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腹腔引流管保護帶在胸腹腔積液引流術后引流管固定中的應用

2022-11-30 17:43趙爽關春瑩
醫藥與保健 2022年12期
關鍵詞:引流術胸腔舒適度

趙爽,關春瑩

(鶴壁市人民醫院 胸外科,河南 鶴壁 458030)

胸腹腔積液是臨床常見的急診,是一種表現為胸膜腔內病理性液體積聚的癥候群,易誘發患者呼吸困難或休克等癥狀,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1]。既往胸腹腔閉式引流一直是胸腹腔積液患者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其臨床效果顯著,但經多年實踐發現,胸腹腔閉式引流術后因需要長時間置管,常因導管固定不當、未妥善縫合局部皮膚及導管較細等因素而引發非計劃性拔管,不僅增加再次插管率和院內感染的風險,還會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導致患者死亡的可能,故如何妥善固定胸腹腔引流術后引流管,積極預防非計劃性拔管成為臨床術后管理的重點關注項目[2-3]。2020年本院引進一種新型胸腹腔引流管保護帶,為驗證其應用價值,現選擇鶴壁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胸腹腔積液引流術患者,按照隨機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評價在胸腹腔積液引流術后引流管固定中,分別使用傳統固定方法與胸腹腔引流管保護帶的應用效果,以期為臨床固定方法提供參考依據,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本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胸腹腔積液引流術患者。按照隨機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每組各40例,兩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及其家屬知曉此次研究開展目的,均為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此次研究已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s]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s]

組別 例數 性別 年齡/歲 體重指數/(kg/m2) 病程/d 胸腔積液 腹腔積液 胸腹腔積液均有男女對照組 4025(62.50) 15(37.50) 7.05±1.4322.07±0.545.69±0.4320(50.00) 15(37.50) 5(12.50)研究組 4022(55.00) 18(45.00) 7.08±1.5522.10±0.585.65±0.4121(52.20) 13(32.50) 6(15.00)χ2/t 0.4640.1440.2390.4260.364 P 0.4960.8860.8110.6710.259

納入標準:患者基本資料與病歷資料完整;患者均開展胸腹腔積液引流;血凝常規與血常規檢查正常[4];能夠配合醫護人員開展導管維護工作者;精神與認知正常者;非妊娠期與哺乳期者。

排除標準:生命體征不穩定或研究中途死亡者;對水膠敷料過敏者;存在惡性腫瘤者;伴有肝腎衰竭者;研究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引流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傳統胸腔閉式引流:醫護人員在給予患者常規抗感染和吸氧等對癥治療后在腋后線第6~7肋間進行穿刺;在穿刺抽到氣體或液體后對穿刺區域進行常規的消毒鋪巾,采用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切開穿刺區域的皮膚和皮下組織,自肌層到胸腔實施鈍性分離;最后植入硅膠導管,將導管與水封瓶連接在一起開始引流,注意觀察患者的引流情況,術后給予患者常規鎮痛處理。

1.2.2 引流術后固定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的固定方法,于胸腹腔積液引流術后,沿走勢將管道懸掛于病床一側,使用清潔、干燥的敷貼固定引流管,并采取鎮靜、四肢約束等。固定期間按照常規管道護理原則:(1)術前:術前2 d,由責任護士全面評估患者各項情況,其中包括患者對管道的自護能力、患者及其家屬受教育程度、個體需求、知識理解能力以及對管道護理的了解程度;通過多種宣教方式為患者講解相關知識,如發放宣傳手冊、多媒體視頻循環播放、PPT匯報演講等,管床醫生與護士在置管前向患者及其家屬告知置管時所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和置管目的,以及置管期間可能發生的并發癥,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屬所提出的問題;邀請自愿接受置管與置管成功且經驗豐富的患者現身說法,講解生活中的康復技巧,對于患者現存的困擾疑慮予以專業性解答,鼓勵其主動參與管道護理工作;術前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了解患者不良心理的嚴重程度和產生的誘因,針對性地給予心理干預,囑家屬多陪伴患者,并適當予以鼓勵及支持,使患者在術前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提前與主刀醫生協商,設計最佳置管部位并做好標記。(2)術后:限制胸腹部活動,護士在進行各項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原則,妥善固定導管,防止彎曲、反折受壓,對導管外露長度進行測量,對不同導管用標簽識別,并注明外露長度和置管時間;密切觀察引流管性質、顏色、量等,術后及時吸出引流液,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調整合適負壓;保持導管與引流管通暢,確保固定妥善,除做好妥善固定與記錄引流量情況外,需嚴格按照無菌原則進行引流液培養,避免感染。

圖1 胸腹腔引流管保護帶的結構

研究組患者的引流管使用自制的胸腹腔引流管保護帶固定。(1)自制胸腹腔引流管保護帶的結構:由保護帶主體、魚絲松緊固定帶、引流袋固定帶、布帶、母/子粘貼帶等6個部分組成。其中保護帶呈長方形,在保護帶上方縫制了魚絲松緊固定帶,二者為一體式結構,在魚絲松緊固定帶上端粘結了子粘貼帶,要求形狀與之對應,下方則縫制兩片布帶,布帶底部有母粘貼帶,在保護帶前方上端有環形的引流袋固定帶。(2)固定方法:在使用保護帶前,護理人員需要做好患方的健康宣教工作,教會患者正確的使用方法,親自示范,直至患者完全掌握。指導患者吸氣,將保護帶固定在患者穿刺引流的部位,保護帶主題纏繞在胸腹部,魚絲松緊固定在導管處,配合子母粘貼帶進行固定,將引流管的上端用夾子固定。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工具

