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中國背景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發展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

2022-12-29 20:10
景德鎮學院學報 2022年4期
關鍵詞:體育運動傳統體育

牛 磊

(亳州學院,安徽 亳州 236800)

一、引言

2016 年 10 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為全面提高中華民族健康素質,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人民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國家戰略,必須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身體健康是關乎國民幸福指數高低的重要因素,影響著國民構建美好生活的進程。傳統體育養生能夠有效滿足國民對身體健康的需求,推動和諧社會的快速發展。隨著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往往處于“亞健康”狀態,為提高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質量,養生體育產業的開發與利用已成為社會的需求,傳統體育養生在國內得以全面發展。

二、概念界定

體育項目對“體育”“傳統的”與“民族的”等條件能夠同時滿足,即屬于傳統體育,也就是說,傳統體育是形成于中華民族歷史社會活動,受傳統文化滋養,在各個民族孕育過程中持續性繼承與發展的體育運動的總和,并且這些體育運動均具有自身體系。傳統養生學在中國具有較長的研究與發展史,是以感性與經驗為基礎,在古代哲學、宗教與醫學等因素影響下構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生命科學。尤其是儒、釋、道理論思想在養生體育中的融合與滲透,使國民更加關注內外統一、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的內涵。讓國民在受傳統文化熏陶的過程中,形成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價值觀、職業觀及生活觀。在理論層面上,養生體育經歷了悠久的發展過程,導致體育項目在形成與完善的過程中不斷受到我國古代思想的影響與熏陶,無論在形體動作上,還是修養原則上,都能體現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蘊。陳朋(2015)在《老年人對體育傳統養生功法健身需求的調查研究》一文中指出,傳統體育養生主要指我國知識分子與勞動人民在長期勞動實踐及生活經驗基礎上對健康養生方法及理論的總結。內容較為豐富,涉及情緒、勞逸、起居、飲食等多個方面,嚴格遵循練養結合、天人合一的原則與動靜結合、剛柔并濟的運動理念,體現著我國傳統的人生智慧與文化哲理。因此,傳統體育屬于傳統養生與傳統體育的融合產物,其中的傳統體育養生文化是重要組成部分,憑借人體意念調控、呼吸鍛煉與姿勢調整等行為,有效融合意、心與身,促進人體康健,對人體內在潛力進行有效激發。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體育對應的養生學研究的理論基礎是“發展觀”“系統論”“整體觀”“形神合一學說”“天人相應學說”與“陰陽學說”等哲學思想。其形成源于傳統養生的全方位思考與分析,在哲學理論基礎與傳統養生分析結果的協同作用下,構成一套完整、系統的健身方法,是具備中華民族特色的養生理論體系。中國傳統體育養生受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有著顯著的中華民族特色。傳統體育養生的內容豐富,遵循天人合一、動靜結合的原則。在健康中國背景下,傳統體育對應的養生理論體系受社會進步影響正在進行不斷創新發展,遵循事物發展規律,持續吸收新內容,提升文明程度,以此對社會發展需求進行有效適應。

三、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研究現狀

我國體育養生文化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了“順乎自然”的養生理論,倡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繼承和發揚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強調人體的陰陽平衡,保持心靈和精神的恬淡,才能達到長壽的目的。

王艷紅(2018)在《中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歷史變遷》一文中指出,為滿足新時代的社會需求,傳統體育養生文化應構建體系完善的機構設置、進行合理的布局、并加強理論和技法研究等方面的改造。牛文民等(2020)在《孫思邈養生理論精髓之解析》一文中指出,中國傳統體育養生的理論基礎主要來源于中國傳統哲學和中醫學的理論,并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體育養生理論。顏芬(2020)在《中國傳統體育養生與西方現代體育健身的比較研究》一文中指出,對二者在現代社會的溝通與結合進行思考,認為中國傳統養生體育具有深遠的醫學和社會學價值。鄧奎等(2017)在《中國傳統養生體育文化的產業化發展研究》一文中指出傳統養生體育文化產業發展路徑,提出我國體育養生文化產業發展策略,認為體育養生文化產業在產值和就業構成上已成為第三產業中最具有廣泛性的支柱產業,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的產業,也是國民經濟中新活力的增長點,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王英璟(2013)在《健身氣功文化產業運作模式框架構想》中認為國內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產業的主要有三種分支,中醫養生文化產業、養生文化旅游和名人養生文化產業,而這三個方面的研究又往往相互滲透與結合,密不可分。綜上所述,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研究,主要是關于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哲學思想以及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產業在新時代對國家經濟、民族振興所起的促進作用。

