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生發展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探究

2022-11-20 12:58李昕玥
小學生 2022年1期
關鍵詞:作業能力數學

☉李昕玥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如何以教學實踐為橋梁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是一線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與使命,本文基于學生發展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展開討論。

一、重視學生數學習慣的培養

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較中學階段的知識簡單,易理解,所以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數學學習方面表現很好,無論是學習態度還是學習成績都很理性,但是隨著年級的上升,知識的難度系數增大,有些學生明顯表現出力不從心,究其原因是學生自身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因此,老師在小學高段教學過程中,應基于學生發展展開教學,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重視學生數學習慣的培養,從而為學生能夠持續更好地學習和運用知識奠定基礎。對于學生來說,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每次授課之前的預習習慣;上課過程中認真聽講的習慣、積極參與課堂的習慣、積極互動的習慣、認真記筆記的習慣;課后的認真復習并查漏補缺的習慣。以“負數的認識”教學為例,在新授課展開之前,老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請舉例生活中負數的應用,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概括什么是負數,負數存在的價值有哪些”等預習作業。在授課時,老師以學生的預習為基礎,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嘗試運用自己的話對負數進行解釋與表達,這樣既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夠讓他們積極實現課堂參與,對知識的認知更加深刻。在新課講授中,老師要用自己的教學智慧,引導學生認真聽講并積極互動;在完成新授課講授之后,老師可以適當并科學為學生布置作業,讓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完成作業為基礎,對已經學過的內容展開復習。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既能夠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又能夠讓他們掌握切實可用的學習方法,有助于為他們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二、創設豐富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在當前的教育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更與新課改理念相契合。通過多樣化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給予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體驗,也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與技能,所以,基于學生發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老師應該立足于日常教學內容,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1],讓學生在情境的參與中獲得情感體驗、認知體驗和思維體驗,從而真正促使學生在體驗和參與中素質得以提升和培養。以“圓”的教學為例,老師與學生創設對話式的生活化情境,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習體驗,首先,老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請自己閱讀課本上有關圓的內容,并且了解圓的構成因素,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圓形呢?”在老師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們開始閱讀課本,并且思維開始跳躍,學生們經過自主學習和一番思考回答道:“圓包括直徑、半徑、圓心這幾個元素,在生活中圓形隨處可見,比如自行車車輪的形狀就是圓形,我們吃的月餅的形狀是圓形,比薩的形狀是圓形,奧運五環每一個都是圓形?!边@時,老師再結合之前所學習到對稱圖形的知識,對學生進行提問“那么我們見到的圓形是對稱圖形嗎?”這時,在老師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們積極投入到探究活動中,老師引導學生們在小組合作中共同動手制作“圓”,并且根據操作體驗感受圓的對稱性,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既增強了學生的思維體驗、動手操作體驗,同時,又能夠讓他們在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中理解相關的數學概念,對抽象的概念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不僅有助于真正實現教學目標,在強化學生學習體驗的過程中,也讓他們更加積極,更加主動,有助于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和思維品質的塑造。

三、重視數形結合的運用

以學生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數形結合思想的融入與運用,將抽象性的數學概念、公式、定理轉化為直觀形象的圖畫,既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又有助于學生個體發展,助力他們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的提升,以“分數的加法與減法”教學為例,學生們在做相關練習中,總會在計算答案時出現錯誤,究其原因是學生的運算思維不夠完善,對于分數的概念理解不夠全面,所以結合以上因素,老師就可以運用數形結合幫助學生拓展思維,以3/10 這個分數為例,老師隨意在黑板上畫出一條線段,并且隨機挑選一位學生,讓其將這條線段分成10份,然后再讓學生標出其中的3 份,即為3/10,當在師生互動之下學生們理解了這一概念之后,老師再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讓他們自主標識一些分數,如,6/11、2/3、7/13、9/10、4/5,以數形結合的方法促進學生理解分數的概念,有助于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分數的意義,掌握相關的運算方法,從而建構起完整的數學知識框架,最終實現知識的有效運用[2]。

四、精心設計課堂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們具備一定的知識應用能力,并通過思維能力的構建,解決實際中的相關問題,以實現學以致用。老師是課堂的教學主體,為了促進學生思維更加開放,能夠主動探究,老師應該精心設計具有吸引力的設問,以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并讓學生們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將數學知識融會貫通,從而讓他們深化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實現應用能力的培養。以“分數的加法與減法”的教學為例,為了能夠讓學生們熟悉加法與減法的運算法則,并且培養他們自主設計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可以在課堂上精心為學生們設置題干:“在一片果園中,有蘋果樹、梨樹和桃樹,已知蘋果樹占總數的1/4,梨樹占總數的5/8,桃樹占總數的1/8”,然后,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根據上述信息自主設計問題,這時學生們會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蘋果樹和梨樹一共占總數的幾分之幾?蘋果樹比桃樹多占總數的幾分之幾?在這三種果樹中,哪種數量最多……學生們在組內提出問題,并且,結合提出的問題列出答案,這時老師再讓學生們進行組間交換,讓他們共同探討更多的問題,實現知識的遷移和學習方法的掌握。這樣的教學過程,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又能夠挖掘學生們的認知潛能,讓他們的問題意識被喚醒,實現思維能力的提升、數學方法的獲得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

