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脫貧時代”高校資助育人評估機制研究

2023-02-20 20:13
濰坊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資助主體育人

張 瀟

(濰坊學院 計算機工程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

導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精準扶貧、盡銳出戰,2020 年底,我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的問題,這意味著我國進入了以相對貧困為主要特征的新的時代。國內許多學者將這一新的時代稱之為“后脫貧時代”?!昂竺撠殨r代”不是指脫貧攻堅工作的后期階段,而是指完成脫貧攻堅戰略后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脫貧人口大規模返貧、以治理相對貧困為重心的一段時期[1]。這前后兩個時代對高校資助工作的要求有著巨大的變化,“后脫貧時代”強調資助育人工作要在繼續做好“扶貧”這一項基本工作的同時,工作重心轉向解決相對貧困學生的求學需求以及促進貧困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問題,這也就要求高校資助育人的工作理念、工作機制、工作方式要同步發生變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覆蓋全學段學生資助體系,在后脫貧時代,高校的資助工作要轉變重“扶貧”輕“扶志”的工作思路,應通過圍繞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使“資助”和“育人”雙管齊下,發掘內在的思想價值引領功能,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細落實。目前,各高校在資助制度的建設、完善和落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資助工作更加公平合理,大幅降低了因貧困導致退學的人數比例,使貧困學生真正受益,但在育人成效的研究、評價方面還相對薄弱?!昂竺撠殨r代”的資助育人工作注重學生的道德和思政教育,很難通過傳統的評價方式來評估其工作成效,因此,需探索構建多元化、多維度的資助育人評價體系,對工作效果進行動態評估和反饋,以確保資助育人取得實效,致力為黨和國家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資助育人實施現狀

(一)重“扶貧”,輕“扶志”

在資助育人工作過程中重“扶貧”輕“扶志”會脫離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正確軌道。首先,從高校的資助制度角度來看,近幾年的制度多偏重于如何加強資助力度和如何將資助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沒有構建資助和育人相結合的長效育人機制,資助工作的目標太單一,所以雖然受助面不斷擴大,切實解決了貧困學生的經濟問題,但是在育人方面缺少管理和指導,不能充分適應“后脫貧時代”的育人要求。其次,從高校資助工作人員角度來看,部分工作者思想保守,工作方法傳統老舊,把“資助”和“育人”分割,在落實工作中只注重解決學生經濟問題,不能將思政教育融入到整個工作過程之中,忽視了“培養什么樣的人”這一根本性任務,認為學生的誠信教育、社會責任感等思政教育應該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來傳授,從而導致部分大學生缺乏誠信意識,為了申請助學金對申請材料進行造假;自清自立意識薄弱,在勤工助學崗位上貪圖享樂,“等、靠、要”思想嚴重;感恩意識淡薄,拿到助學金后大把揮霍,沒有將其真正用在學習費用和合理改善生活上[2]。

(二)重成果,輕過程

在資助工作的推進過程中,部分高校根據在校生總人數按照比例分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名額,各院系再根據學校分配的名額按照年級、專業人數比例進行分配。大部分學生在選擇專業時,會綜合考慮家庭經濟情況、學校的地理位置和未來就業前景,這就導致不同專業的生源在家庭經濟條件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脫離學院各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分配名額,雖然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認定工作,但是在過程中認定精準度不夠,一些家庭真正困難的學生因為名額的限制沒有受到資助,在心理上也會產生一定的落差感,即資助育人的效果沒有落到實處。評價資助育人成效不應該單單以多少學生受到資助、國家下發的特困名單上的學生是否全部受到資助來判斷,在這一實施過程中,通過真實調研讓所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全部受到資助是關鍵。重成果輕過程,無法發揮資助育人的正向引導功能,會直接影響“大思政”格局建設。

(三)重考核,輕評估

資助工作是各高校年底考核的必選項,大多數高校只考核各項資助政策指標性的工作完成情況,考核手段單一,沒有從學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健康等維度進行綜合評估。究其原因是一些高校在資助育人工作方面沒有形成規范化、體系化的評估體系。然而,資助育人工作受到諸多外界環境的影響,從政府、社會、學校等資助方來說,只考核經濟保障層面會導致資助育人效果的滯后性和延時性。因此應該從受助學生的經濟狀況、思想狀況、心理狀況和學業等多個維度進行動態的跟蹤考核和綜合測評。對資助育人成效的評價仍然運用傳統的評價模式,不能很好地體現其隱性的育人功能。學生的價值取向是否在正確的軌道上,必須是一個形成性評價,并且連續不斷地進行[3]。但是,現階段多數高校注重資助工作的指標性考核,沒有把育人成效評價環節列入整體建設實施方案,缺少科學的評價指標與反饋體系。

二、資助育人成效評價體系的必要性

評價是人們參照一定的標準對某一個或者某一些特定的事物、行為、認識、態度進行各種各樣的價值判斷的過程,通過評價達到對事物的認識,進而發揮一定的決策作用[2]。建設科學、合理的資助育人成效評價體系,充分發揮反饋監督的作用,是全面改革創新資助育人模式的重要保障措施。

(一)有利于及時掌握資助育人的實施效果

評價形成結果,結果是評價的直接反饋,同時是激勵和經驗的總結[3]。我國進入小康社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真實需求由“生存式”過渡到了“發展式”,階段性的資助工作完成后,根據合理的考核標準,及時進行事務性工作和育人成效的評估,能夠使各資助方查缺補漏,緊跟時代變化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新路徑,制定更貼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有溫度的工作方案,應用于下一階段的工作當中,形成良性循環,使學生真正受益。

