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金蒼繡看閩南傳統刺繡的藝術特征

2022-11-03 11:54張初陽崔麗娜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2年5期
關鍵詞:繡品閩南泉州

張 琦,張初陽,崔麗娜

(泉州師范學院 紡織與服裝學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金蒼繡是閩南泉州獨有的傳統刺繡工藝,古時又名盤金繡,因“蒼”與“蔥”同音,且繡線包金箔其狀如蔥,故民間也稱金蔥繡。金蒼繡是以羅緞為本,以金絲為線,以獨特的刺繡技法繡出各種美妙紋樣的繡品。金蒼繡繡品多用于宗教,主要有廟宇繡品、道場繡品和陣頭繡品,如佛服、繡佛、涼傘、幢幡、龍蟒桌裙、陣頭繡旗等,此外,高甲戲、歌仔戲等戲服、喜慶的繡幛等也有使用金蒼繡。從刺繡工藝和繡品特點來看,龍蟒桌裙(如圖1)最具代表性,突出的龍頭、立起的鱗片,仿若龍蟒立于羅緞之上,栩栩如生。

圖1 金蒼繡品龍蟒桌裙

了解金蒼繡的發展、對其高超的技藝進行傳承,這不僅是閩南地域特色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續的關鍵,也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得以傳承和發展的關鍵。

1 閩南傳統刺繡發展史

1.1 閩南傳統刺繡藝術

“閩南”主要是指廈門、泉州、漳州三地。由于地理位置的關系,“閩南三地”的民俗文化有著很高的相似性和關聯性,其中,閩南傳統刺繡藝術就成為該地區精神文化和工藝文化的象征。從唐末開始到五代時期,閩越和山越兩個區域少數民族通過聯姻的方式加強了融合,這為閩繡的發展奠定了文化基礎[1]。

平繡、鎖繡、緝針是閩南刺繡的主要工藝,閩繡注重紋樣的對照,故常見對稱紋樣或成雙成對的圖案,注重圖案形態完整度,同時注重協調,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充滿了變幻。泉州金蒼繡和漳州刺繡是閩南傳統刺繡工藝的代表,將閩南獨特的地域特色通過繡品鮮活地展現出來。漳州刺繡源于明代,而泉州金蒼繡則與唐朝“蹙金繡”的技藝一脈相承。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以及海洋文化是閩南傳統繡品中紋樣的主要來源,也是其獨特美學的具體體現。

1.2 泉州金蒼繡

泉州位于福建省,是我國東南沿海城市,也是閩南文化的源頭。提起泉州,就不得不提到衣冠南渡。自漢時起,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幾經戰亂,衣冠士族為保存自身而選擇南渡,這一舉措不僅將中原文化帶到了泉州,也將生產技術帶到了此地,刺繡技藝由此在泉州扎根。

到唐朝時期,盛唐的榮耀不僅推動了泉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唐朝輝煌的刺繡工藝也為泉州金蒼繡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彼時,為達官顯貴所追捧的“蹙金繡”逐漸平民化,推動了金蒼繡技藝的純熟和精進。而泉州刺桐港作為當時世界四大口岸之一,也承載著中國與東西沿海國家的貿易,更少不了絲綢的出口,這進一步推動了金蒼繡技藝的發展,其獨特的藝術特點逐漸形成[2]。

明清時期,泉州地方戲盛行,為了滿足戲曲需要,金蒼繡逐漸開始融入到戲服當中,在進一步推動其發展的同時,金蒼繡的地方特色也愈發突出。1949年,泉州市政府組織成立了美術工場刺繡組,開啟了新時代金蒼繡的發展。2021年7月,金蒼繡作為泉州傳統申遺技藝的一部分,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 金蒼繡品的藝術特色

