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路徑研究

2023-02-07 12:22李曉雅
村委主任 2023年12期
關鍵詞:有效銜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作者簡介:李曉雅(1989-),女,漢族,安徽霍山人,碩士,助理經濟師,研究方向為管理學。

摘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我國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部署。文章闡述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義以及霍山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現狀,分析了霍山縣存在群眾主觀認識不足、產業發展受限因素較多、專業人才能力有待提升的問題,并進一步提出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促進鄉村全面發展;聚焦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著力打造鄉村人才隊伍,做好人才保障工作的針對性對策,以期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奮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戰略目標。

關鍵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12-0132-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7? ? ? ?文章標識碼:A

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1]。在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黨中央已經精心策劃了“十四五”期間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大策略。在成功脫貧摘帽后,霍山縣積極響應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因此,深入研究霍山縣如何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路徑,對于實現“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的學術和實踐意義。

1?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義

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但是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效更可持續。

1.1? ?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大部分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發展基礎不夠穩定,仍會出現返貧風險。加大人財物的投入,采取行之有效的幫扶措施,加大就業、產業、后續配套設施等方面幫扶力度,密切關注“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確保從源頭上杜絕發生規模性返貧,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1.2? ?接續推進脫貧地區實現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戰的勝利讓脫貧地區整體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立足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目標提出的新的發展要求[2]。接續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增強發展的活力和后勁,不斷壯大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脫貧地區群眾就業創業,推進地方群眾生活致富。

2? ?霍山縣基本情況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現狀

2.1? ?霍山縣基本情況

霍山縣地處大別山腹地,位于安徽省西部,淮河一級支流淠河上游,既屬于長三角地區,也屬于中部地區,與湖北省、河南省接壤,是安徽省紅色中心區域?;羯娇h域面積2 043km2,轄16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共有144個村(社區),地貌特征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是安徽省典型的山區、庫區、革命老區。

2.2? ?霍山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現狀

霍山縣一是堅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一辦七組”工作機制,形成了“上下貫通、一抓到底”的工作體系;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出臺“1+53+N”配套政策,保持政策總體穩定,“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持續鞏固提升。二是省市縣單位幫扶重點村,實現了干部與脫貧戶和監測對象的結對幫扶。同時,霍山縣加大監測力度,對新識別監測對象、標注風險消除監測對象以及已消除風險監測對象進行了合理優化,建立基層網格,全面落實網格員“兩亮一掛”和輪訓制度。三是投入產業幫扶資金,建成特色產業基地,發展脫貧戶自種自養,實現脫貧勞動力的再就業,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通過以上措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2.2.1? ?著力加強鄉村治理

一是改善交通環境?!笆奈濉币詠?,霍山縣累計投入4.22億元,提質改造農村公路工程310km、村道安防及安防設施240km、危橋22座,農村公路通達里程達3 500km,優、良、中等路總比例達85%以上,2022年入選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3]??h城區和畈區鄉鎮客車通村率可達到100%,里山區鄉鎮客車通村民組覆蓋率還有限。二是推進人口市民化。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全縣常住人口28.62萬人,在六安市排名第六。為提高中心城區承載力、集聚度,提高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逐步提高戶籍人口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農村人口逐漸減少,外出流動性更大。三是提高農民文化水平。近年,各鄉鎮開展了各類移風易俗、“送戲進萬村”演出等群眾文體活動,持續開展了“身邊好人”“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等文明之星評選、“我們的節日”主題實踐活動、慶豐收文化藝術節等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2.2.2? ?大力發展鄉村產業

一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2022年,全縣實施農產品加工“五個一批”工程,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發、升級改造。二是推動鄉村綠色產業發展。綠色產業方面,主要集中為霍山縣上市公司迎駕集團水飲品及食品釀造產業。迎駕集團出資成立的大別山霍斛科技有限公司,精心研究霍山石斛的食用歷史和制作工藝,以及獨特的醫用療效,被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數字農業工廠,同時建成數字農業應用場景,完成益農信息社網點建設,企業石斛生產基地位于里山區太平畈鄉,綠色產業鏈補鏈強鏈、連續性以及銜接力度要跟進提高,適應市場消費者需求。

2.2.3? ?有序開展人才建設

一是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為全面促進農村產業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每年根據縣干部培訓計劃,定期舉辦了全縣鄉科級干部培訓班和全縣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班,按照縣產業特色及發展目標,教學設置主要是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鄉村振興政策解讀和實用專業技術等內容僅占30%。針對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脫貧戶(含監測戶),部分鎮政府聯合村委會,開展了短期培訓,促進部分農民掌握了簡單勞動技能[4]。二是吸引人才回流??h委組織部和縣人社局多措并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招聘一批“三支一扶”人員到基層鍛煉,選聘基層農技推廣特聘員和大學生科技特派員到基層指導;在創業就業方面,實施農村居民本地就業“121”計劃,不定期舉辦招聘會,邀請當地知名招工企業,提供上萬個就業崗位,促進農村居民在本地直接就業;新增注冊“鴻雁回歸”就業創業平臺,可以實現網上注冊個人簡歷,更便捷找到工作。

3?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過程中面臨的現實問題

3.1? ?群眾主觀認識不足

霍山縣地處大別山北麓,境內有千米以上高山31座,海拔1 777m的大別山主峰白馬尖位于此地;轄144個村,山高林密,百姓居住分散,長期交通閉塞,百姓接收信息不暢,這導致霍山縣多數居民長期外出務工,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居多,群眾文化程度整體偏低,接觸新鮮事物少,思想保守,底子薄弱,創新能力差,思維受傳統影響根深蒂固,接受新鮮事物慢。

