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外貿方式數字化轉型的策略研究

2022-11-14 02:04倪武帆鄧思雨樊冰璐
商業經濟 2022年11期
關鍵詞:外貿紡織貿易

倪武帆,鄧思雨,樊冰璐

(武漢紡織大學 經濟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0)

一、引言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數字規劃)提出,要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丁笆奈濉睂ν赓Q易高質量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質量規劃”)指出,在當前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下,要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促進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數字貿易的不斷發展,提升了貿易便利化程度,然而層出不窮的貿易摩擦以及疫情影響,導致國際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相互割裂。為應對貿易新環境,要立足于以國內大循環為基礎的國際雙循環,促進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利用數字手段賦能紡織產業,實現紡織外貿方式的數字化轉型,達到更大程度的開放,加強國際經濟合作,促進國內經濟發展、解決就業、改善民生。

高華斌(2021)認為應抓住產業變革機遇,推進信息技術與紡織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建設紡織強國。張晴和于津平(2020)通過篩選數字經濟的形成要素,研究了投入數字化與制造業全球價值鏈的關系,發現投入數字化與企業EDVAR呈正相關,為數字經濟與制造業部門融合提供了證據??v觀國內學者的相關成果,他們都認可制造業需要進行轉型升級,但并未給出具體措施,即使有些學者給出了建議,但建議太過寬泛,不利于實踐。

二、紡織外貿方式數字化轉型必要性

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若各產業未能將數字化應用于生產與交易過程中,必將被時代所淘汰,我國紡織外貿行業也是如此。在國家質量規劃與數字規劃的指導下,紡織產業需加快轉型的腳步,利用數字化手段與工具助力紡織外貿方式轉型升級,提升紡織外貿競爭力。

(一)數字貿易概念

數字貿易是指利用數字化工具進行的貿易。紡織貿易數字化轉型可利用數字化賦能紡織貿易行業,改善傳統紡織領域需求端與供給端不平衡的問題;同時利用數字化技術,從物理層面的互聯互通,到外貿數據采集的自動化、可視化、再到整個紡織產業的數字化服務,增強貿易流程透明度,打破傳統紡織貿易,實現紡織貿易方式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二)紡織貿易方式數字化轉型的意義

1.創新貿易方式

應用數字化手段對一般貿易的效益與規模有顯著影響,健全產業鏈供應鏈,提高貿易效率,同時利用區塊鏈、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強化貿易監管,減少貿易風險。還可以利用數字化技術促進相關貿易的發展,加快貿易方式的轉型升級,發展新型貿易方式。

2.降低貿易成本

發展數字貿易,能將產品制造環節智能化,減少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數據顯示,到2030年,數字貿易能為我國創造37萬億元的收益。若國家能充分利用數字貿易,到2030年,我國數字貿易出口額將高達5萬億元。

3.增加貿易便利

利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智能關務、智慧物流、數字倉儲等手段,能達到提高貿易便利性的目的。同時,將區塊鏈技術運用于紡織外貿各流程中,可提升紡織外貿數據的公開性和透明性,可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與費用支付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紡織外貿企業面臨的商業風險。

4.提高貿易質量

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紡織出口產品由“量”向“質”的轉型升級,提高出口產品質量。不僅能發展多元出口市場,克服單一市場的弊端,而且能夠基于原來客戶的基礎上,發展更多的周圍客戶,實現貿易質量的升級,提升紡織出口交易額。

5.增強貿易競爭力

跨境電商、無紙貿易與海外倉的不斷發展推動了紡織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形成的腳步,這不僅有利于紡織外貿穩定增長和傳統紡織貿易的轉型升級,也有利于我國紡織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三、當前紡織外貿方式數字化轉型的挑戰

疫情的不斷反復,使得外部需求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強;全球貿易環境發生變化,貿易摩擦、貿易壁壘、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層出不窮,多邊貿易面臨嚴峻挑戰等,這些復雜的貿易背景對我國紡織貿易方式的轉型升級帶來了極大挑戰。

