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經往返灸治療腦卒中痙攣性偏癱臨床觀察

2022-12-13 07:15陳淑娟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2年10期
關鍵詞:施灸運動障礙痙攣性

陳淑娟

(河南省洛陽市中醫院康復科,河南 洛陽 471000)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病情突發且進展迅速,發病后容易造成肢體運動、感覺障礙,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響較大[1-2]。卒中痙攣性偏癱即是指腦卒中發病后產生的運動感覺障礙后遺癥,由于卒中損傷了腦部上運動神經元,而后引起了肢體的偏癱,常伴有肌張力增高,對基本肢體活動影響較大。由于本病治療的關鍵在于恢復肢體運動及感覺功能,且病程較長,在緩解基礎病理因素的基礎上當配合一些中醫療法。近年來的相關研究中,不乏使用針灸法、針刺法、中藥熏蒸等治療,均能夠收到一定的效果。艾灸法在運動感覺障礙性疾病中也有一定的應用,但是在本病研究中比較少見[3-5]。循經往返灸屬于艾灸的一種,為順著人體經脈的走向,進行往返勻速移動施灸,對于疏通經絡、激發人體經氣有非常好的效果[6-7]。本研究用循經往返灸治療腦卒中痙攣性偏癱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76例,均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卒中痙攣性偏癱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8例。研究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45~70歲,平均(58.65±3.45)歲;病程15~45天,平均(30.25±2.84)天。對照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43~68歲,平均(58.24±3.28)歲;病程13~42天,平均(30.51±2.75)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0》[8]中卒中的相關標準;②伴有不同程度的肢體運動障礙;③對研究內容知情并同意參與。

排除標準:①非首次發??;②伴有其他影響肢體運動的疾??;③合并精神、意識障礙;④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治療。持續監測生命體征,控制血壓、血糖,給予抗血栓、營養支持治療等。

研究組加用循經往返灸治療。循經往返灸:操作醫師首先對自己雙手、灸具、患者皮膚進行消毒,選取穴位主要包括手三陽經、手三陰經、足三陽經、足三陰,在穴位皮膚上方3cm左右處點燃艾條,在穴位皮膚上方3cm處進行勻速往返施灸,待局部皮膚微微發紅以及詢問能夠感受到往返皮膚路徑持續溫熱,每次施灸30min左右,日1次,2周為一療程,治療2個療程。

3 觀察指標

肢體運動功能。采用簡化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對治療前后肢體運動情況進行評估,共包括上肢(66分)、下肢(34分)兩方面,總分小于50分為嚴重運動障礙,50~84分為明顯運動障礙,85~95分為中度運動障礙,96~100分為輕度運動障礙,分數越高表明運動功能越好。

肌張力。治療前后采用改良版Ashworth肌力評估量表(MAS)測定肌張力,評分標準如下表1。

表1 MAS下肢肌張力評分標準

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SF-36)對生活質量進行評定,包括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生理機能、精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及精神健康8個維度,總分為100分,得分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比較,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治療結果

兩組治療前后Fugl-Meyer量表得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Fugl-Meyer量表得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Fugl-Meyer量表得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上肢 下肢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38 27.36±4.26 49.65±2.15*12.25±3.15 25.29±3.18*對照組 38 26.93±4.53 35.25±2.78*12.36±3.20 19.25±2.20*t 0.426 25.258 0.151 9.629 P 0.671 0.000 0.880 0.000

兩組治療前后MAS量表得分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MAS量表得分比較 (分,±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MAS量表得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38 3.12±0.55 1.56±0.48*對照組 38 3.08±0.48 1.96±0.50*t 0.338 3.558 P 0.736 0.001

兩組治療前后SF-36量表得分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SF-36量表得分比較 (分,±s)

表4 兩組治療前后SF-36量表得分比較 (分,±s)

