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三維護理分級模型的個性化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婚姻情況、生活質量及社會功能的影響

2022-09-07 15:35王建波梁曉慶李鳳琴
齊魯護理雜志 2022年17期
關鍵詞:精神分裂癥個性化護理人員

王建波,梁曉慶,李鳳琴

(洛陽市第五人民醫院 河南洛陽471000)

目前我國各類存在精神障礙患者已經達到8000多萬人,以精神分類癥作為典型代表的重癥精神疾病患者已有1000多萬[1]。由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發病率還在不斷提高,有調查顯示,城市患病率遠比鄉鎮高,隨著自然災害與人為災難事件頻繁出現,與之相關的精神障礙患者日漸增加。精神分裂癥屬于反復性發作疾病,因病因不明顯、延續性精神障礙,對患者的社會功能、勞動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2]。盡管目前治療這類患者有顯著效果,但對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社會功能等方面還需要大幅度提高。三維護理分級模型是按照患者疾病嚴重情況、日常自理能力、心理變化程度作為依據而構建的一種臨床新型護理體系,評估上述分析的3個維度,按照評估結果增加個性化護理,從而提升護理質量、完善患者各項量表評分[3]。本研究宗旨需深入分析三維護理分級模型個性化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應用結果?,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同期收取的95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3]第5版的診斷要求者;②年齡20~60歲者;③接受臨床醫生確診為精神分裂癥者;④患者處于病情穩定期者;⑤陰性癥狀量表總分>48分者;⑥基礎疾病和精神情況得到一定控制者;⑦患者監護人同意簽署該項目同意文件。排除標準:①生命體征不穩定者;②存在其他器官衰減或惡性腫瘤者;③精神分裂癥呈陽性者;④患有合并精神類疾病者;⑤陰性癥狀量表<48分者;⑥存在酒精或是依靠精神活性物質濫用者;⑦處在妊娠期、哺乳期或近1年有懷孕計劃者;⑧存在狂躁癥伴隨抑郁癥有輕生傾向者;⑨合并免疫系統或血液系統疾病者;⑩長期服用激素或擾亂神經類藥物者;中途退出者[4]。脫落標準:①患者因突發軀體疾病而需要退出本研究;②接受研究期間患者病情出現復發服藥情況改變者;③患者中途外出發生意外事件等因素未能持續完成項目研究;④自動退出綜合性康復者;⑤其他因素導致患者無法繼續參與[5]。依照1∶1形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男21例、女24例,年齡21~55(35.26±3.45)歲;受教育年限9~15(12.25±2.06)年;病程3個月~6年、平均(3.21±1.04)年。觀察組男22例、女23例,年齡22~54(34.54±3.69)歲;受教育年限10~14(12.53±2.14)年;病程4個月~6年、平均(3.87±1.7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具體內容如下:護理人員要積極與患者溝通,評估其心理情緒,幫助患者盡可能解決內心所面臨的困境,引導患者提升對自身疾病的管理能力,為家屬科普關于該疾病的護理注意事項等,讓家屬多給予患者安慰和關心,為其營造積極向上的康復環境[6]。

1.2.2 觀察組 實施基于三維護理分級模型的個性化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三維護理分級模型管理:應用改良后早期預警評分量表評估患者病情,分析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按照最后的評估情況為患者安排合適的功能訓練、社交活動等,有效幫助患者恢復更好的自理生活,改善其社會功能[7]。依照患者心理反應情況給予不同等級的護理措施,將具體的評分結果對患者心理狀態分成E1、E2、E3 3個等級,分別采取紅黃藍代替表示,E1級為11~21分:表示患者存在心理障礙,可能會有自殺或言論等不良行為;E2級為8~10分:有明顯的心理可疑癥狀,存在中度的綜合情感障礙,且有輕度的自殘表現;E3級為<7分:表示無不良心理表現。按照上述等級評估給予患者個性化護理干預,幫助其早期解決心理問題,改善生活質量和婚姻情況。②E1級精神分裂癥個性化護理計劃:a.為患者成立專屬檔案。護理人員要輔助家屬幫助患者填寫個性化護理檔案,按照其具體病情情況、特征、社會功能障礙經歷等制訂專屬且合理化的社會功能訓練方案,并給予實施。b.心理支持。待患者住院后,護理人員要積極和藹地與其進行良好溝通,了解并熟悉患者的心理狀態,認知將評估結果記錄好。若患者心理狀態不穩定,護理人員要在檔案表中標記好,方便交接班提升工作效率。完全掌握患者的病情發展,給予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時要確保語言的鼓勵性和正確性,指導其采取正確的方式將自己內心不良情緒發泄出來,進而推動良好的自理能力恢復。c.生活技能訓練。按照患者自理能力評估情況對自理能力產生的損害程度來制訂訓練方案,按照循序漸進的形式引導患者進行日常刷牙、洗臉、洗澡、換衣服等動作,幫助患者完成進餐、飲水等常規自理能力。護理人員要將每周的訓練情況做好匯總報告,在患者個人檔案中詳細記載,實施正念強化方式幫助患者更快適當社會中的角色。d.用藥指導。護理人員將藥物準備好,并向患者及家屬簡單講解正確的用藥時間和方式,囑其需要嚴格執行醫囑規定時間用藥,并告知每個藥物的名稱、作用、不良反應等,為避免患者理解欠佳,可解釋每種藥物顏色、顆粒等,方便患者辨認。e.訓練社會技能。依照個人與社會表現量表(PSP)評估結果,針對急性期的相關癥狀表現時可要定時為患者安排讀書、有氧健身等項目,幫助患者恢復體能,針對身體情況欠佳的患者,可給予手工制作等引導,讓患者從內心感受自己融入社會,降低情感排斥。護理人員要不斷鼓勵患者相互之間模擬訓練,繼而更快地適應社會生活[8]。③E2級精神分裂癥個性化護理:a.個性化認知干預。護理人員與患者交談期間,將患者自我表達存在錯誤想法、觀點等進行積極改正,采用個性化的交談技巧,有效消除患者自身對疾病羞恥感,讓患者可獲得正確的心理認知,存在良好的心態理念。對患者消極情緒可采取音樂、電視節目等轉移注意力,對患者睡眠情況做好強烈把控,可讓其心態得到轉變,便于患者更快融入社會功能。b.家庭支持。護理人員可以以短信或電話等方式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間的整體變化及表現,同時要與患者技術積極溝通,告知相關精神疾病的相關知識,讓家屬多給予患者一些關心愛護,最好每周前往醫院看望1次。每半個月參與1次醫院開展的家庭照顧者集體健康講座,同時進行醫護人員的個別幫助,內容包含講述病因發展及形成、防控、治療等,具體圍繞怎樣識別病情反復、正確用藥重要及維持治療的重要性[9]。待患者出院后,要為患者制訂詳細的作息時間表,合理安排運動,保持最佳的期望狀態。④E3級精神分裂癥個性化護理:對該等級的患者給予適當的心理輔助干預,當患者出現情緒下降或拒絕飲食時,護理人員要耐心講解,給予患者科學化情感幫助,提高患者面對治療的信心,選擇性與家屬一起為其提供社會功能相應幫助及支持,調整患者積極情緒,降低不良心理應激反應,每周定時開設護患溝通大會,可讓臨床心理醫生共同前往,對個別患者進行針對性疏導和解決內心存在的問題,提升患者身心健康,加快預后,整體持續時間為3個月[10]。

