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校群團組織美育建設研究

2022-12-29 20:10杜金霞
景德鎮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團組織美育中華

杜金霞

(四川大學,成都 610065)

一、引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獨特的東方美學觀念和自成體系的話語方式。悠久的歷史使其豐富飽滿,《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明確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12月14日的中國文聯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內涵、培植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育體系,是夯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的良好契機,是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重要方向。高校群團組織作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具有團結廣大師生的群眾優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發展美育最豐富的資源、最深厚的根基。

二、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育建設價值

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周令釗等8位老教授回信中提到“做好美育工作,要堅持立德樹人,扎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讓祖國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長”,其中值得深入挖掘和實踐的重要方向是弘揚中華美育精神,進一步發揮美育作為心靈之育、情感之育、人格之育、創造力之育的重要功能[1]。中華美育可以追溯至古代六經,《國語·楚語上》記載申叔時談到教育王室公子時所開列的教材即包含了六經,其中《樂經》《詩經》皆為經典的美育教材??鬃拥难哉摱啻握劦矫?,美的最高境界是盡善盡美[2],《孔子之美育主義》一文中指出“其審美學上之理論雖不可得而知,然其教人也,則始于美育,終于美育”[3],可見中國璀璨的文化具有淵遠的美育積淀。王國維認為美育的核心在于養成“完全的人”,以“美麗之心”主導生活,在中國教育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最早開啟了中國現代的美育思潮,首次明確了智育、美育、德育、體育四育思想[4]。蔡元培是中國現代美育思想的奠基者,其美育思想受康德哲學影響,總結了美感具有超脫、普遍、有則、必然四個特點,認為教育可以從現象世界走向實體世界,而美感為津梁介乎現象世界與實體世界,同時其美育思想深受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影響,在他看來我國古代教育禮、樂、射、御、書、數中除數之外無不含美育成分,同時漢魏文苑、晉的清談、南北朝后的書畫與雕刻、唐朝的詩、五代后的詞、元代后的小說與劇本以及歷代著名建筑與各種美術工藝品皆發揮美育的作用[5]。

三、高校群團組織美育建設意義

美育工作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構建適應國情、符合高校師生特點的美育體系,發揮美育的育人價值具有時代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隨著國家對美育的日益重視,高校美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然存在重視程度不夠、銜接機制缺失、方式方法單一 、“上熱中冷下涼”現象和“名高位低”發展不平衡的矛盾[6-8],存在美育理念的偏差和美育實踐環節的薄弱[9],高校群團組織作為教職工、青年學生的群眾性組織[10],立足新時代高校美育工作堅持立德樹人、聚焦素質養成、扎根民族時代和做到面向全體的四個指向[11],加強美育建設有利于營造校園美育氛圍,促進美育工作落實、落細、落小。在當前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文化自信構建的時代背景下,高校群團組織美育建設對加強文化平臺建設、構建浸潤式載體建設、創新活動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高校群團組織文化平臺建設方面

在高校群團組織常規“文藝、體育、學術”三大平臺建設的基礎上[12],加強高校群團組織美育建設有利于構建基于中華優秀文化的美育平臺,進而有效培育體現時代要求具有內涵特色的校園文化。高校群團組織要借用“矩陣”概念重構傳統的工作格局[13],在黨委領導下發動各方力量,在不同層次上平等參與和精準定位、突出特色有效吸引不同群體相互配合。在思想引領、組織建設、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方面要找到改革突破口,處理好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革、單項改革與全面改革的關系[14],進而有效彰顯群團組織在高校應有的地位與作用。隨著新時代高校群團組織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師生日益增長的美好工作學習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需要重新審視和構建高校群團組織服務師生全面發展的協同創新機制[15],美育建設平臺可以為協同創新機制提供科學有效的突破口。

(二)構建高校群團組織浸潤式載體建設方面

當前大多數高校已著手探究新形勢下群團組織的改革方向、實施路徑、特色思路,但落腳于可執行易推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美育系統構建方面的研究尚少,因此立足于高校群團組織美育建設研究、利用浸潤式的輻射載體建設帶領師生發現中華文化的美,具有原創性和實施意義。高校群團組織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育系統構建視角,利用自身廣泛凝聚人才的優勢、高校多學科得天獨厚的師資條件,依托可操作性、互動性的活動設計創新性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文化傳承教育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例如廣西師范大學曾以校園話劇作為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形式,探索了高校共青團如何通過借力校園話劇推動校園精神文化建設[16]。通過發展創新文化、打造特色鮮明的社團文化、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文化,發揮高校群團組織文化引領和思想引領的作用[17]。

(三)創新高校群團組織活動方式方法方面

高校群團組織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發揮高校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團結和引領廣大師生的群眾優勢,通過美育建設創新高校群團組織活動的方式方法,在認識美、發現美、傳播美的不同發展維度里,設置師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方式。以優秀的人才打造文化、以優秀的文化培養人才[18]。首先是活動主題更加豐富?;谥腥A優秀傳統文化的美育元素包含書畫、詩詞、曲藝、雕刻、服飾、建筑、茶道、花道、香道等諸多內容,每一個方向都有悠久的文化傳承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每一個方向都包含大量的活動主題可供選擇。其次是活動方式更加多元。以提升審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增強文化自信、塑造美好心靈等為出發點,可包含文化講座的分享、實地參觀的浸潤、身體力行的感受等多種形式。再次是活動維度更加立體,既可以包含高校校內美育師資、文化底蘊的挖掘,又可以匯聚校際—區域—省市的場地、設施、專家等各界力量,還可以輻射到生活美學、社區美學等方面。

