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多樣方式 挖掘主題深意
——主題意義下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研究

2022-11-20 12:58常衛花
小學生 2022年1期
關鍵詞:語篇意義文本

☉常衛花

語篇教學法是伴隨著新課改衍生而來的一種創新的教學形式,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具有關鍵作用。與傳統的詞匯、句式、寫作教學手法相比,將主題意義作為展開語篇教學的基礎是非常艱難的,教師必須處理好各個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保證教學內容的深入性,獲取良好的教學效果[1]。

一、注重課堂導入,奠定英語語篇的教學基礎

語篇包含了豐富的句式與詞匯,教師要注重課堂導入環節,為英語語篇的教學奠定堅實的教學基礎。以游戲導入為例,開展課堂游戲時,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幫助學生鞏固現在進行時的語法形式上,達到提前滲透教學內容的效果。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英文對話時,則為游戲中出現的詞塊提供了完整的主題事實,學生能將詞塊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結合到一起,教學主題得到了有效激活。

以譯林版五年級《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Story time 該課內容為例。首先,教師帶領學生玩英語熱身游戲滲透英語語法。教師給學生指令,如play football,clean the desk,make the bed,sweep the floor 等內容,學生做動作,而后教師用英語詢問學生:“你在做什么?”學生回答相應的指令對話。教師借助課堂游戲調動課堂氣氛,便于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其次,教師以“Do you usually help your parents? How do you help your parents?”該問題為主,與學生進行英文對話,了解學生都幫助父母做過哪些事情,自然而然地生成clean the table,make the bed,sweep the floor 等詞塊的表達。

二、借助新知呈現,在教學主題之中梳理文本

語篇教學強調的是學生對整篇文章內容的深入了解,這也說明了傳統教學中將單詞、句式、語法進行獨立教學的“碎片式”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學生完善思維導入的過程就是梳理文本知識點的過程,思維導圖的整理為閱讀學習的過程賦予了深意,學生的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完成思維導圖后,學生也對文章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的過程中完成了基于主題意義所開展的高效的教學環節。

以譯林版五年級《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 Story time》 內容為例。教師帶領學生觀看教學視頻,帶領學生完成教材中的連線任務,學生完成連線后,教師為學生介紹圖片內容,并讓學生閱讀短文。此時,教師提出的課堂問題的答案都在學生剛才觀看的視頻與閱讀過的短文中,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例 如“What are Mike’s father,Mike’s mother and Tim doing in the morning? What are they doing in the afternoon?”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為學生設置任務情景,幫助學生梳理文本知識點,并根據任務內容與學生一起梳理思維導入,幫助學生更客觀地評價Mike、Helen 和 Tim。學生想要完善思維導圖的內容必須就Mike與家人某一時段的活動為中心進行交流討論,主要內容是誰在什么時間在哪里做了什么,例如,Helen sweeps the floor in the living room in the morning.

由于不同的語篇文章擁有不同的立意與主旨,因此,為了較為完整地呈現如何借助新知讓學生在學習主題中梳理文本,再以譯林六年級《Unit 8 Chinese New Year 》該課內容為例。為了幫助學生深入探究和了解整體的主題意義,教師應當為學生設置明確的教學目標,帶領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梳理Anna 與家人春節活動的具體安排事例,讓學生在閱讀學習文章的過程中梳理、分析、判斷中國不同地域慶賀春節活動的不同形式,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一談自己對春節活動的解讀,夯實學生運用英語傳播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的意識。

為了進一步深化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提高學生英語運用的能力,充分體現教學環節承上啟下的作用。首先,教師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英文版本的介紹中國春節的視頻,幫助學生了解他人眼中的中國春節是怎樣的,讓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這不僅能讓學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作為討論內容,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索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借助板書與學生一同梳理文本脈絡,并運用網絡教學資源帶領學生學習了解與節日相關的單詞,為學生播放課文的閱讀音頻,糾正和規范學生的英文發音。最后,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文本的邏輯結構,提高學生的閱讀認知,讓學生在整體的語篇結構之中,閱讀學習本篇內容。

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難點為學生設計相應的階段性教學目標,幫助學生逐步深入學習和探究語篇的主題意義,這不僅夯實了學生對語篇知識的理解,還進一步優化了學生挖掘主題意義的學習能力。

三、借助文本解讀,充分把握并解讀主題意義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不僅能突出教學重點內容,將學生的注意力聚焦在文本的主旨背景之中,還能幫助學生更快掌握文章的立意,這能使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順利。對文本進行深入的細致的解讀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從不同的方面對文本進行解讀,如主題、內容、語篇結構、語言特點、作者觀念等等。

