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背景下傳統村落興衰的反思與啟示

2023-02-07 12:22姜鑫唐靜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傳統村落活化鄉村振興

姜鑫 唐靜

基金項目:廣西民族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資助“‘MCN+模式賦能:廣西邊境地區數字鄉村策略推廣”(303170101)。

作者簡介:姜鑫(2002-),男,漢族,山東煙臺人,在讀本科,研究方向為鄉村經濟統計。

唐靜(2001-),女,漢族,廣西崇左人,在讀本科,研究方向為民族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

摘要:鄉村振興背景下,推動少數民族傳統村落的發展尤為重要。文章以廣西壯族自治區(以下簡稱“廣西”)花梨屯為研究對象,分析梳理了花梨屯自2009年至今十余年的興衰史,反思其衰落的原因,并總結相關經驗,以此為例,探究鄉村振興背景下廣西傳統村落活化的優化路徑,為傳統村落的保護與活化利用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鄉村振興;傳統村落;活化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12-0113-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TU982.29? ? ? 文章標識碼:A

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加快,保護和發展傳統村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自2012年起,我國正式啟動了對傳統村落全面調查,以深入了解它們的相關信息和發展狀況。2014年4月25日,住宅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共同印發《關于切實加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指導意見》,以此來保護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并強化對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管理?;罨瘋鹘y村落是有效推動鄉村振興的手段,也是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礎。為了保護傳統村落,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設備,以改善人居生活質量;同時,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特色產業,為當地農戶帶來更多收入。國家對傳統村落保護的社會動員,一方面是為了遏制村落快速消失的文化危機,另一方面是為了契合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1]。但是,僅僅是國家主體層面上的保護是不全面的,傳統村落實際的保護與發展過程受多個主體的共同影響,其行為共同影響著傳統村落的發展方向。

1? ?廣西花梨屯發展歷程

花梨屯地理位置獨特,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馱盧鎮的東北部,處于左江半島上,三面環江。陸路距離鎮區約16km,水路距離鎮區約12km,內部與世隔絕,外圍交通便捷?;ɡ嫱鸵郎蕉?,共有177戶560人。由于三面環水、一面環山,這里擁有美麗的自然風光,而且地理位置優越,加上當地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得這里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因此,花梨屯成為廣西桃花島現代農業觀光旅游景區所在地。

2010年5月,非公企業A公司將花梨屯群眾的土地承包用于發展經營生態觀光旅游工程項目,建設桃花島生態觀光旅游休閑度假區。在此過程中,A公司投入1.2億元,在花梨屯建設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包括連接渠黎至馱盧鎮的二級公路、連接安定屯與花梨屯碼頭的“仙島大道”以及四級生態農業觀光路,進一步完善了基礎設施,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改變了花梨屯落后貧窮的光景。另外,三座貨運碼頭和一座旅游碼頭、約66.67hm2農田的水利滴灌工程、土壤改良及田塊平整工程、壯族布羅陀農家民俗文化活動廣場舞臺、日月壇民俗活動廣場等工程為花梨屯帶來了巨大的生態效益,改善了花梨屯的人居環境。

在未發展旅游產業前,花梨屯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 300元。在與企業簽訂承包合同后,當地農民獲得了大量的就業機會,500多戶農家青壯年村民全部獲得了每月1 200多元的薪酬,使花梨屯成為鄉鎮中村民收入最高的鄉村之一。在此階段下,規劃建設的花梨屯呈現出勃勃生機。2017年6月,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公布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村寨”,江州區蓮塘村花梨屯也在其中,這也成為了該地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此外,花梨屯還于2019年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由于政府給予了較多資金上的支持,此階段的桃花島引進了較多的旅游項目,不再局限于農家樂、民風民俗表演、觀光產業等。特色民宿、果園采摘業等休閑體驗類項目逐漸發展成熟。

然而,如今的花梨屯日漸凋敝,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區的酒店民宿、餐飲店等設施已拆除或自然損壞;花梨屯的傳統建筑也多被人為拆除,建起樓房;加之,青壯年人口或外出求學,或就業,整座小島多是老人婦女兒童,呈現出“空心化”狀態。