(一)紡織外貿數字化基礎薄弱

目前我國大多數紡織企業生產效率較低,生產成本高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未能將數字化應用于其中,且商品配送中所需流程復雜,便利化程度較低,各個環節不能緊密相連,阻滯了我國紡織外貿方式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進程。同時我國近年來外貿面臨著包括貿易摩擦、貿易制裁、國際國內雙循環不暢通等現象,這也為實現貿易方式數字化轉型升級帶來了諸多阻礙。如美國政府基于所謂的“國政府調查”對500多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大幅度增加了我國經濟的外部風險和下行壓力。同時中印邊境沖突也導致雙方經濟合作關系愈發緊張,使得貿易受阻。貿易摩擦降低了資源配置效率,給我國經濟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二)數字安全運用存在風險敞口

跨境電商作為新型外貿方式的代表,目前在我國已經設置了超過100個綜合試驗區,同時在試驗區內部已建立了1800多個海外倉,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跨境電商等新型貿易方式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但由于還處于成長期階段,還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跨境電商平臺在交易環節掌握大量客戶信息,但其所采用的不成熟的技術手段,導致不完善的客戶信息保護,形成了多種用戶信息泄漏和信息濫用的情況。海淘網站以海關清關為由收集客戶信息,違法分子利用客戶信息冒用個人海淘額度,在對“跨境電商”等關鍵詞進行搜索時,發現基本每年都會有與上述相類似的案件,涉及金額極大。

(三)離岸貿易平臺數字化運營效率低下

離岸貿易是貨物運輸在海外、資金結算在國內的特殊貿易模式。然而我國離岸貿易的發展還處于成長階段,我國對離岸貿易的應用并不廣泛。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海南自貿港在2020年全省貿易交易額已達18億美元,在第四季度,通過離岸貿易實現的交易額已達16億美元,但海南的政策并不能廣泛應用在我國其他港口。上海作為我國離岸貿易最發達的城市,根據最新數據,2021年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內企業離岸轉手買賣業務規模已占全市90%以上,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大。這些差距主要體現在離岸貿易的貿易全過程,并不入境,因此僅僅通過單據來判斷貿易的真實性十分困難;同時由于支付流程繁瑣,需要貿易主體提交諸多資料進行審核,交易效率低下。

(四)數字化“三鏈”融合度不足

目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呈現陣營化、本土化、區域化的特點。紡織制造領域的生產要素成本不斷增加,且所面對的資源環境負擔能力達到頂點,還面臨著核心技術卡脖子的尷尬境地,基礎不牢、水平不高,紡織外貿傳統競爭優勢逐步下降,而新優勢還未形成。同時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之下,紡織產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相互割裂,不能實現互聯互通,三鏈之間互動性不高,融合性不強。

(五)數字營銷戰略創新不足

目前我國紡織外貿采用的依舊是傳統的4P營銷策略,但我國紡織產業面臨的國際環境與之前大有不同,國內資源漲價和工費增加,同時紡織行業技術裝備落后,國際市場上其他發展中國家陸續加入紡織制造行業,占領了一部分市場份額,同時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加強,面臨的國際形勢日趨復雜??梢钥闯?,我國紡織產品不論是在量的供應,質的選擇,還是在競爭優勢以及目標市場方面,均已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然而我國目前主要采用的營銷方式還是以低價策略為主,目標市場主要是歐美國家,營銷渠道單一,定價策略普遍化,沒有新意,主要還是對傳統營銷策略的延續,尚未結合數字化手段,創新營銷策略。

四、促進紡織外貿方式數字化轉型的對策建議

“質量規劃”和“數字規劃”都明確了我國要大力發展數字貿易,提升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水平。紡織產業作為我國的傳統支柱產業,也是重要的民生產業,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利用數字化技術,為紡織外貿方式轉型升級提供前提條件。

(一)建設安全的數字貿易基礎設施

以數字化賦能我國紡織產業鏈發展,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數字化水平。我國當前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可借此機會逐步形成在全球數字化產業鏈的主導地位,解除其他發達國家在全球產業鏈中對我國的遏制。盡管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居世界第一,但我國在相當程度上還只是世界工廠,因此,須引導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利用數字化手段,通過科技創新,推動我國紡織外貿產品由“以價取勝”到“以質取勝”,不斷提升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同時要加大扶持與創造紡織行業產業鏈的民族品牌以及加快推動紡織產業品牌升級,進一步擴大我國產業鏈與紡織品牌在全球的影響力與競爭力。尤其是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往往需要整合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資源,拓展多方在產品、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全面合作。

