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深植德育教育

2022-07-19 22:37劉健美
民族文匯 2022年49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德育小學

劉健美

摘 要:小學教育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德育有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小學德育工作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因此學校應該通過德育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促進社會的發展做出自己的應盡的義務?;诖?,本文就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深植德育教育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德育

小學德育與法治課堂是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作為一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深入探索德育的有效方法,保障學生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因此,本文針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的德育教育進行分析,從發掘教材內涵、生活化教學、情境教學法這三個方面闡述了行之有效的德育策略,以期能為更多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發掘教材內涵

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幫助小學生了解基本法律知識,明確行為規范要求,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的一門課程。因此,要真正推動學生的思想建設,教師首先要透徹地理解教材的內容,把握好教材要傳達的觀點,然后根據生活靈活運用教材的內容,并將教學內容劃分為不同的德育主題。

例如,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教師應當向學生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識,包括我國現行憲法,以及更詳細的各個行業的規則,如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勞動法。每個學生在校期間都要自覺遵守校規校紀,走出校園也要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教師可以引出“遵紀守法”的德育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同時結合實際案例,例如,學生在寒暑假外出旅游時,會看到高速公路上亂扔垃圾、游覽景點時不自覺排隊甚至插隊、在文物古跡上亂寫亂畫等不文明現象。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這樣的行為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是否可以依靠法律杜絕此類不文明的行為,以及學生自己應該怎么做。在學生就制度和規則討論家書后,教師可以深化主題,告訴學生們法律法規是行為底線,每個人都應該遵守它們。如果他們違反了法律,他們會受到懲罰,但如果他們真的想結束這種行為,他們必須提高自我修養,形成自律。同樣,在乘坐公共交通時,有人插隊,甚至雙方都因為爭搶排隊順序而遭受身心傷害,這種行為是法律難以徹底解決的,需要依靠良好的個人良好的素質進行引導,自覺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些道理都來自于教材,但實際案例涉及到日常生活,所以小學生更能理解。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在課堂上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有效地滲透德育,為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二、開展生活化教學

德育的實質是使學生建立良好的行為規范和道德規范,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更好地運用到生活中去。這就需要教師引入生活化的教學機制,向學生講解德治課所包含的德育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方法,使學生對德育知識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學術素養的不斷提高。

例如,在學習“家庭的記憶”這節課時,這節課的教學要求是讓學生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和稱謂,通過訪談和調查了解自己家族的發展歷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家庭觀念和歸屬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以這節課為載體,開展以孝悌為核心的德育教育。在教學實踐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開展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告訴我們他們的家庭中有哪些成員,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有哪些難忘的事情,讓學生思考父母是如何關心自己的,自己又應當如何回報父母的關心。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有效融入了德育中的孝悌思想,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感受家庭紐帶的重要性,讓學生知道家庭對自己的重要性,將所學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進而推動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和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機結合。

三、應用情境教學法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德育要素的整合不僅要停留在理論層面,更要通過與學生實際生活的有效結合,增強學生對德育內容和道德情感的體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巧妙地為學生創設生活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德育的要素,真正把理論落到實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在現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重復講解,這種方法不利于加深學生對課程的印象和理解,最終導致教育效果不理想。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將抽象的德育理論轉化為具體生動的德育學習內容。

例如,在《我的環保小搭檔》這節課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保護環境,珍惜資源”的生活情境,從而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學生樹立愛護自然環境的德育意識。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信息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關于生態環境發展現狀的視頻,讓學生深刻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二是教師可以為學生保留“調查總結、展示伙伴”的作業,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周圍的生活環境,從而更順利的開展法治教育;最后,小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生活化學習情境中,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驗,還進一步加深了自己的德育情感,為以后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應當積極幫助小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法治意識,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幫助學生學習知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促進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化。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不斷提高小學教育的整體質量,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桔秀.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情景教學與德育的結合[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2(01):96-98.

[2]李善屏. 淺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德育的滲透[C]//.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年會論文集(下).,2021:689-691.DOI:10.26914/c.cnkihy.2021.059743.

[3]劉會.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與學校德育融合的實踐探索[J].教師教育論壇,2021,34(10):91.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德育小學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注重簡約化給數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高?!暗掠秊橄取钡睦碚?、實施及評價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