五、重視多媒體教學工具運用

在數學教學中,重視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運用,是數學改革基于教育的要求,同時,更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多媒體具有聲情并茂、有聲有色的優勢,在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課堂有效性,強化學生能力培養中發揮著積極意義。以“扇形統計圖”的教學為例,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只是用手在黑板上將扇形統計圖進行繪制,再為學生填充各種有效的信息,不僅影響了教學質量,同時,也讓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理解更加片面,所以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圖片及表格的動態變化為學生們展示扇形統計圖,并利用幾何畫板將統計圖快速地畫出,以加強學生們對扇形統計圖的直觀理解,同時,結合微課視頻為學生們播放其他教師關于多種統計圖的科學運用的授課視頻,以起到豐富課堂資源的作用。結合多媒體教學讓課堂的教學方式和模式更加創新,不僅讓老師更加省時省力,同時也進一步豐富了授課內容,在生動有趣的數學課堂上,讓學生對統計的知識有更加直觀的理解,有助于他們數據分析能力的提升[3]。

六、重視實施分層教學

學生之間普遍存在著差異,基于學生發展展開教學,老師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分層次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表現自己,發展自己的機會,讓每個學生在“蹦一蹦,摘得桃子”中獲得學習的自信心。比如,首先,老師對學生合理分組,A 層次的學生,數學基礎很強,具有很強的自學探究能力,不但能夠自學掌握書本上的基礎內容,還具有很強的探究進取精神;B層次的學生,數學基礎一般,能夠自覺學習,對書本上的內容能夠全面掌握,并且能夠掌握數學一般的思想和方法;C 層次的學生,數學基礎較弱,能夠進行一些簡單的運算,并且掌握比較簡單的實際性問題。另外,在教學中,從學生們的實際情況、數學素質出發,立足于教材上的知識結構,老師應該分層次地設計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老師在總體教學目標設定時,可以分為五個層次:對于知識點的識記能力、對于知識點的領會能力、對于知識點的簡單運用能力、對于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能力、對于知識點的復雜運用。根據以上五個目標,將三個層次的學生對號入座,C 層次的學生只用完成前三個目標;B 層次的學生需要完成四個目標;A 層次的學生需要完成全部目標。最后,每次布置作業,老師要分層次布置基礎作業、綜合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基礎性作業主要針對班級中的學困生,讓他們在鞏固基礎,掌握基礎知識上獲得學習自信;綜合性作業是知識的綜合性應用,主要針對班級中的中等生,讓他們在實現知識的綜合運用上開發思維,提升自主性;拓展性作業主要針對班級中的優秀生,讓這些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夠在拓展作業的完成中,提升探究能力,從而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七、鼓勵學生開展數學閱讀

閱讀的過程是學生們吸收知識的過程,更是思維發展的過程。閱讀不僅僅是語文學科的專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老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到閱讀中去,鼓勵學生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實現知識的補充積累,并且建立在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之上,能夠真正讓學生學習知識,提升數學能力。比如,老師給學生提供一些課外數學閱讀書籍,如《馬小跳玩數學》《幫你學數學》《李毓佩數學故事系列》《數學魔術:84 個神奇的數學小魔術》等等,當學生們閱讀完這些書籍之后,讓他們在班級中談一談自己的讀后感,并且鼓勵每位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和課外探究成果,這樣學生們在閱讀中思考應用,既感受到數學學科的無限魅力,又了解到數學這門學科的神奇。

八、設計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作業

作業不只是課堂的延伸和拓展,更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基于學生發展展開日常教學,老師必須優化作業布置,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作業為平臺,減輕學生們繁重的課業負擔,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們的綜合能力。比如,老師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學生布置自編作業,讓他們自己編相關的習題作為課后作業,在具有彈性的作業布置中,能夠發揮學生的個性,也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不但實現學生學習主體發揮,還能夠促進他們創新發展;另外,老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手工寫作業,比如學了正方形、長方形等平面圖形之后,老師為學生布置設計各種各樣手絹兒的作業,將數學作業轉變為設計作品,既能夠讓學生深入體驗,又能夠自主建構知識,促進他們綜合能力培養。再如,老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知識總結類作業,學完一個單元后,讓他們用圖表和文字相結合的形式,總結自己近期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實現數學學習報告的繪制,實現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訓練。如,在“正比例與反比例”這一單元復習中,老師為學生布置繪制思維導圖、寫單元知識總結、寫數學學習日記的作業,讓他們自由選擇一項完成,這樣既能夠實現學生成績穩步上升,還有助于涵養學生數學能力,讓他們了解數學的奧妙。

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來說

,他們正處于小升初的轉折時期,這一階段的數學學習對于他們來說是一項挑戰,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好地進入中學階段,面對更艱巨的學習任務,老師應該以科學的態度創新日常教學活動,讓學生具備數學技能與能力,為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作業能力數學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作業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