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地區“三位一體”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研究

2023-03-04 11:47滿佳鑫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家長

陳 博 滿佳鑫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 教師教育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一、問題的提出

2022 年1 月1 日《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該法案傳承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明確提出把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確立為今后一個時期家庭教育發展的根本目標。[1]這一提法將家庭教育視為國民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栗戰書在《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座談會上強調,要將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貫徹到家庭教育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2]這一說法明確了家庭教育的目標,給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和學校教育的快速發展相比,家庭教育的發展相對緩慢且未形成體系。農村地區擁有五億人口,龐大的人口數量背后是數以萬計的農村家庭,這些家庭對家庭教育的現實需求給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由于農村地區家長普遍缺乏家庭教育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再加上學歷不高等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村地區家庭教育工作開展步履維艱。這就要求積極構建適合農村地區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從而幫助農村家長有效地開展家庭教育。但是諸多現實困境告訴我們,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建設任重而道遠。

教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也受到多個行為主體的影響,作為教育系統的子系統,家庭教育同樣如此。在《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與實施的新階段,發揮多元主體對家庭教育發展的積極作用,完善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協同的家庭教育發展格局意義重大。[3]地方高校、小學、村委會作為參與農村家庭教育工作的三大行為主體,如何發揮各自優勢以構建“三位一體”的家庭教育服務指導體系是推動農村地區家庭教育發展的重要探索與嘗試,發揮三方主體的“合力”對于提升農村家庭教育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為了更好地把握承德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現狀及問題,本文選取承德市八個縣區中的部分農村開展調查研究工作,隨機選取農村小學生家長及農村小學一線教師開展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進一步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整體上把握承德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和實施現狀,明確《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實施以來承德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為后續深入分析原因并提出對策提供依據。

(一)機構設置不健全,工作人員認知偏差

1.機構未設置或形同虛設,不同主體“合力”無法實現

調查結果顯示,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設置情況不理想,50.77%的教師表示自己工作的學校并未設置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32.31%的教師對學校是否設置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并不知情,16.92%的教師表示學校設置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但工作開展并不理想。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農村一線教師對家庭教育的不關注和不重視,他們認為有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無關緊要。結合對農村小學一線教師進行訪談得知,部分農村小學設置了家委會、家庭工作小組、家長學校等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但是機構并沒有系統的工作計劃和具體的工作內容,機構內部人員較少、流動性大且缺少具體的職責和分工,導致機構有名無實。除了農村小學內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缺失以外,由當地婦聯、村委會等相關職能部門組建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同樣形同虛設,很多機構空有其名而從未開展相關工作。而且校內外各機構間相對獨立,沒有關聯,機構間的“合力”難以實現。

2.工作人員尚未正確認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訪談中大多數教師并沒有對家庭教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與對其他行為主體的調查結果基本一致。某農村小學鄭老師表示:“學校里有負責家校聯系的工作小組,由校領導掛名帶隊,幾位年輕教師組成。作為成員之一,平時自己沒有具體的工作安排,只是偶爾幫助學生家長解決家庭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除此之外,會按照要求參加局里組織的相關培訓,培訓結束后寫心得拍照片上傳,僅限于此。由于自己對家庭教育并沒有多少了解,所以也不會主動參與到家庭教育相關工作之中?!睂嶋H走訪中發現,像鄭老師一樣的教師很多,他們沒有形成對家庭教育的正確認識。由此可見,組織機構的不健全和工作人員的不重視直接導致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在農村地區推進受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

首先,各行為主體沒有正確認識到新時期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思想上的不重視要么表現為未設置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要么表現為機構的設置僅僅是為了完成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而成為“面子工程”。對于小學教師和其他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人員而言,他們沒有自覺地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開展,依然習慣性地將工作重心聚焦在自已原有的工作上,加上缺乏相應的考核機制,他們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意愿便日益減弱,直至完全不顧及。

其次,機構負責人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內涵和工作內容認知不清。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并非單純的家校溝通,而是要為當地家長提供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家庭教育指導和服務,幫助家長解決他們在教育子女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但是由于相關工作人員尚未準確把握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內涵,簡化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內容,加上其自身不具備有效指導農村家長的能力,導致他們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意愿不強烈,甚至抵觸。