以譯林六年級《Unit 8 Chinese New Year 》該課內容為例,本課內容的語境主題是“人與社會”,文章通過一封電子郵件向學生展示了主人公Anna 與家人的春節活動行程,在這篇文章中,學生能夠了解到內地的新年與香港新年的不同之處,并掌握不同風俗的單詞,例如,red packet、fireworks 等等。本課內容不僅讓學生了解了春節的傳統活動有哪些,帶領學生深入了解春節的文化內涵,例如春節的起源;民間有著怎樣的過節習慣;春節對國外有什么樣的影響;與春節相關的流行于民間的傳說故事,幫助學生更加細致地了解春節的起源與流傳形式,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節日的探究熱情與喜愛之情,還為學生運用英語傳播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以引導的形式讓學生對語篇的整體特征結構與語用特點進行討論和交流,幫助學生充分把握并解讀主題意義。該篇課文從兩個方面介紹了春節,一方面是以時間、活動、感受為線索,另一方面則是介紹中國香港的春節活動都有哪些,帶領學生了解不同地域人們不同的慶祝春節的習俗。語篇以時間為主線分別描述了除夕夜、春節之前、正月初一、正月初二這四個時間段中國香港地域的春節習俗,并借助一般將來式帶領學生感受春節期間豐富多彩的傳統活動與舉國同慶的團圓氛圍。

四、處理文本細節,回顧整理中深化學習主題

以譯林版五年級《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 Story time》 該課內容為例。梳理文章知識脈絡時,教師根據文章內容提出課堂問題激發學生思考,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會發現這些句式的相同特征與規律,例如“What is Mike’s father doing? ”學生的回答分別是“Mike’s father is doing sports in the park.”“Mike’s father is playing computer games.”“Mike’s father is working in the garden.”教師告知學生be+動詞ing 是現在進行時,并將三種構成方式告知學生。教師帶領學生處理好學習細節就可以讓學生回顧整理課文,讓學生分角色閱讀文章或者讓學生針對Mike 一家的活動進行角色扮演。

學生完成對課文的回顧后,教師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闡述Mike 一家人的職業與愛好,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提出細節性的問題,使學生的敘述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教師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Mike 和Helen 是樂于助人的孩子,此時教師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思辨意識,例如“Do you think Tim is helping? What about Ben?”讓學生順勢展開辯論。

教師將教學活動聚焦在語法的形式上,幫助學生在閱讀中核對答案,但并沒有對主題信息進行細致的分析,此時,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是得不到有效的培養的,缺乏對主題意義的情感認知導致學生并不能徹底領悟Helping our parents 的含義。但是當教師圍繞主題意義引導并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細節,幫助學生構建對主題意義的深層認知,并將注意力放置在對學生學習體驗的關注上時,學生的學習感悟得到了有效的強化,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主題意義的領悟,還讓學生完全沉浸在文章情感之中,這也正是構建語篇主題意義的基礎所在,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體諒、幫助父母的重要性。

五、學后鞏固拓展,作業設計中延伸知識重點

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是離不開探究主題意義的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的。學生的學習深度與對主題意義的探討都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也是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最佳時機。閱讀學習后的實踐活動,是為了幫助學生在新的語境中運用已掌握的語言知識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針對主題意義展開的探究活動一定要與學前導入相呼應,這樣才能充分地借助學習過程開展辯論與角色扮演等課堂活動。與此同時,這也是將學習內容靈活地套用到生活情境中的方法,能起到規范學生行為意識的作用[2]。

依舊以譯林版五年級《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 Story time》內容為例。教師以課本57 頁“Mike一家人晚上7 點鐘正在做什么”為學習任務,讓學生根據課本插圖完成學習任務,并讓學生根據教材圖片進行英語復述。

教師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幫助父母做過哪些事情,讓學生在講述的過程中審視自己的行為,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對自身的行為有了更深刻清晰的認識與領悟。教師讓學生以“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為主題,讓學生以表格的形式將做事的時間、地點、內容記錄下來,在第二課時進行交流。

開展基于主題深意的英語語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引導的形式讓學生實現對文本情景的語言輸出,但由于學習深度不夠,此時的學生并未掌握語篇的主題意義,只是對文本內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因此,教師必須要抓住語篇主題,在讀后環節深化教學主題。教師以提問的形式激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想一想到底是誰在幫助父母,為學生提供辯論的機會,學生對Mike 和Helen幫助父母這一結論沒有任何的異議,卻對Tim 與Ben the dog 是否能幫助父母產生了激烈的討論,而辯論的結果顛覆了學生的認知。這不僅強化了學生的語言能力,也起到了深化文本主題的作用。此時,教師將文章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機的聯系,激發學生的情感意識,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學生對自己在生活中的行為進行了有效的審視,學生的情感認知發生了變化。作業設計的延伸不僅能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還能提升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實現了英語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育人目的。

總之,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文本解讀能力,為學生帶來更加深入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以單元主題為教學核心,將知識點細化到不同的課時之中,融合教材中的知識與情感價值,實現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深度探究與學習。強化學生的語篇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發展,促進學生語言學習成效的進步與提升。

猜你喜歡
語篇意義文本
一件有意義的事
中日能源語篇中語言表征的對比研究
文本聯讀學概括 細致觀察促寫作
基于語篇分析的課例研究
有意義的一天
基于語篇的初中英語教學策略
生之意義
作為“文本鏈”的元電影
搭文本之橋 鋪生活之路 引習作之流
詩里有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