21 世紀初我國成立了專門的傳統養生體育管理部門,國內傳統體育養生的專家,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地區和民族的特性,編創出傳統體育養生的新功法。同時又從傳統體育養生產業化的角度發掘價值,為傳統體育養生產業化發展提供更加豐富的推廣資源。

四、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發展的現實困境

(一)傳統體育養生難以適應現代生活快節奏

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在健康中國背景下,面臨傳統養生文化不能有效適應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快節奏的困境。隨著社會的高速進步發展,國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節奏加快,難以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生活節奏的加快提升人們生活內容的緊湊感,長此以往,使人們被動接受與進入這種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但是身體健康的保持需要勞逸結合、張弛有度。因此,部分人們會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但在選擇體育鍛煉形式的過程中,傾向于選擇高心率負荷的劇烈運動。這種運動能夠節省運動時間,但是對一些有身體隱患的人并不能達到理想健身效果。而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具有一定慢節奏的特點,健身氣功與太極拳等體育項目強調運動的勻、慢、柔與松,這種運動形式背離當代社會人們的快節奏運動需要,使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發展面臨困境。

(二)養生鍛煉方式與年輕化人群不匹配

傳統體育養生文化面臨的困境之一,是養生鍛煉方式的老年化,難以匹配養生人群的年輕化。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年輕人接觸各類健康知識,開始注重養生,使養生人群逐漸趨向年輕化發展。年輕人開始意識到養生重要性,會主動找尋適宜自身的養身方式,但傳統體育對應的養生體育運動大多是健身氣功與太極拳等,這些運動要求鍛煉者動作緩慢優美、松柔慢勻、輕靈圓活與中正安舒。這種鍛煉形式與要求一時之間難以被年輕人群接受,使養生人群的年輕化與傳統養生鍛煉方式的老年化發生沖突。因此,傳統體育對應的養生體系發展需要借鑒普拉提、瑜伽等類似運動,有效處理受眾接受問題,創新傳統養生運營方式,賦予其基礎內涵與時尚色彩,實現傳統體育對應養生運動與體系在新時代背景下的變通發展。

(三)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學科體系尚未健全

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在新時代背景下的發展,面臨相關學科體系尚不健全的問題。我國大部分體育專業院校與醫藥類院校已經開設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學科,部分其他類型的院校也開始將傳統體育養生文化設定為選修課,加強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推廣工作。但是大多院校對傳統體育養生文化進行推廣的現實情況是課程內容集中在健身氣功與太極拳等體育運動的練習訓練上,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理論知識教學內容較少。理論知識教學存在問題的同時,部分院校的技能教學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養生課程實施表現出一定的隨意性。在教材方面,相關書籍雖然比較豐富,但適用于高校教學的針對性教材較少,使學科教學難以匹配到有利的基礎教材,影響學科教學有效性,制約學科體系完善。

五、體育養生文化發展的路徑分析

(一)加強普及宣傳,樹立養生價值觀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體系的發展,需要政府與相關研究學者在社會范圍內加強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知識普及,加強其益處宣傳,幫助當代養生群體樹立正確的養生價值觀。

首先,政府部門應根據社區居民的身體健康水平、體育運動現狀,組織并發展養生協會。在內容上,主要以養生體育運動、養生理念、養生飲食及養生文化為主。在形式上,可劃分為網絡在線指導、電話服務、課堂教學及養生運動等。而在理論指導上,主要以國學教育、理療保健等理論為主。

