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2023-02-24 13:38趙秀
名師在線·中旬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深度閱讀學科素養高中英語

聲 明

2021年2月28日出版的《名師在線》第06期(總第151期)第43~44頁文章《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研究》(作者:陳金玉),關鍵詞中的“小學語文”應改

為“初中語文”。對此,給作者造成的不便,我編輯部深表歉意。

特此聲明。

《名師在線(中英文)》編輯部

摘 要: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者以經驗總結和案例分析為主要研究方法,在簡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內涵的基礎上,結合北師大版教材教學案例,指出高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深度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深度閱讀期間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文章指出,教師借助多元課堂對話輔助學生精讀文本,提高學生思維品質;可以利用讀后練習活動,發展學生語言能力;可以引導學生挖掘文本相關的人文元素,培養學生文化品格等策略,實現深度教學。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科素養;深度閱讀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35-0047-03

開展深度閱讀教學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具有積極影響,可以使學生在主動閱讀期間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并在深度探究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維品質和語言能力[1]。因此,高中英語教師需要探索如何開展學科核心素養下的深度閱讀教學活動,助力學生發展。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解析

學科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學科學習期間所需具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從語言能力角度分析,英語學習者要通過有效的學習形成一定的語言意識和語感,有效開展交際活動,理解文章或他人口述的信息,并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做出恰當的回應。

從文化意識角度分析,為理解語境信息,傳遞想法,英語學習者需要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結合文化背景理解每個詞匯、對話和語篇的深層含義,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從思維品質角度分析,在結合所學內容構建知識體系期間,學生要梳理、整合、概括獲取的語言和文化信息,這對學生的系統思維和邏輯思維提出了較高要求。面對聽、讀、看期間獲取的其他民族文化信息,

學生要堅定文化自信,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華,這對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從學習能力角度分析,英語學習的主要方式是看、聽、思、查。因此,學生需要保持英語探究的興趣,并從多渠道獲取學習資源,以恰當的策略與方法監督、評價、反思自己的學習內容和進程,規劃學習計劃,達成學習目標。

二、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策略

(一)讀練結合,學以致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

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增強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2]。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期間合理組織練習活動,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鞏固所學閱讀技巧、詞匯知識、語法要點等語言知識,發展聽、說、讀、寫、譯等語言能力。根據閱讀教學重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教師可以組織多樣化的練習活動。

以北師大版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 8 GREEN LIVING中LESSON 1課文ROOTS AND SHOOTS的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學練結合活動:

1.詞匯練習

鑒于部分學生存在基礎語言知識“學得快,忘得快”的問題,教師可及時組織詞匯練習活動。在基礎練習環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語境和提示寫出正確的詞匯。以下為輔助學生鞏固短語“bother to do”含義和用法的習題:

I won't (懶得做某事)those tiring and useless things.

為提升習題利用率和利用效果,用最少的習題量充分發展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完成句子填空任務的基礎上,進行朗讀和口譯。

2.朗讀練習

鑒于部分學生的聽、說語言技能不強,教師可以組織朗讀練習活動。學生需要先利用充足的時間,通過跟讀和自主朗讀等方式展開練習。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隨機指定學生朗讀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并鼓勵其他學生以評委的身份指出該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的閃光點和不足。

3.仿寫練習

課文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教師可以通過組織仿寫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句型的使用方法或常見的修辭技巧,從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如針對課文第四段的第一句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仿寫,以“Do you think ... when ... when ... and when ...?”為模仿點進行仿寫,使學生體會到運用平行結構修辭方法的妙處。

以上,教師通過組織多樣化的練習活動,讓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有效鞏固所學語言知識,逐步提升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并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

提升使用英語開展交際活動的能力。

(二)深挖人文元素,拓展探究,增強學生文化意識

語篇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元素,這些人文元素是發展學生文化意識的重要媒介。教師可以在深度閱讀教學期間引導學生開展拓展探究活動。

以北師大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UNIT 8 LITERA-TURE中LESSON 3的課文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為例。在完成教學活動后,教師可以組織以下有助于學生深挖課文中人文元素的拓展探究活動:

1.基礎信息介紹

教師圍繞“課幻小說”、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儒勒·凡爾納等開發多個微課,鼓勵學生課后自主觀看。在此期間,學生可以了解科幻小說的文學特點,感知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中的浪漫主義色彩,理解作品中“Nemo”“The Nautilus”等專有名詞被賦予的文化特點及與當下動畫、科技領域的關聯。

2.學生收集信息

教師在開發微課期間,往往只能簡單地介紹基礎信息。學生需要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人文元素,開展深度探究活動,通過互聯網找出更多文化領域相關內容,感知中外文化的差異。

3.整本書閱讀

高中生應具備一定的英語作品整本書閱讀經驗,在增強英語閱讀能力的同時學習中外文化知識。教師可以課文為引,鼓勵學生展開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整本書閱讀活動,學習“Nemo”“Pierre Aronnax”等人物特點,從中找出不同經歷人們的思想文化。

以上,教師通過有效組織拓展探究活動,引導學生挖掘教材課文中的文化元素,有助于學生積累閱讀知識,了解更多中外優秀文化,提升文化意識。

(三)組織多元對話,精讀文本,提高學生思維品質

細致、全面解析文本,對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系統性等品質的提升有積極作用[3]。為有效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要在閱讀期間鼓勵學生精讀文本。教師可以組織多元課堂對話活動,即鼓勵學生與文本之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展開對話,形成良好的英語語篇精讀氛圍,在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進行思考的前提下,逐步拓展學生的思考深度和廣度。

