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宏觀建構與實現路徑

2022-12-08 13:29王凌敦
關鍵詞:文化

王凌敦

(浙江傳媒學院 學校辦公室, 浙江 杭州 310018)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戰略目標。2018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先后印發《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0 年)》。 2021 年《鄉村振興促進法》正式頒布實施。 2022 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 要加強對農耕文化的傳承保護,啟動實施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效平臺載體[1]。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就是鄉村振興的“魂”。鄉村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內在精神源泉。在“十三五”時期,各地高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定點幫扶、消費扶貧、教育扶貧等多種形式,為決勝脫貧攻堅做出了重要貢獻。 傳媒藝術高校立足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為回應鄉村脫貧攻堅重點關切問題、助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今,在推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序銜接、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新征程中也必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一、鄉村文化振興的價值意蘊與實踐探索

鄉村文化是指在鄉村社會中以農民為主體,以鄉村社會的知識結構、價值觀念、鄉風民俗、社會心理、行為方式為主要內容,以農民的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為主要形式的文化類型[2]。鄉村文化從內容上可以分為物質、制度、行為和精神四個方面。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鄉村文化屬于社會意識范疇,有其獨特的發展規律。盡管農村的社會秩序、組織架構等文化形式會隨著時代變遷而發生改變,但鄉村文化的核心內涵會跨越歷史而得以承續,鄉村文化的影響和作用是持久而深遠的。

鄉村文化是傳統文明的體現,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對發展鄉村經濟、豐富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3]。 鄉村文化振興的基本內涵應當包括:一是要對傳統鄉土文化中的精髓進行挖掘、傳承與弘揚;二是促進鄉土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有機融合,實現以文賦能、農文旅融合、數字化轉型、融媒傳播;三是用社會主義文化“鑄魂育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傳媒藝術高校理應承擔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重任,推動形成既包含優秀鄉土文化又具有時代感召力的新鄉村文化,以貼近“三農”實際、符合融媒傳播規律的形式進行表達和闡述,找到鄉村文化的發展坐標和前進方向[2]。本文選取比較有代表性的傳媒藝術高校,通過對發布在教育部官網、光明網、中國教育在線、高校官網等權威網站上的信息進行梳理總結,概括出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實踐探索情況,如表1 所示。

表1 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實踐舉措及成效

二、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宏觀建構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 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很重要,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是辯證法的觀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民的精神風貌[4]。 高校要助力實現鄉村文化振興,構建“內生型”鄉村文化,就需要統籌考慮三個問題:一是鄉村文化資源有怎樣的敘事邏輯和時代意蘊? 二是如何才能實現鄉村社會中“人”“文化”“經濟”等核心要素之間的和諧共生? 三是如何構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和融媒傳播規律的公共文化空間、文化場景形態和文創特色品牌? 本文借助社會網絡分析理論,力圖描述相關群體間的關系脈絡,嘗試搭建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宏觀體系。

(一)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宏觀建構框架

社會網絡研究離不開行動者及其關系的集合。 社會關系可以具象為由多個點(行動者)和各點之間的連線(行動者間的關系)構成的網絡圖譜[5]。 在中國知網(CNKI)中主題選擇“鄉村文化振興”,搜集到CSSCI、核心期刊論文共計460 篇,其中有關“傳媒藝術”與“鄉村文化振興”的論文僅有20 篇,有關“高?!迸c“鄉村文化振興”的論文217 篇(截至2022 年3 月23 日)。 將460 篇文獻導出為EndNote 格式,借助SATI 3.2 對數據進行矩陣化處理,將“40×40”高頻矩陣導入Ucinet 6.0 軟件進行社會密度分析、平均路徑分析、中心性分析和凝聚子群分析。其中,聚類分析就是通過研究網絡中存在的凝聚子群數目及其相互關系以揭示節點間的聯系。 通過CONCOR 法進行聚類分析,利用樹形圖表達節點間的脈絡結構,并呈現“小團體”中的具體成員。 繪制有關鄉村文化振興研究的子群結構,如圖1 所示,其中縱向項目為關鍵詞及其特定標號,橫向數字為不同的聚類層級。