2? ?廣西花梨屯興衰歷程的反思

筆者通過與有關部門負責人、村民的深度訪談,發現政府、企業和村民在對花梨屯傳統特色文化的保護和利用方面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對村民而言,其核心需求就是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改善,住的舒服,吃得好、穿的暖、賺得多,他們并不想保留四處漏風、結構不穩的傳統民居,而是傾向于選擇推倒重建新樓,以獲得居住條件改善。在花梨屯旅游業發展的繁盛期,盡管政府及企業給予了村民一定的現金補償,但并不能滿足村民的需求。對企業而言,投資花梨屯的根本是想從中獲取利益,在合法的范圍內如何賺取最大的利益是他們的核心需求。如上文所述,一旦其投資的項目無法獲利且逐年虧損,企業會毫不猶豫地撤資離開。對政府而言,政府的核心需求是為當地謀發展,但是僅靠政府的投入遠遠不夠,還需要靠稅收來建設民生工程、公共設施等利民項目。在此基礎上,文章引入學界在鄉村振興路徑下的集體主義和個體主義兩種視角進行反思??v觀花梨屯發展的興衰史,筆者分析了兩種矛盾,但究其根本是兩種視角下核心需求的不平衡。

第一,傳統留存與村民日益增長需求之間的矛盾。如上文所述,花梨屯的發展是依靠鄉村特色旅游業,而其特色之一就是村中的古民居,在新冠疫情發生前,游客流量大,景區獲利多,此時集體主義視角下的政府和企業與個體主義視角下的村民達成利益一致,政府和企業靠村民的古民居作為特色來吸引游客消費,企業獲得利潤,當地GDP得到提高,村民得到補償且其古民居還作為特色民宿,從中賺取利益,三方形成閉環的利益共同體。但在新冠疫情發生后,游客銳減,企業無法獲利,撤資離開,村中自生資源不足,對外依賴嚴重。桃花島地勢相對比較閉塞,島上耕地面積有限,加上旅游業的開發,對傳統農業的沖擊力度強,若旅游產業不景氣,勢必會影響村民的生活,原先可以獲利的古民居便被推倒重建新樓房。而政府引領的傳統文化和傳統村落保護工程、基礎建設,在沒有游客消費,企業撤資的情況下,無法再繼續完成。

第二,鄉村發展與企業盈利需求之間的矛盾。鄉村發展離不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其目的在于提供給村民更好的便利生活[2]。這時政府和村民的核心需求達成一致。但資金的投入僅靠財政支出是遠遠不夠的,政府需要企業的稅收來建設基礎公共設施,村民也可以得到衣食住行上的便利,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企業沒有利潤甚至虧損。加之,村民又將特色古民居推倒重建,新冠疫情結束之后企業無法再以此盈利,只能撤資離開。由于后期資金投入的減少,加上桃花島熱度的降低,政府更傾向于向活力更大的其他鄉鎮投資?;ɡ嫱陀捎谧陨碓煅芰Σ蛔?,加上資金投入的降低,難以靠自身維系旅游業發展,鄉村發展后勁不足。

花梨屯的衰落是由于上述兩種矛盾所導致的,因此,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應當多角度考慮利益平衡和穩定,集體應該采取計劃指導、區域開發或者基礎建設等方法為傳統村落活化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根基;而個體則應該發揮主觀功能,積極地運用集體所有供給的各種資源和環境,開發適合自身的旅游項目,從而實現雙贏,最終集體和個體兩者形成合力,共同推動鄉村振興[3]。

3? ?基于花梨屯現狀談廣西傳統村落活化發展

3.1? ?廣西傳統村落活化發展的概況

“活化”在傳統村落的研究中經常出現。廣西傳統村落的活化應當是將現代生產生活需求與傳統鄉村鄉貌融合,在尊重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需求前提下,適度利用村落的傳統文化來創造經濟效益,使村落自然環境、風土人情、村落產業和諧共處?;罨瘋鹘y村落,不僅要維護村莊的基本功能,還要激發村莊的自身創新和持續發展的動力,從而使其擺脫消極、衰敗的狀態[4]。

廣西是一個多族裔聚集的地區,其中有12個世居民族,包括壯族、漢族、瑤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壯族是廣西人口最多的民族,同時也在我國人口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悠久的歷史和不同少數民族文化風情,使得廣西擁有獨特的傳統村落旅游資源。自2012年以來,廣西通過改善傳統村落人居環境、開展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建設、加強資金支持和人才培養,大力推動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取得豐碩成果。截至2022年,廣西已公布四批自治區級傳統村落名單,涵蓋792個村落,其中342個村落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單,在全國名列前茅(見表1)。這些古老的村莊匯聚了十多個不同的民族,遍布在廣西各地的山脈、丘陵地、平原、濱海等多種地形地貌中,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精湛的建筑技藝。

廣西積極推進我國傳統鄉村環境保護與活化開發利用,引導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機構和個別以集體所有經營性工程建設土地、宅基地建筑、閑散農房等資產使用權,采取入股、聯營等方式,將傳統文化古民居與鄉土文化特色融入村莊歷史文化游覽項目,開發出傳統文化旅游新產業,促進傳統村落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的有機結合,從而提高傳統村落的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力量。