(二)指導服務專業人才不足,有限的指導服務缺乏科學性

1.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人才數量短缺,質量不高

調查結果顯示,21.54%的農村小學教師表示自身家庭教育知識儲備豐富,61.54%的教師認為自己具備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識,而16.93%的教師則表示自己缺乏家庭教育知識,甚至其中還有近一半的教師表示從未接觸過家庭教育。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對自身家庭教育知識掌握程度的判斷皆源于主觀意識,而實際上他們對家庭教育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及運用情況我們不得而知。近些年,隨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日益認可,部分師范院校將家庭教育課程作為教師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但從實際運行的情況看,其重要程度遠不及能夠幫助學生獲取教師資格證的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個別對家庭教育感興趣的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各種渠道考取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但由于考試缺乏對家庭教育指導能力的考核而無法對其真實水平進行評判。換句話說,獲得家庭教育指導證書并不能表明個體已經具備了系統完備的家庭教育知識,以及較強的家庭教育指導能力。這種情況在面對復雜多樣的農村家庭教育現實問題時表現得更為突出。從當前農村地區的教師隊伍情況看,還有一個現實問題擺在面前,那就是67.2%的農村小學教師非師范院校畢業,他們幾乎沒有學習過家庭教育理論知識,由此可見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數數量不足。另外,正如上文所說,有知識不代表有能力,持有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的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也常因技能不足而受挫??梢哉f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人員質量不高也是制約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開展的重要原因。

2.各行為主體缺少提升機會,導致指導服務缺乏科學性

調查結果顯示,66.15%的農村小學教師表示從未參加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的相關培訓,12.72%的教師指出雖然參加的國培或省培中涉及到有關家庭教育的內容,但是內容淺、專題少。由此可知,針對農村地區小學教師的培訓活動,家庭教育主題并未引起重視,與家庭教育有關的培訓過少,沒有職后培訓平臺的支持使得農村小學教師,尤其是新入職教師缺少獲取家庭教育知識,提升指導服務能力的機會。這一結論配合農村教師訪談更為明顯。農村教師普遍認為現階段的培訓課程一般都聚焦在語、數、英、科等學科教學能力的提升上,對于家庭教育的培訓少之又少,幾乎沒有。作為能夠獲得較為充足職后培訓機會的教師群體而言,尚無法在培訓中獲得有關家庭教育的知識,對于婦聯和村委會干部等其他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相關的人員來說,接觸家庭教育知識的機會更少。缺少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導致多個行為主體無法有效建構家庭教育知識體系,無法提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能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農村小學教師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無法及時獲取并接收到先進的、科學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知識,教師缺乏知識基礎導致自身專業水平不足,因此也就無法成為農村地區家庭教育工作推進的主力軍,其他群體囿于自己原有的工作中也無法助力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開展,造成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才數量和質量均難以達標。

其次,農村小學與地方高校聯系較少,無法借力高校的資源優勢。以承德地區為例,河北民族師范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本科高校,校內設有家庭教育研究院,研究院中有近30 位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學科背景的家庭教育指導師,他們在承擔全校家庭教育指導課程授課任務的同時,也開展家庭教育研究和社會服務工作,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但農村小學幾乎不與地方高校聯系,二者間缺少常規性的互動。高校家庭教育的優質資源難以輻射到廣大的農村地區,高校教師群體和農村小學教師群體始終沒有借助家庭教育這一載體形成積極有效的互動模式。

(三)指導服務內容不適用,不能滿足農村家長實際需求

1.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工作人員理應從整體上為家長提供系統性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能指導。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人員往往提供零散性的指導,尚且不說指導效果能否保證,更重要的是家長獲得的碎片化知識和技能難以幫助其隨時解決其他異質性的家庭教育問題,所以效果難以持久。有些農村小學或村委會會根據最近一段時間發生的教育事件或以某個特定時間點為契機,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但這種指導服務的隨機性較強,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效果同樣難以保證。由此可見,現階段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從內容看,缺乏系統性;從過程看,缺乏連貫性;從效果看,效果不佳。

2.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缺乏針對性和時效性

調查結果顯示,25.52%的家長在向教師尋求幫助時效果不好,具體表現為教師提供的建議和舉措不能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缺乏針對性,或者是家庭教育方法缺乏創新,不具有時效性,從而使得問題未能得到及時解決。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教育的痛點與難點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因此傳統的家庭教育指導方法難以適應當前農村家庭教育的需求,方法與問題不匹配,方法難以解決問題。有些農村小學或村委會近來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組織開展家庭教育講座,以期滿足農村家長的實際需求。但是主題和內容的選擇過于傳統,缺乏對新時期農村家庭教育發展新特點的考慮,造成講座缺乏時效性,獲取的方法與技能與新時期的問題不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農村地區部分家長的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在教育子女過程中面臨著多樣性、異質性的問題,因此也就需要不同的指導方法和策略,從而獲得能夠有的放矢解決問題的知識和能力,進而建構系統性的家庭教育指導知識和能力體系。但是對于農村地區的教師和其他從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人員而言,他們自身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技能尚不足以支撐他們幫助農村地區家長解決各種各樣的家庭教育問題,無法提出系統性的指導方法。另外家庭教育本身的不可復制性又使得農村地區難以形成一套共性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模式。訪談家長A,他提到“學校之前組織過家庭教育講座,內容很好,但是就是覺得沒啥用,說的好像都是空話,而且好長時間一次,斷斷續續的?!奔议LB 補充道“我曾經向老師請教怎樣和孩子進行有效溝通,老師說要和孩子好好溝通,多跟孩子溝通,但是具體啥是有效溝通也沒說清楚?!闭碓L談結果發現類似情況很多,雖然組織了相關活動,但是提供的指導服務適切性并不高,因此導致實際運行中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作用發揮有限。