2.1 刺繡工藝特色

從流傳下來的繡品來看,金蒼繡的技藝與唐朝“蹙金繡”的技藝一脈相承,都是以絲線和金箔為原材料,捻成金線后通過盤結的方式,固定于絲綢羅緞之上[3]。

金蒼繡以羅緞為底,以金絲銀線勾勒紋樣。在長期的發展中,金蒼繡創造出了特殊的技法,使得勾勒出的圖案立體而飽滿。在線的處理中,金蒼繡善于鱗次櫛比地排列或按同一個方向盤繞,最終繡品圖樣如同浮雕一般,具有鮮明的層次感。

2.1.1 盤金蒼平繡

如圖2所示,由于金蔥線相對較粗,因此在勾勒紋樣時是以紅絲線固定在羅緞上,以盤的方式塑造出龍鳳、花瓣、江水海牙等圖案輪廓。盤出輪廓后再以絨線在輪廓內部進行刺繡,圖案整體呈現出富麗華貴的藝術效果。

圖2 盤金蒼平繡

2.1.2 盤金蒼凸繡

盤金蒼凸繡,又名“墊凸金繡”。蒼凸繡的特點在于通過盤金的方式營造出浮雕的美感,常用于獸首、龍身、鎧甲、題字等圖樣。如圖3所示,傳統的墊凸金繡會將棉花團縫入到這些需要凸出的部位上,再以金蔥線與棉花團上盤出物象。以金蔥線完全覆蓋棉花團是墊凸金繡的重點和難點,而物象凹凸的造型則完全依賴于藝人的手法,因此對藝人的技藝要求很高。后經林秀清的改革,加入了布的縫制,以布為媒介為棉花制造空間,以圖案不塌為目的,降低了記憶難度的同時也確保了圖案的立體呈現[4]。

圖3 盤金蒼凸繡

2.1.3 荔枝跳

如圖4所示,通過交錯排列,以金蔥勾勒出荔枝表皮的紋理,使得圖案生動非常。荔枝跳的技法比較特殊,先取多根棉線整合成一束,再以實際需要為準裁剪成多段,并在圖案內部排列,每束棉線相隔5mm,再將其固定,如圖5所示。再將金蔥線盤在上面,3~5根金蔥為一排,跨越兩束棉線用紅絲線固定,橫向間隔兩排錯開,整體上錯落有致,高低起伏,如同跳躍一般,生動活潑。

圖4 荔枝跳圖

圖5 棉線束固定

2.1.4 三疊線

如圖6,以龍鱗圖案為例,先用棉花墊底,金蔥在邊緣進行箍邊,上盤金蔥,最后加上亮片、珠子等飾品。這種盤結進行三次疊加,即為“三疊線”。為了確保圖案的鮮麗奪目,在不同的部位上盤線時,要利用撞色形成對比。因其與菠蘿表皮紋理相似,故又稱菠蘿凸。

圖6 三疊線

2.1.5 龍鱗疊甲

如圖7所示,該技法源于潮州繡,以螺旋盤繞的方式,將金蔥線盤成小圓片,收尾用絲線固定,再片片疊加,下端可翻動,視之如龍鱗,生動鮮活。

圖7 龍鱗疊甲

金蒼繡技法豐富,而“墊凸金繡”最為核心,也最具特色。以棉絮為墊,以金銀線盤結,使得文字、龍首、獸頭等呈高隆狀,最高的可達10cm,可謂極具技巧性。充滿立體感的刺繡打破了傳統刺繡平面化的局限,將金屬浮雕的質感融入到繡品中,增添了繡品的華麗感,使其更加鮮活動人。

2.2 紋樣美學特色

金蒼繡的圖紋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繡品中圖紋的創作都帶有吉祥美好的寓意,如民間圖案、宗教紋樣、地方建筑紋樣等都是金蒼繡圖案紋樣的取材。在金蒼繡中,常見的“萬凰朝壽”“雙龍戲珠”“滿堂春”“福祿壽”等都是民間圖案,而閩南建筑中獨有的主題性磚雕如“鳳凰朝牡丹”“荷池雙鯉”“鶴鹿同春”也常常被繡在羅緞之上。