(1)比較兩組引流時間、平均日引流量、更換膠布間隔時間、住院時間。

(2)舒適度評價:參考自擬舒適度評估量表將患者舒適度分為4個級別,分別用Ⅰ度、Ⅱ度、Ⅲ度、Ⅳ度表示,各表示:無明顯不適、輕度不適、中度不適、重度不適,患者級別越低,表示患者舒適度越高。

(3)比較兩組引流管脫管及非計劃性拔管事件。

(4)對比兩組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選擇院內自制調查問卷,總分是100分,滿意:90分或以上,一般:70~89分,不滿意:70分以下。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100%[5]。

1.4 統計學處理

經由SPSS 23.0軟件處理研究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s形式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若總例數<40或最小的理論頻數<1,采用確切概率法,以%形式表示;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引流時間、平均日引流量以及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引流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更換膠布間隔時間長于對照組,日引流液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引流時間、平均日引流量以及住院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引流時間、平均日引流量以及住院時間比較(±s)

組別 例數 引流時間/d 平均日引流量/mL更換膠布間隔時間/d住院時間/d研究組 405.22±1.35252.42±28.965.42±1.5112.27±2.52對照組 409.63±1.54450.21±31.653.52±1.3414.38±2.63 t 6.8535.9914.9615.345 P<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舒適度評價比較

研究組引流管固定方法的舒適度評價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舒適度評價比較[n(%)]

2.3 兩組引流管固定情況比較

研究組引流管脫管、非計劃性拔管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引流管固定情況比較[n(%)]

2.4 兩組滿意程度比較

研究組對于固定滿意度(100%)高出對照組(8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滿意程度比較[n(%)]

3 討 論

胸腔積液作為臨床常見的胸腔疾病,癥狀表現上存在明顯的胸悶、呼吸困難和咳嗽等癥狀,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一定的威脅[6]。胸腔閉式引流術是在外科手術中并不少見,其在治療胸腔積水、積液和氣胸方面具有顯著功效[7]。既往的胸腔閉式引流操作過程中通常采用橡皮管或粗的硅膠管進行引流,因其排氣、引流特征明顯,故而治療效果顯著,在引流前通常需要分離患者的皮膚、皮下組織和肌層,借助套管針或者血管腔將其送至胸腔中以達到引流或排氣的目的,從而解除患者臨床癥狀[8-9]。然而引流術后引流管的管理至今仍未取得明顯進步,由于引流時間長,且疼痛明顯,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術后耐受性和依從性逐步下降,且傳統的引流管固定多采取全層固定或思樂扣固定,但由于引流袋的重力作用,長時間攜帶引流管易發生脫管和導管移位等問題,這對導管的二次固定提出更高要求[10-11]。膠布敷貼作為臨床常用的管道二次固定材料,應用廣泛,但長時間敷貼,膠布易松動脫落,導致管道折疊扭曲,若未得到及時處理,將會引發一系列不良事件[12]。故為了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的發生,還需不斷探索更加科學且經濟實用的固定措施[13]。

近年來,關于術后引流管固定,臨床不斷涌現各類新型的固定方法,武洋[14]對胸科手術后留置胸腔閉式引流管的患者外覆蓋新型胸腔閉式引流管帶固定,即采用隔水棉布將中間做一豎開口,開口處系帶固定在胸管,棉布兩端分別用彈力繃帶接上,固定在肩部。與常規手術縫合固定及護理進行對比,該方式結果顯示相比常規手術縫合固定,新型胸管固定帶的患者引流量、平均引流時間及住院時間明顯較少,非計劃拔管率和并發癥顯著降低,效果更佳。本研究以此為基礎,發明了胸腹腔引流管保護帶,以提高胸腔積液患者引流期間的安全性,預防風險事故的發生。結果顯示研究組引流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日引流液量少于對照組,更換膠布間隔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引流管固定方法的舒適度評價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引流管脫管、非計劃性拔管及并發癥發生率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固定滿意度(100%)高出對照組(8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1)胸腹腔引流管保護帶的結構簡單舒適,其使用柔軟、透氣的棉質材料制作而成,符合人體結構,患者佩戴舒適,避免傳統敷貼對局部皮膚造成的刺激[15]。(2)胸腹腔引流管保護帶的固定包扎效果更強,方便患者靈活改變體位,可明顯減少患者的牽拉痛,并提高引流管的安全性[16]。(3)將導管及引流袋固定在保護帶上,方便患者自由活動。(4)保護帶的佩戴流程簡單易行,性價比高,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5)便于醫護人員的觀察穿刺部位的情況,無需頻繁用手接觸,保證引流系統的無菌和密閉性,降低感染的發生,有利于預防術后患者出現并發癥[17-18]。需要注意在使用自制的胸腹腔引流管保護帶為胸腔積液病人固定引流管期間,實施管道護理,能夠有效避免引流管出現折疊與扭曲,降低非計劃性把關的發生率,同時對引流液的顏色與量做好觀察與記錄工作[19-20]。

綜上所述,胸腹腔積液引流術后引流管固定中使用胸腹腔引流管保護帶的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減少非計劃拔管的發生,確?;颊甙踩?,減輕其心理負擔,提高治療滿意度。

猜你喜歡
引流術胸腔舒適度
胸腔巨大孤立性纖維瘤伴多發轉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結核性與惡性胸腔積液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纖維砂場地的性能及舒適度影響研究
基于用戶內衣穿著舒適度的彈性需求探討
整體護理預防腦室外引流術后顱內感染的作用分析
改善地鐵列車運行舒適度方案探討
某異形拱人行橋通行舒適度及其控制研究
化療聯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觀察
一步法超聲引導經皮經肝膽道引流術治療高齡膽道梗阻的探討
探討預防基底節腦出血鉆孔引流術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