(二)有利于激發多主體聯合育人的內生動力

內容多樣、主體多元的資助育人成效評價體系需要具有廣泛性、全局性,評價主體涉及政府、社會、學校,不同主體的評價指標都是在基于共同的受助體而相對獨立的,將資助育人成效體系與各類考核指標體系關系打通,充分認可不同主體資助育人的成果,激發資助主體聯合育人的內生動力,鼓勵其更好地投身于育人事業[3]。

三、資助育人成效評估體系的構建路徑

在后脫貧時代,充分認識到資助育人成效評價體系的重要性后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是關鍵。首先應構建全局化的制度體系,在制度體系的指導下發揮多元化評價主體的作用,充分尊重評價內容多樣化,拓展廣泛的反饋監督途徑,形成系統性評價機制。

(一)科學構建全局化評價制度體系,充分發揮多主體評價作用。

“三全育人”大背景下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落實過程中構建全局化的評價制度體系是關鍵一步,加強“頂層設計”的整體統籌建設,才能更有效的指導“基層建筑”的實施。評價制度應實現資助指標考核與育人成效考核并重,強調多維度、動態性考核的重要性,綜合運用傳統評價和現代信息化評價方法,同步實現扶貧與扶志。充分調動政府、社會、學校協同聯動的積極性,學校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方式獲取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狀況,與政府部門和社會企業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實習崗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主體是指參與評價活動,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評價客體進行價值判斷的個人或團體。資助育人工作過程中涉資金來源、制度落實、政策監管、受益群眾,因此工作的成效是政府、社會、學校、學生多個主體共同影響的。新時代的資助育人是“發展型”的,各資助主體在給予學生物質幫助的同時,也更加注重激發學生的進取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專業實習和志愿服務,培養團隊精神和誠信、感恩意識,努力成就自我,積極奉獻社會。因此,相較于傳統單一主體的評價體系,高校要根據資助育人工作的多主體性確立不同主體在評價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資源共享,加強各主體間的信息流動,充分發揮各主體的作用,使評價結果更為客觀、全面,更好地體現出資助育人過程的民主化、人性化,從而提升大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二)提高多樣化評價內容的精準度

資助育人工作過程中,資助和育人協同并舉的改革能否順利進行和取得效果,關鍵在于高校的資助工作者。首先,資助工作者需要提高相關業務水平,在穩步推進日常工作的過程中充分挖掘資助工作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價值,引導學生在受資助的同時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資助工作者的行為規范和職業道德狀況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行為,所以,在評價內容中要重點強調對資助工作者的道德修養、思政理論水平、廉潔文化教育等方面進行評價,評選出一批先進的工作者,嚴肅問責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違反資助程序與原則的人員,把育人效果發揮最大化。

學生是資助育人的接受者,在接受資助育人的過程中會受到不同評價主體的影響。設計有效的數據收集方法,包括社會實踐時長及成效、考取技能證書的數量及含金量、在校獲獎情況等等,使用數據分析工具來評估學生的表現。從政府這個資助主體的角度來看,學生經過在學校的誠信教育、感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一系列思政教育,應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可根據學生在校期間參與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創新創業活動的參與情況,制定獎懲辦法,激勵學生向上向好;從社會這個資助主體的角度來看,學生在校期間考取的各種類型證書,如教師資格證書、計算機等級證書等,是衡量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依據,在不同工作崗位的實際面試過程中會有不同程度的加分;從學校這個資助主體的角度來看,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各項評獎評優工作中多以綜合素質測評為主要評選依據,以此激勵學生們勵志發展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拓展廣泛化的反饋監督途徑

監督與反饋是不斷改進高校資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確保工作的有效性和適應性。評價體系的價值在于評價結果的及時有效的反饋,結果的反饋是評價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環節[4]。通過構建反饋監督機制,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反饋,可以獲得更全面和客觀的評估,對資助工作過程中的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督,以此保證資助工作的民主化、公平化、透明化。

首先,反饋監督途徑要實現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現代化模式,如各項助學金的評選結果公示,在院校宣傳欄公示的同時,借助微信公眾號、學院官網等多媒體平臺,及時有效地告知廣大學生,并給予學生有效的反饋渠道,保證評價結果的時效性。其次,在開展工作過程中要整理好相關的過程性材料,及時配合好相關部門對于貧困認定精準度、獎助學金經費管理規范等資助過程的監督審查工作,及時查缺補漏,以提高資助工作的規范化。再次,加強激勵政策和責任追究制度建設,把資助育人成效評價結果與資助工作者的工資績效、職稱評定等考核制度結合,通過推行評價結果的激勵體系建設來增強約束力,從而激發教師的積極性。最后,對于受助學生的后期消費情況要進行跟蹤調研及資助資金的動態化管理[5],及時了解學生助學金的使用情況,并形成動態管理檔案,從而提高資助工作的精準度。

四、結束語

高校資助工作是一項系統化工程,資助的目的在于育人[6]?!按笏颊币曈蛳碌母咝YY助育人工作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正向引導功能,資助育人評價體系的構建應遵循時代性、發展性、科學性的原則,進而真正落實“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培養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猜你喜歡
資助主體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論自然人破產法的適用主體
高校資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徑分析
“隱形資助”低調又暖心
關于遺產保護主體的思考
美國防部資助研發能垂直起降的無人機
26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資助
論多元主體的生成
“珠”育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