除了象征吉祥的祥禽瑞獸外,金蒼繡的紋樣也多見文字和人物等紋樣。文字圖紋常見于喜慶婚宴上所用的繡品。每逢喜慶場合,閩南人都有送橫批的習俗,會以凸繡或平繡的技法,在橫批上繡出文字,例如親朋新厝落成,會繡上“高大門閭,美輪美奐”金蒼繡品,如摯友新婚則是繡上“琴瑟和鳴”等等。此外還包括各類宗教紋樣,如“萬字紋”等。

金蒼繡品中的人物紋樣多以佛道人物或戲曲人物為主,其中“八仙彩”最具閩南特色(如圖8)?!鞍讼刹省蓖ǔV敢源蠹t羅緞為底的各類繡品,而真正的“八仙彩”則是以八仙人物為圖紋的繡品。在金蒼繡繡制的戲服上也多見建筑雕刻的圖紋,如纏枝花、意頭紋等。宗教藝術和民間藝術在金蒼繡上得到了充分的呈現和發揚。

圖8 “八仙彩”

2.3 色彩美學特色

觀賞金蒼繡品,會發現“尚紅貴黃”是金蒼繡的色彩美學。中華民族在藝術創作中,對色彩的選取也極具文化底蘊,其中就包括五色信仰?!扒喑帱S白黑”就是傳統文化中的五正色,其所對應的則是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金蒼繡常用的紅色和金色就屬于五色信仰之列。

漢族人常以紅色寓意太陽,祥恒萬物生機與至高無上;而黃色則寓意權貴與莊嚴,因其長期為貴人所專用。這就形成了金蒼繡“尚紅貴黃”的色彩藝術特征。如繡品采用的綢緞面料多為金色或紅色,圖案的刺繡也以金色為主,深藍或黑色鑲邊,以金黃或金色的金屬鉚釘、氣眼目釘為裝飾鑲在邊框上,寓意吉祥、喜慶,紅黃相間,色彩明快,也更符合廟堂宗祠的氛圍。

從藝術效果上看,龍蟒桌裙金蒼繡最具閩南特色。朱紅的緞子、金線在上面游走,綠色或黑色的絹線鑲邊,色彩鮮明、紋樣清晰。金碧輝煌的金線將金色的光彩發揮到極致,奪目非常。

色彩的選擇上與閩南地區的生活習慣有關,紅、金、黑是閩南人日常生活中最喜愛使用的3種顏色,更有“紅喜氣、黑大方、金富貴”的俗語,而以紅色為底突出閩南人對吉祥幸福的期盼,以金線大面積地刺繡則反映出閩南人對財富的追求。

3 閩南傳統刺繡的藝術內涵

3.1 文化融合孕育精湛的刺繡技藝

從泉州金蒼繡技藝的傳承來看,不難發現,閩南文化的吸收與融合是其發展和傳承的依托,并伴隨宗教文化與宗族文化進行傳播。泉州包容的文化為金蒼繡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土壤,催生出了立體奪目的金蒼繡圖案,刺繡的技法也不斷革新。隨著金蒼繡品逐漸成為室內裝飾的主要物品,在技藝方面,金蒼繡又吸納了漳繡的技藝。在顏色的運用方面,更加注重色彩的層次感,凸顯出不同的色彩,加入鑲色讓色彩更加和諧。

隨著閩南文化在海絲沿線得以傳播,金蒼繡的技藝開始向東南亞地區流傳,在與馬來文化的融合中,又孕育出了“娘惹服飾文化”。娘惹刺繡在延續金蒼繡技法的基礎上,融合了中東地區的珠繡技藝,繡品的色彩更加艷麗,工藝也愈發精湛,更是在不斷發展中創造出了獨特的刺繡技藝??梢?,金蒼繡技藝的傳承是一個不斷吸收融合其他刺繡工藝的過程,是不斷發展完善的。

