互動問題的時候,就會恍然大悟,體會到文章中蘊含的文化內涵,真正領悟到趙州橋所代表的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其實教師給學生講的這些內容,可能考試的時候并不會去出考題,但這些都是需要學生去了解的,這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去體會的文化內涵,有助于學生建立文化自信。

(二)結合互聯網技術教學導入教學素材

網絡時代的到來讓文化迅速傳播,也為語文課堂提供了更多的教學素材,能夠拓展學生的眼界,是培養學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徑。語文教師需要合理運用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優勢,給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資源,實現文化自信的培養。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來選擇教學策略,尤其是情景、教學素材的導入,讓學生在相應的氛圍下獲得情感的升華,形成良好的文化渲染,更利于學生感受文化、培養自信。舉例來說,在《走進信息世界》的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結合課文主題,利用互利網拓展教學寬度。比如中國風是目前世界流行的文化符號之一,很多外國人都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播放一些世界各地學習中國武術、爭相感受中國美食文化、欣賞書法美術作品的影像資源,還有外國人過中國傳統佳節的資源,或者播放一些中國風的流行歌曲等等。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內心感受,也讓學生意識到中國文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獻給全世界的禮物,是世界上最為悠久、豐富、絢麗多姿的文化代表之一,讓學生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有利于學生形成文化自信。在語文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發自內心他產生共鳴,是培養文化自信的關鍵。

結語

素質教育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其不僅推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進步與提升,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思維品質與道德素養,對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并以此來實現教書育人的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劉賢英.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文化自信教育[J].新課程,2021(30):79.

[2]齊瑛.文化自信視域下小學語文經典閱讀策略[J].新課程,2021(32):59.

[3]楊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文化自信教育[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3):210.

猜你喜歡
教學價值文化自信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統編本初中文言文選文變化及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氣排球與硬式排球工體課教學價值對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