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驅動下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研究*

2023-02-11 15:06
焦作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數字化數字圖書館

冉 莉

(中共南陽市委黨校 圖書館,河南 南陽 473056)

公共圖書館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精神文化服務、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傳播文化和提高民眾文化素養。數字化時代下,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亟待創新改革。當前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主要存在兩大問題:一是文獻信息資源開發及利用率不高,工作人員綜合素養參差不齊,服務質量跟不上。二是線上服務模式還有很大優化空間,讀者的需求難以滿足[1]。公共圖書館要以服務讀者為目標,創新現有服務模式。

一、公共圖書館數字化服務概述

公共圖書館數字化服務是指公共圖書館以數字資源為依托,以數字化技術為工具,以各類平臺為服務空間,圍繞用戶需求提供文獻信息查詢與訂閱、展覽培訓、閱讀推廣等公共信息服務。圖書館服務是基礎,數字化技術是提升圖書館服務的手段[2]。公共圖書館數字化服務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數字資源整合與可視化展示。整合和優化電子書籍、期刊、論文、報告等各類數字資源,使其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呈現讀者。二是數字資源建設與識讀工具開發。進一步完善數字資源,開發電子書閱讀器、音頻播放器等各種數字資源閱讀工具,方便讀者利用資源。三是在線閱讀資源提供。提供電子書籍、有聲讀物、視頻課程等在線閱讀資源,讀者可根據需求通過網絡獲取這些資源。四是信息收集、咨詢與數字化傳播。通過數字化技術,高效率收集、整理和傳播信息,提高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五是數字化空間建設與管理。通過數字化技術,打造虛實結合的數字化閱讀空間,提供便捷、高效的管理和服務,滿足讀者的多元化需求。

在重視讀者需求的基礎上,公共圖書館還需構建反饋機制,建立線上反饋渠道,構建智能分析和預警系統,對讀者提出的問題排序,其目的一是解答讀者困惑;二是及時解決處理各類服務出現的問題,加大監管力度,實現一體化監督反饋。

二、數字驅動下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特征

(一)服務模式向數字化方向轉變

傳統公共圖書館服務主要由實體館藏資源提供,工作人員依據讀者不同的閱讀需求,提供對應的紙質書籍或光盤等資料。傳統服務模式難以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不能實現各類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管理成本較高。海量信息資源需要不定時更新完善,整合難度大,部分資料質量較差,難以辨明信息資源的真偽[3]。數字技術的出現,切實有效地解決了上述問題。

(二)資源處理方式向多樣化方向轉變

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公共圖書館的資源處理方式正在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以往資源處理主要依靠人工操作,需要對信息資源進行二次審核和加工,合理分類。數字化背景下,大數據技術能夠構建數據庫,容納海量資源,及時更新并深度挖掘數據背后的應用價值。通過抽取文本和發現知識元,重組信息資源,依據讀者的需求及時查找對應信息,實現精準匹配。數字技術拓展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空間,解決了信息資源處理難的問題。讀者輸入關鍵詞就能獲得想要的信息資源,獲取優質的借閱體驗。

三、數字技術對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的推動作用

(一)推動館藏資源數字化發展

數字技術推動公共圖書館資源朝著數字化方向過渡以及各領域的研究范式朝著數字化方向轉變。公共圖書館需適應讀者閱讀方式的轉變,從讀者的角度出發解決讀者需求。應用數字技術推進館藏資源數字化建設,將各類資源信息轉換為可供讀者直接獲取的文獻資源。讀者通過手機或電腦可獲得想要的信息。對無法進行數字化處理的文獻資源,公共圖書館可通過拍照、掃描等方式存儲和上傳,供讀者閱讀觀看。對于應用價值較高的文獻資源,公共圖書館可適當收費,減少管理成本,滿足讀者需求[4]。

(二)賦予公共數字服務新內涵

公共圖書館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滿足讀者閱讀、借閱書籍等需求。讀者只需通過手機、電腦就能獲取想要的資源信息。數字技術提升了館藏資源的利用率,賦予公共圖書館服務新的內涵。

(三)促進公共圖書館知識開發

數字技術的應用促使公共圖書館更加側重對不同領域知識的開發和利用。為提高服務的有效性及讀者的滿意度,公共圖書館需對知識進行整合,按照不同需求對知識進行歸納,邀請專家深度共享知識資源,深度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及時更新知識資源[5]。公共圖書館應圍繞讀者的實際需求,建立知識檢索導航系統,引導讀者高效利用各類知識資源,深度開發知識資源,充分發揮知識資源的使用價值。

