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中益氣湯加減聯合卡馬西平治療面肌痙攣臨床觀察

2022-12-13 07:15濤,萬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2年10期
關鍵詞:筋脈面肌卡馬西平

萬 濤,萬 霞

(1.湖北省隨州市中醫院,湖北 隨州 441300;2.湖北省荊州市中醫院,湖北 荊州 434000)

面肌痙攣以面肌不自主跳動為特征[1]。初起時一側下眼瞼不自主地跳動,逐漸發展至口角,甚至一側面肌痙攣[2]。常因情緒激動、勞累過度、睡眠不佳等誘發或加重[3]。本研究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聯合卡馬西平治療面肌痙攣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75例,隨機分為3組各25例。聯合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31~67歲,平均(42.5±6.9)歲;病程1.1~23.2個月,平均(6.9±1.9)個月。湯藥組男16例,女9例;年齡30~68歲,平均(42.3±7.1)歲;病程1.2~23.5個月,平均(7.1±2.1)個月。西藥組男7例,女18例;年齡33~67歲,平均(42.1±6.8)歲;病程1.1~22.6個月,平均(7.3±2.1)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參照《神經病學》[1]面肌痙攣的診斷標準。①發病時,一側眼瞼間歇性抽搐,后逐漸波及到口角,嚴重則半側面肌痙攣;②每次抽動持續數秒或數分鐘,程度輕重不等;③常因情緒激動、勞累等加重;④神經系統檢查發現面肌間歇性抽動,除此之外無其它陽性體征。

納入標準:①年齡為30~70歲,病程為1~24個月;②符合上述面肌痙攣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①面癱后遺癥、顱內占位病變等引起的繼發性面肌痙攣;②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精神??;③不配合治療。

2 治療方法

聯合組:①補中益氣湯加減。藥用牡蠣、龍骨、黃芪各30g,當歸、白芍、白術、茯苓、柴胡、黨參各15g,陳皮、炙甘草各10g,酸棗仁20g。日1劑,煎汁內服,每次服200mL,日3次(由煎藥室提供),連續服用1個月。②西藥服卡馬西平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H11022279)0.2g,日3次,連續服用1個月。

湯藥組單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方治療,選方及用藥同聯合組。

西藥組單用卡馬西平片治療,服用方法同聯合組。

3 觀察指標

痙攣程度評分:采用Albert分級[4]并評分。0級:不痙攣,記0分;1級:受刺激即眼周跳動,記1分;2級:可見跳動,無活動障礙,記2分;3級:抽動明顯,表情稍障礙,記3分;4級:頻繁跳動和表情嚴重障礙,記4分。

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療效標準

痊愈:長期無抽動。好轉:痙攣程度減輕。無效:痙攣程度無改善。

5 治療結果

3組治療前后Albert分級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3組治療前后Albert分級評分比較 (分,±s)

表1 3組治療前后Albert分級評分比較 (分,±s)

注:與其它兩組比較,△P<0.05;與西藥組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 25 2.8±0.87 1.04±0.93△湯藥組 25 2.78±0.83 1.48±1.06#西藥組 25 2.75±0.86 2.31±1.36

3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6 討 論

原發性面肌痙攣的病因病機尚不明確,大多數學者認為面神經腦干處受責任血管壓迫所致,如小腦前下動脈、椎動脈等[5]。多采用抗驚厥藥、肉毒素注射、微血管減壓術等治療。長期服用抗驚厥藥,對肝腎毒性明顯,易出現耐藥性,需增加劑量,而且僅暫時緩解臨床癥狀;肉毒素注射易出現眼干、流淚、面肌乏力等不良反應;微血管減壓術效果顯著,但有小腦、腦干、顱神經損傷等風險[6]。

中醫治療該病,重視整體思維,將情志、睡眠、起居、環境等因素納入辨證過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具有“簡、便、效、廉”的優勢。面肌痙攣以面肌不自主跳動為特征,發生在面肌,即在筋經,筋經受營陰氣血的滋養得以正常伸縮,營陰氣血衰弱,滋養溫煦功能減退,筋經失去滋養則出現筋經攣縮拘急之象。本病起病緩慢,病程長,無發熱惡寒、頭暈頭痛、顏面潮紅,常因情緒激動、失眠等因素誘發,多有熬夜、起早貪黑等疲勞病史,可見患者長期疲勞工作生活,耗傷精血;飲食無規律或無節制,脾胃受損,氣血來源不足,營陰氣血虧虛,無以上榮面部筋經,筋脈失養而不自主跳動。肝藏血,主筋,大病久病,年老體弱,脾胃虛弱,后天不足,肝之陰血不足,虛風內生,筋脈拘急;肝氣主升,心情激動,引動肝風,肝陰不足無以制陽,肝氣升發太過,筋脈拘急,本病與肝、脾相關,肝血虧虛、虛風內動是其主要病機,采取益氣養血、柔肝熄風,養肝體,柔肝筋為主要治療思路。方中黃芪、黨參益氣以生血;白術、茯苓、陳皮、炙甘草益氣健脾,以資氣血生化之源,使血足而肝體得養,營陰氣血充盛,筋經得養而虛風自止;柴胡、白芍、當歸養血活血、疏肝柔肝,炙甘草、白芍相配,化陰生津,柔肝止痙;龍骨、牡蠣取其重鎮之性平降肝氣而熄風止痙;酸棗仁養心益肝、安神止痙,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血、熄風止痙,使肝血足而風自止,從而降低患側面部肌肉的緊張度,改善面部肌肉跳動的頻率和程度。

中醫針對面肌痙攣歷代醫家各有論述,治療的理念和方法百花齊放,本臨床觀察,用內調脾胃以養血熄風的方法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表明本病乃營陰氣血虧虛,氣血津液運行不暢,肝之陰血虛衰,肝體失養,肝失條達,筋經伸縮功能障礙而呈現拘急之象,通過健脾胃,養肝血,柔筋脈,從而降低患側面部肌肉的緊張度,改善面部肌肉跳動的頻率和程度。

猜你喜歡
筋脈面肌卡馬西平
基于“肝主筋脈,調暢情志”中醫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知足常樂
面肌痙攣如何護理
卡馬西平結晶工藝研究
面肌痙攣最常見的問題
面肌痙攣,試試微血管減壓術
卡馬西平與加巴噴丁對復發性三叉神經痛的治療價值比較
根管治療意外治愈面肌痙攣1例
一統天下(龍首)
卡馬西平與丙戊酸鈉緩釋片治療腦炎后癲癇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