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認知語言學視域下淺析“狂”的語法化

2022-10-22 11:25龐小童
作家天地 2022年24期
關鍵詞:語法化認知語言學

摘 要:文章以新興程度副詞“狂”的語法化為研究對象,從共時和歷時兩個角度考察了“狂”的語法化,歷時角度主要探討“狂”的語法化歷程,共時角度主要探討“狂”的語法化程度。同時,本文將借助認知語言學,從認知隱喻、語用因素、主觀性與主觀化三個方面對“狂”發生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狂” 語法化 認知語言學 共時與歷時 動因與機制

一、前言

(一)新興程度副詞

現代漢語(第六版)中將副詞定義為“副詞限制、修飾動詞、形容詞性詞語,表示程度、范圍、時間等意義?!保?]有關程度副詞的研究,通常認為萌芽于馬建忠在《馬氏文通》中對“狀字”的分類,隨后,呂叔湘、王力等學者都對程度副詞進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本文把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很、最、非?!钡瓤醋鞯湫统潭雀痹~,“新興”與“典型”相對,是指在一些語境下使用的非常規表達方式。隨著社會和媒體網絡的發展,在一些語境中,表達者會有意打破語言使用的常規來滿足自己特殊的表達需要,比如“暴、巨、狂、爆”等都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新興程度副詞。本文將以其中的“狂”為研究對象,并以典型程度副詞中的“很”作為其參照對象,探討“狂”語法化的相關問題。

(二)“語法化”

“語法化”由來已久,但它作為一個術語和問題,是由法國語言學家Meillet最早提出的,指的是“自主詞向語法成分轉化”的一種語言現象。[2]目前,語法化研究是語言學界研究的重點,我國學者也對語法化現象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考察,給出了自己的定義。我國傳統語言學研究一般采用沈家煊對“語法化”作出的定義,沈家煊認為“語法化通常是指語言中意義實在的詞轉化為無實在意義、表語法功能的成分這樣一種過程或現象”。[3]中國語言學界將這種語法化現象稱之為“實詞虛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語法化”和“實詞虛化”在概念上實際上并不等同,“語法化”的范圍要略廣于“實詞虛化”,本文對其不進行過多的區分,暫且采用中國語言學界對“語法化”的一般認識,將“語法化”視為“實詞虛化”。

(三)語料來源

本文的語料均來自BCC語料庫、CCL語料庫、新浪微博、人民日報等。之所以選擇這四個語料來源,是因為它們分別代表了語言在不同領域的使用情況。BCC語料庫的語料涵蓋了報刊、文學、微博、科技、綜合、古漢語等多個方面,可以較為全面綜合的反映語言使用的歷史情況和當代現狀;CCL語料庫中報刊語料占比較大,更具權威性;新浪微博的語料最能夠反映當代人們使用語言的真實面貌,并且能夠為我們提供最新的語料來源;人民日報等較為權威的官方媒體雜志比較能代表語言在正式場合的使用情況。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來源于文學作品的語料均為在BCC語料庫或CCL語料庫中檢索所得。

(四)研究角度與研究方法

近年來,在人們的口語交際活動以及社交媒體中,甚至是一些文學作品中,傳統上作為形容詞使用的“狂”字出現了一種新的用法,即放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對其進行修飾,比如“狂貴”“狂能吃”“狂好”等等。已有的研究認為,“狂”的這種用法說明“狂”正處在語法化的過程中。對于語法化的現象,語言學界認為可以從兩個角度對其進行研究,一個是歷時的角度,將語法化視為語言演變的一部分,考察語法形式的來源、形成和發展途徑;另一個是從共時的角度,將語法化視為一種句法和語用現象,考察在日常使用中表達語法關系的各種手段。[4]本文將以此為基礎,對“狂”的語法化進行歷時和共時兩個角度的研究,歷時角度主要探討“狂”的語法化歷程,共時角度主要探討“狂”的語法化程度。同時,本文將借助認知語言學的相關理論成果,對“狂”發生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進行探討。

二、“狂”的語法化歷程

對“狂”語法化的歷時考察,主要是通過對從古至今的語料對“狂”的演變進行分析,考察其句法功能以及句法位置等的演變,進而考察由此帶來的語義的演變與虛化。

(一)獨立充當句法成分

通過對語料的考察分析,我們得知“狂”的本義是指“瘋狗”,此時“狂”作為一個名詞性詞語,可以在句子中單獨充當句法成分,且多充當主語成分,比如:

