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理論基礎與實現路徑

2022-11-14 02:04姚正海
商業經濟 2022年11期
關鍵詞:要素理論經濟

姚正海,秦 悅,王 強

(江蘇師范大學 商學院,江蘇 徐州 221116)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體制已實現由傳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變,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由經濟增長方式至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歷經數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國采取的經濟發展方式出現了比較顯著的成效,但還遠不及世界先進水平,亟需加快由“數量速度型”到“質量效益型”的轉型進度,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既是一個急需解決的政策問題,又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問題,對其內涵、理論基礎與實現路徑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

(一)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是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概念。對于經濟增長而言,通常指的是社會產出或社會財富的積累,強調的是“量”的概念,其目標是實現經濟總量的擴張和速度的增長,一般常用國內生產總值或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這兩個宏觀經濟指標加以衡量。就經濟發展而言,通常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推動整體財富擴張的同時,保持經濟、社會與政治的持續進步與改進,強調的是“質”的概念,涉及的方面除了經濟指標數字的增加以外,還有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與經濟質量的提高等,要求經濟以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為首要目標,并注重經濟增長過程的協調性、開放性和發展成果的共享性。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之間是辯證的關系,前者在外延上小于后者,后者需要建立在前者的物質基礎之上。綜上所述,經濟增長作為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是經濟發展的手段,而經濟增長的最終目標是要實現經濟發展。

(二)經濟增長方式與經濟發展方式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擴大再生產劃分為外延式與內涵式兩類,據此,相應地經濟增長方式大體上分為粗放式增長方式與集約式增長方式兩類。前者通常需要勞動力、自然資源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大量投入而實現增長;后者則依賴于生產要素使用效率的提升而實現增長。經濟發展方式的內涵相較于經濟增長方式來說更加豐富,除了包括后者以外,又包括經濟結構的優化、生態環境的保護、技術手段的持續創新、人民生活的改善等方面的內容。

從“經濟增長方式”到“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是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從根本上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必由之路。蔡昉等(2008)將經濟發展分為資源驅動、資本驅動、勞動力驅動、生產率驅動四個階段,并認為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通常指的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因素由某一生產要素向另一生產要素的轉變。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求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要求以創新驅動型經濟發展模式替代過去的資源和投資驅動型經濟發展模式;以效率提高型經濟發展方式替代規模要素擴張型經濟發展方式。

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理論基礎

(一)經濟增長理論

探求如何實現經濟穩定長期的增長,是經濟學領域經久不衰的論題。經濟增長理論是研究解釋增長規律和影響制約因素的理論,主要經歷了古典增長理論、新古典增長理論、內生增長理論三個發展階段。

1.古典增長理論

作為經濟增長理論的開端,1928年以前的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為日后的經濟增長理論發展作出了鋪墊,在該時期以亞當·斯密(1776)《國富論》中的“分工是國民財富增進的源泉”思想為代表,其認為勞動生產率和勞動人數是國民經濟增長的決定性動力,提升勞動生產率的最根本途徑就是增加資本和合理的勞動分工。此外,亞當·斯密還闡述了人口數量和質量對于經濟增長的影響,人口的數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和勞動人數增加相關,而人口質量提高帶來的人口紅利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馬爾薩斯(1798)在其著作《人口論》和《政治經濟學原理》中,闡釋了與人口數量自然增長方面相關的經濟增長理論,他提出人類的繁殖人口能力遠超生活資料和糧食的增長速度,而因為土地資源等生產資料的有限,產出的增長難以和人口增長相平衡,因此為了避免出現糧食等生活資源跟不上的情況,必須以戰爭、饑荒、瘟疫等手段來恢復人口與生活資源的平衡。馬爾薩斯還表示,社會經濟和政治制度的發展并非導致貧窮、罪惡等問題的真兇,而人口規律的作用才是,人口的不斷繁殖,會導致社會財富的稀釋,進而造成抑制國民經濟發展的局面。李嘉圖(1817)在《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將前人對經濟增長理論的研究進行了融會貫通,他以和亞當·斯密不同的角度對經濟增長進行了闡釋,其對于經濟理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分配利潤以及創造財富。古典增長理論認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是生產過程中勞動力和資本的投入,在該時期各個國家在選擇經濟發展方式上基本都采取這種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

