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扎實做好水文化宣傳工作的思考

2023-02-01 00:55李寶平
四川水利 2023年6期
關鍵詞:水利文化工作

羅 文,李寶平,王 崟,李 婷

(1.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崇州 611231;2.成都文理學院,四川 金堂 610401)

0 引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的血液,孕育一切賴以其生存的物質。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人們對水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和運用,也逐漸產生了水文化。1989年,我國學者李宗新在發表的文章中首次將“水文化”作為獨立的概念提出,這是首次將水利事業上升到文化層面來認識。1993年第47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為“世界水日”,次年,我國水利部將每年“世界水日”這一周確定為“中國水周”。這一節日的設立,時刻提醒著人們要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傳承水利行業精神及要為水文化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與智慧。

通常來說,水文化是指人們在從事與水相關的活動中產生的文化內容,它既包括物質文化,如大禹治水、李冰治水等水利活動中修建水利工程、堤壩、水庫、人工運河等;又包含精神文化,如蘇軾的“水學”觀念的提出、“滴水穿石”“上善若水”“紅旗渠精神”“新時代水利精神”等精神財富;還包含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如歷史上施行的各種水利制度以及賽龍舟、放水節、踏青節等各種民俗活動。水,作為生命的載體和依托,與人類的生產生活以及中華傳統文化密切相關??脊虐l現,距今約五千年的世界上最早的杭州良渚水壩遺址,起源于江河之畔,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就是一部治水實踐史。

1 水文化建設對水利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1]。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確提出“七個著力”,指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文化關乎國本、國運,是民族的血脈,是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民族自信的重要體現。水利事業是國民經濟和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基礎事業,水文化是水利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和精神支柱,水文化和國家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幸福密切相關。因此,當前要推進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認識到推進水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挖掘長期治水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加強水利遺產的保護和利用,開展多形式多層次水文化宣傳教育活動,更好傳承、弘揚和創新水文化。

2 水文化宣傳的重要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治水工作,始終把水利事業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親自擘畫、部署、推動治水事業,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重要論述的指引下,水利工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將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定為黨的奮斗目標。加快構建國家水網、實施“江河戰略”、加快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完善等等,人民群眾關心的農村飲水工程得到歷史性解決,水災害頻發、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水生態損害得到根本好轉。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構建綜合治理新體系,統籌考慮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線等多方面的有機聯系。這是首次將水文化納入治理體系中。他也多次強調要把黃河文化、長江文化以及大運河這個流動的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水利事業發展提供了思路和方向,為挖掘水文化內涵、做好水文化建設、講好水文化故事提供了根本遵循。

3 水文化在宣傳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

開展水文化的建設與宣傳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開展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傳承保護不足

每項水利工程中都蘊含著水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規劃的調整,對遺存的水利遺產資源數量統計不清,以及對古老水利工程設施的歷史價值、人文價值的認識不足,一些古老的水文化遺址、水文化建筑遭到了自然或人為的破壞,在傳承和保護上存在不足。

3.2 挖掘程度不深

水文化建設與宣傳工作是一項需要長期鉆研的工作,這項工作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才能有所收獲。但因為條件有限,除了個別地區有專門機構研究水文化工作,其他各地水利部門只能讓部分部門兼職做這項工作,因此,從總體上看水文化建設挖掘的程度不夠深。

3.3 宣傳力度不夠

水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水利事業的方方面面,而如今又是“互聯網+”時代,需要更多融入新媒體技術來加以宣傳,加大水文化宣傳力度。

4 新時代水文化宣傳的工作思路

水文化宣傳是展示水利形象的一張重要名片和重要抓手。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水文化建設,推進內宣和外宣相結合,努力適應新時代新形勢對文化、宣傳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積極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助推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

4.1 梳理水利文化資源,加強水利遺產的保護

每項水利工程的背后都記錄著一段時期人與水發展的歷史,蘊含著人類治水工作的辛勤與智慧,如果被漠視或者遭到破壞,很容易被遺忘或消失。因此,建好水利遺產臺賬,開展水文化遺址、水文化建筑等認定與保護工作十分必要。通過開展認定與保護工作,能夠讓人們更好地從治水角度了解和挖掘前人的治水思想與智慧,更好地挖掘和弘揚水利遺產的文化育人功能,賡續水文化血脈。在建、新建工程在工程規劃、設計、建設中融入水文化元素,依據工程特點配建水文化、水利科普展示場所,面向社會公眾開放[2-3]。提升新時期水利工程與水文化元素融合的品位,建設更有時代特色的水利工程。

4.2 加強宣傳隊伍建設,努力創造出更優秀的水文化作品

我國水資源豐富,在豐富的治水實踐中產生了豐富的水利物質文化、水利精神文化、水利制度文化和水利行為文化。挖掘、弘揚水文化,加強水文化宣傳,不僅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更需要提升宣傳隊伍能力,建設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宣傳隊伍??梢匝垖I人員對宣傳隊伍進行培訓,增強宣傳意識,提升工作熱情,提高專業素養和寫作能力,能夠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準確把握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緊扣時代脈搏,積極挖掘水文化中蘊含的時代精神、人文精神,在大宣傳的格局下創作更加優秀更有溫度的水文化作品,充分展示水利行業良好的對外形象。

4.3 創新水文化宣傳形式,講好水文化故事

新時代變化日新月異,水文化宣傳工作要緊跟時代步伐,創新宣傳工作方式方法,抓住水文化發展方向。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水文化論壇、水文化展覽、水文化課題、水文化研討、水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傳播水文化,通過這些活動使水文化走進社區、走進學校、走進機關、走進企業、走進基層等,吸引大家廣泛參與、共同參與,讓水文化宣傳教育真正“活起來”。一方面要使用水情教育基地、水文化園區、展覽館,一如既往講好水文化故事,做好線下水文化宣傳教育;另一方面也要通過新媒體、數字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做好“智慧水文化”布局,通過開通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傳播水利水文化,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接地氣的作品,提升水文化宣傳的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5 結語

水是流動的文化,承載著歷史文脈,也引領著文明的方向。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水文化的宣傳工作,要以“十六字”治水思路和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的重要論述,舉旗幟、聚民心、興文化、展形象,深入挖掘水文化內涵,打開水文化宣傳窗口,共同講好水文化故事,提升水文化傳播力和影響力,為新階段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有力推動水利事業再上新臺階。

猜你喜歡
水利文化工作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為奪取雙勝利提供堅實水利保障(Ⅱ)
為奪取雙勝利提供堅實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會
誰遠誰近?
不工作,爽飛了?
選工作
水利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