3.2 地域特色賦予閩南傳統刺繡紋樣特色

泉州金蒼繡紋樣有著明顯的地域特征,在紋樣布局、特殊部位處理、輔飾品的運用等方面得到了具體體現。觀賞眾多的金蒼繡品,會發現在紋樣布局方面,金蒼繡的風格基本一致,整體嚴格縝密,畫面中心都獨自構成一道美景,四周裝飾多用二方連續的紋樣,并鑲縫布邊框。在處理人物臉部時,則多運用手繪或織物等簡單的工藝,在確保逼真的同時還省時省力。而在裝飾方面,金屬圓釘、氣眼目釘和垂流蘇等被廣泛運用。這種點綴式的紋樣風格成為金蒼繡品的一大特色。

此外,泉州素有“戲窩子”之稱,而戲曲中最為重要的戲服,就成為金蒼繡發展的主要載體。從現有的泉州戲服來看,金蒼繡的技藝在戲曲服飾中得到了完美呈現,尤其是凈角的服飾,通過金蔥鋪排的技藝,營造出富貴華麗的藝術效果。獨特繁縟富麗的滿身花紋,在金蒼繡的技藝下,金光閃閃,浮雕般的盤結更是將武將的威嚴與雄壯通過華麗的服飾呈現給觀眾。在戲服腰部中央,最為突出的獸面紋上,采用“墊凸金繡”的技藝繡制,從視覺上營造出了蕩魂懾魄、威懾蒼生的獰厲之美,將角色的性格特征進一步放大[5]。戲曲的發展可謂給金蒼繡技藝的發展提供了發展空間和舞臺,鑄造了閩南傳統刺繡的地域特色。

3.3 金蒼繡的色彩美學彰顯閩南文化精神

“紅喜氣、黑大方、金富貴”的色彩美學,是閩南民俗文化精神的具體呈現,也是閩南人精神氣質的外在表現。

閩南地處東南沿海,當地人出于生存需求和對財富的渴望,幾代人下南洋打拼,商貿足跡遍布東南亞各地,也逐漸形成了愛拼敢贏的精神氣質和重義求利的價值觀。這種觀念透過閩南人的審美觀念和文化心理,呈現在金蒼繡品上就形成了以紅和黑為主的色彩特征。

作為漢系民族,閩南人的色彩審美既有當地的獨特性,也融合了中原漢族的審美意象。作為室內空間的主要裝飾品,金蒼繡品用色上講究與房屋空間色彩協調一致。在閩南,人們習慣將民居稱為“厝”,建筑著色則以五行為內,五色為外,紅色打底,點綴以黃、白、黑、青四色,紅磚紅瓦、朱紅梁柱門窗,形成了獨特的“紅艷風格”[6]。象征太陽的紅色和熾烈的金色,既符合閩南人敢闖敢拼的進取精神,也體現出閩南人對財富的追求和渴望。

4 結語

從泉州金蒼繡看閩南傳統刺繡的藝術特征,無論是其技藝發展還是圖紋樣式,亦或色彩美學,都離不開閩南獨特的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技藝和美學特征在傳承中不斷吸收,在吸收中不斷融合,最終通過繡品將閩南文化內涵呈現出來,也成就了繡品的藝術性。這既是泉州金蒼繡延續至今得以保留和發展的內因,也是閩南傳統刺繡藝術性的融合呈現,更是閩南文化的延續和發展。

猜你喜歡
繡品閩南泉州
泉州
論泉州北管的“雜揉性”
鎮館之寶
——泉州宋船
閩南文化傳承
淺談繡品中的戲曲文化
吳松柏的閩南威士忌小鎮
傳承非遺漢繡繪出美好生活
和你一起成長——寫在福師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慶之際
Hong'an Embroidery: A Dance of Needles and Threads
閩南,閩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