(二)構建數字物流體系

數字經濟背景下催生出了諸多新經濟模式和業態,在帶動物流行業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也帶來物流服務需求的新挑戰,在全社會互聯網化、共享經濟及智能化發展的趨勢下,構建數字物流體系成為重中之重。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及裝備作為數字物流發展的基礎,將傳統物流形式升級轉型,結合數字化手段廣泛應用在外貿倉儲、運輸、配送等各個物流環節,提升外貿領域物流運輸速度,達到提質增效的目的。數字物流體系可以通過大數據隨時了解有關貨物的詳細情況,包括貨物數量、種類、品級、生產地和銷售地、運輸信息等。這些具體的信息,能夠為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提升物流的效率提供重要的依據。

(三)打造數字海外倉

數字海外倉可以整合現有的海外倉企業數據信息,通過海外倉第三方服務商的平臺試點應用,對接數字政府雙循環應用場景接口,并接入海關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國家外匯管理局數字外管系統、互聯網+便捷退稅系統等平臺,幫助我國紡織外貿企業更便捷地完成海外倉申請、使用,還可以快速找到對應部門進行報關、收結匯及退稅申報。紡織企業利用跨境電商進行貿易交易,企業可搭建跨境電商——海外倉云平臺,實現兩個主體的信息共享,打造一個能夠控制調度倉庫各生產作業要素的智能化“操作大腦”,打造一張適應“打造一北斗”等新基建前沿應用的“智慧網”,不僅能使海外倉達到更大的應用度,而且能夠減少交易流程,實現貿易便利化。

(四)創新數字營銷組合策略

和傳統營銷形式不同,數字營銷通過數據應用于營銷的能力、從數據中挖掘洞察的能力以及社交和內容創新能力,為消費者提供互動化、社交化、個性化的服務。聚焦紡織外貿行業,從產品角度來看,可以添加中國獨特的刺繡工藝來增加競爭力。從價格角度看,定價之前要做好本地市場調研,通過調研數據,得出消費者偏好和能接受的價格水平。從渠道角度看,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上可以選擇電商平臺加強與客戶間的關系營銷,培養一批忠誠客戶,深度挖掘客戶的真正需求,同時利用社交工具宣傳產品,加強紡織產品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建設。線下可以通過購買廣告展位,在如黑色星期五等大型節假日前投放產品廣告。從促銷角度看,可以通過國外大型節日,進行促銷活動,可以選擇商品特價促銷等方式,引起國外客戶的興趣,提升紡織外貿產品的品牌形象。

(五)構建數字友好型“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已成為一個范圍更大、水平更高、層次更深、影響更廣的國際交流合作大平臺。加強“一帶一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好區塊鏈、無紙貿易、EDI技術,以實現紡織貿易的網絡化、數字化和便利化,推動電商+物流、支付、金融、信息通信等多業態、新業態創新發展。同時利用博覽會等平臺作用,打造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合作平臺;絲路沿線國家逐年遞增,也代表我國貿易合作機會逐漸增多,我國紡織外貿企業要及時抓住機遇,拓展“一帶一路”貿易合作機會。電商新業態、新模式及RCEP協議的簽訂等,使“一帶一路”貿易有更多的發展空間,我國紡織產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合作交流,能擴大消費市場,同時能因地制宜,加快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五、結語

數字經濟時代下,促進紡織外貿方式數字化轉型有利于創新貿易方式、降低貿易成本、增加貿易便利度、提高貿易質量、增強貿易競爭力,但目前紡織產業面臨的國際貿易形勢復雜,如數字生態未建立、存在較大的風險等,可以通過加強數字基礎建設、發展新型貿易方式等加以應對??茖W技術與數字經濟在不斷成熟進步,國家貿易局勢以及國際關系等也在發生深刻變化;面對新形勢,紡織外貿方式轉型也還將面臨新問題與新挑戰,今后還需不斷改革創新,才能緊跟時代進步的節奏,促進紡織外貿形成新優勢,提升紡織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猜你喜歡
外貿紡織貿易
中國紡織
山東外貿,跑出發展“加速度”
中國紡織服裝行業大事早知道
“2021貿易周”燃爆首爾
我國外貿進出口連續14個月同比正增長
中日韓貿易數據
疫情中,中俄貿易同比增長
5月出口超預期中國外貿為何如此抗壓
中日產業內貿易的實證分析
中日產業內貿易的實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