3.2? ?產業發展受限因素較多

受限于資金的影響,產業規模不夠大,產能儲備不足,亮點不突出、優勢不明顯,如霍山黃芽與黃山、黃梅戲并稱為“安徽三黃”,品質好、名聲大,但每年茶春季節產量很少,達不到市場的需求;受制于國土空間規劃和生態紅線,加上前期主要致力于發展工業經濟,在推進鄉村振興和統籌城鄉發展上投入精力相對不足,鄉村振興產業發展難以做大做強,產業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受限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特色產品市場競爭力不足,后續開發急需跟進,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基礎較為薄弱;受限于經營主體實力不足,在共同開發優勢特色資源、優化配置創新要素方面存在短板,難以做到技術共享、信息共享、品牌共享、渠道共享、利益共享等,資源要素的利用和產出效率,提升產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較低。

3.3? ?專業人才能力有待提升

一些基層干部缺乏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對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鄉村振興的政策了解不夠透徹,很難推動農業農村工作發展;基層干部大多年齡偏大,基層缺乏新鮮血液和活力,現有的年輕干部還存在經驗不足、能力不強;基層干部的工作環境和住宿環境不及城市,人才的流動性很大,隊伍相對不太穩定。

4?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優化路徑

霍山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三農”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盯目標任務,協同推進科技創新和改革創新,深入實施“兩強一增”行動,大力實施綠色振興趕超發展“八大工程”,扎實有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五個振興”,奮力實現“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戰略目標[5]。

4.1? ?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促進鄉村全面發展

首先,做好綜合布局,建設和規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體呈現“1126”空間功能布局。其中,“一軸”指的是G105十公里農旅產業融合帶動軸,這是產業園的核心區域,將發揮重要的產業融合帶動作用?!耙恍摹笔强萍佳邪l與物流服務中心,將為產業園提供科技研發和物流服務支持?!皟衫取狈謩e是文化休閑廊道和生態景觀廊道,將打造成為生態、文化、休閑的景觀廊道?!傲鶇^”包括農產品加工集聚區、科創展示與雙創孵化區、高優經果林立體示范區、生態稻漁綜合種養區、田園風情生態濕地休閑區和農旅融合觀光體驗區,這些區域將形成產業園的多元化功能區,推動農業產業的集聚和發展。其次,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圍繞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布局,利用現有的農業資源稟賦和產品定位,提供符合農民生產生活的就業崗位,吸引長期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帶動周邊留守人群再就業,帶動鄉村全面發展。最后,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隨著產業園的發展,人口的不斷集聚,因地制宜建設農村文化中心,可招聘社會大學生志愿者為其每周上課,也可以提供文藝演出、文化電影等平臺,幫助農民提高文化水平;同時,通過接續推進公益宣傳、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城市管理、文明素養五大提升工程,改變舊的風俗習慣,樹立文明鄉風,營造良好家風,推動淳樸民風。這將有助于提升鄉村治理水平,促進鄉村社會的和諧穩定和持續發展。

4.2? ?聚焦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一是高標準高質量推進“138+N”和“6969”工程,培優壯強霍山石斛、霍山黃茶、毛竹等優勢主導產業,積極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搶抓長三角一體化、與上海市青浦區對口合作機遇,加快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打造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推動鄉村產業提質增效。二是瞄準綠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開展“雙招雙引”,大力實施綠色振興趕超發展“八大工程”。三是創新實施村級集體經濟“3521”工程,出臺扶持激勵政策,推行物業管理、特色產業、委托經營、勞務服務、資源入股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十大模式”,進一步完善農民利益聯結機制,大力培育產業發展帶頭人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努力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生活富起來。

4.3? ?著力打造鄉村人才隊伍,做好人才保障工作

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一是通過集中換屆和后續優化調整,提升鄉村干部隊伍綜合素質,加強村民委員會規范化建設。二是鍛造一支技術穩定、力量強大、知識創新、有服務意識的農業農村專職隊伍。同時,由縣委組織部牽頭,聯合縣級黨校,開展專業培訓,提高農民自身素質,形成有知識、有頭腦、有技術的氛圍,為鄉村振興發展輸送新鮮血液。三是發揮黨校宣講團作用,深入基層一線,把最新的方針政策講給普通群眾,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四是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就業,加大對脫貧人口職業技能培訓力度,用好致富帶頭人實訓基地,統籌用好鄉村公益崗位,優先保障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實現就業。

5? ?結束語

在霍山縣鄉村振興實踐中,注重發揮自身優勢,優化產業布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品質。然而,鄉村振興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和投入。展望未來,霍山縣應繼續關注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新需求,強化政策引導和支持,激發農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N].北京:人民日報,2021-2-26(2).

[2]李靜.兵團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踐路徑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3,34(01):176-179.

[3]艾粵敏,楊東云.建好“四好農村路” 連通“鄉村振興路”[N].來賓日報,2023-9-6(1).

[4]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5]黃常軍,張仁袞,鐘壯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革命老區金寨縣的實踐[J].滁州學院學報,2022,24(01):37-42

猜你喜歡
有效銜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解析中高職貫通班級語文課程的有效性銜接
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黨派如何作為
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的脫貧攻堅——基于新聞聯播相關報道
天柱縣整合涉農資金的實踐與思考
終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職英語類課程有效銜接途徑探究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小學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銜接
中高職公共課有效銜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