四、數字驅動下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途徑

(一)融入智慧智能環境,構建數字推廣新體系

數字化時代下,公共圖書館服務要不斷優化現有服務模式,構建新型推廣體系,為文化交流和讀者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務。公共圖書館承擔文化傳播的重要任務,需繼續秉承包容發展的理念,在信息設備和技術的支持下,朝著均等化、一體化、安全化的方向發展[6]。公共圖書館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公共圖書館應搭建專門信息化平臺及數字多元化虛擬場景,全方位實現公共文化云、區塊鏈、5G、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高效運行。公共圖書館應加強數字技術的可接近性、可識別性,如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讀者通過“刷臉”登錄信息平臺,公共圖書館后臺及時獲取讀者的基本信息并儲存到云端。采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實時了解讀者在公共圖書館空間中的移動軌跡。公共圖書館應妥善解決傳統圖書館在館藏空間、資源應用、閱讀環境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應用數字技術拓展線上空間,創設微信公眾號,為讀者打造智慧的閱讀體驗。

(二)重視服務模式創新,詮釋數字服務新思路

公共圖書館數字化服務應遵循國家經濟、文化、政治等發展導向,結合本地實際,合理整合資源,發揮人文環境、自然環境等優勢,依據讀者的共性、個性特點豐富服務模式和手段。數字化設備是公共圖書館的必要硬件設施,為讀者提供豐富有趣的情景體驗。拓展數字化服務的覆蓋面積,應用信息技術推動各項業務的順利進行是提高服務水平的基礎。服務模式是服務能力、形式的范式,創新服務模式要精準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

(三)順應數字閱讀趨勢,拓展數字服務新空間

信息化背景下應用數字閱讀形式的群體越來越大,網站書籍的閱讀量、閱讀時長均呈持續增強的趨勢。公共圖書館可開通手機APP閱讀服務終端,依托新媒體平臺,搭建多樣化的數字閱讀平臺,豐富現代化服務項目。公共圖書館需優化數字閱讀資源供給機制,積極和第三方平臺合作,為讀者提供優質電子閱讀資源。積極聯合學校圖書館、街邊書店等各類圖書服務機構,加強合作交流,共建“聯盟式”數字化閱讀服務平臺,降低管理成本,解決物理空間資源放置有限的問題[7]。

(四)堅持服務讀者導向,探索數字服務新形態

傳統公共圖書館功能單一,對優化讀者體驗感重視不夠,無法全方位收集和分析讀者的行為數據。數字化時代下,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要以人為本,直接面向讀者,基于讀者的閱讀習慣、性格特點、興趣喜好開發個性化的閱讀服務項目。公共圖書館在系統中實現智能推薦,通過輸入讀者的職業、年齡、專業、興趣愛好等信息,為其推送一系列優質圖書。

(五)提供互動交流渠道,搭建數字服務新平臺

公共圖書館肩負更多責任與使命,需在促進全民閱讀、提高社會群眾文化素養等方面發揮引導作用。公共圖書館應拓展與讀者的互動交流渠道,不斷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權威性,優化閱讀推廣服務體系,凈化閱讀空間;拓展宣傳渠道,通過電視、廣播、抖音、微博等媒體平臺,持續增加宣傳力度,讓更多的讀者知曉閱讀的好處,自愿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認真對待閱讀推廣活動;從讀者需求出發,以評論、聊天等方式和讀者展開高效互動,充分調動讀者參與的積極性,讓讀者獲取更好的閱讀體驗;舉辦小組比賽、有獎競猜等活動,以物質獎勵的形式增強讀者參與感、成就感;舉辦讀書會,鼓勵讀者交流心得;推出線上數字閱讀展廳,方便讀者識別二維碼免費獲取大量閱讀資源。

五、結語

公共圖書館是廣大民眾獲取精神食糧的重要場所,正朝著數字化的方向發展。在各類數字技術的支撐下,公共圖書館將構建具有安全性、立體性、交互性的功能模塊,通過資源、設備、空間等多種要素的互聯,為讀者提供高質量服務,全面落實傳承創新文化的職能。

猜你喜歡
數字化數字圖書館
家紡業亟待數字化賦能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高中數學“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實踐探索
圖書館
答數字
數字化制勝
數字看G20
去圖書館
成雙成對
數字變變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