1.3 觀察指標 ①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量表包括健康感覺、軀體感覺、睡眠質量、社會角色4個方面,每項1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Cronbach′s α為0.93。②婚姻質量:采用Olson婚姻質量問卷(ENRICH)評估兩組干預前后婚姻質量,該量表包含124個條目,其中包含過分理想化、婚姻滿意度、夫妻交流、解決沖突、性生活5個因子,每個條目應用5級評分法,分數越高表示患者婚姻質量越佳。Cronbach′s α為0.86。③社會功能:采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評估兩組干預前后社會功能,該量表中包含12個條目,其中包含3個因子,因子Ⅰ是日常生活能力、因子Ⅱ是動作和社會交往情況、因子Ⅲ是社會性活動技能。整體評分采取5級評分法,分數越高表示患者整體社會功能越好,Cronbach′s α為0.814。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SF-36評分比較(分,

2.2 兩組干預前后ENRICH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ENRICH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干預前后BPRS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BPRS評分比較(分,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功能恢復時間較長,在實施系統化的治療方案后,患者的精神情況相對有所緩解,但社會功能也會出現不同程度地降低。而社會、心理因素與疾病之間相輔相成,該情況已經受到很多人的重視,對患者生活質量產生不良影響[11]。由于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社會競爭壓力逐漸擴大,精神類疾病患病率逐年遞增,對這類患者康復治療時不僅需要關注患者的生理情況,還需要注重生存率及社會適應能力。有調查顯示,65%的患者可以通過治療獲取良好的社會功能,可以自主完成勞動。由此發現,越早進行針對性護理訓練,患者的恢復時間越早。

三維護理分級模型是在患者病情嚴重情況、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情況3個維度評估的結果,對分級后的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措施,該護理體系可通過不同分級來進行病情掌握、生理及心理功能干預,在此基礎之上增加科學性、合理性的護理方案,有效規避掉護理工作中“一刀切”而忽略患者個性等情況[12]。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SF-36、ENRICH、BPR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1,P<0.05)。原因分析:觀察組提出的三維護理分級模型主要以不同維度分級作為主要依據,對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社會功能等,由于患病患者不比其他疾病患者,內心更加多疑、敏感,在不同程度上對護理工作提出難度,面對三維護理分級模型的采納,可詳細掌握患者病情,同時避免像常規護理措施的盲目性和單一性,個性化護理可提升護理工作質量,且對患者預后有促進效果[13]。同時,該護理措施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說明常規護理的各項干預效果較差,而觀察組通過心理維護、相關生活技能訓練、家庭環境干預等可彰顯出該護理的個性化措施,深入分析患者病情表現,制訂個性化的心理輔導及康復方案。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ENRICH評分高于對照組(P<0.01,P<0.05),說明護理人員在對這類患者實施干預時,對不同患者康復問題選取不同支持體系,積極讓家屬參與其中,為家屬科普該疾病的相關知識,讓家屬多給予患者陪伴和安慰,可有效促進患者康復進程。

本研究中并未對患者的婚姻情況、受教育程度等一般人口特征進行深入分析,以往有研究現實精神分裂癥患者生存質量與上述因素具備相關性研究,結論僅表示本次研究當中的量表評估結果,今后還需全面深入探討。

猜你喜歡
精神分裂癥個性化護理人員
食品防腐劑治療精神分裂癥,靠譜嗎
奧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中的成效分析
一種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層個性化推薦算法
探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病區護理人員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癥大鼠模型中的藥學研究
護理管理者如何保護和調節護士的身心健康
腦外科護理人員必須加強自我保護及預防護理糾紛
堅持個性化的寫作
護理人員獎500被批“寒酸”
撥開精神分裂癥的迷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