圖1 鄉村文化振興高頻關鍵詞的子群結構

從圖1 可以看出,3 級聚類分析結果共包含8 個“小團體”,其中2 級聚類層級下的子群關鍵詞數量趨于平穩,便于開展研究。 進一步梳理分析,概括出當前鄉村文化振興的研究熱點和研究趨勢主要集中在四個領域:一是對鄉村文化振興基本問題的識讀(見圖1 關鍵詞子群1、8、10、28、27、14、20、15、22);二是鄉村文化的現代轉型與教育應對研究(見圖1 關鍵詞子群9、17、24、18、6、13、3、12、23、26、21);三是公共文化空間建設與鄉村文化治理研究(見圖1 關鍵詞子群2、5、7、25、16);四是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路徑探索與實踐策略研究(見圖1 關鍵詞子群19、4、11、29)。近年來有關鄉村文化振興的研究成果不斷增多,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前瞻性探索雖然形成了一定的示范效應, 但在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碎片化的經驗傳播階段,缺乏理論性提煉和系統性梳理,在實踐推進中面臨諸多堵點、難點。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鄉村居民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產生的文化訴求、文化想象變得越發真實和具體,創造具有文化含量的美好生活和實現具有文化能量的鄉村發展成為鄉村居民的共同期待[6]。為此,既要突出文化賦能的客觀實效,又要體現文化涵養的價值意蘊,在科學把握鄉村文化振興的集成路徑及目標指向的基礎上,嘗試建構人們對于“鄉村文化想象”的邏輯框架和支撐鄉村社會發展、鄉風文明進步、居民共同富裕的“文化共同體”宏觀架構,如圖2 所示。

圖2 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宏觀建構

(二)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宏觀建構網絡關系

繪制出鄉村文化振興的高頻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如圖3 所示。 網絡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前網絡關系的數量與復雜程度。節點間的連線越多,則該圖譜的密度就越高。網絡密度D=m/[n(n-1)],其中m表示網絡中實際關系數,n表示網絡節點數,結果取值范圍為[0,1],取值越大代表節點間聯系越緊密。 通過計算,鄉村文化振興共現知識圖譜的整體密度為0.003 9,標準差為0.014 4,屬于低密度的網絡圖譜。這說明鄉村文化振興的研究范圍較廣,但研究內容和層次有待深化。 網絡平均路徑長度是指圖中所有節點之間的平均最短距離。 節點間的距離指節點間相互通達所需經過的最少邊數。 網絡平均路徑越短,則節點之間的傳輸性能和信息溝通效率就越高。 通過Distance 分析,計算出網絡平均距離為1.780,表示1 個關鍵詞平均需要經過1.780 個節點才能與其他關鍵詞取得聯系,基于距離的凝聚力為0.616(范圍0 到1,值越大表示內聚性越大)。

圖3 鄉村文化振興的高頻關鍵詞共現知識圖譜

在關鍵詞知識圖譜中,處于中心位置的關鍵詞對該研究領域的影響更大,更有可能成為研究重點,因此中心性分析法被廣泛用于研究趨勢預測。 中心性是度量整個網絡中心化程度的重要指標,本文的網絡中心性主要通過點度中心度和中間中心度兩個指標加以說明。 點度中心度表示該節點與其他節點直接相連的頻數,點度中心度越大則表示該關鍵詞與其他關鍵詞聯系越多。 本研究中采用的是有向圖,因此也可以根據點出度和點入度來測量點度中心度。點出度反映了該節點直接指向其他節點的總數,用以衡量其活躍程度;點入度反映了該節點被其他節點關注的總數,用以衡量節點信息掌控能力。通過計算發現,鄉村振興Degree 值最高(0.571),其次是鄉村文化(0.365),這與網絡圖譜呈現出的效果一致,說明現有研究圍繞鄉村振興和鄉村文化方面的研究居多。 中間中心度反映某個節點對網絡資源的控制能力。 通過Node 分析發現排名前五位的依次為: 鄉村振興 (243.629)、 鄉村文化 (96.018)、 文化振興(58.945)、鄉村文化振興(55.908)、鄉村振興戰略(40.648)。 一個節點的中間中心度越高,則表明其信息流通位置越重要。 結合網絡圖譜呈現的社會關系和本研究的熱點及難點話題,在建構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宏觀體系中,需重點把握好其中的三對關系。