以北師大版必修第二冊UNIT 4 INFORMATION TECHNOLOGY中LESSON 3課文The Internet Harms Friendships閱讀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對話環節:

1.學生與文本對話

學生與文本對話是多元對話的第一個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學生需要結合預習經驗,快速瀏覽文本,歸納文本結構,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質疑的觀點等。在此期間,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可以得到初步提升。

2.學生與學生對話

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鼓勵各組學生交流與文本對話的成果。在此期間,學生之間不僅可以相互啟發,還可能會產生思維碰撞。如針對課文主題,部分學生會表示對作者的認可,也有部分學生會有不同的觀點,認為“Internet helps maintain friendships”,

并提出論據,如“We can communicate with friends at any time through the Internet.”“We can share interesting things through the Internet with our friends.”等。此外,

教師還可以從對文章中部分句子結構的品鑒、詞匯應用的準確性等角度切入,讓學生在相互對話的過程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批判性。

3.學生與教師對話

學生之間完成討論后,教師可以組織師生對話。這一環節有助于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如師生對話期間,教師可以請學生結合課文最后一句“This is the best way to maintain healthy relationships.”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討論“健康的關系”的含義。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可以深度解析課文中“real-life smile or hug”“concentrate”“trust”等詞匯的含義,也可以挖掘更多課文中沒有提到的影響友誼健康性的因素,如“respect”“private space”等,提高思維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以上,通過多元對話活動,學生可以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參與文本精讀活動,提升思維的創新性、靈活性、批判性、全面性和深刻性。

(四)開發預習資源,鼓勵學生主動閱讀,發展學生學習能力

鼓勵學生主動閱讀是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4]。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深度閱讀活動。為保障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閱讀文本,教師可以布置課前預習任務,開發預習資源。教師可以制作導學案,在其中設計重點詞匯梳理、文章結構梳理、精彩句子鑒賞等活動,幫助學生克服語言難點,梳理課文內容,逐漸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以北師大版必修第一冊UNIT 1 LIFE CHOICES中LESSON 1 課文I'm a ... digital native!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在為學生制作導學案時,可以融入以下板塊:

1.詞匯先探

陌生詞匯分析是學生閱讀期間的第一個難點,教師可以借助導學案中詞匯先探板塊引導學生收集重點詞匯的含義及用法,使學生在閱讀期間理解文本信息[5]。鑒于學生剛剛開始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學習,教師無須補充過多的拓展知識,只需要結合課文中的例句,輔助學生掌握詞匯的含義即可。如針對“chat”這一詞匯,

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引入如下信息:

chat? 詞性:vi.&n.

詞義:

例句:I chat with my friends. 我和我的朋友們 。

這樣,學生在閱讀前便可以掌握課文中生詞的含義和詞性,并結合例句加深對詞匯的學習和記憶。而在閱讀環節,學生也可以找出“熟悉”的句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質量。需要注意的是,這種例句設計模式適用于剛剛升入高中的學生,有助于他們樹立自主閱讀自信。隨著學生自主深度閱讀能力的提升,教師要將課內例句轉換為課外例句,并適當補充詞匯的課外用法,使學生養成深度學習的習慣。

2.長難句分析

長難句分析是學生自主閱讀期間的第二個難點。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適當引入課文中的長難句,并輔助學生展開句子結構和含義分析。如針對“According to them, there is a danger that I may not be able to tell whether these friends are real friends.”這一理解難度較高的句子,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通過畫線為學生提供如下句式分析提示:

According to them, there is a danger that I may not be able to tell whether these friends are real friends.

Tips:

(1)... that I may not be able to tell...(that引導同位語從句)

(2)... whether these friends are real friends.(whether引導賓語從句)

這樣,在教師的輔助下,學生可以在自主閱讀期間順利完成長難句分析任務,掌握長難句分析的技巧。

以上,教師通過布置自主閱讀任務,使學生可以形成規劃閱讀進程的意識和能力。通過為學生開發導學案,教師可以使學生克服自主閱讀期間的語言難點,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文章閱讀、新知探究和長難句分析方法,提升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簡言之,在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參與自主閱讀、精讀文本、學練結合、拓展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語言能力、文化意識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孟偉紅.聚焦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寶塔式”閱讀教學[J].教學與管理,2021(22):67-69.

毛旭櫻.例談核心素養下高中英語閱讀圈教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21(5):69-71.

黃群芳.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0):67-69.

李英.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優化[J].名師在線,2023(30):38-40.

閆靜.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開展漫談[J].中學生英語,2023(40):85-86.

作者簡介:趙秀(1982.11-),女,甘肅民勤人,

任教于甘肅省武威第一中學,一級教師,研究生學歷。

猜你喜歡
深度閱讀學科素養高中英語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探索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英語詩歌創作教學探索與實踐
從歷史文物古跡到架構學科活動的探討
教師學科素養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培養探究
學科素養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實踐教學
戴著鐐銬起舞
多元化引導促學生深度閱讀的研究
高中語文教學中深度閱讀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