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保護在文化旅游景區建設中的融合價值與方法

2022-12-16 10:50
智庫時代 2022年41期
關鍵詞:遺跡文物保護文物

劉 淼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文物承載著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依據,為我國文化提供精神滋養。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座談會上指出:“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痹谏鐣髁x建設的關鍵時期,文物資源得到充分的保護,特別是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合作,打造出具有地區文化特色的產品和項目,使文化遺產在旅游項目中得到展示,但同時二者的融合還存在一定問題。如何在保護文物完整性的前提下,加強對歷史物質遺跡的挖掘和應用,發揮文化的導向作用,是文化旅游產業亟待研究的問題。

一、文物遺跡的表現特征

首先,文物遺跡具有真實性。我國作為文化古國,在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保留和傳承下來眾多的歷史文化以及文物遺跡。這種特殊的歷史古跡和文化遺存,記載著歷史文化信息,且反映了社會歷史中的某個真實的、流動著的細節,體現出較強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若真實性丟失,可導致文化保護、利用、研究便不具有本身的價值,也造成我國歷史文化缺少載體支撐,不能實現快速傳播。其次,文物遺跡具有永久性。時間推動著文化的發展,也造就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在文化發展中形成的文物,有著不可再生性以及永久性的特點。在知識經濟時代,傳統文化在各個領域中發揮的重要指示作用,使各個地區和各個領域逐步加大了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并提升對歷史文化的保護力度。文物古跡的完整性得到保障,為文物文化資源的挖掘和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礎,也進一步明確了文物的永久性特征。最后,文物遺跡具有不可復制性。文物見證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精神財富,也是文化精髓的具體體現。歷史文物屬于每一位中華兒女,任何人不得破壞,且任何資源都不能替代文物,因為文物是不可再生和不可復制的資源。而對于文化的保護,需要在保留其原本文化價值的基礎上,向大眾展示豐富的文化內涵,使更多人主動參與到文物保護中。這也是文物保護亟需開展的工作內容。

二、文物保護在文化旅游景區建設中的融合價值

(一)宣傳地方文化遺跡,突出地區歷史文化優勢

文物遺產作為重要的公共資源,它存在的原生價值在于文物是一種自然遺存,有著穩固文化生態的價值和現實意義。在當前的文化環境中,傳播和發展文化,需要借助文物這張“金色名片”,凸顯我國歷史文化特色,實現對文化的宣傳和推廣。特別是我國作為文化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在發展中留下大量的物質遺產,以及形式多樣的文化遺跡。借助文化旅游展開對這些遺產的展示,可使原生態的自然遺存,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面對世人的關注,并結合地區的文化,打造出旅游特色,引來更多文化愛好者的參與。例如長城、兵馬俑、孔廟等文化遺跡,通過文化旅游項目的打造,成為有著地區代表意義的旅游地。在2022年央視春晚上,三星堆遺址出土的“三星堆青銅大面具”向全世界人民展示,特別震撼,意義非常重大,央視春晚的宣傳效應讓全國、全世界觀眾更加了解了三星堆,延續了“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古蜀華章,這次青銅大面具的“再醒驚天下”,必然會讓巴蜀文化再次深入人心,相信世界各國的人民都會紛至沓來,一睹其風采,而借助文化旅游加強文化文物的保護,在尊重文物不可再生和不可復制性的特征之上,加強對文化和文物管理,實現對文物科學應用,有助于發揚地區優秀文化,增加民族的凝聚力,使更多人看到我國歷史發展進程,提升大眾的文化素養,彰顯文物和歷史遺跡更深層次的教育意義。

(二)引領文旅產業發展,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文化作為一種隱形的經濟資產,對我國經濟的增長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經過合理的開發和應用,使人文資源變為旅游資源,可使文化和旅游成為相互促進,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特別是旅游消費群體的精神追求日益增加,科學的使用文物資源,在景區中建立有著歷史韻味的景觀,可使文物成為推動旅游產業內需的“黑馬”,成為大眾旅游的好去處。例如文物大省具有地上和地下豐富的文物資源,經過深入的開發,可使該地區的旅游知名度增加,旅游消費水平隨之提升,為地區經濟的繁榮提供助力。而地區旅游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又能夠反作用于文物開發中,提供資金上的支持,使得產業內部形成良性循環,旅游業和文化產業協同發展。除此之外,在國際領域中,國際文化間的相互交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也為我國文化事業擴大產業規模提供新的機會。借助文物這一重要的文化載體,在國際領域展示我國歷史進程,向國際友人展示中國形象,促進各國文化的友好往來,進一步提升文物古跡資源的保護力度,為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三)喚醒文物保護意識,提升文物保護水平