其次,制定優惠政策,相關政府部門應為退休職工提供免費參與體育養生運動的機會,或委派專業人員進入社區,積極組織并開展相應的體育運動,以此擴大傳統養生體育文化的社會影響力。

最后,加強網絡服務機制,在構建養生協會的過程中,社會大眾通常因為時間與距離因素,難以及時地參與協會舉辦的養生體育活動。例如,年輕化養生群體不理解傳統體育養生文化中的慢節奏,在選擇鍛煉方式的過程中,大概率忽視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重要價值,而在自身養生進程中并不具備科學的養生觀念,影響其養生成效。

因此,傳統體育養生文化需要趨向年輕化發展,結合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的快節奏與年輕化養生群體的體育養生文化需求,并賦予傳統體育養生文化一定的內涵性屬性,使年輕化養生群體在具備自身正確養生價值觀的前提下,能夠基于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內涵性,主動進行體育鍛煉養生,有效突破年輕化群體與老年化鍛煉方式的沖突,提升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時尚感,賦予其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使命感,解決傳統體育養生文化不適應現代社會快節奏的問題。

(二)商業化運營,國際化推廣

傳統體育養身在健康中國背景下的發展,需要順應新時期傳統產業發展趨勢,重點實施商業化運營與國際化推廣。在國家體育總局高度重視傳統體育發展的背景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需要發展自身對應的產業,結合背景優勢與國家政策支持,將傳統體育運動產業化,在商業化運作相關體育運動與養生體系的過程中,增加傳統體育運動養生的指導員數量,擴展傳統體育運動站點數量,加強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在國內與國外的推廣,最大限度地提高參與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相關運動的總人數。在“一帶一路”沿線城市,以廣播、影視和手機App 等為主體的傳播媒介,進行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宣傳,促進國家經濟和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協調發展。在完善產業設施的基礎上,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商業化運營與發展,需要相關企業與部門重視傳統體育運動的創新,主要是運動形式與運動內容的有效創新,對其養生功效進行最大化發揮,為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國內外推廣提供保障。由于現階段,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的消費市場正在不斷擴大,且參與人數正在不斷增長,因此,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商業化發展具有一定可行性,需要其在運營與推廣過程中,充分借鑒國內外傳統體育運動的發展經驗,連接相關企業產業,構建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產業群,加強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影響力,促進其長遠發展。

(三)完善專業建設,加大研究力度

基于健康中國背景,我國傳統體育養身文化實現有效發展,需要完善相關專業學科建設,加大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研究力度。我國政府需要發揮宏觀調控作用,組織盡可能多的院校開設傳統體育養生文化類課程,各大院??梢愿鶕陨韺嶋H情況設置該課程為專業課、必修課或選修課。院校一旦設置該課程。就需要保證課程教學對應完整的教學體系,有機結合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并且完善理論教學的知識內容,為學生學習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知識提供有利平臺。在此基礎上,完善專業建設,健全學科體系,需要重點培養傳統體育養生文化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素質,使其以有效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與教學評價等,提升傳統體育養生文化教學實效性。在學生熟練掌握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知識與技能、教師具備較高專業素質的前提下,學??梢约哟髠鹘y體育養生文化研究力度,開展相關科研工作,以先進研究成果體現學科體系的完善,促進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在新時期背景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健康中國背景下,傳統體育養生文化發展面臨傳統養生難以適應現代生活快節奏、養生鍛煉方式與年輕化人群不匹配、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學科體系尚未健全等現實困境,需要其選擇普及宣傳樹立養生價值觀、商業化運營推廣、完善學科專業建設等革新路徑,實現傳統體育養生文化在新時代的有效發展。

猜你喜歡
體育運動傳統體育
體育運動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提倡體育100分 也需未雨綢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鄭國明 立足傳統 再造傳統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現代體育運動創始人
我們的“體育夢”
呆呆和朵朵(13)
談體育實踐課中知識的擴展
清明節的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