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穴叢刺長留針結合作業療法輔治帕金森病對上肢功能的影響

2022-12-13 07:15陳雄杰宋學鵬杜家妮鄔小林劉星新高雪霞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2年10期
關鍵詞:普渡易拉罐上肢

陳雄杰,來 明,宋學鵬,姚 安,杜家妮,鄔小林,劉星新,高雪霞

(重慶市奉節縣中醫院,重慶 奉節 404699)

帕金森?。≒arkinson’s Disease,PD)常見癥狀包運動遲緩、肌肉僵硬、靜止性震顫、姿勢障礙等[1],發病年齡65~70歲[2],隨著人口老年化加重,導致本病的發病正在逐年升高,在以往的康復治療中,人們更多的關注患者行走異常、平衡障礙等問題,關于PD患者上肢功能障礙,治療方法卻很少。PD患者其上肢運動障礙常出現上臂-前臂或前臂-手屈曲等癥狀[3],日?;顒幽芰κ艿搅撕艽蟮南拗?,例如夾筷子、扣紐扣或穿衣等[4]。本研究用頭穴叢刺長留針結合作業療法輔治PD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5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7例,符合2015年國際運動障礙協會修訂的PD診斷標準[1],同時符合Hoehn-Yahr分級2~4級。排出帕金森疊加綜合征、嚴重心肺疾病、嚴重癡呆、腦卒中致不能行走、精神分裂癥。研究過程中治療組脫落3例,對照組脫落4例,共完成47例研究。治療組男15例,女9例;年齡59~77歲,平均67.74歲;病程1~11年,平均6.13年。對照組男13例,女10例;年齡60~75歲,平均66.09歲;病程1~9年,平均5.2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以多巴絲肼片(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198)口服,每日3次,每次0.25g。同時予以作業療法:①上肢肌肉牽拉:患者坐位,治療師被動牽拉患者肩部、上臂、前臂及手部肌肉。②上肢功能訓練:患者牽拉結束后,治療師以口令指導患者分別進行上肢上舉及外展訓練、上肢交替屈伸拍打對側肩部訓練、前臂同時及分離旋轉訓練,每個動作都盡量做到幅度大、動作緩慢,重復6~8次;③手功能訓練:治療師以口令指導患者進行雙手交叉握拳、對指、抓放訓練,每個動作做到幅度大、動作緩慢,重復8~10次。每次鍛煉總時間30min,14天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1天,共鍛煉2個療程。

治療組加用頭穴叢刺長留針治療。取于氏頭針頂區、頂前區進行針刺。頂區百會透前頂,左神聰、右神聰及再向外各1寸向前透刺(共5針);頂前區從前頂至囟會及其左、右各1寸向前透刺(共3針)。穴位局部常規消毒,選取1.5寸針灸針進行平刺,針刺深度約0.8寸,針刺得氣后留針6~8h。留針過程中進行作業療法,14天為一療程,療程間休息1天,共治療2個療程。

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使用普渡釘板測試、易拉罐顛倒測試觀察上肢活動能力,使用Barthel指數評定日常生活能力。

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治療結果

兩組治療前后普渡釘板測試、易拉罐顛倒測試、Barthel指數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普渡釘板測試、易拉罐顛倒測試、Barthel指數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普渡釘板測試、易拉罐顛倒測試、Barthel指數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易拉罐顛倒測試(S) Barthel指數優勢手 非優勢手治療前治療組 24 62.92±13.78 9.54±2.70 15.98±3.01 60.52±8.88對照組 23 61.09±12.03 9.72±2.33 16.30±2.88 62.91±8.12治療后治療組 24 82.38±18.12△ 7.11±2.02△12.06±3.38△ 78.85±10.56△對照組 23 71.03±17.55 8.38±1.93 14.23±3.29 70.44±9.62組別 例 普渡釘板測試(個)

5 討 論

PD是臨床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以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肢體僵硬等為主要表現。上肢運動遲緩是全身運動障礙中最常見的首發部位之一[5],上肢運動障礙導致吃飯、穿衣、上廁所等日常生活收到了很大的影響,目前已有研究證實康復訓練可有效改善PD運動癥狀,減輕對藥物依賴及副作用[6-7]。

本病屬中醫“顫證”、“震顫”范疇?!秲冉洝费裕骸爸T風掉眩,皆屬于肝”。因此很多醫家認為病位在肝,久則及腎[8]。于氏頭針由黑龍江中藥大學于致順教授創立,其頂區、頂前區位于頭頂,以巔頂為中心,肝經循行“與督脈會于巔”,同時腦為髓海、腎主骨生髓,因此針刺頂區、頂前區能夠起到養血柔肝、補腎填精的作用,從而改善PD患者運動功能。頂區、頂前區深部組織有中央前回、額上回等部位,該部位有中央前回、中央后回、中央旁小葉等區域,為人體運動、感覺中樞,通過頭穴叢刺長留針的方式長期、持續刺激該部位,并在留針同時進行作業療法鍛煉,從而改善肢體上肢運動功能。

中醫療法包括中藥治療、針灸治療等,已被證實能夠改善運動功能[9]。針灸治療通過調節基底節神經遞質、調控對氧化應激等作用改善PD運動功能[10]。

綜上所述,頭穴叢刺長留針結合作業療法能夠改善PD上肢功能。

猜你喜歡
普渡易拉罐上肢
剩下的半碗水
互相吸引的易拉罐
錯誤姿勢引發的上肢問題
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究
數百年前晉江人就反對普渡奢侈攀比陋習
侗醫用木頭接骨保住傷者上肢66年1例報道
互相吸引的易拉罐
吻合血管的上肢穿支皮瓣修復手足皮膚缺損
易拉罐制做的帆船
最后一次“普渡”(中篇小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