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朗讀的有效性

2022-07-17 12:40李靜
速讀·下旬 2022年4期
關鍵詞:閱讀有效性小學語文

李靜

◆摘? 要:小學階段,小學生所學習的學科以及學科知識相對基礎,語文學科便是其基礎的學科之一。新課程標準下,情感朗讀的方式應運而出。情感朗讀指的是在朗讀中融入情感,通過自身的語調、語氣來呈現文章的情感。因此,情感朗讀的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鍛煉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情感朗讀有效性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情感朗讀;有效性;策略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朗讀有效性的提升與教師閱讀教學的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需在教學中以小學生為中心,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小學生能夠有閱讀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能夠主動在閱讀中融入情感。然而,經過相關的實踐調查發現,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并未應用情感朗讀的方式,也有部分教師缺乏對情感朗讀的認知,缺乏對情感朗讀方法教學。為此,想要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朗讀的有效性,還需教師積極改變教學理念,創新方式。

1簡析小學語文情感朗讀有效性無法發揮的原因

1.1教師教學的方式單一

新課程標準下出現了很多新型教學方式,但是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并未開展情感朗讀教學,認為情感朗讀與普通朗讀無異,也忽視了小學生的需求。因此,小學生并不了解情感朗讀的方法,也缺乏情感朗讀的興趣。

1.2教師對情感朗讀的認知不足

小學階段是學習與積累的階段,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也需要一定的積累。然而,部分教師缺乏對情感朗讀的認知,也錯誤的解讀了積累的含義,只在課上時間幫助小學生積累閱讀素材,并未教授小學生情感朗讀的方法,并未培養小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歸根結底是教師對情感朗讀的認知不足。因此,相對于閱讀知識與閱讀積累,教師更應注重方法教授,讓小學生掌握情感朗讀的方法。

2簡析提升小學語文情感朗讀有效性的策略

2.1創設與之相符的情感情境

情境教學法一直深受教師的歡迎,也在教學之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開展情感朗讀教學,需要教師創設與之相符的情感情境,將小學生帶入到文章的情感之中,幫助小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情感情境,使小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助力下深入理解文本的情感。

例如:以《去年的樹》為例。文章講的是鳥兒與樹木之間的故事,展現了鳥兒與樹木之間真摯的友誼。如何讓小學生流利、有情感的朗讀課文,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感受鳥兒與樹木的情感,并從中學習到鳥兒信守諾言、珍惜友情的品質是教師應重點思考的問題。為此,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信息技術制作相應的視頻,引入季布“一諾千金”的故事,季布有很多朋友,主要得益于其說話算數,信譽較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后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引入此視頻,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朋友之間的情感,明白友誼的珍貴,小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便會深入的理解文本中的情感,也會自覺的融入自身的情感。

2.2與小學生共同參與朗讀

情感朗讀顧名思義與情感二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小學生需先理解文本中的情感,才能在朗讀中融入恰當的情感。為激發小學生的情感興趣,也為讓小學生掌握情感朗讀的方法,教師可以與小學生一起進行情感朗讀,使小學生能夠在情感朗讀中積極且認真。

例如:以《金色的草地》為例。在其閱讀環節,教師可以先和學生一起朗讀一遍文章,再和學生一起對文章中重點的語句和詞語進行深度解析,分析其中的情感。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思考早晨、中午以及傍晚草地的變化情況以及變化的原因,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之后,教師可以對文章中美麗、可愛、有趣等詞語以及詞語所在的語句和段落做具體的分析,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讓學生意識到大自然是一個奧妙無窮的世界,無論多么平常的事物,只要我們留心觀察,便會發現不同。當學生理解了文本的情感,深化了對文本的認知,學生才會在情感朗讀的過程中用心的投入情感,情感朗讀才會得到有效開展。

2.3以小學生為主體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朗讀有效性的提升首先需要激發小學生情感朗讀的興趣,讓小學生能夠有情感朗讀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即使在沒有教師監督的情況下也會主動進行情感朗讀。因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小學生情感朗讀的興趣,這則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以小學生為主體,了解小學生的需求,尊重小學生的個性,并注重對小學生的鼓勵,幫助小學生建立情感朗讀的自信。

例如:以《陶罐和鐵罐》為例。文章中的鐵罐學自持堅硬,傲慢無比,瞧不起陶罐,陶罐謙虛有禮,不予爭辯,最終,陶罐和鐵罐也迎來了不同的結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為培養小學生情感朗讀的興趣,可以對小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和揣摩文章中陶罐、鐵罐的神態、心理、情感,感知陶罐、鐵罐的不同特點。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小學生結合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特征融入相應的情感,選擇與之相符合的語氣、語調,以突顯出角色的特征,表現出角色的神態與情感。同時,教師則應為小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讓每組小學生都有機會進行進行情感朗讀展示,不管小學生表現的好與壞,教師都應積極鼓勵小學生,肯定小學生的優點,建立小學生的信心。面對小學生的不足,教師則應委婉指出,以讓小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并及時彌補其不足,提升其閱讀能力。

3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眾多,情感朗讀便是其一,也是重點。情感朗讀法有著眾多的優勢,能夠讓小學生深入文本,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使其能夠深入了解文章以及文章所要闡述的道理和所要表達的情感,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應將情感朗讀法靈活的應用到閱讀教學之中,以促進小學生的學習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閆海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1,(07):128.

[2]馬進,邵燕娜.語文閱讀教學中“文本悟讀”的課堂實現[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21,(03):64-66.

[3]朱自強.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入閱讀”模式[J].課程·教材·教法,2020,(03):10-15.

猜你喜歡
閱讀有效性小學語文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語文課堂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研究
“騎驢”出發在思辨中前行
閱讀教學:“吻醒”文本的過程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