組別 例 生理機能 生理職能 軀體疼痛 一般健康狀況 精力 社會功能 情感職能 精神健康 總分研究組 38 10.53±1.26 10.24±0.26 10.63±0.31 10.36±0.32 10.21±1.26 10.45±0.25 10.36±0.57 10.22±1.46 89.36±5.17對照組 38 7.15±1.32 8.32±0.62 7.12±0.32 8.23±1.21 8.36±0.35 8.36±1.32 7.62±1.12 8.36±0.23 80.62±4.12 t 11.418 17.605 48.564 10.491 8.721 9.590 13.440 7.758 8.150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5 討 論

腦卒中痙攣性偏癱為腦卒中發病后常見的一種后遺癥,與偏癱不同,痙攣性偏癱除了伴有肢體運動障礙,還合并有痙攣癥狀。在既往研究中報道,腦卒中約有65%伴隨不同程度的痙攣,這種合并癥狀使得相比于一般偏癱來說,有著更大的恢復站立、轉移功能的可能性,也就是預后情況相對較好[9-10]。痙攣是指肌肉的不協調運動,在偏癱患者中能夠促進肢體的靜脈回流,從而有助于局部功能的恢復。但是從總體上說,痙攣性偏癱還是屬于難治性肢體運動障礙,不僅需要很長的恢復期,同時也需要有效的康復治療手段?,F臨床上對本病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操作治療兩種,藥物治療主要是比較基礎常規的方案,比如控制血壓、血糖,給予營養支持等[11-12]。

中醫認為卒中痙攣性偏癱是因為陽氣虛弱、風痰阻絡、筋脈失養,導致肢體失去感覺、有運動障礙及協調性降低。因此給予本病的中醫療法能夠顯著改善癥狀,增強康復效果。針刺、針灸法也是應用較為廣泛的療法,能夠有效疏通經絡,解除肢體運動阻礙[13-14]。本研究采用的循經往返灸屬于艾灸療法,《醫學入門》云:“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奔幢憩F出了灸法的功能獨特性,將艾條于特定穴位燃燒,通過熱力穿透皮膚,直指病灶深處,發揮溫通經絡、活血逐痹之效。循經往返灸經過實驗觀察證明其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研究顯示,治療后研究組上肢、下肢得分均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情況更好。循經往返灸屬于艾灸中的懸灸,顧名思義就是懸在皮膚上方施灸,并且沿經絡循行往返勻速移動施灸,更有利疏導經絡,激發經氣。施灸選取手三陽經、手三陰經、足三陽經、足三陰幾個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于體表的特殊部位,在生理情況下是經絡氣血活動的門戶,病理情況下是疾病的反應點,因此在治療時被選做操作的穴位。治療前兩組MAS量表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MAS量表得分低于對照組,提示治療后研究組肌張力小于對照組。卒中痙攣性偏癱多數伴有肌張力升高,腱反射亢進,從而造成肢體運動阻力增加,形成運動障礙。循經往返灸能夠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改善肢體血液循環,降低肌張力,改善肌肉痙攣癥狀,促進肢體運動及感覺功能恢復。楊帆[20]研究中采用循經往返灸對卒中痙攣性偏癱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能夠明顯緩解四肢關節痙攣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臨床效果顯著,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研究組SF-36量表得分高于對照組,說明研究組后期生活質量較高、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情況良好能夠促進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從而改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腦卒中痙攣性偏癱用循經往返灸治療能夠提高肢體運動功能,降低肌張力,改善生活質量。

猜你喜歡
施灸運動障礙痙攣性
針刺蹺脈穴位治療腦卒中后痙攣性偏癱的臨床效果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腦炎運動障礙臨床分析☆
基于古今文獻的運動障礙選穴規律探析
中暑
針刺對中風痙攣性偏癱研究進展
元胡止痛口服液對縮宮素致小鼠離體子宮痙攣性收縮的影響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應
艾灸的煙氣對人有害嗎?
康復治療對早期帕金森病運動癥狀療效分析
重復經顱磁刺激結合”五心穴”刺法治療痙攣性斜頸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