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現狀及研究進展

2022-11-26 07:10藍淑瑛
今日健康 2022年7期
關鍵詞:溶栓心肌運動

藍淑瑛

忻城縣人民醫院 廣西 來賓 54620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是指患者在冠狀動脈病變基礎上,心肌發生急性缺血性壞死,繼而出現劇烈疼痛、心律失常等癥狀[1]。其治療以早期溶栓為主,且血管開通時間越早,患者心肌挽救率越高,但據臨床流行病學統計發現,AMI存在發病率高、知曉率低、死亡率高等特點,這主要和患者年齡、不良生活習慣、缺乏運動等因素相關,所以需要在患者溶栓治療后,給予患者護理干預,以提高患者疾病認知,繼而促進患者康復[2]。其中傳統護理主要以患者疾病為中心,通過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干預,使患者康復時間得以縮短,而隨著臨床護理學的發展,使護理理念從以疾病為中心逐漸過渡到以患者為中心,這一理念的轉化是在傳統護理基礎上增加對患者心理等方面的護理,且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等護理干預,既提高護理質量,又增加患者護理滿意度[3]。對此,本文將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進展綜述如下。

1 急性心肌梗死的概述

1.1 病因

1.1.1 基本病因

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其中硬化因素主要和冠狀動脈栓塞、痙攣、炎癥、先天性畸形等相關,且在發生病變后,患者心肌血供持續中斷,若持續時間>20分鐘,即可發生AMI[4]。

1.1.2 誘因

(1)環境因素:交感神經一般會在早上6點左右活動增加,而其增加后,既提高患者心肌收縮力,又增加患者冠狀動脈的張力,從而誘發心肌缺血、缺氧。

(2)飲食因素:高脂飲食易增加血脂及血液黏稠度,使得血管容易發生栓塞,繼而引起冠狀動脈病變。

(3)心理因素:患者在情緒激動、用力排便、重體力活動后會使血管擴張,繼而增加心肌耗氧量。

(4)藥物因素:某些藥物在使用后會促進血管收縮,如麥角新堿等。

1.2 臨床表現

1.2.1 常見癥狀

患者在患病前會有乏力、煩躁、心前區不適等前驅癥狀,若未及時治療,癥狀會逐漸加重,并出現劇烈疼痛、高熱、心律失常、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可出現心力衰竭、休克等。

1.2.2 并發癥

AMI最常見的并發癥是乳頭肌功能失調或斷裂,其發生率在50%以上,主要是因為心肌缺血使乳頭肌收縮功能障礙,進而出現二尖瓣脫垂等現象;其次為心臟破裂,發生于起病后1周,約占10%,若破裂部位為心室游離壁,患者會出現心包積血,若為心室間隔破裂,則會引起穿孔;除此之外,還會出現栓塞、心室壁瘤等并發癥[5]。

2 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進展

2.1 傳統護理

(1)疾病宣教:待患者病情穩定后,給予患者病情宣教,告知患者疾病的特點、誘發因素、治療方法、預后及預防措施等,以增加患者疾病知識,特別告知患者疾病誘發因素,以提高患者警惕,從而延緩疾病的進展,提高患者預后;宣教方法可根據患者文化程度、年齡、理解力等進行個體化宣教,對于高齡、理解力差的患者給予一對一宣教、PPT展示、視頻講解等,同時囑家屬共同參加,以增加患者家屬疾病觀念;對理解力好、年齡小的患者給予宣傳手冊、口頭宣教等方式[6]。

(2)飲食護理:發病后12h內宜進食流質飲食,以減輕胃擴張,降低心肌氧耗,之后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逐步過渡到普食。病情穩定后,告知患者高脂、高膽固醇等飲食對疾病的影響,囑其應根據自己喜好等選擇合適的飲食,以低鈉、適量蛋白、低脂、高纖維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同時飲食時,注意避免飽餐,應少食多餐,多吃水果蔬菜,以補充維生素,增加機體免疫力[7]。

(3)運動護理:①評估患者康復訓練指征,若患者發病后8h內未發生胸痛,血清指標未提高,也無心力衰竭的先兆,應囑其進行早期活動,以促進恢復;②急性期囑患者臥床休息,待患者病情穩定后,指導患者進行適量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運動中監測患者心率、血壓等,并傾聽患者主訴,若患者出現胸痛、頭暈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并臥床休息[8]。

(4)用藥指導:AMI患者因藥物種類多、服藥時間長、藥品價格貴等因素,使得患者用藥依從性低,所以需要采取多種形式給予患者藥物指導,告知患者長期用藥的重要性及不用藥的危害,以增加患者用藥意識;告知患者藥物的用法、作用、不良反應等,并將其打印出來發給患者[9]。