2.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

19世紀70年代初,經濟學中發生了一場理論的大變革,這場變革中出現了許多以馬歇爾為代表的邊際效用學派的學者,這一次革命性的突破使得新古典經濟學在世界范圍內興起。新古典經濟學對經濟研究的重點放在了消費、需求和效用上,開創了以均衡價格論為核心的更為完備的經濟學體系。馬歇爾(1879)在其著作《經濟學原理》中運用邊際效用理論解釋了需求與價格之間的反向變動以及供給與價格之間的同向變動,當供求雙方的力量達到均衡時,商品價格就決定下來,也就是均衡價格規律,在此基礎上,他還確立了按生產要素分配的理論。馬歇爾在對經濟增長進行深入研究時,借鑒運用了心理學、物理學、數學等許多領域的概念工具和理論基礎,融會貫通地使用了邊際分析法、連續性原理等多種研究方法,將技術進步作為經濟增長的外生變量。馬歇爾開創的“價格均衡論”不僅承襲了古典時期的經濟學傳統,還糅合了邊際效用解釋價值決定的學說,因此被稱為“新古典經濟學”。該理論表明:如果想實現國家經濟穩定、持續不斷增長,要素投入數量的增加必須以技術進步為前提。

3.內生經濟增長理論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羅默、盧卡斯等學者為代表的內生增長理論的核心思想是:經濟持續增長是由經濟體內部的力量造成的,可以不依賴外力的推進,其將諸多要素內生于模型,強調不完全競爭和收益遞增。在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出現之前,新古典理論時期將經濟長期增長的根源簡單地歸咎于經濟系統外部的生產要素,且其增長模型中,物質資本邊際收益遞減會最終導致國家經濟零增長,但反觀現實并未如新古典理論所描述的一樣,因此在現實情況的需要下,羅默(1986)將技術創新、研究開發等因素內生化,使資本的邊際收益不再遞減,產生了內生經濟增長理論。林毅夫和任若恩(2007)認為,我國經濟增長過度地依靠高投資,而高物質資本投入導致了生產能力的過剩,經濟發展的內生能力缺乏。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相對于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來說,克服了很多限制因素,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也有更全面的了解。內生經濟增長理論中涉及了很多經濟模型,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有兩種模型,第一種是建立在阿羅的干中學模型基礎上的模型,第二種是內生技術增長模型,具體可以分為線性生產函數、知識溢出效應、生產型公共資本、人力資本投資、研究與開發投資五種模型。盧卡斯(1988)提出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關鍵要素之一,其認為投入時間資本和積累人力資本之間是正比例函數關系,且人力資本水平的高低能夠使社會生產率發生變化,進而影響經濟增長。內生經濟增長理論中使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等要素內生化,并強調這類生產要素在全要素生產率提高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解釋了經濟增長的根本原因。

經濟增長理論在發展的漫長歷程中,不斷挖掘促進經濟增長的因素,其中包括資本、勞動力、自然資源、技術等生產要素,但經濟增長理論無論處于哪個時期,均強調了技術對于經濟增長的關鍵意義和影響程度。研究重點從要素投入擴大到要素投入深化、科技創新作用、資源有效配置的轉移,經濟增長理論的演進過程也體現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理論思想。

(二)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理論指的是在社會運行的過程中,不但需要滿足現階段的需要,而且需要保證日后發展不被影響,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本質要義是達到共同、協調、公平、高效、多維的發展。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于1987年初次對“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和內涵進行了系統性描述,認為“可持續發展”的實現不單單是為了滿足當代人的需求,更應當立足于長遠的角度,以滿足后代人的需要??沙掷m發展要求低碳、高效的技術,盡可能接近零污染,能夠更大程度地減少能源和自然資源的消耗。從具體方面來看,可持續發展需要協調統一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個方面的因素,在經濟層面,主要表現為集約式的經濟發展方式,要求將追求經濟數量的增長與質量的提高放在同等位置,在實現經濟效益增長的同時有效保護環境。