(1)狂,狾犬也。

——許慎《說文解字》

(二)與其他詞組合充當句法成分

在“狂”的演進過程中,“狂”逐漸不能再單獨作句法成分,而是傾向于與其他詞語進行搭配,作為一個整體結構來充當句法成分,比如:

(1)偉逼之不止,妻乃發狂,裸而走,以泥自涂,遂卒。

——王充《史論·論衡》

(2)比干忠諫而剖心兮,箕子被發而佯狂。

——賈誼《惜誓》

(3)而身居君父之重,則唯在我之好惡,為可以起人心之惻隱羞惡,而遏其狂戾之情。

——楊萬里《誠齋揮麈錄》

由上述例句我們可以看出,“狂”在歷史演變過程中,不再能單獨作句法成分,而是傾向于與其他詞語一起構成動賓結構(如例1、例2)或定中結構(如例3)。在這兩種結構中,“狂”被賦予了形容詞的詞性,具有了形容詞的句法功能。同時,“狂”的整體結構從動賓到定中演變,也說明其形容詞的詞性更加凸顯與典型。

此外,由于句法功能的改變,“狂”也被賦予了新的語義,在上述的例(1)、例(2)中,“狂”的語義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人發瘋”,也就是說“狂”由指狗的名詞演變為了指人的形容詞。而在例(3)中,“狂”的語義我們可以理解為“任性放蕩、狂放不羈”,這個語義是從“人發瘋”的語義進一步演變而來的,我們認為,這種語義相比較“人發瘋”而言,又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虛化。在“狂”歷時演變的第二個階段中,隨著“狂”句法位置以及句法功能等的變化,它也基本上完成了從名詞向形容詞的轉變,形容詞的意義較之名詞是虛化了的,所以我們認為從名詞轉變為形容詞,是“狂”在歷時演變中語法化的第一步。

(三)語義指向的改變

“狂”的形容詞詞性是在歷時發展中最終被固定下來的詞性,但是我們也可以發現,此時的“狂”雖然已經由名詞虛化為了形容詞,但是其作為形容詞的兩個語義,語義指向仍然還都是人,也就是說,這時它的意義還是比較實在的。所以,我們認為“狂”在作為形容詞的歷時演變中,必然還經歷了詞語內部的進一步虛化,有了更為虛化的意義。通過對歷時語料的考察,我們發現了“狂”與表示事物的名詞進行的組合搭配,組成諸如“狂風”“狂瀾”等詞語,其語義指向可以不再指向人。比如:

(1)二月初三日,宜良縣復黑氣迷空,咫尺不辨人形,狂風晝夜不息,地中雷有聲。

——羅貫中《三國演義》

(2)今狂瀾泛溢,幾與宋之滑臺、大伾齊觀,亦一異也?!?/p>

——《西巡回鑾始末記》

此時,由于“狂”的搭配對象發生了改變,其語義指向也不再指向人,由此也帶來了語義的進一步演變。此時“狂”由“任性放蕩、狂放不羈”之義演變出了“兇猛、猛烈”之義,而這個意義顯然比之前“狂”的意義都更加虛化,也更加具有了副詞的抽象化特征,有了更高的抽象化程度。

總之,通過對“狂”的歷時考察,我們認為,“狂”的虛化過程在歷史上經歷了由名詞虛化為形容詞的過程,其后形容詞內部又經歷了進一步的虛化,這種歷時演變為“狂”在現代漢語中虛化為副詞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三、“狂”的語法化程度

關于語法化在共時角度的研究,國外語言學家Levin-son認為,“從共時的角度看,語法化是在語言的詞匯、詞法/句法、語音等方面用編碼來區分語義?!蔽覀冋J為,對“狂”進行共時層面的考察,可以探究其語法化的程度。

筆者通過考察發現,在語義層面,“狂”在共時層面上是形容詞詞義與副詞詞義并存的,且形容詞詞義的使用頻率仍然很高,而副詞詞義的使用更多見于較為開放自由的媒體平臺或人們的日??谡Z交流中,在比較權威的官方媒體報刊如人民日報中,我們并未檢索到“狂”作為副詞的組合搭配詞語;在語音層面,語法化的過程往往伴隨著音變,而“狂”目前還沒有發生語音弱化的現象。也就是說,從語義和語音兩個層面來看,“狂”還處于語法化的初級階段,語法化程度很低。但是,在對“狂”的語法化進行語法方面的考察時,我們發現了其不同于語義和語音方面的一些現象,下面將重點從語法方面對“狂”在共時層面的語法化程度進行探討。需要說明的是,下文我們所探討的“狂”的組合搭配以及句法功能,是基于作程度副詞的“狂”,形容詞義的“狂”不在我們的討論范圍之內。