2.2 護理進展

2.2.1 心理護理

現代護理理念主要以患者為中心,所以在患者就醫期間,除了常規護理,更加關注患者心理變化,并在患者住院期間,將心理護理貫穿于患者疾病全程。對于AMI患者,最常見的不良心理反應即恐懼,患者在患病后擔心疾病預后及對自己生命安全的影響,所以需要做好患者心理護理。告知患者疾病的治療、預后及不良情緒對疾病的影響,以減少患者不良心理;允許患者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給予患者語言或非語言性溝通,以增加患者治療信心;在做護理操作時,應緊張有序,以免忙亂給予患者不安感;同時安排好患者家屬探視時間,以緩解患者孤獨等不良心理。在朱倩如[10]等人的研究中,對比人文關懷護理和常規護理在AMI中的效果,結果顯示該護理模式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高患者預后。

2.2.2 運動護理進展

隨著臨床對AMI的研究,發現早期運動能降低患者血中膽固醇濃度,減緩冠狀動脈硬化及血栓的形成,并減少AMI的再次發生,同時還能改善患者睡眠,增加患者生活質量,所以在護理中應向患者解釋早期運動的重要性,告知其運動時應注意運動的時間、運動量等,不可過早或過度運動,也不能擔心疾病而不運動。目前臨床對于此類患者提出4步早期運動計劃,第一步即取仰臥位,做直腿抬高和雙臂抬高放下訓練,第二步即床邊站立和行走,時間為5min,第三步即床旁行走,時間10min,第四步即病室內活動,在單惠萍[11]等人的研究中,分析運動護理的效果,結果顯示運動護理可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有利于患者康復。

2.2.3 對癥護理

(1)疼痛護理:①疼痛是AMI的典型癥狀,所以需做好患者疼痛護理;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的病房環境,并限制家屬探視;在患者發病后,囑其應臥床休息,并告知患者臥床休息可降低心肌氧耗,從而減輕疼痛;②遵醫囑給予患者止痛藥物,并在患者使用后,評估患者使用效果及不良反應,同時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唐姍釤[12]的研究分析護理評估在AMI疼痛中的效果,結果顯示,實施護理評估可減輕患者疼痛,縮短患者康復時間。

(2)便秘護理:部分患者在發病后會出現便秘等癥狀,并給患者帶來不適感,所以應做好患者護理干預工作,并給予患者通便措施,囑其應合理飲食,多吃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以促進排便;進行腹部順時針按摩,若不能緩解,需給予患者緩瀉藥,以促進排便;在病情允許下,可協助患者使用床邊坐便器,并用屏風遮擋,以保護患者隱私,若患者出現排便困難,應遵醫囑使用開塞露或低壓灌腸。

2.2.4 溶栓治療的觀察和護理

(1)溶栓前,評估患者有無溶栓禁忌癥,并檢查患者凝血功能等。

(2)溶栓治療時,遵醫囑給予患者溶栓藥物,并在用藥期間觀察患者有無出血、低血壓、過敏等不良反應,若患者出現咯血、血壓降低等癥狀時,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

(3)溶栓后: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以減少心肌耗氧量;密切監護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同時囑其保持良好心態,避免情緒波動[14]。

2.2.5 預見性護理

(1)心律失常:AMI在治療后24h容易出現心律失常,所以應嚴密監測患者心電變化,若患者出現室性期前收縮、嚴重房室傳導阻滯等,應立即通知醫生,遵醫囑使用藥物進行對癥處理,并警惕室顫、心臟驟停等現象出現,同時監測患者電解質、血清指標、酸堿等狀況,在李華[13]等人研究中,分析護理干預在AMI后心律失常中的效果,結果證明適當護理干預可降低患者并發癥,改善患者心功能。

(2)休克:觀察患者血壓變化、意識狀況,若患者出現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少尿等,應警惕休克的發生,并遵醫囑給予患者升壓、補液等治療。

(3)心力衰竭:AMI嚴重時可誘發心力衰竭,所以應觀察患者呼吸、血壓、心率、尿量等,同時囑患者避免情緒激動、飽餐等誘發因素,若患者出現心衰癥狀時,應及時對癥處理,在林芳[15]等人研究中,分析護理干預在AMI并發心力衰竭中的效果,結果證明護理干預效果顯著。

3 小結和展望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內科最危急的疾病,嚴重時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需要早發現、早治療,同時給予患者護理干預。其中傳統護理主要以疾病宣教、飲食、運動指導、用藥指導等為主,對患者心理關注較少,而隨著護理的進一步發展,使得護理理念逐漸過渡到以患者為中心,且更注重患者心理健康,并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等護理使得護理質量逐漸提高,這有助于建立良好護患關系。

猜你喜歡
溶栓心肌運動
伴有心肌MRI延遲強化的應激性心肌病1例
不正經運動范
精確制導 特異性溶栓
干細胞心肌修復的研究進展
急性腦梗死早期溶栓的觀察與護理
復合心肌補片對小鼠梗死心肌的修復效果觀察
改良溶栓法治療梗死后心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應用價值
瘋狂的運動
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血管發育畸形兩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