3.2? ?廣西傳統村落活化發展的優化路徑

在鄉村振興的大時代背景下,廣西在傳統村落“活化”中積極采取了相關措施,但是花梨屯的興衰歷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傳統村落活化鄉村旅游發展的失敗案例,從中可以看到,傳統村落的活化不僅要考慮政府、企業和村民的利益平衡,還要考慮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以及村落的自身特色和可持續性。在廣西全區范圍內,類似于花梨屯這樣的傳統村落還有很多,基于花梨屯的反思與總結,提出了以下幾方面可行性優化路徑。

第一,要充分調查和評估村落的歷史文化價值、自然生態價值、社會經濟價值和發展潛力,制定符合村落實際情況的活化規劃和目標,避免盲目跟風或一刀切的做法。不同的村落有不同的特色和優勢,應該因地制宜,突出差異化,發揮特色化,形成互補性。

第二,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村民的主體地位和意愿,充分發揮村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村民成為傳統村落活化的主要參與者和受益者。要加強村民的培訓和教育,提高村民的文化素養和環保意識,增強村民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激發村民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熱情,讓村民能夠在傳統村落活化中享受更多的物質和精神收益,真正享受到鄉村振興的成果。

第三,要堅持生態優先,保護村落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避免過度開發或破壞村落的生態平衡,實現村落的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要合理利用村落的自然資源,開展適度的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文化等活動,提高村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保持村落的生態美和生態安全。

第四,要堅持以文鑄魂,保護和傳承村落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避免村落的同質化或失去特色,實現村落的文化發展和文化創新。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村落的歷史故事、民俗風情、建筑藝術、民間工藝等文化元素,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高村落的文化吸引力和文化影響力,同時保持村落的文化多樣性和文化活力。

傳統村落的活化是一個復雜而又細致的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和村民共同參與和協作,需要綜合考慮村落的多方面因素和需求,需要平衡村落的多重利益和目標,需要實現村落的多維度發展和創新。因此,我們需要清醒地認識到不是所有的鄉村都適合發展鄉村旅游[5],不是所有的傳統村落都適合以傳統文化作為鄉村旅游的特色,鄉村旅游也并非是實現鄉村振興的“萬能解藥”[6]。在傳統村落活化時應該充分重視集體視角與個體視角的平衡與互利共贏,集體奠基了基礎條件,個體結合自身特色得到更好的發展。在進行傳統村落活化道路的選擇時,應該思考該路徑是否符合當地現實情況,同時本地是否具備實施該路徑的前提條件。只有這樣,才能讓傳統村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和載體。

4? ?結束語

文章以花梨屯發展的興衰歷程為案例,反思其作為傳統村落活化由盛轉衰的內在原因。研究發現,花梨屯在其傳統村落活化過程中選擇了一條極具同質化的發展路徑,雖然有所繁榮,但最終走向衰落。文章指出在傳統村落活化過程中出現的兩種矛盾:傳統留存與村民日益增長需求之間的矛盾以及鄉村發展與企業盈利需求之間的矛盾。在外部大環境沒有劇烈變化時,這兩種矛盾可能并不會爆發出來,集體主義視角和個體主義視角也達到利益的平衡,形成看似穩定可行的閉環,可一旦外部大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或者其中一方出現問題,便會像花梨屯一樣,由盛轉衰,閉環破裂無法穩定運行。只有集體與個體互利共生的發展路徑,形成真正穩定的運行模式,才能保證傳統村落活化的有效長久的進行。

參考文獻:

[1]王思雅,孫九霞.鄉村振興視域下傳統村落保護的國家話語與地方實踐[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43(05):124-131.

[2]冀大為.凌源市美麗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方案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22.

[3]盧祥波,鄧燕華.鄉村振興背景下集體與個體的互惠共生關系探討——基于四川省寶村的個案研究[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38(03):30-42.

[4]黃杰,李曉東,謝霞.少數民族傳統村落活化與旅游開發的互動性研究[J].廣西民族研究,2018(05):119-128.

[5]黃少安.改革開放40年中國農村發展戰略的階段性演變及其理論總結[J].經濟研究,2018,53(12):4-19.

[6]孫九霞,黃凱潔,王學基.基于地方實踐的旅游發展與鄉村振興:邏輯與案例[J].旅游學刊,2020,35(03):39-49.

猜你喜歡
傳統村落活化鄉村振興
無Sn-Pd活化法制備PANI/Cu導電織物
生姜對亞硝胺合成及體內代謝活化的抑制作用
小學生活化寫作教學思考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民族地區傳統村落文化安全建設的新視角
傳統村落的保護與利用方式初探
從“傳統村落”項目申報看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
傳統村落的保護與文化旅游開發
有機酸對五種人工合成磷酸鹽活化作用及活化途徑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