文物作為人們展開歷史研究的重要物質載體,是當前文化產業與旅游業協同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文化資源。據央視新聞聯播報道,習近平總書記2022年1月27日在平遙古城考察調研時指出:“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于我們這一代人,也屬于子孫萬代。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全面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統籌好旅游發展、特色經營、古城保護,筑牢文物安全底線,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尊重物質遺跡原貌的前提下,科學地開發文物資源,并收集和整理其背后的歷史文化,可突出文物遺址豐富的文化內涵,使文物在當前社會中彰顯出其獨特的個性和價值。部分文物承載著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現象,反映著地區的文化風貌,承載著大量的歷史信息。通過文化旅游項目的建設,以及文物古跡遺址的保護和管理,可向人們完整地呈現這些信息,使旅游者從中獲取大量的文化知識,還加深了人們的理解,激發了大眾保護文物的熱情,不但在社會中使更多群眾主動參與到文物的宣傳和保護中,在文化旅游產業中,也可使更多旅游者和消費者根據了解到的內容,主動收集文化遺產相關信息,從不同角度了解這一文化景觀,為更好地體驗文化,并獲得深刻的文化旅游體驗奠定基礎,進一步提高文物保護的自覺性,促進文物在不同環境下的生存和發展。

三、文物保護在文化旅游景區建設中的融合方法研究

(一)根據文物保護需求科學制定發展規劃,保證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的規范性

文物與歷史遺跡屬于不可再生資源,是中國人民的共同財富,是記載、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在文化旅游景區建設進程中,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既是必然要求,也是核心工作。因此,應不斷提高文化旅游產業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視,使之能夠在文化旅游景區建設中遵循文物保護相關規定,并緊密結合我國文物保護要求,制訂文化旅游景區建設方案,來切實提高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科學性。首先,需要加大資金投入,積極聘請文物方面的專家、教授與學者,對文化旅游景區中的文物展開研究與分析,深度剖析文物與歷史遺跡的價值、影響及作用,為文物保護工作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提供專業性建議和理論參考,以此來開展科學化、高效率、高水準的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與文物保護工作,確保兩種工作協同展開具有理論依據和參考。其次,應提高文化旅游產業與開發部門對此方面的重視,根據我國文物保護相關政策與部署,做好科學規劃工作,優化頂層設計,認真統籌,做到充分利用區域內的歷史遺跡,搭建特色文化旅游景區的同時,保護文物不被破壞,真正發揮歷史文物的價值與作用。除此之外,文化旅游產業在建設旅游景區過程中,除了要遵循規章制度與法律法規,還需要確保一切旅游活動的開展,必須要在文物保護的前提下進行。明確認識到文物保護工作不僅是保護文物本身,還需要保護其周邊環境來營造良好的文物保護環境,促進文化旅游的長遠發展。

(二)加大對文物與歷史遺跡的保護和宣傳,加強文物在景區建設中的保護力度

文物與歷史遺跡屬于人類悠久發展歷史進程中的重要產物,記載著我國人類千年文明與歷史文化,是“不可再生遺產”?;诖?,為進一步推動文物保護工作與我國文化旅游景區建設協調促進發展,實現在文化旅游建設進程中開發和利用文物資源的同時,保護文物資源不被破壞,并獲得長遠發展。有關部門必須將文物保護工作放在政治高度,加大對文物與歷史遺跡的保護和宣傳,讓社會公眾逐漸認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提升文物保護意識,進一步為文旅景區建設中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首先,可通過深入挖掘當地特色化、具有價值意義的歷史遺跡和文物,創建文化古都,大力宣傳地方文化遺跡與人物。借助線上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微博、短視頻App、新聞網站等,配合線下傳統媒體平臺,包括電視新聞、報紙、宣傳標語等,做好文物與歷史遺跡的宣傳普及工作。向社會普及保護文物的價值與重要性,確保游客能夠正確認識到保護文物與歷史遺跡的必要性,使他在旅游過程中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與道德修養,不破壞文物與歷史遺跡。其次,在運用歷史遺跡開發建設文化旅游景區時,應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科學評估文物遺產開發規模與承載力,防止出現無序管理和過度開發等問題,以此來不斷加強文物與歷史遺跡在景區建設中的保護力度,促進二者的深度融合發展。