公平性、持續性、共同性是可持續發展理論中的三大基本原則。一是公平性原則。一方面是同代人之間的橫向公平,指的是要滿足當代人的基本需求,給予人們向往謀求幸福生活的機會;另一方面是不同世代之間的縱向公平,指的是達成當代人與將來各代人之間的平衡,鑒于部分自然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并非取之不盡,所以在保證現階段資源不受影響的同時還要保證未來人類的生活不會受到影響。堅持公平性原則,可以為人類營造出民主自由的社會環境,提升生活質量,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二是持續性原則。自然生態環境的完整是人類生存與繁衍的必要前提,持續性原則需要人們依照自然資源的狀況協調自身的生活方式,在經濟不斷快速進步的同時,也要注意經濟增長的質量,這就要求長遠的眼光和走集約型的經濟增長道路。該原則要求政府應當合理開發、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投入自然資本和人力資本不斷地使消耗的資源用另一種方式補充。三是共同性原則。實現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是每一個國家和地區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尤其是在環境資源等問題上更需要各個國家共同努力加以解決。要求人類不僅要約束自己,還要互相監督,共同促進自身之間、自身與自然之間的協調,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其最終宗旨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進民生福祉,化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沖突,逐步滿足人們對自身能力發展的要求和需要。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不單單是經濟這一領域,它涵蓋了社會、生態等多個方面,其最終目標是實現經濟的穩定發展、生態的和諧穩定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這和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沙掷m發展理論要求“經濟、社會、生態”三者的整體協調性,在經濟發展進程中力求經濟效應、社會效應、生態效應的統一,強調以人為中心的發展,科學統籌生存和發展質量的關系,這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涵與本質要求緊密相關。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應以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依據,實現資源的有效合理使用??沙掷m發展理論的提出是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人們對發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更高層次要求。將可持續發展理論融入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程,使其為新發展格局下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理論支撐,促使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技術創新、環境保護、資源有效配置等驅動。

(三)創新理論

1912年,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阿羅斯·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中首次提出創新這一概念,他認為“創新是實現生產要素的一種新組合”,創新決定了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核心競爭力及持續發展能力。自此,創新便被視為經濟增長的根本來源和驅動力。20世紀初,熊彼特在其原有理論基礎上對創新思想作了進一步的解釋,逐步形成了以創新理論為基礎的經濟發展理論體系。技術創新不同于發明創造,而是發明創造等科技成果的商業化和產業化應用,與經濟效益的提高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系。我國學者在科學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對創新的內涵作了進一步界定,傅家驥(1998)指出技術創新是企業家以獲得市場上潛在的商業利益為目的,重新改革生產方式、拓展更多消費市場、取得新的原料供給來源或創建新的企業組織的過程。宋剛等(2008)表示,技術創新是由各創新主體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為了成功開拓市場,和創新要素在交互影響的作用下所呈現出一種多層次、多環節的復雜現象,是科學技術進步和實踐應用創新聯合演變進化的結果。技術創新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一項重大而復雜的技術手段,充分的技術創新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在熊彼特看來,創新是經濟系統的內生變量,其在經濟發展中處于關鍵性地位,創新就是經濟發展的源動力,唯有堅持創新,方能促進經濟不斷發展。經濟發展較經濟增長而言最大的不同便是經濟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雖然存在著多個因素影響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但自主創新毋庸置疑是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要素。目前中國正位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階段,創新驅動發展是核心環節。