四、高校群團組織美育建設路徑

高校通過群團組織美育建設路徑研究,打造“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樹人”精品活動,通過可操作性、互動性的活動設計讓師生從實際體驗中、從古籍經典中發現中華文化的美,通過系統性的活動設計讓師生進入中華文化內核、由文化認同自發成為文化的傳承者,營造以美育人的校園文化氛圍,助推學校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群團組織美育建設路徑可圍繞以下三方面展開。

(一)研判美育建設科學方案

高校群團組織要從提升師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立足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高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工作全過程,重視和加強美育建設。在充分調研師生現狀、師資力量、設施條件、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基礎上,研究制定與高校自身特點相適合的美育建設方案。

首先,師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且分布于不同學科,群團組織要調研了解當前師生群體中文化傳播的內容、途徑、層次、影響等。其次,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是美育建設的關鍵要素,群團組織要結合學校師資隊伍現狀,充分挖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體現中華美育精神與民族審美特質的心靈美、禮樂美、語言美、行為美、科學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勞美、藝術美等豐富美育資源,同時加強聯系非遺傳承人、知名匠人等社會力量,通過師資的整合打造美育導師團隊,進而有力支撐美育工作開展。最后,美育場館、載體、內容是美育建設的基礎條件,高校群團組織要充分調研了解國家省市的博物館、藝術館等文化空間,帶領師生走進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等,或邀請名家大師開辦美育講壇,讓廣大師生在欣賞感知和實踐體驗中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廣大師生更好地感受、體會和理解美。

(二)構建美育建設立體維度

從認識美、發現美、傳播美三個漸進式維度進行美育建設實施路徑設計,從扎根文化、立足美育、瞄準傳承加強美育建設的角度出發,以全新的美學視角打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畫卷,讓師生接觸后在生活中、學習中、工作中、家庭中有切實的變化,提升廣大師生審美標準,以美養德、以美育智、以美鑄魂。

第一,以漢服、戲劇、書法、茶道、音樂、陶藝、中式插花等為點認識美。群團組織為師生設計可參與、可互動的文化體驗,讓師生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器物、場景中的體現。高校群團組織可以發揮高校多學科優勢,邀請學校專業教師作為顧問指導;利用省、市、校文化資源,建立中華文化美育合作基地,聯系美學空間、手工坊、茶室等實地體驗;根據師生興趣搭建工作坊、交流聯盟、文化興趣小組,依托師生讀書會、實踐學習等形式感知中華美學。

第二,在漢服、茶道、陶藝等文化點的基礎上,將文化點進行橫向或縱向延伸,激發師生時間維度整體性的思考去發現美。例如,將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秦漢的陶器,東漢的青瓷,唐代的“南青北白”和秘色瓷,宋代官窯系統的“五大名窯”和民窯系統的“八大窯系”,元明清傳承至今的青花、五彩、琺瑯彩等串聯起來,高校群團組織可以通過參觀陶瓷博物館、手制陶瓷、與匠人面對面、聽歷史學家講陶瓷故事等系列活動讓師生感知文化的發展演變,進而延伸至歷史文化發展脈絡的梳理。

第三,高校群團組織通過美育建設讓師生有一顆發現美的心靈,熱愛生活,能夠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滋養人生;自覺自發帶動寢室、家庭等生活美學的興起;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浸潤式熏陶激發創新、創業和創造靈感;鼓勵師生通過與社區合作傳播美學、傳播文化,增強師生文化自信;與兄弟高校美育體系交流,在不同模式特點的基礎上碰撞創新火花,形成高等教育大環境的文化美育圈,形成文化傳承、美育建設的巨大合力,進而產生更大的美育輻射面。

(三)激發美育建設主體活力

高校群團組織干部須充分認識到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美育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站位、更新觀念,聚焦文化傳承,強化美育建設,打造“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樹人”精品活動,同時緊密圍繞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與校內相關部門協同建立完善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美育育人體制機制,營造潛移默化的美育校園文化氛圍,打出美育建設組合拳。

師生參與群團活動的情況受到個人興趣、活動形式、時間時長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是群團活動組織開展的重點難點,前期針對師生特點的調研非常重要。結合當前高校師生的審美素養,高校群團組織要從政治思想文化引領的立足點延伸,從豐富師生文化層次出發,內容設計較大程度滿足參與性、互動性,這對群團組織工作者自身素養和整合資源的能力要求較高。群團組織工作者可以依托巧妙的“主人翁”“組織者”角色建設增加師生對群團組織活動的黏性,趣味性、知識性的活動內容吸引師生主動加入,以參與排名積分等形式創新制度設計保持師生參與活動的持續熱度,進而有利于美育建設和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傳播的連貫性。

高校群團組織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基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聚焦構建完善美育體系,堅持用先進的文化感染人、用高雅的藝術陶冶人,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點、美學縱深線和文化輻射面逐步延展的路徑設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用美育潛移默化地影響高校師生,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落在實處、復興在行動中。

猜你喜歡
團組織美育中華
論公民美育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探究通過基層團組織提升青工工作狀態的方法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湘西北第一個團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常德地方執行委員會
探析如何加強油田社區基層團組織建設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