(三)完善文物保護層面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利用法律手段協調文物保護與開發

在經濟新常態發展背景下,我國人民群眾經濟收益不斷提升,為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與體驗,對文化旅游方面的需求逐漸增大,對促進我國旅游產業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面對現代人日趨多樣化的文化旅游需求,一些旅游產業為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消費者選擇自身產業。而選擇不斷開發具有歷史特色與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古文物,以此來打造特色化旅游圣地。由于個別旅游產業在古文物開發過程中,因缺乏文物保護意識,對文物保護力度不夠,而導致一些旅游產業在景區開發建設進程中,經常會出現古文物損壞的現象,不利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因此,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應針對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現實需求與具體情況,積極出臺一套系統且科學的法律法規與制度體系,針對旅游開發行為進行嚴格限制與監管,確保在文化旅游景區建設過程中,相關負責人能夠在法律法規制約下利用法律手段開發和保護文物。

在具體實施階段,有關政府職能部門應明確認識到自身在推動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融合展開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確在文化旅游景區建設中對于文物保護、旅游開發等方面需要遵守的法規和原則。文旅企業也應當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優化旅游開發與景區建設流程,明確具體責任義務。同時,還需要建立對應的監督管理制度體系,落實責任追究制,在文化旅游景區建設中發生文物保護不當、文物損壞等事件,應給予責任追究,落實相應處罰。同時將處罰結果通過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平臺予以公示,起到警醒和約束作用,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注重組建專業化的文物保護工作團隊,切實提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實效

擁有專業化、高素質、高技能型的文物保護工作團隊,是有效提升文化旅游景區開發與建設實效,真正推動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與文物保護工作協同展開的前提條件。因此,為有效提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者文物保護意識與能力,明確文物保護工作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發展之間的關系,首先應充分發揮政府部門職能作用、由政府帶頭開展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與文物保護研討會,明確提出二者融合發展的重要性與價值,并帶動各系統人員共同協商探討融合發展路徑與對策,切實提升工作人員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的責任意識與參與度。其次,積極引進專業化、復合型優秀人才,擴充現有文物保護工作團隊,整體提升文物保護工作隊伍水平,切實做好文化旅游景區建設中的文物保護工作。最后,加大對現有工作隊伍的培訓力度,傳授文物保護相關知識與技巧。具體培訓內容應涵蓋文物保護工作要點、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要點、創新管理能力、社會責任意識、職業素養等,保證工作人員所具備的能力素養符合文物保護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要求。通過培訓增強自身技能水平與知識儲備,使文物保護工作技巧與時俱進。另外,作為文物保護工作者,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深入學習研究文物保護方面的知識、技巧與方法,認識到自身綜合素質、業務能力與知識儲備對于各項工作開展的重要影響。

四、結語

文化旅游業借助各地歷史文化資源,以及文物和歷史遺跡開發打造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區,實現對文物和歷史文化的多角度展示?,F階段,雖然文化旅游對于文物的應用,還存在著對文化內涵挖掘深度不足的問題,但是旅游產業文物保護意識的逐步提升,使各類文物和物質遺跡的開發在遵循保持完整性的原則上,實現科學合理的運用。而要想進一步解決對文化內涵挖掘不深入的問題,需要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加強合作,進行整體的統籌規劃,并建立起完整的制度體系,使文物的原生價值、文化價值、旅游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推動地區旅游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猜你喜歡
遺跡文物保護文物
靈渠歷史文化遺跡探蹤
文物的棲息之地
韓信在淮安的遺跡
鞍山地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的思考
文物的逝去
地下文物保護首要舉措考古勘探程序應前置
當前文物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分析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沉船遺跡(外一首)
文物失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