1.互哺與融合:正確把握鄉村文化重構與城鄉融合發展之間的關系

要改變“城市=先進、鄉村=落后”的思維定勢。 我國城鄉文化都來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同源性。 鄉村文化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精髓,已深深扎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土壤,構成了城鄉文化共同的核心價值理念和精神源泉[7]。城鄉文化應當是一種互哺融合的關系。院落的開放性塑造了鄉村獨特的熟人文化和鄉里鄉風,能夠充分滿足城市居民情感交流和度假補償需求。 美好生活的創造既需要充分發揮鄉村文化價值,還要吸取借鑒城市文明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優秀成果。 鄉村文化要實現振興就必須將現代價值理念與鄉村文化資源緊密結合,樹立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相融合的發展理念,共建美麗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2.傳承與創新:正確把握鄉土文化與文化自信之間的關系

鄉村文化蘊涵的文化精髓正是中華民族雖歷經磨難卻始終生機勃勃的精神本源。 應注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積極涵育文明鄉風,不斷滋養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世界,使之成為提振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源頭活水。一是培育文明鄉風。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使廣大農民由情感認同轉化為行為自覺。二是倡導良好家風。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社會風尚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推進移風易俗,厚養淳樸民風。文藝工作者要著眼于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既要接地氣,也要突出鄉土文化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互映照的時代精神,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融會貫通,在重構與傳播中激發內生動力[8]。

3.滿足與協調:正確把握公共文化服務與產業振興之間的關系

鄉村文化建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向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服務,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9]。 鄉村文化建設關乎國計民生。 助力鄉村文化振興,不僅要助推當地文創產業有序發展,切實改善人民群眾的物質條件,還要充分考慮鄉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摒棄自上而下“送文化”和單純移植文化的做法,積極探索“數字化”“菜單式”文化服務模式,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三、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實現路徑

鄉村文化振興是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 在對上述分析結果和宏觀架構作進一步解讀的基礎上,嘗試提出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具體路徑。 通過整合鄉土文化資源,以“保護式開發”的方式盤活文化存量,以“種文化式”手段喚醒和培育人民群眾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切實增強鄉村社會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為鄉村振興實施提供思想引領與精神動力。

(一)增進文化認同

1.深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引領作用

社會越進步,人們的文化需求越豐富多變。 當前國內鄉村環境充斥著多種多樣的文化,各種文化交叉更迭,形成了復雜的鄉村文化體系。 但鄉村文化越是錯綜復雜越要把牢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主體地位,越要堅守社會主流文化,構建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精神內核的鄉村文化體系[10]。 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立足新時代主要社會矛盾的新變化,深刻回應當代社會面臨的現實問題,為我們構建鄉村主流價值觀提供了新的思考視角與行動方向[11]。 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只有深入日常生活場域,才可能真正實現其文化引領的作用,使其內化為鄉村居民價值觀的有機組成部分。一是要扎實推進基層黨建工作。開展鄉村文化陣地建設,助力發揮鄉村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 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榜樣群體的示范引領作用。二是要用藝術推動農村公共文化建設。 盡可能引導鄉村公共文化資源流向,使其適當地向貧困山區傾斜,豐富山區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公共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 三是推動核心價值理念形態向文化產品形態轉化。 鼓勵師生通過積極創作各類優秀文藝作品來傳達社會主流價值觀的精神實質和新時代鄉村居民的精神風貌。