其次,“留守兒童”成為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傲羰貎和爆F象已經成為農村地區一個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這些兒童與父母長時間分離,親密關系得不到滿足,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學習或生活問題,甚至有些學生發展成為所謂的“問題兒童”。這些兒童由于受到周圍負面因素的影響,成為家庭教育最難解決的對象。作為特殊性群體,他們的家庭教育需要獨特的方法和手段,但是當前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更傾向于面向一般群體,開展具有普適性的教育和指導,對特殊群體的具體指導方法探索不深入,也無法提出有針對性的方法,導致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針對性不足,無法幫助農村家長有效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就不易得到家長的認可與支持。

三、農村地區“三位一體”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策略

(一)利用多方資源優勢,形成三方合作機制

人力資源是做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基礎性條件,針對承德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中人才不足的問題,要充分借助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家庭教育研究院的人力資源優勢,通過多種渠道引進家庭教育指導師開展講座或社會幫扶活動。同時高校要主動發揮社會服務職能,鼓勵家庭教育指導師深入農村地區開展行動研究。農村小學作為與家長直接接觸的第一平臺,同樣具有人力資源優勢。建議農村小學成立由專職教師組成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明確機構內不同部門的工作職責,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例如策劃部門結合實際需要制定年度或季度工作計劃;外聯部門負責多行為主體之間的溝通對接;宣發部門要通過多渠道開展家庭教育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實施部門將計劃逐步推進實施,農村小學負責實施高校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導建議,并及時反饋信息。高校則根據村小反饋調整和改進指導工作的內容、方式和方法。村委會要充當農村小學和地方高校溝通聯系的橋梁,形成三方的合作機制。構建農村地區家庭指導服務體系需要不同部門之間相互配合,從而保障家庭教育科學、持續發展。[4]

(二)發揮指導服務群體各自的優勢,提升工作效果

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是指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進行家庭教育知識普及、理論學習、方法指導和資源服務的整體系統。[5]提升專業指導人員工作水平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加大對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人員的考評力度,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納入各自年終考核范圍,提高工作人員的重視程度;二是加強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培訓。農村小學可以定期組織主題培訓,邀請專家進校園。村委會定期組織交流活動,以現身說法的形式鼓勵大家踴躍分享成功經驗。地方高??梢怨膭罴彝ソ逃笇熢r村地區開展行動研究,設立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課題,配套專項資金,持續推進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深化。除此之外,地方高校還應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將家庭教育指導課作為教師教育專業的必修課,引導學生主動獲得家庭教育的知識與技能,為日后從事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地方高校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工作的教師可聯合其他部門,根據農村實際撰寫教材和讀物,力爭在廣大農村地區有效普及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知識??傊?,三個行為主體要各司其職,發揮各自優勢,在共同努力的基礎上爭取顯著提升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效果。

(三)建立合作互聯平臺,提升服務內容的系統性和針對性

家庭教育的不可復制性決定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的獨特性,對于承德農村地區而言,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需求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建立聯合農村小學、學生家長、地方高校以及村委會的合作平臺十分必要。在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時可以嘗試共同開發家庭教育APP,或者利用微信群、QQ 群等方式,實現信息的及時互通。家長可以在平臺上提出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指導服務人員針對群體性問題及時進行解答。當專業人員給出的答案不能很好地解決家長的困惑時,家長可以選擇追問服務或選擇深度一對一咨詢指導服務。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人員可采用微信公眾號推文、APP 平臺免費推送課程、指導師直播分享、在線咨詢等形式為農村地區的家長提供多樣化的家庭教育學習機會,讓家長能隨時隨地選取自己所需的內容學習,為解決家庭教育問題蓄力。與此同時,高校教師可以整理歸納平臺上家長提出的各種家庭教育問題,針對具有代表性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之后鼓勵家長將策略應用于實踐,堅持跟蹤并隨時修改完善。這樣實現了多方信息的互聯互通,形成信息的良性循環,提升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內容的系統性和針對性。

綜上所述,在《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與實施的新時期,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發展的新階段,做好農村地區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工作格外重要。構建由地方高校、農村小學和村委會協作互動的“三位一體”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是一種積極的探索與嘗試。在工作的不斷深化中,要調整具體的工作內容和形式,從而更好地發揮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的作用,真正服務于農村地區的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進而為農村家庭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助力,為培養“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新人做出應有的貢獻。

猜你喜歡
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家長
智慧出行,智繪未來——新一代出行服務體系構建與實踐探討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三效合一”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最后一公里”
基于“三位一體”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下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途徑研究
家長請吃藥Ⅱ
論“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在商務禮儀課程中的運用
淺析高職院校三位一體航空服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近8成家長不認同只要學習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