(四)五大發展理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是在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和適應新的發展要求而提出的,為中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與指導方針。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傳統“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給經濟增長帶來的動力逐步減弱,“創新驅動”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全新著力點。創新的首要目標表現為創造社會財富,通過優化配置技術、資本和人才等要素,激發創新創業的動力,加大創新投入,積極推進科技成果的應用轉化,實現有效創新產出,運用創新力來促使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發展呈現出豐富內涵,包含經濟總量的增長和經濟結構的協調,強調拉動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和結構優化程度。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應以協調為內生特點,強調經濟增長過程中各系統相互協調所構成的發展質態。綠色發展旨在促進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經濟增長“去污染化”目標。綠色發展的本質是低碳可持續的發展,是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要求發展的“均衡”“低碳”“清潔”“節約”“循環”,目的是追求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和平共處,達到經濟增長“去污染化”目標。開放包容是變革傳統經濟增長模式,汲取經濟發展新動能的主引擎。開放發展強調的是內外聯動的發展問題,要求實現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實現國際國內雙循環互補的新發展格局。共享發展倡導人人參與,旨在以民眾獲得感的躍升促進社會繁榮大發展,并提升經濟、社會、政治等多重領域建設成果的全民共享度,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最終目標是全體人民共享發展的成果。

五大發展理念反映了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發展思路和發展方向,深化了對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解,也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引領了方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又是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表現,只有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才能保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效果,從而實現經濟的持續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必然要求在保證要素投入數量的前提下,提高要素投入質量以及要素投入組合的有效性,不僅要重視增長數量和增長效率,更要在發展的創新驅動力、經濟系統的協調性、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內外聯動性以及發展成果的共享性上著力。

三、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實現路徑

(一)實施創新發展戰略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要將其擺在經濟發展的關鍵位置。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落實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在本質要求。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就是要重視科技進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將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由資源、勞動力和資金全面轉向科學技術進步,提高科學技術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加快促成以技術進步為核心、以技術創新驅動的發展新局面。不斷加強科技體制改革的力度,為科技創新提供制度保障,同時建立健全以市場為目標、企業為創新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不僅要提高自主創新的研發經費投入,為加強自主創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質基礎,而且要強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建設一支適應時代特征的創新人才隊伍。

(二)深化經濟體制機制創新

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由于不同的經濟體制均有著獨特的運行機制,以至于經濟效率與發展方式因受其影響而有所不同。在經濟長期運行的過程中,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的變遷與創新,除了會影響到經濟的長期增長,還會對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造成重大影響。一是盡快完善要素價格形成的市場機制。從目前我國的資源配置視角來看,要素市場仍然不夠完備,市場機制不能完全發揮作用,應當逐步優化資源、環境、勞動力的市場定價體系,更加充分地利用市場競爭機制中優勝劣汰的規律,以使得高投入、高消耗的規模擴張型發展方式退出市場。二是最大程度利用市場對資源配置的調節規律,減少政府對市場的直接干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離不開政府的干預和調節,但在轉變進程中,應避免角色錯位和功能錯位現象的發生,尊重經濟發展規律,按照市場運行的內在機理,將政府適當干預和健全的市場機制有機結合,高效配置有限資源。

(三)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財稅制度反映了政府和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利益分配關系,對于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和引導作用,同時財稅制度的深化改革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起到了奠基作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通過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突出財政的公共服務功能,使政府財政支出向公共醫療、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等民生方面傾斜,確保居民生活和生存環境的改善,持續提升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進而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通過對目前稅制下的宏觀稅負、稅制結構、中央和地方稅收關系、稅收優惠等方面的系統改革,充分發揮其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程中的積極作用。

(四)轉化政府績效考核方式

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極易產生一種不良的現象,即地方政府官員為了晉升而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總量的速度,忽視經濟增長中存在的嚴重負外部性。因此要切實改變政府官員的政治升遷和當地經濟增長績效掛鉤的做法,弱化地方政府對GDP增長的片面追求,引導各級政府努力為城鄉居民謀求福利。事實上,GDP增長只是考核政府績效的一方面,一個地區經濟運行良好,不僅包括經濟增長,更包括經濟結構的優化、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生態自然環境的改善等。改革的目標必須將政府利益和經濟增長可持續性緊密聯系在一起,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受益。

猜你喜歡
要素理論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堅持理論創新
理解“第三次理論飛躍”的三個維度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多項式理論在矩陣求逆中的應用
2015年8月債券發行要素一覽表
2015年6月債券發行要素一覽表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