2.持續優化凝聚鄉村精神生活的公共文化空間

公共文化空間是農村居民參與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 不僅具有地理學上的空間意義,還具有社會學意義上的公共精神和歸屬意識,在農村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2]。 公共文化空間是一個特殊的文化地標,它不僅是滿足鄉村居民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還是推進鄉村文化治理的有效載體。 建設鄉村公共文化空間不僅可以滿足人們對文化的日常需求,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公共意識。 農民是鄉村文化振興的主力,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離不開廣大農民的熱情參與。一要保護原有的公共文化空間。尊重農村文化生成法則,將農村技藝能人和文化組織作為鄉村文化建設隊伍的“主力軍”。 二要幫助鄉村拓展公共文化空間功能,構建集宣教、科普、文娛為一體的多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間。 如中國美術學院積極助力鄉村文化大禮堂建設,培養村民的“主人翁”意識,促進鄉村精神家園的形成和發展。 三要加強對自然生態與文化遺產的系統性梳理和整體性保護,將生活美學融入鄉村歷史文化風貌、街巷景觀和新農居建設[13]。 如浙江傳媒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結合自身專業優勢,開展墻體彩繪、村標和景區圖標設計、農民畫培訓等豐富多樣的活動,推動建設了紅色書屋、鄉村文化館、黨建茶園等一批凝聚現代藝術氣息的文化場所。

(二)推動文化傳承

1.讓紅色革命文化在鄉村中繼承和發揚

紅色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與精神力量, 引領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形成,是人民群眾保持正氣、朝氣和銳氣的精神養料[10]。 高校在助力鄉村文化振興過程中仍要繼承和發揚紅色文化,不斷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形成推動鄉村文化事業發展的紅色力量。 一要深入挖掘鄉村本土紅色資源,用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好紅色文化,傳承好紅色基因,守護好紅色根脈。 如浙江傳媒學院自編了戲曲《新編武家坡》,并將《江姐》等紅色經典劇目送到鄉鎮田間,積極促進紅色革命人物事跡在基層的傳播。 二要積極開展鄉村紅色文化傳承研究工作,對地方志、口述史等珍貴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數字化處理,實現對紅色文化資源的價值利用與成果轉化。教育引導廣大村民懂黨史、感黨恩、跟黨走,積極參與鄉村紅色文化建設。三要拓寬紅色革命文化的宣傳教育途徑。 傳媒藝術高校應當圍繞鄉村文化振興的現實需求,深入挖掘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積極創作優秀的主旋律作品,聯合黨群服務中心積極舉辦豐富多彩的紅色主題活動,切實提高農村紅色文化教育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如浙江傳媒學院約200 名師生歷時四個月精心創作的大型音詩畫舞臺劇《百年追尋》和原創音樂劇《國之光榮》先后在浙江嘉興、溫州等地開展巡演,讓紅色文化成為引領鄉村振興的重要精神力量。

2.積極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人才隊伍建設

實現鄉村文化振興,人才是關鍵。 如何培養出“回得來、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鄉土人才是高校面臨的時代課題。 未來的鄉土人才將發揮極其顯著的教育功能,他們要在實踐的過程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武裝農民,讓廣大農民群眾也能夠借助網絡平臺進行生產建設和分享勞動成果[14]。 高等教育要遵循教育的客觀規律,通過人才培養更好地實現服務社會的功能,尤其是傳媒藝術高校更要自覺肩負起培養新型鄉土文化人才的時代使命,將新型鄉土文化人才培養納入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為鄉村振興培養更多復合型創新人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鄉村文化振興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傳承和保護鄉村文化有助于維持中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根基。 不同的鄉土文化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15]。

高校應積極推進本土人才培育和各類人才下鄉,切實加強文化隊伍建設。 一是根據鄉村文化振興的需要完善和更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 開發具有鄉土氣息的特色課程,注重課程銜接與融合。 探索建立鄉村文化振興培訓基地、“雙創”基地等實踐平臺,鼓勵學生開展文創活動,促進產學研融合發展。 如中國傳媒大學開辦專題培訓班,量身定制特色課程,組織師生深入田間地頭,實地感受鄉村文化。 二是深入挖掘和培養鄉土文化人才,做好面向基層的業務技能培訓。 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必然要面對農民對于媒介化生活環境的應對問題,也就是農民的媒介素養問題[16],為此高校必須要重視對基層文化干部和廣大村民媒介素養的差別化培訓。三是培育和扶持民間文化組織。大力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秧歌隊、小劇團等半公益性質的鄉村文藝團隊與時俱進、推陳出新,使他們成為鄉村文化供給的主力軍[9]。 四是創新開展“送文化”“種文化”文體活動。 通過設立“農民文化節”、舉辦各類文化藝術賽事,積極搭建群眾自我展示的平臺,引導群眾在參與中展現新時代農村人的精神風貌。