(一)組合搭配

1、“狂+性質形容詞”

(1)朋友買了個橙子送我,說狂甜。

——新浪微博網友

(2)今天我苦坐兩個多小時做了個狂丑的發型。

——BCC語料庫

(3)我最近搓麻將的手氣狂臭,有什么轉運方法嗎?

——新浪微博網友

在“狂”與性質形容詞的組合中,我們以典型程度副詞“很”為參照,可以發現上述例句中的“狂”均能替換為“很”,也就是說,“狂”具備了與典型程度副詞相同的組合搭配能力。

2、“狂+動詞或動詞性短語”

(1)最近我狂愛這個面包,每天早上都吃。

——新浪微博網友

(2)我狂想去西藏旅游,希望今年暑假有機會去那里。

——新浪微博網友

(3)我前段時間狂迷做餅干,嘗試了很多不同的種類。

——新浪微博網友

在“狂+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的結構里,我們發現,“狂”雖然能和動詞或動詞性短語進行組合搭配,但是這些動詞僅限于一部分表示情緒、態度、評價等的動詞,這也正是與典型程度副詞“很”相同的。在對“狂+性質形容詞”和“狂+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的語料的搜集過程中,我們還發現,這種語料在新浪微博的檢索中更為常見。由此我們可以推知,“狂”作為程度副詞的用法在網絡社交平臺中的使用頻率更高,也就是說,“狂”作為副詞的用法或許目前還并未得到官方權威的認可。

(二)充當句法成分的能力

在對“狂”共時層面的考察上,我們發現,“狂”在句子中主要充當狀語成分。在上述第一部分我們所舉的例句中,“狂”所充當的句法成分也均為狀語,這也與典型程度副詞“很”的句法功能相同。蔡冰(2008)也曾指出:“‘狂幾乎可以出現在典型程度副詞分布的所有句法環境,而典型程度副詞不能或很少出現的句法環境,同樣也對“狂”的使用存在著明顯的制約?!保?]所以就句法環境和語法功能來說,“狂”已經有了較高的語法化程度。

總的來看,在共時角度下來看,我們認為,相對于語義與語音來說,在語法層面上,“狂”的語法化程度是相對較高的。但綜合來看“狂”目前仍處于語法化的初級階段,語法化程度還比較低。

四、“狂”語法化的動因和機制

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是當今學界關注的焦點,不同學者對此持不同的意見,大家在這一點上尚未達成共識。我們通過對語法化這一現象的了解,結合“狂”語法化的特點,試圖為這一問題提供新的視角,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探討“狂”語法化的動因和機制。本文結合認知語言學的觀點,將“狂”語法化的動因和機制具體分為了三個方面,即認知隱喻、語用因素、主觀性與主觀化。

(一)認知隱喻

傳統語言學認為隱喻是語言形式上的修辭,是對語言進行修飾,而認知語言學則認為隱喻是表達抽象概念的工具,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認知方式。它可以用于解釋人們概念的形成以及思維的過程。對于認知語言學界的隱喻,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從一個概念域向另一個概念域的映射,用熟悉的事物表達抽象的事物,Heine、Clandi和Hunnemeyer(1991)提出,“隱喻模式是語法化最主要的動力?!蔽覀兛梢园颜Z法化看作是認知域之間投射不斷抽象化的過程。

前文我們在對“狂”的進行歷時研究的時候,在句法對語義的聯動影響下,“狂”的語義經歷了從具體到抽象的演變過程,這同時也是隱喻機制作用的結果?!翱瘛北玖x是指瘋狗,后逐漸引申出“人精神失?!薄胺攀幉涣b”“兇猛、猛烈”等意義?!翱瘛钡脑谶@個過程中,其意義從表人或物的概念域引申到了表性質的概念域,也就是說它從指具體的人或物引申為一種性質或狀態?!翱瘛蓖ㄟ^向不同領域的投射,具備了多個引申意義。在當代社會,“狂”在隱喻機制的作用下發生了更進一步的引申,變成程度量的一種標記,用來表示一種程度,具備了程度副詞的用法。