(三)激活文化創新

1.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文化IP 體系

要加速鄉村形象重塑與產品服務更新,豐富文化產品供給和消費者過程體驗,實現鄉村旅游消費的提質擴容。 運用多維視角和多元手段,挖掘提煉鄉村文化的精神內核與表征符號,適當融合村內生態、業態、形態的優勢元素,構建演繹鄉村文化的主題形象和特色品牌,展現鄉土文化情懷和鄉村生活魅力[17],打造鄉村文化獨具特色的IP 體系。 為了強化品牌差異化優勢、避免“千村一面”,需要對地域文化資源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深入挖掘,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文化品牌。 一是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提煉鄉村文化核心內涵,通過藝術創作塑造特色鮮明的品牌形象,提高鄉村文化的辨識度,增強受眾對鄉村本土文化的認同。 二是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融媒技術對鄉村文化內容進行演繹,助力鄉村文化產業化,激活鄉村文化的商品價值。 三是引導鄉村文化與特色產業相融合,積極打造循環農業文化、梯田文化等新型產業文化。 立足鄉村特有的農事活動和民俗文化,大力實施鄉村文旅精品項目,全面提升鄉村文旅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通過串聯文旅元素,逐步形成“一年四季,季季有節,節節各異”“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一節多村”的活動模式。

2.推動農文旅一體化融合發展

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農文旅融合,已成為助力鄉村經濟文化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13,18]。對鄉村文化的主題凝練與活態化呈現,是文化創意融入鄉村旅游的首要功能,也是鄉村旅游的核心魅力[17]。 融入文創的鄉村旅游空間往往會成為富有吸引力的網紅地標,有助于鄉村建立高品質、有溫度的旅游感知形象。 一是依托鄉村文化資源優勢,打造鄉村綠色體驗游、紅色主題游。 依托中國農民豐收節,結合農業習俗策劃鄉村節慶活動,打造集觀賞、娛樂、怡情為一體的自然文化節,以田園KTV、田園民謠音樂會等形式做活做深綠色理念。 二是嘗試探索建立綠色碳點制度,制定積分兌換方案。 鼓勵游客通過低碳行為進行積分,將游客的綠色行為轉化為物質和精神的獎勵,滿足游客參與、體驗低碳生活的需求。 三是積極尋求支持,幫助鄉村開展試點示范,發揮輻射帶動效應。 以試點為探索,以示范為標桿,推動農文旅融合從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切實提高村民和游客的滿意度、獲得感和幸福感。 運用“全時空”“全渠道”理念,打造鄉村旅游的“沉浸式體驗”,用新發展理念對鄉村旅游的表現形式和消費模式進行創意設計與演繹,增強鄉村文化創意產業供需體系的協調性,助力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的發展格局。 如浙江臨海依托戚繼光現存抗倭遺址文化發展鄉村旅游,打造集“十八般武藝”體驗的鴛鴦陣舞臺劇和富有故事的鄉村趣味集市。

3.以數字化賦能鄉村文化振興

數字媒介可以聯結萬物,使鄉村文化數字化成為可能。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和中央網信辦印發的《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 年)》都明確提出要建設數字鄉村的美好愿景。 鄉村文化數字化可以實現鄉村文化的永久保護和永續發展。 基于鄉村文化的“數字內容+傳播”模式是借助最新的數字化技術,將原生態的鄉村進行充分挖掘和展示,將靜態的生態風光、農業生產、鄉鄰關系等場景轉化成動態的信息流和超文本,通過新媒體平臺進行跨媒介、立體化傳播[19]。 這既是促進鄉村與外界文化交流互動的現實需要,也是增強鄉村文化可分享性、吸引力和認同感的重要手段。 2021 年爆紅的“張同學”便是通過短視頻將鄉村生活場景進行生動還原,喚起人們對鄉村生活的追憶,短時間便收獲了千萬粉絲。 數字文旅正是鄉村文化產業與數字經濟不謀而合的時代產物。 傳媒高??梢岳眯畔⒓夹g和媒介知識幫助鄉村開拓如數字博物館、數字文化長廊等線上文旅發展模式,以延長旅游產業鏈。