(二)語用因素

Heine認為,“語法化是尋求調節交際,協調講話人與聽話人之間互動方法的結果,是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標這個過程的結果?!保?]同時,認知語言學重視語言的使用,認為語言是以使用為基礎的,所以句法具有非自主性,它會受到語用因素的支配和制約。因此,我們也可以試著去分析“狂”發生語法化的語用因素。

筆者認為,從語用角度看,“狂”的語法化與它的語用固化和語用頻率有關。一方面,雖然我們前文已經提到過語法化的發生離不開認知因素的促進,但同時語法化的實現也需要語用固化的作用。所謂語用固化,就是指人類在認知因素的作用下,某一語言形式或語言單位反復出現在某一特定語境中,并最終獲得了固定的用法?!翱瘛睆谋韺嵲谝饬x的形容詞演變為意義較虛的副詞,也是因為作為程度副詞的“狂”多次出現在特定的句法環境中,人們對程度副詞“狂”的認知漸漸固化下來;另一方面,“狂”的語法化也受到了語用頻率的影響。Bybee(1994)認為,“語法化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就是重復,促使一個詞語語法化進程的必要條件就是它具有足夠的使用頻率。使用頻率越高的實詞,就越容易作為語法化的始源,也就越容易被虛化為語法標記?!保?] 《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將“狂”歸為一級常用字,由于“狂”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較高,并且在口語表達以及網絡媒體中又占有一定的優勢地位,因而影響了“狂”的語法化過程,這種較高的使用頻率使“狂”傾向于發生虛化。

(三)主觀性與主觀化

主觀性與主觀化理論的興起是與認知語言學的興起相伴相生的。1990年,認知語言學的重要代表人物Langacker發表了“主觀化”一文,主要探討“主觀化”這一語義擴展機制是如何導致“詞匯”元素向“語法”元素的演化。隨后,這一問題逐漸成為國外語言學界的熱點問題,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語言學者開始把“主觀性”和“主觀化”理論運用到語言闡釋中。

實詞到虛詞的主觀性程度為“嘆詞/代詞/介詞/連詞>副詞>形容詞>動詞>名詞”,通過前文我們對“狂”的歷時考察,也證明了狂在語法化的過程中主觀性程度是不斷增強的。同時,“狂”之所以在當代社會表現出一種語法化的趨勢,也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狂”這個字的時候融入了個人的主觀立場、態度和情感,比如夸張、驚訝、意外等??裨谡Z法化的過程中,不再用來表示客觀事物的情況,而是帶有了強烈的感情色彩,體現的是說話者的一種主觀判斷?!翱瘛边@種主觀性與主觀化的增強使人們樂于用其進行交際表達,而這種使用頻率的提高又反過來增強了“狂”的主觀性與主觀化程度,進而增強了它的語法化程度。

五、結語

本文從歷時與共時兩個角度對“狂”的語法化進行了考察,研究了“狂”的語法化歷程、“狂”的語法化程度等問題。同時,本文以認知語言學為切入角度,對“狂”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進行了探討,認為“狂”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是認知隱喻、語用因素、主觀性與主觀化三個方面??傊?,“狂”目前還處于語法化的初級階段,在語言的發展過程中“狂”是否還會發生進一步的虛化現象,還有待更為深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六版)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劉洋.漢語成語演變中的語法化與詞匯化[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3][4]沈家煊.語法化研究綜觀[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4).

[5]蔡冰.句法立項的確立標準:以漢語程度副詞為例[J].外語研究,2008(6).

[6]陳建生,夏曉燕,姚堯.認知詞匯學[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7]Bybee,Joan,Revere Perkins,等.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作者簡介:龐小童(2000-), 女,漢族,河北黃驊人,遼寧大學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猜你喜歡
語法化認知語言學
介詞“依據”的詞匯化與語法化
漢語方言“馱”字被動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機制
基于圖形一背景理論的英語簡單句的認知分析
基于認知語言學“事態把握”的視角分析日語學習者授受表達的使用
貴港方言“爹”的多功能用法
認知語言學在日語慣用語教學中的應用
上古漢語“之”的詞性及用法
構式語法與句法淺析
英語虛擬語氣的認知研究綜述
《漢語史論集》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