(四)助推文化發展

1.創新運用自媒體促進鄉村文化活態傳播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以抖音、微信、B 站等為代表的自媒體平臺逐漸成為人們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鄉村文化品牌可以借助自媒體渠道與技術的傳播優勢,擴大鄉村文化的傳播范圍,優化鄉村文化及其文化品牌的傳播效果。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電子產品充斥于生活和工作中的時代,人們習慣于通過自媒體來隨時隨地接收碎片化內容、發布自己的觀點看法、轉發分享認同度高的信息[20]。 在鄉村文化品牌傳播中,一是發揮傳媒藝術高校全媒體傳播的優勢,強化對鄉村振興戰略等黨和國家最新政策的宣傳解讀。 教育引導廣大鄉村居民轉變思路,從內心深處提高對鄉村文化振興重要性的認識。 二是促進自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相互融合,形成鄉村文化品牌的全媒體傳播矩陣。 依托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和自媒體的傳播優勢,拓寬鄉村文化品牌的傳播范圍和時效,實現優勢互補。 三是保持鄉村文化產品供需的動態平衡。 利用自媒體建立信息流動通道,了解和挖掘受眾的文化需求,不斷改進品牌傳播內容,提高受眾對鄉村文化及其品牌的認可度和識別度。 四是積極引導地方融媒體平臺發揮本土傳播優勢。 精心挖掘鄉村地域特色、鄉土風情、歷史故事,推出有思想、有情懷、有鄉土味的文化融媒產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宣傳主流價值,彰顯時代精神,引領鄉村道德風尚[21]。

2.培育鄉村文化建設者的文化自信和主體意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鄉村文化振興在整個國家的文化建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促進鄉村文化發展,增強文化自覺意識就顯得格外重要。費孝通認為,人要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要明白它的來歷,知曉形成過程,了解其特色和發展趨向。 農民自身的文化認知、文化態度和文化自信心是影響其參與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因素。 如果鄉村文化建設不是依靠鄉村居民,而是單純依賴鄉村之外的力量,鄉村文化建設就會因失去主動力而拋錨[22]。 在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只有建立起文化自信,鄉村社會的建設與發展才能從文化心理和文化情感上得到農民群體最廣泛、最大程度的信任與支持,才能為鄉村社會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2],建設好內生型的鄉村文化。鄉村文化建設歸根到底是為廣大鄉村居民服務的,只有他們深切體認到自己鄉土文化的豐富內涵和價值意蘊,才會從內心深處形成持久而深厚的文化自信,進而以實際行動去爭取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的文化認同。 為此,高校必須幫助農民提高文化認知能力,以文化意識的主體性帶動行動的主動性,自覺成為鄉村文化的傳承者、建設者和傳播者。一是充分發揮民間文藝團體的力量。高??梢詭椭l村策劃、組織公共文化活動和民俗活動以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文化建設的熱情[23]。 二是充分發揚農民的首創精神,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文化振興中唱主角、挑大梁。 教育引導廣大農民根據鄉村社會的變遷進行生產生活的調適, 在傳承優秀鄉村文化的基礎上進行現代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創造出符合鄉村實際和農民生產生活的新鄉村文化[24-25]。

四、結語

縱深推進鄉村文化振興,既需要重視鄉村文化的宏大敘事,也需要關照文化振興的微觀視域,使其既有價值的引領性,也有實踐的可行性。 走好新時代的鄉村文化振興之路要立足于對鄉土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培育鄉村文化自覺自信。 隨著高校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不斷深入,鄉村文化建設必將贏得更強大的文化認同力量,鄉村振興也將在文化的傳承創新中具備更堅實的文化基礎。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窺探文化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構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